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雾山的晨,总带着一股子化不开的湿意。天刚蒙蒙亮,青灰色的云就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山头,仿佛稍一使劲,就能拧出半盆水来。山路上的露水把青石板染成了深褐色,每踩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混着潮湿的土腥气钻进鼻腔,那是山里独有的味道,带着草木的清苦和泥土的厚重。路边的野草挂着水珠,太阳还躲在云层后头没露面,那些水珠就泛着冷冷的光,像是谁不小心撒了一地碎玻璃,亮得人眼晕。
笪龢脚上的解放鞋早就被露水浸透了,鞋帮磨出了一圈毛边,露出里面泛黄的袜子,袜底不知磨破了多少回,补丁摞着补丁。他背上那个帆布包,洗得发白,边角都起了毛球,包带勒得肩膀红通通的,每走一步都往下滑,他只好时不时腾出一只手往上提一提。包里装着给小石头带的作业本,崭新的,封面上印着鲜艳的图案,还有两个硬邦邦的玉米馍,是昨晚剩下的,现在凉透了,硌得包底沉甸甸的。
“呼哧——呼哧——”
他喘气的声音比脚步声还响,像一台老旧的风箱,拉一下就发出一阵嘶哑的声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深深的皱纹往下淌,有的掉进眼睛里,涩得他直眯眼,眼泪都快出来了。抬手抹汗时,袖子蹭到脸上,一股汗馊味钻进鼻子——这衣服他已经穿了三天,每天来回奔波,根本没时间洗。
山风从谷底钻上来,带着松针的清苦味儿,吹在身上凉飕飕的。路边的松树长得歪歪扭扭,像是被山风扯得变了形,树干上覆着一层厚厚的青苔,摸上去滑溜溜的。阳光好不容易透过枝叶的缝隙漏下来几缕,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随着风轻轻晃动,晃得人眼花。远处传来几声鸟叫,“啾——啾——”,又尖又脆,在山谷里打了个转,就没影了,倒显得这山更静了。
笪龢停下脚步,从帆布包里摸出个军用水壶,拧开盖猛灌了两口。水是凉的,顺着喉咙滑下去,激得他打了个哆嗦。壶身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银灰色的铁皮,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学”字——那是他刚当老师时,一个学生刻的,如今那学生都已成家立业,这水壶却陪着他走了几十年山路。
“还有二里地……”他对着山路尽头嘟囔了一句,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干巴巴的。
昨天去镇上找教育办的办事员,那人坐在空调屋里,跷着二郎腿,手里转着支钢笔,一脸不耐烦地说:“笪老师,不是我不给你办,政策就是这样。村小生源不够,撤并是早晚的事。”
笪龢当时急得脸通红,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发白了:“李干事,孩子们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啊!下雨天根本没法走,摔了好几次了!”
“那有啥办法?”李干事瞥了他一眼,钢笔在桌上敲得“哒哒”响,“城里学校条件好,有暖气,有新桌椅,让家长把孩子送过去呗。你都快六十了,也该退休享清福了,操那么多心干啥。”
“享清福?”笪龢气得手发抖,声音都变了调,“我走了,这些娃咋办?小石头他爸妈在外打工,一年回不来一次,家里就一个瞎眼奶奶,谁送他去城里?走着去吗?十几里山路啊!”
