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下)-《人民的名义:胜天半子,与天争命》

  “老师!”

  祁同伟的声音异常沉稳,带着一种棋手落子时的冷静与决心。

  “赵省长的思路,无非就是‘就事论事’嘛,我这里…可以商量。”

  祁同伟没有直接说“同意”,而是说“商量”!

  这意味着,他已经接受了交易的可行大框架。

  但,价码…还需要重谈!

  主动权,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哦?!”

  电话那头,高育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说说你的想法。”

  很快,祁同伟思维清晰地、不容置疑地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不过,我有三个要求,请老师务必转达赵省长,并由他转达我们政法委的赵书记。”

  “第一点,是关于赵立冬书记的‘政治’红线的。”

  “赵立冬书记想要‘积极主动’配合公检法司和纪委的联合调查,可以。”

  “‘治病救人’,也可以。”

  “但京海市长的位置,他就不要再想了!”

  祁同伟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谈判的底线。

  “赵立冬本人,可以暂时不动!”

  “他可以继续‘老老实实’地,坐在他政法委书记的位置上!”

  “他能稳住现有的位置,已经是‘组织’最大的爱护,和赵省长‘辛苦斡旋’的结果了。”

  “如果他,或者他背后的人,还试图染指市长宝座,妄图更上一层楼的话…”

  “就是在给我们专案组难堪了。”

  “到时候,那就别怪我们专案组,和其他各配合单位的同志们…无法‘就事论事’了!”

  祁同伟的意图很简单!

  你想要暂时保下赵立冬,可以!

  但保下之后付出的代价,就是要彻底斩断赵立冬后续的政治上升通道,将其钉死在现有的这个位置和层次上!

  消除其未来一旦反扑,可能带来的更大的现实威胁。

  同时也是向其,及其背后的赵家,传递明确的警告——见好就收,勿生妄念。

  “第二点,如果我晋升刑侦支队长,那么…我这边也需要相关配套的人事安排变得。”

  祁同伟语气转为不容商量的坚决。

  “我的老大哥,现任京海市支队长曹闯同志。”

  “老公安出身,英雄刑警,业务能力过硬,对组织忠诚可靠。”

  “在本次专案中,更是冲锋在前!”

  “有功之臣,应该得到组织的‘关心和认可’。”

  “不能因为我这个新人笑,就让人家旧人哭吧?”

  “况且,人家才是一把手,我只不过是二把手罢了。”

  “这么大的事儿,想要堵人家的嘴…不得先让人家肚子里填满?!”

  “所以这次事件过后,等到岗位调整,曹支队必须得到妥善的安置!”

  “老师,我的意见是,两个方向,任赵省长和赵书记,选择其一!”

  “要么,调任曹闯同志到京海市委政法委,担任副书记。”

  “下一步的目标,明确为市政法委正处级的常务副书记!”

  “要么,就留在公安系统,继续发光发热。”

  “但必须晋升市局党委委员、纪检书记。”

  “这两个位置,必须确保一个给他!”

  祁同伟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施恩和巩固嫡系。

  帮助曹闯解决学历问题,包括现在的操作,就是为了兑现对曹闯的承诺,并酬谢其最近一段时间来的关键支持。

  毕竟祁同伟名义上是政委,是曹闯这个支队长的搭档。

  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在的京海市局刑侦支队,就是祁同伟说了算!

  既然如此,曹闯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且业务能力突出的人,何不赋予其更高平台与实权,将其彻底纳入自身阵营核心呢?!

  无论未来曹闯能成为京海市政法委的常务副书记,还是京海市局党委委员、纪检书记。

  都是能够触及警务或政法工作的核心权力!

  这二者,都是可以监控重要动向的关键岗位。

  “还有,这第三点!”

  祁同伟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

  “这个案子,毕竟是公安部督办的大案!”

  “再加上临江省委、省政府,京海市委、市政府,共计两级班子、四府督导过问的大案。”

  “即便想要‘就事论事’,也切实涉及到了更高层面的极多领导。”

  “赵立春省长的面子,我们不能不给。”

  “但给面子上相互的,而且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

  “那就是王对王,将对将,兵对兵,卒对卒!”

