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在包拯成功破获“宝源银庄”神秘失窃案后,百姓们对包拯更加敬仰,城内的商业秩序也逐渐恢复稳定。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宁静的开封城再次被一起离奇案件打破了平静。
一日午后,开封城内颇有名气的“锦绣绸缎庄”突然燃起大火。滚滚浓烟冲天而起,附近的百姓们惊慌失措,纷纷呼喊着救火。等到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赶到时,火势已经被扑灭,但绸缎庄内一片狼藉,大量精美的绸缎被烧毁,损失惨重。
绸缎庄的掌柜刘德满脸悲戚,瘫坐在地上,见到包拯等人,立刻扑了过来,拉住包拯的衣袖哭诉道:“包大人,您可要为我做主啊!我这绸缎庄可是几代人的心血,如今却被大火烧成这样,肯定是有人故意纵火啊!”
包拯神色凝重,安抚道:“刘掌柜,先莫要着急,且慢慢说来,这火是何时发现的,起火之前可有什么异常情况?”
刘德擦了擦眼泪,说道:“大人,今日午后我正在店内整理绸缎,突然听到伙计大喊着火了。我跑出去一看,就见后堂的库房燃起了大火。起火之前,我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店内一切都和平常一样,而且最近也没有和人结仇啊。”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和展昭,说道:“我们先四处查看一番,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公孙策在废墟中仔细搜寻,他发现库房的角落里有一些黑色的粉末,不同于普通的灰烬,便小心地收集起来。展昭则开始询问绸缎庄的伙计和周围的邻居。
一位伙计回忆道:“起火前我在店门口招呼客人,并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进入店内。只是隐约听到库房那边传来一些轻微的声响,但当时也没在意。”
周围的邻居也表示,没有看到陌生人在绸缎庄附近徘徊。
展昭将这些信息告诉了包拯,包拯微微皱眉,说道:“这就奇怪了,没有可疑人员,却突然起火。公孙先生,你收集的那些黑色粉末可有什么发现?”
公孙策仔细观察着那些黑色粉末,说道:“大人,这些黑色粉末有些特殊,不像是普通的燃烧残留物,或许与这起纵火案有关。我需要带回去进一步研究。而且,我发现库房的窗户虽然被烧毁,但窗框上有一些细微的划痕,不像是大火造成的,倒像是有人用工具撬过。”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这起纵火案很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展昭,你去调查一下最近绸缎庄的生意情况,有没有和同行产生过竞争或者纠纷。公孙先生,你尽快研究那些黑色粉末,看看能否查出其来源。”
公孙策回到开封府衙的书房,开始对黑色粉末进行研究。他查阅了各种关于化学物质、易燃物品的资料,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经过一番努力,公孙策终于有了发现。他对包拯说道:“大人,这些黑色粉末是一种特殊的助燃剂,是由几种罕见的矿物混合而成,这种助燃剂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火,而且燃烧后会留下这种特殊的黑色粉末。在开封城内,只有一家名为‘隆盛杂货铺’售卖其中一种主要矿物。”
包拯说道:“如此,我们便从‘隆盛杂货铺’入手调查。”
就在这时,展昭匆匆赶回,禀报道:“大人,我在调查中发现,绸缎庄的竞争对手‘华丽绸缎行’的掌柜孙富,近期行为有些反常。据绸缎庄的一些老客户说,孙富曾多次在背后诋毁刘掌柜的绸缎庄,而且还扬言要让刘掌柜的生意做不下去。而且,有人曾看到孙富在起火前在绸缎庄附近鬼鬼祟祟地出现过。”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孙富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之一。展昭,你立刻去将孙富带来,我和公孙先生去‘隆盛杂货铺’调查助燃剂的线索。”
包拯和公孙策来到“隆盛杂货铺”,杂货铺老板见到包拯,有些紧张地迎了上来。包拯严肃地问道:“老板,你可曾将一种用于制作助燃剂的特殊矿物卖给过一个叫孙富的人?”
“隆盛杂货铺”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确实有一个叫孙富的人前些日子来我这里买过那种矿物,说是要用来制作一些特殊的工艺品,还出了高价。当时我见他给的价钱高,又说是做工艺品用的,就卖给他了。”
包拯继续问道:“你可还记得孙富当时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和什么人一起?”
