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某个雪夜,她听见殿外有个老和尚在给小沙弥讲经,说“一念善,一念恶,皆在人心,不在法相”。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离开寺庙时,她胸口的疼已好了大半。山门外的桃花开得正好,璇玑真尊递给她一串菩提子,串珠的红绳在风里轻轻晃:“你看这世间香火,求的是平安,敬的是念想。因果从不是天道设下的枷锁,而是人心种下的花——你若只看花开,便会忘了花谢也是常理。”
白灵握着那串菩提子,指尖触到圆润的珠子,忽然想起淮水畔的小坟上,后来也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想起岭南那座祠堂,被官府拆了重建,如今成了收留孤儿的义庄。
可她心底总存着一丝执拗的念想:这般因擅自插手而遭的反噬,难道就换不来半分善果么?
就像人间香火缭绕处,百姓对着泥塑金身叩拜,为菩萨供上鲜果,给先祖焚了纸钱。他们求的未必是立竿见影的福报,更多时候,是借这一炷香、一叠纸,安放心里那点不肯熄灭的念想。有人盼远行的游子平安,有人念故去的亲人安康,明知泥塑无言、灰烬无声,却偏要借着这份信仰,在无常世事里寻个心安。
或许因果本就不是锱铢必较的秤,那些被她打乱的轨迹里,说不定也藏着她看不见的转机。就像淮水畔那座小坟上,后来漫山遍野的野花,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机?岭南祠堂改建的义庄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或许正是从那场血色里,悄悄萌出的新芽。
这般想着,掌心的菩提子仿佛也浸了点暖意。信仰从不问结局,只问是否曾真诚地埋下过善意的种子——纵使人算不及天算,那份想让世间好一点的心意,总归是落进了时光里的……
五年后,南海的浪总带着股咸涩的暖意,腥甜的海风卷着远处渔船的号子,在白灵耳边漫漶成一片模糊的絮语。她指尖捻着那串盘了五年的菩提子,颗颗都浸得温润透亮,垂眸时能望见海面上浮动的碎金,像极了当年淮水畔漫山遍野的野花,又或是岭南义庄里孩子们鬓角沾着的阳光。
“师尊,你看,”白灵忽然停住脚步,望着不远处码头上晾晒的渔网,网眼间还挂着几缕银亮的鲛绡,“那网眼比三年前在东海见到的更密了。”
璇玑真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玄色道袍被海风掀起一角,露出袖口绣着的北斗星纹。她修行千年,眼底早没了寻常修士的波澜,只淡淡道:“南海渔民世代靠海吃海,只是这几年的网,确是越来越像捕兽夹了。”
两人正说着,就见几个赤膊的渔民扛着个半人高的铁笼从码头那头过来,笼里蜷缩着条青灰色的鲛人,尾鳍上还淌着血,被粗糙的麻绳勒出几道深痕。那鲛人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哀鸣,圆睁的眼里满是惊惧,望见白灵时,忽然拼命挣扎起来,铁笼撞在青石板上哐当作响。
“又逮着个活的?”旁边卖海货的摊主探出头,语气里带着熟稔的兴奋,“这只妖丹成色看着不错,估摸着能让李老三潜到黑水沟底了。”
白灵的指尖猛地收紧,菩提子硌得掌心发疼。五年前在淮水畔悟出的道理还在心头温着,可此刻望着那鲛人绝望的眼神,胸口仍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她转头看璇玑真尊,见对方眼帘微阖,似是早已看透这世间循环,才慢慢松开了紧握的拳。
夜里宿在海边的渔村里,她们听见邻屋传来压低的啜泣。一个老妇人正摸着孙子的头絮絮叨叨:“阿福爹就是去年在黑水沟没的,被那千年章鱼卷走时,手里还攥着半袋珍珠……若能有颗鲛珠避水,何至于此啊。”白灵掀开窗棂一角,望见月光下晾晒的渔网,网绳上还缠着几缕暗红的血迹,不知是人的,还是鲛人的。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离开寺庙时,她胸口的疼已好了大半。山门外的桃花开得正好,璇玑真尊递给她一串菩提子,串珠的红绳在风里轻轻晃:“你看这世间香火,求的是平安,敬的是念想。因果从不是天道设下的枷锁,而是人心种下的花——你若只看花开,便会忘了花谢也是常理。”
白灵握着那串菩提子,指尖触到圆润的珠子,忽然想起淮水畔的小坟上,后来也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想起岭南那座祠堂,被官府拆了重建,如今成了收留孤儿的义庄。
可她心底总存着一丝执拗的念想:这般因擅自插手而遭的反噬,难道就换不来半分善果么?
