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阳,昨天下午,你是不是没来上课?”
陈老师开门见山地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林向阳心中一凛,知道昨天下午因为绘制假图纸和后续风波,确实旷课了。
他低下头,做出承认错误的样子:“是的,陈老师。昨天家里……有点急事,我没来得及请假,对不起。”
“急事?”
刘老师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审视,“什么急事,能让你连请假的时间都没有?林向阳,你要知道,学校看重你的天赋和努力,但也要求你遵守纪律。不能因为得了奖,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林向阳知道,这不仅仅是旷课那么简单。
他敏锐地感觉到,背后可能有马科长的影子。
或许马科长已经向学校反映了他“心思不定”、“在校外惹是生非”的情况。
他不能说出真相,只能继续以“家庭负担”作为借口,并展现积极的态度:
“刘老师,陈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严格遵守纪律,有事一定提前请假。我不会因为任何事耽误学习,请老师们相信我。”
他的态度诚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和认真。
陈老师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略显疲惫的神情,想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心软了几分,叹了口气:
“我们知道你家里不容易,但规矩就是规矩。这次念你是初犯,家里可能真有困难,就不深究了,写份检讨交上来。但是林向阳,你要记住,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不要把太多精力分散到不相干的事情上,尤其是……”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一些社会上的复杂关系。”
这话意有所指,林向阳几乎可以肯定,马科长一定来“关照”过了。
“我明白,谢谢陈老师,谢谢刘老师。”林向阳恭敬地回答,心中却警铃大作。马科长的手,伸得比想象中还要快。
离开办公室,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校园内部袭来。
马科长利用职权给他制造麻烦,虽然暂时只是警告,但若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业和在学校的评价。
他必须尽快破局!
仅仅被动防御和等待对方“消息”是不够的。
他需要主动创造一个新的、更耀眼的“价值点”,一个能让学校乃至街道都更加重视他、从而让马科长之流不敢轻易动他的“护身符”。
他想到了之前区文化馆的展览,想到了沈怀儒工程师的赞赏,想到了“向阳学习小组”带来的正面影响。
知识和技术,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最能掌控的武器。
仅仅展示“暖手铁盒”和“水锤泵模型”这类小发明还不够,他需要拿出更扎实、更具实用性,甚至能引起更高层面关注的技术成果。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迅速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
他回想起虚拟图书馆中那些浩如烟海的知识,回想起这段时间通过俄文手册、德文书籍接触到的更前沿的技术思路。
结合这个时代的需求和现有的条件,他能做什么?
改进农具?
优化某种生产流程?
还是……在无线电或者简易机械领域,做出更实用的创新?
他一边思考,一边走进教室。
同学们看他的目光各异,有羡慕,有敬佩,也有几分之前谣言带来的疏离和探究。
课间,他独自坐在座位上,拿出笔记本,开始勾画构思。
他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展现技术含量,又符合他学生身份和当前资源条件,还能快速出成果的项目。
就在这时,他听到前排几个同学在小声议论:
“听说了吗?市里好像要搞一个青少年科技创新评选,比区里的规格高多了!”
“真的假的?要是能拿奖,说不定能被大学直接看中呢!”
“想得美,那得多难啊……”
市一级的科技创新评选?
林向阳手中的笔顿住了。
这或许……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能够让他跳出当前被动局面,将各方关注力引向正轨的舞台!
如果能在这个评选中拿出足够分量的作品并获得认可,那么,无论是钱叔背后的势力,还是马科长之流,再想动他,恐怕都要掂量掂量了。
这步棋很险,如同在聚光灯下行走,会吸引更多关注,但也可能暴露更多。但相比于坐以待毙,他宁愿主动出击,借势而行!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他需要仔细规划,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并开始秘密准备。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构思时,一个同学跑过来叫他:“林向阳,门口有人找!”
林向阳抬起头,有些疑惑。谁会到学校来找他?
他走到教室门口,看到一个穿着邮递员制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封着口的牛皮纸文件袋。
“请问是林向阳同学吗?”邮递员确认道。
“我是。”
“这里有你的信件,需要签收一下。”邮递员将文件袋和签收单递了过来。
林向阳心中疑惑更甚,谁会给他寄信?
还用这种需要签收的正式文件袋?
他接过文件袋,触手感觉里面似乎装着不止是信纸,还有别的东西。
他道了谢,拿着文件袋回到座位,在周围同学好奇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
里面滑出的,首先是一张折叠的信笺。
他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来自红星机械厂技术科的抬头和落款!
是沈怀儒工程师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是正式邀请他于本周日下午,前往机械厂技校参加一个“小型技术交流座谈会”,并附上了详细的地址和注意事项。语气比之前的纸条更加正式和热情。
而随着信笺一起滑出的,还有一张小小的、硬质的卡片。
林向阳拿起那张卡片,只看了一眼,呼吸便为之一滞!
那竟然是一张——红星机械厂内部的——临时出入证!
上面清晰地印着机械厂的徽标,填写着他的姓名,并盖有鲜红的技术科公章!
这意味着,他获得了一个相对自由出入机械厂部分区域的正式凭证!