老板回忆了一下,说道:“他当时是一个人来的,神色有些慌张,还问我这矿物的效果如何,我便告诉他这矿物效果很好,但使用时要小心,不然容易引发火灾。”
包拯心中有了数,谢过杂货铺老板后,便和公孙策准备离开。这时,公孙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对包拯说道:“大人,孙富若是想纵火,完全可以亲自实施,为何还要买助燃剂呢?我猜测,他或许不是单独作案,背后可能还有其他人,而且很可能与绸缎庄内部人员有关。”
包拯闻言,微微点头,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再回‘锦绣绸缎庄’,重新调查绸缎庄内的人员,尤其是那些与孙富可能有接触的人。”
两人再次回到“锦绣绸缎庄”,包拯将绸缎庄内的伙计、刘德以及一些常客召集起来,严肃地说道:“绸缎庄纵火案,你们都有配合调查的义务。现在,本府给你们一个机会,如实交代所知情况,若有隐瞒,定不轻饶!”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年轻的伙计李平神色明显有些紧张。包拯注意到了他的异样,走到他面前,说道:“李平,你如实说来,是否知道些什么?与孙富可有什么关系?”
李平在包拯的逼视下,脸色苍白,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跪下说道:“大人,小的有罪。孙富是我的远房表哥,他找到我,说只要我在库房的窗户上做些手脚,再在库房内放置一些助燃剂,他就能趁我当班的时候点火,事后会分给我一大笔钱。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他。”
包拯怒喝道:“你身为绸缎庄伙计,却做出这等吃里扒外之事,实在可恶。来人,将李平拿下!”
随后,展昭将孙富带到开封府。孙富见李平已经招认,知道无法抵赖,也只好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孙富嫉妒“锦绣绸缎庄”的生意红火,便想出了纵火的办法,想要搞垮刘德的绸缎庄,从而让自己的“华丽绸缎行”独占市场。
包拯宣判道:“孙富、李平,你们二人利欲熏心,纵火破坏他人产业,严重扰乱商业秩序,今将你们打入大牢,等候严惩。刘掌柜,此次事件暴露出你对店铺管理的疏忽,望你今后加强对店铺的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对员工加强教育和监管。”
处理完此案后,包拯站在开封府衙的庭院中,望着街道上往来的人群,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这世间总有一些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维护这一方土地的公平与正义。商业的发展,需要的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意破坏。只有这样,开封城才能真正繁荣昌盛,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夜幕降临,开封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转身走进府衙,继续为守护开封城的安宁而忙碌,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本章完)
一日午后,开封城内颇有名气的“锦绣绸缎庄”突然燃起大火。滚滚浓烟冲天而起,附近的百姓们惊慌失措,纷纷呼喊着救火。等到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赶到时,火势已经被扑灭,但绸缎庄内一片狼藉,大量精美的绸缎被烧毁,损失惨重。
绸缎庄的掌柜刘德满脸悲戚,瘫坐在地上,见到包拯等人,立刻扑了过来,拉住包拯的衣袖哭诉道:“包大人,您可要为我做主啊!我这绸缎庄可是几代人的心血,如今却被大火烧成这样,肯定是有人故意纵火啊!”
包拯神色凝重,安抚道:“刘掌柜,先莫要着急,且慢慢说来,这火是何时发现的,起火之前可有什么异常情况?”
刘德擦了擦眼泪,说道:“大人,今日午后我正在店内整理绸缎,突然听到伙计大喊着火了。我跑出去一看,就见后堂的库房燃起了大火。起火之前,我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店内一切都和平常一样,而且最近也没有和人结仇啊。”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和展昭,说道:“我们先四处查看一番,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公孙策在废墟中仔细搜寻,他发现库房的角落里有一些黑色的粉末,不同于普通的灰烬,便小心地收集起来。展昭则开始询问绸缎庄的伙计和周围的邻居。
一位伙计回忆道:“起火前我在店门口招呼客人,并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进入店内。只是隐约听到库房那边传来一些轻微的声响,但当时也没在意。”
周围的邻居也表示,没有看到陌生人在绸缎庄附近徘徊。
展昭将这些信息告诉了包拯,包拯微微皱眉,说道:“这就奇怪了,没有可疑人员,却突然起火。公孙先生,你收集的那些黑色粉末可有什么发现?”