李干事不耐烦地挥挥手,钢笔水溅在白衬衫上,像一滴突兀的墨渍:“那是你操心的事吗?赶紧走吧,我还忙着呢。”
门“砰”地一声关上,把笪龢剩下的话全堵在了喉咙里。他站在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看着楼前的石狮子,觉得那狮子的眼睛都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呸!”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憋着一股火,烧得慌。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是条短信。他掏出来看,屏幕上裂了道缝,字都跟着歪歪扭扭的。是村支书发来的:“笪老师,小石头今天又没来上学,他奶奶说他去山里捡栗子了。”
笪龢的眉头一下子拧成了个疙瘩,把水壶塞回包里,加快了脚步。山路越来越陡,石头上长着厚厚的青苔,滑溜溜的,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倒。他扶着路边的树干往前走,树皮粗糙得像砂纸,蹭得手心发疼。
“小石头!小石头!”他喊了两声,声音在山谷里飘远了,只有空荡荡的回音。
前面的拐弯处传来“哗啦”一声,像是树枝被折断的声音。笪龢心里一紧,赶紧拨开挡路的灌木丛往前凑。
只见个半大孩子蹲在地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竹筐,正用根树枝扒拉石头缝,想把藏在里面的栗子弄出来。那孩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破了,露出细瘦的胳膊,胳膊上还有几道被树枝划的红印子。头发乱糟糟的,像堆枯草,沾满了草屑和泥土。
是小石头。
笪龢松了口气,放缓脚步走过去。小石头听见动静,猛地回头,眼睛瞪得溜圆,像只受惊的小野兽,手里的树枝都掉在了地上。他的脸颊上沾着泥,一道一道的,像只小花猫,额头上还有道新划的口子,渗着血珠,看着就让人心疼。
“笪老师……”小石头的声音细若蚊蚋,手不自觉地往身后藏,像是怕被老师发现他没去上学。
笪龢蹲下来,看着竹筐里的栗子,青褐色的,带着尖刺,已经装了小半筐。“捡这么多了?”他尽量让语气平和些,不想吓到孩子。
小石头低下头,手指抠着筐沿,小声说:“奶奶说,卖了能换钱……”
“换钱干啥?”
“给奶奶买药。”孩子的肩膀垮下来,褂子后背磨出个洞,能看见里面嶙峋的脊梁骨,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老师,我不念书了。”
笪龢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疼得他喘不过气。他想起小石头上次考试,作文写的是《我的梦想》,歪歪扭扭的字里写着:“我想当老师,像笪老师一样,教山里的娃念书。”那时这孩子眼里的光,亮得像星星。
“胡说!”笪龢的声音提高了些,又赶紧压下去,怕吓到他,“你奶奶的药钱,老师想办法。你必须上学,听见没?不上学,咋实现你的梦想?”
小石头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水光,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老师,村小都要没了……我念了也没用。”
“谁说没用?”笪龢从帆布包里掏出作业本,塞进孩子怀里,“你看,这是新本子,我特意给你买的。明天去学校,我教你算术,教你背诗。”
作业本的封面是红色的,在灰暗的山路上格外显眼,像一团小火苗。小石头捏着本子的角,指节发白,紧紧地攥着。
“我……”他咬着嘴唇,想说什么,又没再说下去,眼泪终究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
笪龢摸了摸他的头,头发硬邦邦的,像扎手的茅草,里面还藏着小石子。“听话,啊?”他从包里掏出个玉米馍,递过去,“吃了,有力气回家。”
小石头摇摇头,把馍推回来:“老师,你吃吧。我不饿。”
“咋能不饿?”笪龢把馍塞到他手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孩子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啃着馍,眼泪吧嗒吧嗒掉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土坑。那馍又干又硬,他却吃得很慢,像是在品尝什么珍贵的东西。
笪龢看着他,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堵得慌。他想起自己刚到青雾山的时候,才二十出头,头发乌黑,眼睛亮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村里的老支书拉着他的手说:“笪老师,咱这穷,留不住人。但娃们要念书啊!你可得多担待。”
一晃三十多年,头发白了,背驼了,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可学校还在。现在,连这最后一点念想,也要没了。
“走吧,我送你回家。”笪龢背起小石头的竹筐,沉甸甸的,勒得他肩膀生疼,额头上又冒出一层汗。
小石头跟在后面,一步一挪,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红封面的作业本。阳光慢慢爬上山头,把山路染成金黄色,暖洋洋的。松针上的露水被晒得蒸发了,空气中飘着松脂的香味,暖暖的,带着点甜意。
快到小石头家时,听见屋里传来咳嗽声,一阵接一阵,像破锣在敲,咳得让人揪心。小石头加快脚步跑进去:“奶奶!奶奶!”
