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巷的石板路被夜雨泡得发亮,林野蹲在油坊后门,手里攥着杆老秤。秤杆上的铜星已经发绿,秤砣系着的红绳磨得只剩半截,这是今早从库房角落翻出来的,据说是爷爷年轻时收菜籽用的。
“这秤准吗?”阿福举着盏马灯,灯光在雨雾里散成一团,照得秤星上的铜绿闪闪发亮。林野没说话,从口袋里摸出枚铜钱——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这是他特意找来的准星。把铜钱挂在秤钩上,移动秤砣,秤杆却纹丝不动,反而往秤尾沉。他用指甲抠了抠秤星间的铜绿,指甲缝里立刻染成了青绿色,“是秤杆受潮了,木头发胀,秤星的刻度也跟着变了。”
这话被身后的老秦听见了。老秦是油坊的老伙计,头发比秤杆上的铜绿还白,此刻正抱着个陶罐躲雨,罐口用布盖着,里面是刚收来的新菜籽。“这秤啊,得用桐油擦,不然木头吸了潮气,就成了‘偏心秤’。”他揭开布,抓出把菜籽,籽粒饱满,却在灯光下泛着层极淡的青光,“就像这批菜籽,看着好,实则掺了‘水籽’——去年的陈籽泡了雨水,又晒干混进来的,分量沉,榨不出多少油。”
林野捏开一粒菜籽,果然里面的仁是潮的,还带着点霉味。他突然想起今早对账时,账本上的“收菜籽五十斤”与实际榨出的油量对不上,差了足足三斤。当时只当是榨油时损耗大,现在看来,是秤出了问题,还是菜籽本身有猫腻?
“老秦,您帮我看看这秤。”林野把秤递过去,“我总觉得不对,刚才称那袋‘优质菜籽’,明明秤杆平了,倒出来称却少了半斤。”老秦接过秤,用袖口擦了擦秤杆,突然指着第三颗秤星说:“你看,这颗星被人磨过,铜皮底下的木头凹了块,所以称东西时,秤砣得往外多挪半寸才平,不知不觉就多算了分量。”
雨突然大了,打在陶罐上噼啪作响。阿福跑进来报,说前院的伙计正和送菜籽的刘三吵起来,刘三说油坊给的秤“压秤”,五十斤菜籽只算四十五斤。林野心里一动,拎着秤往前院走,老秦抱着陶罐跟在后面,罐里的菜籽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响声。
前院的灯更亮,能看见刘三手里的扁担还挑着空筐,筐底沾着些湿泥。“你们的秤有问题!”刘三嗓门像被雨浇过的炮仗,又哑又响,“我在家称好的五十斤,到你这儿就成四十五斤,当我傻啊?”林野没说话,把那枚光绪元宝挂在秤钩上,对刘三说:“你家有天平吗?这铜钱重七钱二分,你看看这秤称出来是多少。”
刘三愣了下,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天平,这是他收菜籽时随身带的。称下来,铜钱果然是七钱二分,可林野的老秤称出来却是八钱——差了八分。“这秤被人动了手脚,”林野指着磨过的秤星,“第三颗星往后都不准,称得越多,差得越多。”刘三盯着秤星上的铜绿,突然骂了句,从筐底摸出块石头,“我说我爹留下的秤咋总比别家轻,原来是被这破秤坑了!”
