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安神图》-《绘骨师》

  北境巫蛊与京城鬼影可能同源的惊悚联想,如同阴云般压在云芷心头,让她对萧绝的处境忧惧交加。她深知,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场,那些无形的精神攻击比真刀真枪更摧残意志,一旦士气彻底崩溃,再坚固的防线也会从内部瓦解。她不能亲赴边关与他并肩作战,但她的笔,或许能为他,为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撑起一片小小的、抵御邪祟的屏障。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遏制。

  她将自己关在画室中,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扰,甚至连萧宸都暂时交由青黛全心照料。画案上,那本《画皮师札记》摊开在记载着“凝心”、“静魂”符印的篇章。这些符印并非攻击之术,而是画皮师用以稳定自身心神、净化周遭环境的辅助法门,其核心在于引导和放大天地间固有的、偏向宁静与生机的“气”。

  云芷要做的,是将这些玄奥的符印原理,与她自身的血脉之力、以及对“守护”与“安宁”的强烈意念融合,绘制出一批能够对多人起效的《安神图》。

  这绝非易事。普通的画作承载个人情感已属难得,而要使其蕴含稳定、持续且能辐射一定范围的精神安抚力量,需要对能量流转、意念灌注有着极高的掌控力。

  她选用了韧性最好、灵气蕴含量最高的陈年宣纸,以及精心调配的、加入了少量具有宁神效用的矿物颜料(如辰砂、青金石粉)和植物汁液(如柏叶、沉香木汁)的特制墨锭。

  凝神静气,屏息良久,直到心湖如同古井,不起丝毫波澜,云芷才缓缓执起那支陪伴她许久的紫檀木杆画笔。笔尖蘸饱了混合着她一丝微弱血脉之力的特制墨汁,落下时,不见丝毫烟火气。

  她画的并非复杂的人物或山水,而是极其简洁、却蕴含着某种玄妙韵律的图案——有时是几道蜿蜒流转、仿佛暗合星辰轨迹的线条;有时是一株在风中微微摇曳、姿态却异常坚韧的兰草;有时是一片浩渺平静的湖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每一笔都极尽专注,将她对前线将士的祝福、对安宁的渴望、以及对那邪异力量的排斥,尽数凝于笔端,融入那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构图与墨韵之中。

  绘制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每一幅小样完成,她都能感觉到自身精神力的明显消耗,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会苍白几分。但她没有停歇,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一幅接一幅地画着。

  数日不眠不休,当她终于放下笔时,画案上已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幅尺幅不大、却散发着淡淡莹润光泽和宁静气息的《安神图》小样。这些图卷看上去并不起眼,但若敏感之人靠近,便能感觉到一种心绪被悄然抚平的温和力量。

  她挑选出效果最稳定的二十幅,仔细卷好,放入一个防潮防蠹的檀木盒中。然后,她铺开信纸,给萧绝写了一封简短的信。

  信中,她没有提及自己对巫蛊与鬼影关联的可怕猜测,也没有诉说京城的险恶,只写道:

  “北境苦寒,邪祟扰心,妾身无能,不能分忧于阵前。偶得古法,绘制《安神图》若干,或可暂宁心神,抵御外邪。请殿下将此图分悬于各营帐要害之处,或由心神不宁之将士随身携带,望能稍解困厄。万望保重,静待凯旋。”

  她没有夸大其效果,只说“或可”、“望能”,将选择权交给了他。她知道,他身处帅位,任何决定都需谨慎。

  将这封信连同木盒仔细封好,她唤来萧寒。

  “动用最紧急的渠道,将此物随同下一批运往北境的军需,以最快的速度,亲手交到王爷手上。”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却异常坚定。

  “是!”萧寒双手接过木盒,他能感受到其中不同寻常的气息,也明白此事关乎前线无数将士的性命与战局,郑重应下,立刻转身去安排。

  当承载着《安神图》的木盒随着辚辚的车马声,消失在前往北方的官道尽头时,云芷站在王府最高的阁楼上,遥望着那片灰蒙蒙的天际,久久不语。

  她不知道这些倾注了她心血与力量的图卷,能否真的抵御那诡异的巫蛊邪术,能否为他在那片血与火、恐惧与混乱的战场上,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安宁。

  但她必须去做。

  正如他守护着这万里河山,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他,以及他们共同的信念。

  京城的风依旧凛冽,带着肃杀之气。云芷收回目光,转身走下阁楼。

  她的战场,还在脚下。送出的《安神图》是牵挂,也是她在此地,必须尽快解决“鬼影”之祸的动力源泉。

  唯有京城靖平,她才能……或许才有机会,去触及那可能连接着边关与帝都的、更深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