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确立一个核心发展方向!-《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

  当然,除非是汉太祖那样的人物。

  高育良现在就像是被架上马背。

  他有选择的余地吗?

  完全没有。

  连他岳父都无能为力,

  更何况他这个小小的汉东省韦书籍。

  哪有什么办法拒绝?

  只能乖乖配合。

  反正他也吃不了什么亏。

  “听说有人准备对京州出手了?”

  “这不正是我们等的机会嘛。”王祥和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们这次见面不正是为此而来。

  汪修伟也端起茶杯笑着点头。

  没错,他们聚在一起,本就是为了这件事。

  秦思卉微笑着说:“当初刚来的时候,想插手绿藤、林城、岩台、东山市和东海市都难。

  现在有人要动京州,正是我们的突破口。”

  “据我掌握的一些消息,”

  “京州市韦书籍兼纪委书籍张树立,还有组织部长以及好几个局的一把手,”

  “最近都有些动静。

  省检察院反贪局已经介入调查,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

  昨天桂梅书籍也提了一句。”

  “桂梅书籍具体怎么说的?”

  汪修伟放下茶杯,目光中透着好奇。

  书籍小组的会议,目前能参加的只有高书籍和桂梅书籍两人,消息自然只能从她那儿来。

  “她说,高书籍开了个小会,准备让张树立动一动,去京州担任市韦书籍。”

  说到这里,秦思卉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我这儿倒是有个合适人选。”

  “谁?”

  他们都来了兴趣。

  “陈青峰。”

  “陈青峰?”

  王祥和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没想到秦思卉推荐的,居然是这个人。

  这位背景可不简单。

  陈青峰曾是高书籍的第二任秘书,

  如今是京海市韦副书籍。

  “说说看……”

  “京海的市长是我表妹夫,常务副市长你们也都清楚。”

  这就是大家族的能量,

  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扯上点关系。

  要么是亲戚,要么是旧部。

  现在的秦思卉正是如此。

  两人默默点头。

  当然清楚,宋梓博虽然是常务副市长,

  可实际权力早已超过市长。

  京海新任市韦书籍林志国是高书籍的学生,

  市韦副书籍陈青峰曾是高书籍在吕州时的秘书,

  京海市韦共十二人,其中八人都是高书籍的人马,

  这还没算上宋梓博。

  “我的想法是,”

  “把陈青峰争取过来。”

  秦思卉自信地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

  其实,她并不常喝茶。

  她更偏爱咖啡一类的饮品。

  对茶的味道,她始终提不起兴趣。

  要不是这里没有咖啡可选,

  她根本不会考虑喝茶。

  “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王祥和两人眼神一亮,明显来了兴致。

  陈青峰无疑是高书籍得力的心腹之一。

  “孟德海那边也可以适当接触一下。”

  末了,王祥和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汉大帮的根基在于公安系统。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动摇这个根基。

  高书籍恐怕也会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

  这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谋其政”。

  你们怎么斗都无所谓,

  但一旦脱离掌控,那就别怪不客气了。

  不光是他们,刘开河、马步清等人也早已将目光投向陈青峰、孟德海,以及其他人。

  尤其是孟德海,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更重。

  谁都知道,孟德海是高书籍一手提拔起来的,

  早在京海时期就已经被重用。

  他未来的晋升路线清晰可见,很可能明年就会成为汉东省主管证法的副省掌。

  正是看准了这个时间节点,他们才想方设法去接触他,

  希望能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有意思……”

  “秦淮河畔是吧!”

  高育良面无表情地挂掉了宋运萍的电话。

  秦思卉三人刚踏入秦淮河畔,远在汉东证法大学的宋运萍就接到了负责人的来电。

  甚至他们聊了些什么,她也略知一二。

  可惜……

  他们这次完全是多此一举。

  自己确实有动张树立的打算,

  但那只是为了把易学习调过来。

  现在的易学习,是吕州市市韦常委兼市纪委书籍,在吕州整顿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让我看看……”

  “你们能拿出什么东西。”

  高育良拿起一份文件翻看起来。

  这是一份关于整合大汉天华集团的方案。

  天华集团是汉东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集团,

  主要业务涵盖煤炭、电力、煤化工、铁路、港口、航运等领域,核心产业是煤炭销售。

  整个集团几乎掌控了全省九成以上的煤炭资源,

  旗下还拥有数家大型钢铁厂。

  按照高育良的设想,他打算将帝国能源集团以及部分外省煤炭企业一并整合进来,打造一个以八大核心板块为主的新集团。

  这八大板块分别是:煤炭、电力、新能源、煤化工、铁路、港口、航运以及地产。

  至于为何要将帝国能源并入其中,

  那是因为……

  帝国能源作为副省级央企,

  必须确立一个核心发展方向。

  他想让新能源成为重点。

  现在,该是他们出力的时候了。

  港口、煤矿、电力、航运——

  能给多少,我看看再说!

