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危机应对,系统预警-《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鸡叫第二声的时候,林烨的手指还在键盘上敲着。屏幕上的项目文件夹刚保存完最新修改版,系统界面却突然跳出来一行红字。

  【检测到区域性建材交易数据异常,建议立即核查采购链安全】

  他停下手。这提示不是他主动查的,也不是任务进度到了弹出来的奖励。窗口右下角没有贡献点扣除标记,也没有任务编号,就像系统自己决定要告诉他这件事。

  他把刚才写的备注先存了档,转头调出后台日志。从凌晨一点到现在,所有数据流都走了一遍。这条警告是在三分钟前由“风险监测模块”直接触发的,来源代码显示为“非用户驱动型预警”。

  这种事以前没发生过。

  他点开详情,页面展开一组动态图表。水泥、螺纹钢、pVc管材的价格曲线在最近四十八小时内集体上扬,涨幅集中在百分之二十八到三十五之间。更奇怪的是,铁路货运调度表里有三条原本固定的建材专列被临时取消,改道去了西北方向。

  林烨靠在椅背上,盯着图看了两分钟。村里做建筑这么多年,他知道市场波动是有规律的。春天开工多,价格稳中有升,但不会猛涨。现在这个幅度,加上运输卡脖子,不像自然变化。

  他切换到系统功能栏,找到“风险溯源模块”。输入关键词:水泥、钢材、跨省运输。

  系统刷新了一下,弹出五条关联信息:

  - 华中某建材集团昨日收购两家地方水泥厂股权

  - 北线三条铁路专线检修通知发布时间与涨价同步

  - 三家长期合作供应商今日起暂停接单,理由为“库存不足”

  - 东南沿海多个施工项目延期开工

  - 近七日有大量匿名账户通过中间商批量订购基础建材

  这些信息单独看都不算大事,可串在一起就不太对劲了。有人在短时间内控制货源,抬高价格,再借运输瓶颈放大影响。等别人发现时,已经不得不接受高价拿货。

  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冲着我们来的?

  001号项目还没正式对外宣布,但前期勘探和设计图纸已经传出去了。如果真有人盯上了林家村的新建计划,趁机囤货坐地起价,那第一波打击就是成本失控。

  他不能让这事发生。

  鼠标移向“供应链沙盘推演”功能。这是系统前几天才解锁的新选项,能模拟不同应对策略的结果概率。他把当前库存量、未来两个月的需求预测、现有合作商名单全输进去,又加上刚才看到的异常数据。

  系统运行了十几秒,给出三种方案评估:

  A. 按原计划采购:成功概率41%,工期延误风险高,成本超支预计达27%

  b. 提前大批量下单:成功概率68%,但会暴露需求规模,可能引发进一步围堵

  c. 分散采购 隐名代理:成功概率83%,需启用非主渠道资源,执行复杂度中等

  他选了c方案的详细说明。系统列出操作步骤,其中一项写着:“建议参考历史物资调配体系,寻找未纳入主流供应网络的生产单位。”

  他记得昨天系统给的技术资料里提过一份旧名录。翻进兑换记录,找到了那张《全国物资调配参考名录(1965年修订版)》。打开后是一份扫描件,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当年各地国营厂、社队企业的联系方式和主营产品。

  他用关键词搜索“水泥”,筛选出距离林家村五百公里以内的小型厂家。一共七家。再结合系统里的“信用评估工具”,输入地理位置、历史供货稳定性、近年是否被并购等参数,评分最高的三家跳了出来。

  其中两家位于山区县镇,产量不大,但从没参与过大规模商业竞标,外界关注度低。更重要的是,它们有自己的短途运输车队,不依赖铁路干线。

  林烨记下这两家的名字和负责人电话。然后打开合作社的分支机构列表。他们在周边三个市设有五个下属单位,名义上做农产品收储,实际上空置了很久。

  他决定用这些分支的名义去谈订单。每家下少量采购单,分批走货,不提林家村,也不签长期合同。这样既能拿到材料,又不会引起注意。

  操作界面切回系统,在“执行中心”创建新任务:

  【紧急供应链调整】

  目标:确保001号项目基础建材供应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执行方式:通过非主渠道分散采购

  监控指标:单价波动≤8%、到货准时率≥90%

  任务生成后,系统自动分配了一个追踪编号,并提示:“已激活备用通讯加密通道,建议使用语音转录模式发送指令。”

  他没说话,而是手动把采购清单拆成三份,分别填入三个分支机构的电子申请表。每张表都注明用途为“农用设施修缮”,金额控制在常规额度内。提交时选择了“延迟发送”,设定为明天上午八点自动发出。

  做完这些,他调出地图视图,把两家备用厂家的位置标上去,连同现有的三条主供应线路一起查看。屏幕上很快出现了新的路径连线,呈淡绿色虚线状态,旁边标注“备用链路已激活”。

  他又设置了两条自动提醒:

  一条是当任意一种主材连续两天涨价超过8%时,触发二级响应;

  另一条是如果某供应商突然停止发货,立刻推送替代方案。

  最后,他在事件记录里新建了一条档案:

  名称:首次外部经济干扰事件

  等级:一级防范

  归类:供应链安全

  关联项目:林建技研-001号

  点击保存后,系统弹出确认框:【事件已归档,是否同步更新企业风险数据库?】

  他点了确定。

  页面刷新,数据库图标旁多了一个小红点,表示已有内容录入。这意味着以后每次做采购决策,系统都会自动比对历史风险案例,给出更精准的建议。

  他松了口气,身体往后靠了靠。窗外天色已经开始发白,屋里的灯还亮着。电脑屏幕分成左右两块,左边是刚刚完成的应急部署总结,右边仍然是001号项目的主文件夹。

  他把鼠标移过去,双击打开设计文档。墙体结构那一栏需要再细化一下,尤其是蓄热层的填充比例。昨天想的秸秆和黏土混合方案还得做个实验模型验证。

  正准备打字,系统界面又跳了一下。

  这次不是红色警告,而是一条灰底文字:

  【检测到用户连续处理高优先级事务,建议开启多线程任务管理界面】

  他愣了一下。这不是标准提示格式。以前系统不会关心他忙不忙。

  他试着输入:“开启多任务视图。”

  几秒后,桌面布局自动重排,变成三个并列窗口:

  第一个是技术研发进度,

  第二个是供应链状态监控,

  第三个是待办事项列表。

  每个窗口都有独立刷新频率和提醒开关。

  他没再动键盘,只是看着这三个区域慢慢加载数据。水泥价格还在涨,但他的备用线路已经跑通第一环。项目设计可以继续推进,不用停下来等材料消息。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凉了。放下杯子时,手指在杯沿上顿了一下。

  系统越来越不一样了。不再是他说一步,它动一下。现在它开始提前想,主动推,甚至能看出他没说出口的麻烦。

  他重新看向屏幕中央的任务列表。

  最上面那条写着:

  【001号项目——今日目标:完成墙体结构优化初稿】

  他把光标移过去,点击“标记为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