陈老师开门见山地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林向阳心中一凛,知道昨天下午因为绘制假图纸和后续风波,确实旷课了。
他低下头,做出承认错误的样子:“是的,陈老师。昨天家里……有点急事,我没来得及请假,对不起。”
“急事?”
刘老师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审视,“什么急事,能让你连请假的时间都没有?林向阳,你要知道,学校看重你的天赋和努力,但也要求你遵守纪律。不能因为得了奖,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林向阳知道,这不仅仅是旷课那么简单。
他敏锐地感觉到,背后可能有马科长的影子。
或许马科长已经向学校反映了他“心思不定”、“在校外惹是生非”的情况。
他不能说出真相,只能继续以“家庭负担”作为借口,并展现积极的态度:
“刘老师,陈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严格遵守纪律,有事一定提前请假。我不会因为任何事耽误学习,请老师们相信我。”
他的态度诚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和认真。
陈老师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略显疲惫的神情,想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心软了几分,叹了口气:
“我们知道你家里不容易,但规矩就是规矩。这次念你是初犯,家里可能真有困难,就不深究了,写份检讨交上来。但是林向阳,你要记住,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不要把太多精力分散到不相干的事情上,尤其是……”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一些社会上的复杂关系。”
这话意有所指,林向阳几乎可以肯定,马科长一定来“关照”过了。
“我明白,谢谢陈老师,谢谢刘老师。”林向阳恭敬地回答,心中却警铃大作。马科长的手,伸得比想象中还要快。
离开办公室,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校园内部袭来。
马科长利用职权给他制造麻烦,虽然暂时只是警告,但若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业和在学校的评价。
他必须尽快破局!
仅仅被动防御和等待对方“消息”是不够的。
他需要主动创造一个新的、更耀眼的“价值点”,一个能让学校乃至街道都更加重视他、从而让马科长之流不敢轻易动他的“护身符”。
他想到了之前区文化馆的展览,想到了沈怀儒工程师的赞赏,想到了“向阳学习小组”带来的正面影响。
知识和技术,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最能掌控的武器。
仅仅展示“暖手铁盒”和“水锤泵模型”这类小发明还不够,他需要拿出更扎实、更具实用性,甚至能引起更高层面关注的技术成果。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迅速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
他回想起虚拟图书馆中那些浩如烟海的知识,回想起这段时间通过俄文手册、德文书籍接触到的更前沿的技术思路。
结合这个时代的需求和现有的条件,他能做什么?
改进农具?
优化某种生产流程?
还是……在无线电或者简易机械领域,做出更实用的创新?
他一边思考,一边走进教室。
同学们看他的目光各异,有羡慕,有敬佩,也有几分之前谣言带来的疏离和探究。
课间,他独自坐在座位上,拿出笔记本,开始勾画构思。
他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展现技术含量,又符合他学生身份和当前资源条件,还能快速出成果的项目。
就在这时,他听到前排几个同学在小声议论:
“听说了吗?市里好像要搞一个青少年科技创新评选,比区里的规格高多了!”
“真的假的?要是能拿奖,说不定能被大学直接看中呢!”
“想得美,那得多难啊……”
市一级的科技创新评选?
林向阳手中的笔顿住了。
这或许……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能够让他跳出当前被动局面,将各方关注力引向正轨的舞台!
如果能在这个评选中拿出足够分量的作品并获得认可,那么,无论是钱叔背后的势力,还是马科长之流,再想动他,恐怕都要掂量掂量了。
这步棋很险,如同在聚光灯下行走,会吸引更多关注,但也可能暴露更多。但相比于坐以待毙,他宁愿主动出击,借势而行!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他需要仔细规划,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并开始秘密准备。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构思时,一个同学跑过来叫他:“林向阳,门口有人找!”
林向阳抬起头,有些疑惑。谁会到学校来找他?
他走到教室门口,看到一个穿着邮递员制服、面带微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封着口的牛皮纸文件袋。
“请问是林向阳同学吗?”邮递员确认道。
“我是。”
“这里有你的信件,需要签收一下。”邮递员将文件袋和签收单递了过来。
林向阳心中疑惑更甚,谁会给他寄信?
还用这种需要签收的正式文件袋?
他接过文件袋,触手感觉里面似乎装着不止是信纸,还有别的东西。
他道了谢,拿着文件袋回到座位,在周围同学好奇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
里面滑出的,首先是一张折叠的信笺。
他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来自红星机械厂技术科的抬头和落款!
是沈怀儒工程师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是正式邀请他于本周日下午,前往机械厂技校参加一个“小型技术交流座谈会”,并附上了详细的地址和注意事项。语气比之前的纸条更加正式和热情。
而随着信笺一起滑出的,还有一张小小的、硬质的卡片。
林向阳拿起那张卡片,只看了一眼,呼吸便为之一滞!
那竟然是一张——红星机械厂内部的——临时出入证!
上面清晰地印着机械厂的徽标,填写着他的姓名,并盖有鲜红的技术科公章!
这意味着,他获得了一个相对自由出入机械厂部分区域的正式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