笪龢跟进去,屋里黑乎乎的,光线从破旧的窗棂钻进来,在地上投下几道光柱,灰尘在光柱里飞舞。一个老太太坐在炕头上,裹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咳嗽得直打颤,手里还攥着个破布巾。
“笪老师来了?”老太太抬起头,眼睛浑浊,看不见东西,脸上却努力挤出笑容,“快坐,快坐。小石头,给老师倒碗水。”
“大娘,身子好些没?”笪龢把竹筐放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个小纸包,“我给您带了点止咳的药,按说明吃,能好点。”
那是他昨天在镇上药房买的,花了他半个月的退休金,他自己咳嗽了好几天,都没舍得买药。
老太太摸索着抓住他的手,那手干瘦得像段枯木,指关节肿得发亮,粗糙的皮肤磨得人手心发疼。“又让你破费了……”她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愧疚,“这孩子,净给你添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笪龢摆摆手,“小石头聪明,不上学可惜了,将来肯定有出息。”
“可惜啥?”老太太的声音发颤,带着哭腔,“我这瞎老婆子,拖累他了。他爸妈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回不来一趟,寄的钱还不够买药……这娃,命苦啊。”
“大娘,您别这么说。”笪龢心里发酸,鼻子一抽一抽的,“等学校的事解决了,我每天来接小石头上学,送他回家,您放心。”
“学校……还能保住吗?”老太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微弱的期盼,像黑夜里的一点星火。
笪龢顿了顿,硬着头皮说:“能!一定能!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他知道自己在撒谎,可他不能让这祖孙俩绝望,那点星火,得让它燃着。
坐了会儿,说了几句话,笪龢起身要走。小石头把作业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个宝贝,说:“老师,我明天去学校。”
笪龢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好,我等着你,等着你上课呢。”
走出小石头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山路上的露水干了,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踩上去暖烘烘的。笪龢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歪歪扭扭地跟在他身后,像个调皮的孩子。
他摸出手机,想给李干事再打个电话求求情,却发现手机没电了,屏幕黑沉沉的。这破手机,关键时候掉链子。他叹了口气,把手机塞回兜里,慢悠悠地往学校走,脚步有些沉重。
学校就在山坳里,几间平房,墙皮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黄土,风一吹,好像就能掉下来一块。操场是片黄土地,坑坑洼洼的,下雨就泥泞不堪,篮球架锈得只剩个铁架子,篮筐早就没了,只剩下个豁口。
笪龢推开校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教室里的桌椅歪歪扭扭,有的缺了腿,用石头垫着,有的桌面裂了缝。黑板上还写着昨天的板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他走过去,用袖子擦了擦黑板,粉笔灰呛得他直咳嗽,咳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讲台上,粉笔盒倒在一边,几支短得不能再短的粉笔滚在地上,他都舍不得扔。
他蹲下来捡粉笔,手指触到冰凉的水泥地,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这地方,他待了一辈子,早就有感情了,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噔噔噔”的,很急促,打破了院子的宁静。
笪龢抬起头,看见亓官黻跑进院子。她穿着件蓝色的工装服,裤腿上沾着油污,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面装着收来的废品,一晃就发出“叮当”的响声。
“笪老师!”亓官黻的声音很脆,像敲在铁皮上,老远就喊起来,“你在这儿啊!可算找着你了!”
“是小亓啊,”笪龢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不忙着收废品了?”
亓官黻把蛇皮袋放在地上,喘了口气,额头上全是汗:“我去镇上送废品,顺道过来看看。听说学校要撤了?这是真的假的?”
笪龢点点头,没说话,心里堵得慌。
“那孩子们咋办?”亓官黻皱起眉头,她的眉毛很浓,像画上去的,“总不能真让他们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吧?刮风下雨的,多危险!”
“我去找教育办的李干事了,他不同意,说是政策规定,没办法。”笪龢的声音低下去,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
“政策也不能不管孩子啊!”亓官黻提高了声音,蛇皮袋里的废品被她一激动晃得哗啦响,“不行,我跟你再去一趟!我就不信没王法了!他要是不同意,我就赖在他办公室不走!”
笪龢摇摇头:“没用的。他那人,油盐不进,说啥都听不进去。”
亓官黻咬着嘴唇,没说话,胸脯一鼓一鼓的,显然还在生气。她从口袋里掏出个苹果,塞给笪龢:“给,刚买的,甜着呢,你吃。”
苹果红彤彤的,带着股清香,看着就好吃。笪龢推回去:“你吃吧,我不饿。”
“拿着!”亓官黻把苹果塞进他手里,语气很坚决,“你为了孩子们,都快把自己熬干了,还不吃点好的补补?听话!”
