第14章 银庄一案-《新少年包青天》

  开封城在包拯成功破获“聚珍斋”瓷器损毁案后,百姓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然而,好景不长,平静的开封城再次被一起离奇案件打破了宁静。

  一日清晨,开封城内颇有名气的“宝源银庄”的掌柜王福,慌慌张张地冲进开封府衙,求见包拯。此时包拯正与公孙策、展昭在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城内商铺的安全防范措施,听闻王福的到来,便立即命人将他请进。

  王福一见到包拯,便噗通一声跪下,满脸焦急地说道:“包大人,您可要救救我啊!我那‘宝源银庄’昨夜遭了贼,丢失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那可都是庄里的积蓄和客户寄存的财物啊,这要是找不回来,我可就倾家荡产了,还得对不起那些信任我的客户啊!”

  包拯神色严肃,微微皱眉,说道:“王掌柜,先请起,莫要惊慌。且慢慢说来,这银庄失窃是何时发现的,失窃之前可有什么异常情况?门窗是否有被破坏的痕迹?”

  王福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定了定神说道:“大人,今日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去银庄开门,却发现存放金银的库房大门虚掩着,我心中一惊,进去一看,那些存放金银的箱子都被打开了,里面的金银财宝少了一大半。库房的门窗我检查了一番,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锁也好好的,实在是想不通这贼是怎么进去的。而且,昨晚值夜的伙计也说没有听到任何异常声响。”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这门窗未动,库房却遭窃,此事颇为蹊跷。我们先去‘宝源银庄’查看一番,看看能否找到线索。”公孙策点头,与展昭一同随包拯前往“宝源银庄”。

  到了“宝源银庄”,包拯仔细检查了库房的门窗和周围环境,确实如王福所说,没有发现被破坏的痕迹。公孙策则在库房内四处查看,他发现地上有一些细小的粉末,颜色呈淡黄色,便蹲下身子,用手指蘸了一些粉末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说道:“大人,这些粉末有些奇怪,不像是普通的灰尘,或许与这起失窃案有关。而且,这库房的锁虽然完好,但锁芯处似乎有一些细微的划痕,不像是正常开锁留下的。”

  展昭则开始询问值夜的伙计和银庄内的其他人员。值夜的伙计李三回忆道:“昨晚我一直在银庄周围巡逻,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而且每次巡逻间隔时间也不长,按理说不应该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库房。只是到了后半夜,我突然感觉一阵困意袭来,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等我醒来时,天已经快亮了,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直到王掌柜来了才发现库房失窃了。”

  展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包拯,包拯微微点头,说道:“看来这后半夜伙计突然犯困很可能是贼人故意为之。展昭,你去调查一下这附近有没有售卖能让人昏睡药物的店铺,尤其是在昨夜银庄失窃时间段内有异常交易的。公孙先生,你研究一下这些淡黄色粉末,看能否查出其来源。”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带着淡黄色粉末回到开封府衙的书房,开始仔细研究。他查阅了各种关于矿物、药材的资料,又找来一些试剂进行试验。经过一番努力,公孙策终于有了发现。他对包拯说道:“大人,这些淡黄色粉末是一种特殊的迷药粉末,这种迷药粉末是由几种罕见的草药混合研磨而成,吸入后能让人在短时间内陷入昏睡状态。而且在开封城内,只有一家名为‘回春堂’的药铺售卖其中一种主要草药。”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们便从‘回春堂’入手调查,说不定能找到与这起失窃案有关的线索。”

  就在这时,展昭匆匆赶回,禀报道:“大人,我在城中打听到,有一个名叫张贵的锁匠,近期行为有些反常。据同行说,张贵平日里手艺一般,生意也不好,但最近却突然出手阔绰,还买了不少新衣服和首饰。而且,有人曾看到他在昨夜银庄失窃前在‘宝源银庄’附近徘徊。”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张贵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之一。展昭,你立刻去将张贵带来,我和公孙先生去‘回春堂’调查迷药粉末的线索。”

  包拯和公孙策来到“回春堂”,药铺老板见到包拯,赶忙迎了上来。包拯严肃地问道:“老板,你可曾将一种用于制作迷药的特殊草药卖给过一个叫张贵的人?”

  “回春堂”老板想了想,说道:“大人,确实有一个叫张贵的人前些日子来我这里买过那种草药,说是要用来制作治疗失眠的偏方,还出了高价。当时我见他给的价钱高,又说是治病用的,就卖给他了。”

  包拯继续问道:“你可还记得张贵当时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和什么人一起?”

  老板回忆了一下,说道:“他当时是一个人来的,神色有些紧张,还问我这草药的效果如何,我便告诉他这草药效果很好,但用量要控制好,不然会有副作用。”

  包拯心中有了数,谢过药铺老板后,便和公孙策准备离开。这时,公孙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对包拯说道:“大人,张贵作为一个锁匠,若想打开库房的锁,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技术悄无声息地打开,为何还要使用迷药呢?我猜测,他或许不是单独作案,背后可能还有其他人,而且很可能与银庄内部人员有关。”

  包拯闻言,微微点头,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再回‘宝源银庄’,重新调查银庄内的人员,尤其是那些与张贵可能有接触的人。”

  两人再次回到“宝源银庄”,包拯将银庄内的伙计、王福以及一些常客召集起来,严肃地说道:“银庄失窃,你们都有配合调查的义务。现在,本府给你们一个机会,如实交代所知情况,若有隐瞒,定不轻饶!”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账房先生赵德神色明显有些不自然。包拯注意到了他的异样,走到他面前,说道:“赵德,你如实说来,是否知道些什么?与张贵可有什么关系?”

  赵德在包拯的逼视下,脸色苍白,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跪下说道:“大人,小的有罪。张贵是我的远房亲戚,他找到我,说只要我在库房的锁上做些手脚,再在值夜伙计的茶水里下点迷药,他就能顺利进入库房偷走金银财宝,事后会分给我一大笔钱。我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他。”

  包拯怒喝道:“你身为银庄账房先生,却做出这等吃里扒外之事,实在可恶。来人,将赵德拿下!”

  随后,展昭将张贵带到开封府。张贵见赵德已经招认,知道无法抵赖,也只好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张贵受一个赌场老板的指使,想要盗窃“宝源银庄”的钱财,以此偿还赌场老板的债务,同时也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

  包拯宣判道:“张贵、赵德,你们二人利欲熏心,盗窃银庄财物,破坏商业秩序和百姓的信任,今将你们打入大牢,等候严惩。王掌柜,银庄此次事件暴露出管理上的严重漏洞,望你今后加强对库房的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对员工加强教育和监管。”

  处理完此案后,包拯站在开封府衙的庭院中,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有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我们身为开封的守护者,不仅要守护百姓的财产,更要守护这世间的正义与良知。商业的稳定繁荣,离不开诚信与公正,我们要让开封城成为一片净土,让百姓们能安心生活、安心营商。”

  夕阳的余晖洒在开封府衙的屋顶上,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转身走进府衙,他们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他们将始终坚守正义,为开封城的安宁和繁荣不懈努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