公孙策仔细观察着那些黑色粉末,说道:“大人,这些黑色粉末有些特殊,不像是普通的燃烧残留物,或许与这起纵火案有关。我需要带回去进一步研究。而且,我发现库房的窗户虽然被烧毁,但窗框上有一些细微的划痕,不像是大火造成的,倒像是有人用工具撬过。”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这起纵火案很可能是有人蓄意为之。展昭,你去调查一下最近绸缎庄的生意情况,有没有和同行产生过竞争或者纠纷。公孙先生,你尽快研究那些黑色粉末,看看能否查出其来源。”
公孙策回到开封府衙的书房,开始对黑色粉末进行研究。他查阅了各种关于化学物质、易燃物品的资料,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经过一番努力,公孙策终于有了发现。他对包拯说道:“大人,这些黑色粉末是一种特殊的助燃剂,是由几种罕见的矿物混合而成,这种助燃剂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火,而且燃烧后会留下这种特殊的黑色粉末。在开封城内,只有一家名为‘隆盛杂货铺’售卖其中一种主要矿物。”
包拯说道:“如此,我们便从‘隆盛杂货铺’入手调查。”
就在这时,展昭匆匆赶回,禀报道:“大人,我在调查中发现,绸缎庄的竞争对手‘华丽绸缎行’的掌柜孙富,近期行为有些反常。据绸缎庄的一些老客户说,孙富曾多次在背后诋毁刘掌柜的绸缎庄,而且还扬言要让刘掌柜的生意做不下去。而且,有人曾看到孙富在起火前在绸缎庄附近鬼鬼祟祟地出现过。”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孙富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之一。展昭,你立刻去将孙富带来,我和公孙先生去‘隆盛杂货铺’调查助燃剂的线索。”
包拯和公孙策来到“隆盛杂货铺”,杂货铺老板见到包拯,有些紧张地迎了上来。包拯严肃地问道:“老板,你可曾将一种用于制作助燃剂的特殊矿物卖给过一个叫孙富的人?”
“隆盛杂货铺”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确实有一个叫孙富的人前些日子来我这里买过那种矿物,说是要用来制作一些特殊的工艺品,还出了高价。当时我见他给的价钱高,又说是做工艺品用的,就卖给他了。”
包拯继续问道:“你可还记得孙富当时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和什么人一起?”
老板回忆了一下,说道:“他当时是一个人来的,神色有些慌张,还问我这矿物的效果如何,我便告诉他这矿物效果很好,但使用时要小心,不然容易引发火灾。”
包拯心中有了数,谢过杂货铺老板后,便和公孙策准备离开。这时,公孙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对包拯说道:“大人,孙富若是想纵火,完全可以亲自实施,为何还要买助燃剂呢?我猜测,他或许不是单独作案,背后可能还有其他人,而且很可能与绸缎庄内部人员有关。”
包拯闻言,微微点头,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再回‘锦绣绸缎庄’,重新调查绸缎庄内的人员,尤其是那些与孙富可能有接触的人。”
两人再次回到“锦绣绸缎庄”,包拯将绸缎庄内的伙计、刘德以及一些常客召集起来,严肃地说道:“绸缎庄纵火案,你们都有配合调查的义务。现在,本府给你们一个机会,如实交代所知情况,若有隐瞒,定不轻饶!”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年轻的伙计李平神色明显有些紧张。包拯注意到了他的异样,走到他面前,说道:“李平,你如实说来,是否知道些什么?与孙富可有什么关系?”
李平在包拯的逼视下,脸色苍白,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跪下说道:“大人,小的有罪。孙富是我的远房表哥,他找到我,说只要我在库房的窗户上做些手脚,再在库房内放置一些助燃剂,他就能趁我当班的时候点火,事后会分给我一大笔钱。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他。”
包拯怒喝道:“你身为绸缎庄伙计,却做出这等吃里扒外之事,实在可恶。来人,将李平拿下!”
随后,展昭将孙富带到开封府。孙富见李平已经招认,知道无法抵赖,也只好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孙富嫉妒“锦绣绸缎庄”的生意红火,便想出了纵火的办法,想要搞垮刘德的绸缎庄,从而让自己的“华丽绸缎行”独占市场。
包拯宣判道:“孙富、李平,你们二人利欲熏心,纵火破坏他人产业,严重扰乱商业秩序,今将你们打入大牢,等候严惩。刘掌柜,此次事件暴露出你对店铺管理的疏忽,望你今后加强对店铺的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对员工加强教育和监管。”
处理完此案后,包拯站在开封府衙的庭院中,望着街道上往来的人群,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这世间总有一些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维护这一方土地的公平与正义。商业的发展,需要的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意破坏。只有这样,开封城才能真正繁荣昌盛,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夜幕降临,开封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转身走进府衙,继续为守护开封城的安宁而忙碌,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