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上大梁-《穿越60我的签到系统能爆肉》

  他压低声音,“索性每个屋都盘上?省得再打木床了。现在木材要指标,打张床得费老大劲。”

  楚晚月瞪了他一眼:“你们哥几个的屋子自己拿主意。不过......”

  她突然笑起来,“要是都盘炕,得把红军和红忠的房间也准备好,说不准过两年就得说亲了。”

  ------

  农历八月十二,宜上梁。

  天还没亮透,楚晚月就带着三个儿媳在厨房忙活开了。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王秀珍的脸红彤彤的。

  两大锅金黄的窝窝头刚出锅,冒着热气被摊在竹帘上晾凉。

  陈素云用新编的柳条背篓装窝窝头,底下还细心地垫了层干净的芭蕉叶。

  “娘,供品都准备齐了吗?”王秀珍把炸得金黄的鲤鱼码进背篓,鱼身上还特意留着几片鳞没刮,这是老辈人说的“鲤鱼跳龙门”的好兆头。

  楚晚月正往案板上摆花糕,手上的面粉扑簌簌往下掉:“在我屋里樟木箱子底下,用油纸包着呢。”她朝东屋努努嘴,“一只烧鸡、五斤五花肉,都是昨儿个特意去公社买的。”

  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陆建党风风火火闯进来:“娘!您看我把谁请来了!”

  顾春花挎着竹篮站在门槛外,篮子里装着两包槽子糕和一瓶橘子罐头。

  她穿着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像朵菊花:“姐,我来了!”

  “哎呀春花!”楚晚月忙在围裙上擦手,面粉印子蹭了一身,“快进屋坐!建党,去给你姨倒糖水!”

  她拉着顾春花往堂屋走。

  陆建党一溜烟跑到西屋:“二嫂!红糖放哪儿了?”

  “柜子最里头那个蓝瓷罐!”陈素云在厨房应着,又探出头叮嘱,“别用那个带掉瓷的茶缸!”

  顾春花接过建党递来的搪瓷缸,红糖在水里化开成琥珀色。

  她抿了一口笑道:“建党多懂事啊!”

  “害,整天毛毛躁躁的。”楚晚月嘴上埋怨,眼里却带着笑,“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整天还跟个孩子一样闹腾。”

  “娘!我们来啦!”陆梅挎着竹篮迈进门,徐爱华提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瓶山楂罐头。

  他身后跟着徐珊珊和徐爱国。

  “姥姥!”徐爱国一个箭步冲到楚晚月跟前,献宝似的举起手里的纸包。

  “我爹给买的绿豆糕!”

  楚晚月挨个摸了孩子们的头,转头对顾春花笑道:“这是我闺女梅子,这三个孩子都是她家的。”又招呼女儿,“小梅,这是你春花姨。”

  陆梅利落地把篮子放在八仙桌上,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个染红的喜蛋:“春花姨好!早听娘提起您。”

  她转身从网兜里取出罐头,“娘,这是我家小叔从县里带回来的,说是拿来给你甜甜嘴。”

  顾春花望着这一屋子热闹,眼神柔软下来:“真好,这才像过日子的样儿。”

  她摩挲着手腕上儿子新给买的上海牌手表,想起自己冷清的家大儿子在公社上班,儿媳妇带着俩闺女在娘家住,只有俩孩子放假才会回来住两天。

  二儿子夫妻刚分到供销社的筒子楼,这会儿刚查出来有孕。

  楚晚月给孩子们分着水果糖,笑道:“我家那几个皮小子跑新房子那玩去了,待会儿让你见见,天天闹腾得房顶都要掀了。”

  “热闹多好啊!”顾春花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

  她独居的老屋里,只有座钟的滴答声作伴。

  每次儿子们回来,都要把攒了好久的吃食塞满他们的帆布包。

  “娘!吉时到啦!”陆建党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崭新的确良衬衫都被汗浸透了。

  他手里攥着系红绸的铁钉,这是待会儿要钉在正梁上的。

  楚晚月挽起顾春花的胳膊:“走,咱们看上梁去。”

  两个老姐妹慢慢往新房走,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新房的椽子上,不知谁家的小子已经爬上去挂好了红布条,在晨风里飘得像面小旗。

  经过菜畦时,顾春花突然抓紧了楚晚月的手:“姐,等没事了,我来跟你学腌酸菜吧?”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找到了盼头。

  新房子前早已围满了人,老老少少挤在院墙边,踮着脚往里头张望。

  几个半大小子猴儿似的爬上枣树,晃着腿等着抢糖。

  妇女们挎着竹篮站在外围,时不时交头接耳:“这梁木可真粗实,怕是得两人合抱!”

  供桌上铺着红布,整整齐齐摆着五样供品,一条炸得金黄酥脆的鲤鱼,鱼嘴含着一枚铜钱;一只油光锃亮的烧鸡,鸡冠子昂得老高;三指厚的五花肉,肥膘白得透亮;还有几个红艳艳的大苹果,衬着裂开嘴笑的石榴,籽粒饱满得像红玛瑙。

  柳五今天特意换了身崭新的蓝布中山装,连布鞋都刷得干干净净。

  他手持红纸写的祭文,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如钟:

  “吉时吉日来上梁,东家建好大新房!新房建在龙口上,龙飞凤舞喜气洋……”

  “吉时到!上梁——!”“

  话音未落,柳五“唰”地抖开一张红纸,上头“上梁大吉”四个大字,被他亲手贴在大梁正中。

  几个壮劳力早就在房顶上候着,粗麻绳一拽,梁木“嘎吱嘎吱”缓缓升起。

  “砰!砰!砰——!”陆建党猫腰点响一挂鞭炮,硝烟顿时弥漫开来,碎红纸屑像雪片似的纷纷扬扬。

  小孩子们捂着耳朵尖叫着躲闪,却又忍不住探头张望。

  房梁终于稳稳当当卡进榫卯,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稳了!”,全场顿时爆出一阵喝彩。

  陆建国抄起早就备好的竹簸箕,里头堆着小山似的窝窝头、高粱饴糖和染红的花生,铆足劲儿往人群里一扬:

  “接福咯——!”

  底下瞬间炸了锅!半大孩子们猴子似的上蹿下跳,老汉们撩起衣襟当兜子,大姑娘小媳妇也顾不得矜持,弯着腰满地捡。吉祥话跟爆豆子似的往外蹦:

  “抢着饴糖——日子甜似蜜!”

  “接着窝头——顿顿吃细粮!”

  “花生落地——花着生,儿女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