笪龢捏着苹果,暖暖的,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他想起第一次见亓官黻,她还是个小姑娘,跟着她爹来收废品,怯生生的,见了人就脸红,躲在她爹身后。现在,都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女人了,还这么惦记着他。
“对了,”亓官黻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昨天我在废品堆里捡着几本旧书,都是小学生读物,我想着孩子们可能会
笪龢脚上的解放鞋早就被露水浸透了,鞋帮磨出了一圈毛边,露出里面泛黄的袜子,袜底不知磨破了多少回,补丁摞着补丁。他背上那个帆布包,洗得发白,边角都起了毛球,包带勒得肩膀红通通的,每走一步都往下滑,他只好时不时腾出一只手往上提一提。包里装着给小石头带的作业本,崭新的,封面上印着鲜艳的图案,还有两个硬邦邦的玉米馍,是昨晚剩下的,现在凉透了,硌得包底沉甸甸的。
“呼哧——呼哧——”
他喘气的声音比脚步声还响,像一台老旧的风箱,拉一下就发出一阵嘶哑的声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深深的皱纹往下淌,有的掉进眼睛里,涩得他直眯眼,眼泪都快出来了。抬手抹汗时,袖子蹭到脸上,一股汗馊味钻进鼻子——这衣服他已经穿了三天,每天来回奔波,根本没时间洗。
山风从谷底钻上来,带着松针的清苦味儿,吹在身上凉飕飕的。路边的松树长得歪歪扭扭,像是被山风扯得变了形,树干上覆着一层厚厚的青苔,摸上去滑溜溜的。阳光好不容易透过枝叶的缝隙漏下来几缕,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随着风轻轻晃动,晃得人眼花。远处传来几声鸟叫,“啾——啾——”,又尖又脆,在山谷里打了个转,就没影了,倒显得这山更静了。
笪龢停下脚步,从帆布包里摸出个军用水壶,拧开盖猛灌了两口。水是凉的,顺着喉咙滑下去,激得他打了个哆嗦。壶身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银灰色的铁皮,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学”字——那是他刚当老师时,一个学生刻的,如今那学生都已成家立业,这水壶却陪着他走了几十年山路。
“还有二里地……”他对着山路尽头嘟囔了一句,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干巴巴的。
昨天去镇上找教育办的办事员,那人坐在空调屋里,跷着二郎腿,手里转着支钢笔,一脸不耐烦地说:“笪老师,不是我不给你办,政策就是这样。村小生源不够,撤并是早晚的事。”
笪龢当时急得脸通红,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发白了:“李干事,孩子们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啊!下雨天根本没法走,摔了好几次了!”
“那有啥办法?”李干事瞥了他一眼,钢笔在桌上敲得“哒哒”响,“城里学校条件好,有暖气,有新桌椅,让家长把孩子送过去呗。你都快六十了,也该退休享清福了,操那么多心干啥。”
“享清福?”笪龢气得手发抖,声音都变了调,“我走了,这些娃咋办?小石头他爸妈在外打工,一年回不来一次,家里就一个瞎眼奶奶,谁送他去城里?走着去吗?十几里山路啊!”
李干事不耐烦地挥挥手,钢笔水溅在白衬衫上,像一滴突兀的墨渍:“那是你操心的事吗?赶紧走吧,我还忙着呢。”
门“砰”地一声关上,把笪龢剩下的话全堵在了喉咙里。他站在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看着楼前的石狮子,觉得那狮子的眼睛都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呸!”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憋着一股火,烧得慌。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是条短信。他掏出来看,屏幕上裂了道缝,字都跟着歪歪扭扭的。是村支书发来的:“笪老师,小石头今天又没来上学,他奶奶说他去山里捡栗子了。”
笪龢的眉头一下子拧成了个疙瘩,把水壶塞回包里,加快了脚步。山路越来越陡,石头上长着厚厚的青苔,滑溜溜的,稍不注意就可能摔倒。他扶着路边的树干往前走,树皮粗糙得像砂纸,蹭得手心发疼。
“小石头!小石头!”他喊了两声,声音在山谷里飘远了,只有空荡荡的回音。
前面的拐弯处传来“哗啦”一声,像是树枝被折断的声音。笪龢心里一紧,赶紧拨开挡路的灌木丛往前凑。
只见个半大孩子蹲在地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竹筐,正用根树枝扒拉石头缝,想把藏在里面的栗子弄出来。那孩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破了,露出细瘦的胳膊,胳膊上还有几道被树枝划的红印子。头发乱糟糟的,像堆枯草,沾满了草屑和泥土。
是小石头。
笪龢松了口气,放缓脚步走过去。小石头听见动静,猛地回头,眼睛瞪得溜圆,像只受惊的小野兽,手里的树枝都掉在了地上。他的脸颊上沾着泥,一道一道的,像只小花猫,额头上还有道新划的口子,渗着血珠,看着就让人心疼。
“笪老师……”小石头的声音细若蚊蚋,手不自觉地往身后藏,像是怕被老师发现他没去上学。
笪龢蹲下来,看着竹筐里的栗子,青褐色的,带着尖刺,已经装了小半筐。“捡这么多了?”他尽量让语气平和些,不想吓到孩子。
小石头低下头,手指抠着筐沿,小声说:“奶奶说,卖了能换钱……”
“换钱干啥?”