  “这么大的事儿,这么大的面子,我祁同伟…可消受不起。”

  “赵省长,必须亲自给我的另一位师父——临江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坤远同志打个电话!”

  “当然无需赵省长多说什么,该说的我会提前和李副省长商量好,打好前站。”

  “赵省长在电话里,只需‘通个气’,表示他对京海案‘知晓’、‘关注’,并‘尊重’省厅和专案组的依法依规处理即可。”

  这就更简单了,拉大旗,扯虎皮!

  祁同伟想要去操作这所谓的‘就事论事’这四个大字,就必须寻求高层背书。

  赵立春想拉高育良和他入局,他就要通过师父李坤远,也拉赵立春入局。

  大家彼此彼此,不都是利用自身权威,为‘就事论事’的定性,提供隐形背书吗?

  既然如此,别让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的风险啊!

  拉赵立春入局,既可以增加与赵立春谈判的筹码,又能够分担一大部分潜在政治风险。

  第二个目标就更直白了,那就是构建安全屏障!

  恩师高育良、师父李坤远的共同介入。

  就相当于在祁同伟与赵立春之间——架设了一道“缓冲带”和“安全阀”。

  毕竟现在的自己,还不配直面一位省部级实职地方主政干部。

  如果将来赵立春选择反悔或者施压,李坤远的存在,就将是强有力的制衡。

  第三点,还是拉大旗扯虎皮了。

  是为了夯实自身的身份根基!

  此举一出,只会巧妙强化了祁同伟作为李坤远“弟子”的身份纽带。

  提升赵立春和赵立冬眼里,祁同伟在省公安厅主管领导层面的重量和话语权形象。

  而且,可以明里暗里的,暗示祁同伟背后存在的,并非仅有高育良一系支撑。

  祁同伟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传来高育良端起茶杯、杯盖轻碰杯沿的细微声响。

  片刻静默后,高育良温和的声音再度响起。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更深沉的凝重:“好。”

  “同伟,你的要求,很清楚,也很必要。”

  “我会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转达给赵立春省长。”

  “你那边,审讯继续吧。”

  “不过老师地提醒你,这件事现在虽然是以‘就事论事’为核心,但务必…还是要先拿下‘铁证’!”

  “证据(把柄)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说话办事儿…才能方便嘛。”

  “那你…等我的消息。”

  说罢,电话被高育良挂断了。

  听筒里,嘟嘟地忙音不时传来。

  祁同伟缓缓放下手机,指尖冰凉,掌心却一片滚烫。

  对方筹码已经抛出。

  己方价码更是开足。

  赵立春那边,是否会咬牙咽下自己给的这枚裹着蜜糖的毒丸呢?

  老师高育良提前晋升市委书记的航道,是否能就此打通呢?

  还有…自己通往京海市局权力核心、乃至撬动更大棋局的第一步,是否就此奠定?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有一点,他祁同伟是清清楚楚的!

  有心算无心!

  现如今的自己,可不害怕把事情闹大!

  因为闹的越大,只会对自己越有利!

  为什么都说乱世出英雄?!

  因为在盛世,上升渠道是被各种门阀所完全垄断的!

  而你,要么做世家门阀的狗,跟着人家屁股后头捡点残羹冷炙。

  要么…就得被人家当成残羹冷炙给丢掉!

  就比如…现在关在他手里的——徐江!

  那就是一颗活生生的——弃子!

  你如果不想成为弃子,那你就要做一颗永远都会让人觉得——有利用价值的棋子!

  如果你不想只做一颗棋子,那么你就要想办法跳出棋盘外,不在黑子、白子之中,成为棋手, 成为——执棋人!

  想到这里,祁同伟理了理笔挺警服的领口,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严肃,推开办公室的门,朝着审讯室的方向走去!

  徐江啊徐江,为了我的大业!

  暂时…不…

  这辈子,就先‘委屈’你了!

  咱们人民的祁警官,该‘就事论事’,他就得就事论事!

  谁让人家赵立冬赵书记,要个好哥哥呢?

  谁让人家赵家兄弟俩,开价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