老秦在一旁叹口气:“前阵子就觉得不对劲,收的菜籽越来越多,榨的油却没见多,原来问题在这儿。”他把陶罐往地上一放,“这批菜籽里的水籽,怕也是刘三你家的吧?”刘三脸涨得通红,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水籽,“我爹病着,急着用钱,才想出这主意……”
雨小了些,林野用老秦的桐油擦着秤杆,铜绿被擦掉些,露出底下的黄铜色。“秤是用来公平的,”他把秤递给刘三,“这秤你拿回去,用桐油擦透了,以后收菜籽凭良心称,咱们油坊还收你的货。”刘三接过秤,手在发抖,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说他爹就是因为被人用假秤坑了,才气病的。
老秦把陶罐里的菜籽倒了一半给刘三:“这些好籽你先拿去榨油,凑够药钱,剩下的水籽我们挑出来晾干当饲料,不算你的亏空。”林野则在账本上改了数字,把多算的分量划掉,旁边注了行小字:“秤要准,心更要准。”
雨停时,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在擦过桐油的秤杆上,铜星泛着温润的光,像被洗净了尘埃。林野摸着秤杆,突然明白爷爷当年总说“秤星是良心星”的意思——秤不准,生意不长久;心不准,日子不安稳。这染了铜绿的秤星,倒像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的偏向,也照出了转弯的余地。
“这秤准吗?”阿福举着盏马灯,灯光在雨雾里散成一团,照得秤星上的铜绿闪闪发亮。林野没说话,从口袋里摸出枚铜钱——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这是他特意找来的准星。把铜钱挂在秤钩上,移动秤砣,秤杆却纹丝不动,反而往秤尾沉。他用指甲抠了抠秤星间的铜绿,指甲缝里立刻染成了青绿色,“是秤杆受潮了,木头发胀,秤星的刻度也跟着变了。”
这话被身后的老秦听见了。老秦是油坊的老伙计,头发比秤杆上的铜绿还白,此刻正抱着个陶罐躲雨,罐口用布盖着,里面是刚收来的新菜籽。“这秤啊,得用桐油擦,不然木头吸了潮气,就成了‘偏心秤’。”他揭开布,抓出把菜籽,籽粒饱满,却在灯光下泛着层极淡的青光,“就像这批菜籽,看着好,实则掺了‘水籽’——去年的陈籽泡了雨水,又晒干混进来的,分量沉,榨不出多少油。”
林野捏开一粒菜籽,果然里面的仁是潮的,还带着点霉味。他突然想起今早对账时,账本上的“收菜籽五十斤”与实际榨出的油量对不上,差了足足三斤。当时只当是榨油时损耗大,现在看来,是秤出了问题,还是菜籽本身有猫腻?
“老秦,您帮我看看这秤。”林野把秤递过去,“我总觉得不对,刚才称那袋‘优质菜籽’,明明秤杆平了,倒出来称却少了半斤。”老秦接过秤,用袖口擦了擦秤杆,突然指着第三颗秤星说:“你看,这颗星被人磨过,铜皮底下的木头凹了块,所以称东西时,秤砣得往外多挪半寸才平,不知不觉就多算了分量。”
雨突然大了,打在陶罐上噼啪作响。阿福跑进来报,说前院的伙计正和送菜籽的刘三吵起来,刘三说油坊给的秤“压秤”,五十斤菜籽只算四十五斤。林野心里一动,拎着秤往前院走,老秦抱着陶罐跟在后面,罐里的菜籽随着脚步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响声。
前院的灯更亮,能看见刘三手里的扁担还挑着空筐,筐底沾着些湿泥。“你们的秤有问题!”刘三嗓门像被雨浇过的炮仗,又哑又响,“我在家称好的五十斤,到你这儿就成四十五斤,当我傻啊?”林野没说话,把那枚光绪元宝挂在秤钩上,对刘三说:“你家有天平吗?这铜钱重七钱二分,你看看这秤称出来是多少。”
刘三愣了下,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天平,这是他收菜籽时随身带的。称下来,铜钱果然是七钱二分,可林野的老秤称出来却是八钱——差了八分。“这秤被人动了手脚,”林野指着磨过的秤星,“第三颗星往后都不准,称得越多,差得越多。”刘三盯着秤星上的铜绿,突然骂了句,从筐底摸出块石头,“我说我爹留下的秤咋总比别家轻,原来是被这破秤坑了!”
老秦在一旁叹口气:“前阵子就觉得不对劲,收的菜籽越来越多,榨的油却没见多,原来问题在这儿。”他把陶罐往地上一放,“这批菜籽里的水籽,怕也是刘三你家的吧?”刘三脸涨得通红,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水籽,“我爹病着,急着用钱,才想出这主意……”
雨小了些,林野用老秦的桐油擦着秤杆,铜绿被擦掉些,露出底下的黄铜色。“秤是用来公平的,”他把秤递给刘三,“这秤你拿回去,用桐油擦透了,以后收菜籽凭良心称,咱们油坊还收你的货。”刘三接过秤,手在发抖,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说他爹就是因为被人用假秤坑了,才气病的。
老秦把陶罐里的菜籽倒了一半给刘三:“这些好籽你先拿去榨油,凑够药钱,剩下的水籽我们挑出来晾干当饲料,不算你的亏空。”林野则在账本上改了数字,把多算的分量划掉,旁边注了行小字:“秤要准,心更要准。”
雨停时,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在擦过桐油的秤杆上,铜星泛着温润的光,像被洗净了尘埃。林野摸着秤杆,突然明白爷爷当年总说“秤星是良心星”的意思——秤不准,生意不长久;心不准,日子不安稳。这染了铜绿的秤星,倒像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的偏向,也照出了转弯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