“给奶奶买药。”孩子的肩膀垮下来,褂子后背磨出个洞,能看见里面嶙峋的脊梁骨,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老师,我不念书了。”
笪龢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疼得他喘不过气。他想起小石头上次考试,作文写的是《我的梦想》,歪歪扭扭的字里写着:“我想当老师,像笪老师一样,教山里的娃念书。”那时这孩子眼里的光,亮得像星星。
“胡说!”笪龢的声音提高了些,又赶紧压下去,怕吓到他,“你奶奶的药钱,老师想办法。你必须上学,听见没?不上学,咋实现你的梦想?”
小石头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水光,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老师,村小都要没了……我念了也没用。”
“谁说没用?”笪龢从帆布包里掏出作业本,塞进孩子怀里,“你看,这是新本子,我特意给你买的。明天去学校,我教你算术,教你背诗。”
作业本的封面是红色的,在灰暗的山路上格外显眼,像一团小火苗。小石头捏着本子的角,指节发白,紧紧地攥着。
“我……”他咬着嘴唇,想说什么,又没再说下去,眼泪终究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
笪龢摸了摸他的头,头发硬邦邦的,像扎手的茅草,里面还藏着小石子。“听话,啊?”他从包里掏出个玉米馍,递过去,“吃了,有力气回家。”
小石头摇摇头,把馍推回来:“老师,你吃吧。我不饿。”
“咋能不饿?”笪龢把馍塞到他手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孩子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啃着馍,眼泪吧嗒吧嗒掉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土坑。那馍又干又硬,他却吃得很慢,像是在品尝什么珍贵的东西。
笪龢看着他,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堵得慌。他想起自己刚到青雾山的时候,才二十出头,头发乌黑,眼睛亮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村里的老支书拉着他的手说:“笪老师,咱这穷,留不住人。但娃们要念书啊!你可得多担待。”
一晃三十多年,头发白了,背驼了,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可学校还在。现在,连这最后一点念想,也要没了。
“走吧,我送你回家。”笪龢背起小石头的竹筐,沉甸甸的,勒得他肩膀生疼,额头上又冒出一层汗。
小石头跟在后面,一步一挪,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红封面的作业本。阳光慢慢爬上山头,把山路染成金黄色,暖洋洋的。松针上的露水被晒得蒸发了,空气中飘着松脂的香味,暖暖的,带着点甜意。
快到小石头家时,听见屋里传来咳嗽声,一阵接一阵,像破锣在敲,咳得让人揪心。小石头加快脚步跑进去:“奶奶!奶奶!”