  无论如何,凑出一个万亿级的集团,不过分吧?

  而且,这个万亿集团还必须是新能源之外的产业!

  “要不要让丫头也走仕途?”

  高育良望着天华控股公司资料,陷入沉思。

  这家控股公司属于天华集团的二级单位,掌控着集团旗下各大上市公司,地位举足轻重。

  而如今,他的大女儿还在担任自己的秘书,

  并在省韦综合一处挂了个科长的头衔。

  “算了……”

  “回头问问丫头的想法吧。”

  看了看时间,李墨云应该快到了吧?

  楼下大厅,

  宋雪菲刚走出电梯。

  从她开始做父亲的秘书算起,

  至今不过九个月时间,

  但实际工作时间也就四个多月。

  前两个月她只是兼职,

  三个月后大学正式毕业,

  毕业后就开始处理自己的事务。

  父亲的秘书职位也从她一人变成了两人。

  梅晓歌负责省府那边的事务,徐文则负责这边的事,

  起初两人都是先交到她手上,再由她转交给父亲。

  但自从宋雪菲离开后,两人便直接与她父亲对接。

  这半年来,

  她和朋友们一起做的共享单车项目发展得还算顺利,

  并且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

  可惜的是,上个月徐文家里出了些意外,

  梅晓歌一个人几乎天天加班,

  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毕竟,省府的事情本来就多。

  宋雪菲刚从外地回来没多久,那边的手续还没完全办妥。

  家里老爷子一个电话,又把她叫了回来。

  徐文也是半个月前才重新上岗。

  原本她是打算继续请假的。

  结果老爷子发话,让她先干到过年再说。

  “李主任。”

  一身干练女式西装的宋雪菲,踩着黑色低跟皮鞋,快步朝刚下车的一位老人走去。

  这人正是她弟弟岳父的父亲——李墨云。

  这种关系确实有点绕。

  宋雪菲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爷爷”这种话,她实在喊不出口。

  只能用职务来代替。

  “雪菲丫头。”

  李墨云一脸温和地打招呼。

  “高书籍在办公室等您。”

  在工作场合,宋雪菲一直称自己父亲为“高书籍”,一来是尊重职务,二来也避免别人说闲话。

  “好。”

  李墨云点头,笑着跟在她身后。

  不一会儿,宋雪菲就带他进了办公室。

  “高书籍。”

  这里已经是高育良的办公室了。

  两人谈的都是公事,李墨云现在算是高育良分管的干部,称呼职务自然更合适些。

  “李主任,请坐这边。”

  高育良起身招呼他到会客区坐下。

  “雪菲……”

  “泡壶茶。”

  临了还不忘交代女儿泡茶。

  也只有亲闺女才有这种待遇。

  梅晓歌和徐文可享受不到这待遇。

  “好。”

  宋雪菲应了一声,泡好茶端了上来。

  离开前,还顺手从父亲办公桌上拿了专用茶杯递给李墨云。

  “我已经争取到一个机会。”

  高育良开口说道。

  “李主任,我再确认一下,你真打算去天华集团担任党委书籍兼董事长?”

  “咱们现在也算是一家人。”

  “这件事我不想瞒你。”

  “如果你接下这个职位。”

  “至少得五年起。”

  高育良的意思很明白,要是去了,很可能就在这位置上退休,很难再进一步。

  “这对我来说,反而是个好消息。”

  李墨云放下茶杯,脸上带着笑意。

  的确,对他而言确实是好消息。

  再过几天就满五十九岁了。

  五年之后正好六十四岁,正合适。

  如果是体制内的单位,这个年纪早就该退了。

  “我给你一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我会把前期文件都整理好。”

  “你的任务是把这些资料整合清楚。”

  说着,高育良递出一份文件。

  正是关于天华集团的详细资料,还有需要整合的其他企业,大多数都在外省。

  其中涉及的资产,大部分来自四大财团。

  “这么多……”

  李墨云一边翻看,一边感到惊讶。

  他没想到天华的规模这么大。

  起初还以为只是煤炭、新能源、煤化工、铁路、电力这些板块。

  没想到晋西、草原、边西、淮东、皖南、汉江、东川等多个城市,都有煤矿、电厂、铁路项目和地产公司。

  甚至连几家炼钢厂也都在整合范围内。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些公司全部是从四大财团中剥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