就像人间香火缭绕处,百姓对着泥塑金身叩拜,为菩萨供上鲜果,给先祖焚了纸钱。他们求的未必是立竿见影的福报,更多时候,是借这一炷香、一叠纸,安放心里那点不肯熄灭的念想。有人盼远行的游子平安,有人念故去的亲人安康,明知泥塑无言、灰烬无声,却偏要借着这份信仰,在无常世事里寻个心安。
或许因果本就不是锱铢必较的秤,那些被她打乱的轨迹里,说不定也藏着她看不见的转机。就像淮水畔那座小坟上,后来漫山遍野的野花,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机?岭南祠堂改建的义庄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或许正是从那场血色里,悄悄萌出的新芽。
这般想着,掌心的菩提子仿佛也浸了点暖意。信仰从不问结局,只问是否曾真诚地埋下过善意的种子——纵使人算不及天算,那份想让世间好一点的心意,总归是落进了时光里的……
五年后,南海的浪总带着股咸涩的暖意,腥甜的海风卷着远处渔船的号子,在白灵耳边漫漶成一片模糊的絮语。她指尖捻着那串盘了五年的菩提子,颗颗都浸得温润透亮,垂眸时能望见海面上浮动的碎金,像极了当年淮水畔漫山遍野的野花,又或是岭南义庄里孩子们鬓角沾着的阳光。
“师尊,你看,”白灵忽然停住脚步,望着不远处码头上晾晒的渔网,网眼间还挂着几缕银亮的鲛绡,“那网眼比三年前在东海见到的更密了。”
璇玑真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玄色道袍被海风掀起一角,露出袖口绣着的北斗星纹。她修行千年,眼底早没了寻常修士的波澜,只淡淡道:“南海渔民世代靠海吃海,只是这几年的网,确是越来越像捕兽夹了。”
两人正说着,就见几个赤膊的渔民扛着个半人高的铁笼从码头那头过来,笼里蜷缩着条青灰色的鲛人,尾鳍上还淌着血,被粗糙的麻绳勒出几道深痕。那鲛人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哀鸣,圆睁的眼里满是惊惧,望见白灵时,忽然拼命挣扎起来,铁笼撞在青石板上哐当作响。
“又逮着个活的?”旁边卖海货的摊主探出头,语气里带着熟稔的兴奋,“这只妖丹成色看着不错,估摸着能让李老三潜到黑水沟底了。”
白灵的指尖猛地收紧,菩提子硌得掌心发疼。五年前在淮水畔悟出的道理还在心头温着,可此刻望着那鲛人绝望的眼神,胸口仍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她转头看璇玑真尊,见对方眼帘微阖,似是早已看透这世间循环,才慢慢松开了紧握的拳。
夜里宿在海边的渔村里,她们听见邻屋传来压低的啜泣。一个老妇人正摸着孙子的头絮絮叨叨:“阿福爹就是去年在黑水沟没的,被那千年章鱼卷走时,手里还攥着半袋珍珠……若能有颗鲛珠避水,何至于此啊。”白灵掀开窗棂一角,望见月光下晾晒的渔网,网绳上还缠着几缕暗红的血迹,不知是人的,还是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