笪龢跟进去,屋里黑乎乎的,光线从破旧的窗棂钻进来,在地上投下几道光柱,灰尘在光柱里飞舞。一个老太太坐在炕头上,裹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咳嗽得直打颤,手里还攥着个破布巾。
“笪老师来了?”老太太抬起头,眼睛浑浊,看不见东西,脸上却努力挤出笑容,“快坐,快坐。小石头,给老师倒碗水。”
“大娘,身子好些没?”笪龢把竹筐放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个小纸包,“我给您带了点止咳的药,按说明吃,能好点。”
那是他昨天在镇上药房买的,花了他半个月的退休金,他自己咳嗽了好几天,都没舍得买药。
老太太摸索着抓住他的手,那手干瘦得像段枯木,指关节肿得发亮,粗糙的皮肤磨得人手心发疼。“又让你破费了……”她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愧疚,“这孩子,净给你添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笪龢摆摆手,“小石头聪明,不上学可惜了,将来肯定有出息。”
“可惜啥?”老太太的声音发颤,带着哭腔,“我这瞎老婆子,拖累他了。他爸妈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回不来一趟,寄的钱还不够买药……这娃,命苦啊。”
“大娘,您别这么说。”笪龢心里发酸,鼻子一抽一抽的,“等学校的事解决了,我每天来接小石头上学,送他回家,您放心。”
“学校……还能保住吗?”老太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微弱的期盼,像黑夜里的一点星火。
笪龢顿了顿,硬着头皮说:“能!一定能!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他知道自己在撒谎,可他不能让这祖孙俩绝望,那点星火,得让它燃着。
坐了会儿,说了几句话,笪龢起身要走。小石头把作业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个宝贝,说:“老师,我明天去学校。”
笪龢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好,我等着你,等着你上课呢。”
走出小石头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山路上的露水干了,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踩上去暖烘烘的。笪龢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歪歪扭扭地跟在他身后,像个调皮的孩子。
他摸出手机,想给李干事再打个电话求求情,却发现手机没电了,屏幕黑沉沉的。这破手机,关键时候掉链子。他叹了口气,把手机塞回兜里,慢悠悠地往学校走,脚步有些沉重。
学校就在山坳里,几间平房,墙皮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黄土,风一吹,好像就能掉下来一块。操场是片黄土地,坑坑洼洼的,下雨就泥泞不堪,篮球架锈得只剩个铁架子,篮筐早就没了,只剩下个豁口。
笪龢推开校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教室里的桌椅歪歪扭扭,有的缺了腿,用石头垫着,有的桌面裂了缝。黑板上还写着昨天的板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他走过去,用袖子擦了擦黑板,粉笔灰呛得他直咳嗽,咳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讲台上,粉笔盒倒在一边,几支短得不能再短的粉笔滚在地上,他都舍不得扔。
他蹲下来捡粉笔,手指触到冰凉的水泥地,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这地方,他待了一辈子,早就有感情了,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噔噔噔”的,很急促,打破了院子的宁静。
笪龢抬起头,看见亓官黻跑进院子。她穿着件蓝色的工装服,裤腿上沾着油污,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面装着收来的废品,一晃就发出“叮当”的响声。
“笪老师!”亓官黻的声音很脆,像敲在铁皮上,老远就喊起来,“你在这儿啊!可算找着你了!”
“是小亓啊,”笪龢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不忙着收废品了?”
亓官黻把蛇皮袋放在地上,喘了口气,额头上全是汗:“我去镇上送废品,顺道过来看看。听说学校要撤了?这是真的假的?”
笪龢点点头,没说话,心里堵得慌。
“那孩子们咋办?”亓官黻皱起眉头,她的眉毛很浓,像画上去的,“总不能真让他们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吧?刮风下雨的,多危险!”
“我去找教育办的李干事了,他不同意,说是政策规定,没办法。”笪龢的声音低下去,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
“政策也不能不管孩子啊!”亓官黻提高了声音,蛇皮袋里的废品被她一激动晃得哗啦响,“不行,我跟你再去一趟!我就不信没王法了!他要是不同意,我就赖在他办公室不走!”
笪龢摇摇头:“没用的。他那人,油盐不进,说啥都听不进去。”
亓官黻咬着嘴唇,没说话,胸脯一鼓一鼓的,显然还在生气。她从口袋里掏出个苹果,塞给笪龢:“给,刚买的,甜着呢,你吃。”
苹果红彤彤的,带着股清香,看着就好吃。笪龢推回去:“你吃吧,我不饿。”
“拿着!”亓官黻把苹果塞进他手里,语气很坚决,“你为了孩子们,都快把自己熬干了,还不吃点好的补补?听话!”
笪龢捏着苹果,暖暖的,心里也跟着暖起来。他想起第一次见亓官黻,她还是个小姑娘,跟着她爹来收废品,怯生生的,见了人就脸红,躲在她爹身后。现在,都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女人了,还这么惦记着他。
“对了,”亓官黻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昨天我在废品堆里捡着几本旧书,都是小学生读物,我想着孩子们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