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分散合击-《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步度根更不知道,就在他于王庭中反复权衡、等待“良机”的时候,一支致命的奇兵——吕绮玲、吕布、高顺率领的五千轻骑,已经如同暗夜中的毒蛇,

  悄无声息地绕过了轲比能主力活动的区域,正向着他们腹地穿插而去,其目标,或许也包括了他步度根的后方!

  步度根的犹豫不决,使他错过了联合轲比能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趁宋军立足未稳进行反击的机会。

  他企图待价而沽,却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沦为待宰的羔羊,不仅将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更让自己陷入了越来越危险的境地。

  当北方的狼王(轲比能)开始咆哮备战,当东部的群狼(素利等)四散奔逃,西部的这头老狼(步度根),

  却还在自己的洞穴前徘徊犹豫,等待着那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完美的“时机”。

  濡水北岸,宋军中路主力大营,龙纛高扬。

  御帐之内,刘复正与郭嘉、张合等将领对着巨大的漠北沙盘商议军情。

  沙盘上,代表宋军各路的旗帜已然深入草原,而代表鲜卑主力的标记却依旧模糊,分散在广袤的区域。

  “陛下,”

  郭嘉虽然体弱,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他指着沙盘道,

  “轲比能遭此挫败,必然惊惧,其王庭必定已离开原址,向北或向西远遁。

  步度根犹豫观望,其部众分布亦广。

  我军若抱成一团,虽则稳妥,却如巨拳打蚊,难以寻其主力决战,空耗粮草,久之师老兵疲,反为不美。”

  刘复颔首:

  “奉孝所言极是。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郭嘉轻轻咳嗽两声,手指在沙盘上划出数道箭头:

  “当效仿昔日汉武遣将扫漠北之故事,然更需精细。

  请陛下下令,以中军为核心,分出数支精锐偏师,每支五千至一万骑,配以双马乃至三马,辅以玄耳阁精锐向导。”

  他的手指点向几个关键方向:

  “这几支偏师,不再固守一路,而是以此为核心,呈扇形向北、西北、东北方向辐射而出。

  如同数把巨大的梳子,每日行军数十里,平行推进,梳篦草原!”

  “其任务有三:

  一为清剿沿途所遇一切鲜卑中小部落,断其羽翼,收集粮草牲畜,以战养战;

  二为严密侦察,寻找鲜卑主力迁徙痕迹、废弃营地,通过牲畜粪便、车辙印迹等判断其规模和方向;

  三为主动出击,若遇小股敌军或可攻击之目标,则坚决歼灭之!”

  “各偏师之间,需保持百里内之联络,以快马或烽火于高处传递讯息。

  辐以信鸽传讯。

  一旦任何一路发现鲜卑主力确切动向,立刻回报中军。

  届时,陛下再亲率主力,汇合附近偏师,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敌巢!”

  郭嘉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如此,我军看似分散,实则一张一弛,核心主力稳坐钓鱼台,而偏师如触角,既能自我保护,又能主动寻敌,将搜索范围扩大数倍。

  轲比能、步度根纵有千里草原可藏匿,亦将无处遁形!

  此乃‘以正合,以奇胜’之策。”

  刘复闻言,抚掌赞道:

  “善!奉孝此策,正合朕意!便依此计而行!”

  张合也点头道:

  “郭祭酒之策甚妙。

  我军新型骑兵机动力强,正适合执行此类任务。

  臣请命率一军清扫一侧!”

  “准!”

  刘复当即下令,

  “张合,你率一万精骑从左侧,向西北方向扫荡搜索;

  命高揽将军率八千骑从右侧,向东北方向扫荡;

  另遣……”

  他连续点了几名沉稳善战的将领,各率兵马,分成五路,如同伸开的五指,向北方广袤的草原探去。

  中军则由刘复亲自坐镇,郭嘉参赞,许褚、典韦护卫,率主力及辎重随后缓行,作为随时可以砸出的铁拳。

  大军分遣之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草原,远非诗歌中描绘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般浪漫。

  对于深入其中的大军而言,它更像是一片喜怒无常、危机四伏的瀚海。

  左侧,张合所部。

  一万精骑,数万战马,行进在无边无际的草毯上。

  举目四望,天似穹庐,笼罩四野,除了草还是草,极易迷失方向。

  全赖玄耳阁派出的向导,依靠太阳、星辰、以及一些极其细微的地貌特征来辨别方位。

  “将军!前方发现水源!”

  斥候来报。

  张合精神一振,率军赶到,却发现只是一处小小的咸水洼,水色浑浊,异味扑鼻,人马根本无法饮用。

  “标记此处,提醒后续部队避让。”

  张合无奈下令。

  寻找可靠的淡水水源,是每日行军最大的难题之一。

  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河流,却发现早已被先一步迁徙经过的鲜卑部落污染,被它们丢弃动物尸体等脏污东西。

  另一日,部队正在行进间,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脸。

  狂风毫无征兆地呼啸而起,卷起漫天沙尘和碎草,能见度瞬间降至极低。

  紧接着,气温骤降,冰冷的雨点夹杂着雪粒,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

  “是白毛风!快!就地寻找背风处!保护马匹!”

  张合经验丰富,大声嘶吼着下令。

  军士们慌忙用毡毯裹住身体,将战马聚拢在一起,人缩在马腹下躲避风寒。

  狂风嘶吼,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足足耽搁了半日的行程。

  右分支部队则遭遇了不同的困难。

  他们进入了一片丘陵与沼泽交错的地带。

  看似平坦的草皮下,可能隐藏着吞噬人马泥潭。

  一名斥候连人带马不慎陷入,虽被同伴奋力救出,但战马却损失了。

  这幸好在训练时提及过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不然就不是损失一匹战马了!

  部队不得不绕行,速度大减。

  小规模的战斗几乎每日都在发生。

  各分部部队如同移动的堡垒,不断撞上那些未能及时逃离或被轲比能抛弃的中小部落。

  战斗往往短暂而激烈。

  宋军凭借装备和战术优势,大多能迅速击溃对方,缴获一些牛羊马匹,但也难免出现伤亡。

  每一次战斗,都在消耗着部队的体力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