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推开,三个穿灰色工装的人走了进来。林烨站在原地,没有动。他看着为首的那人开口问谁是林工,声音平稳,不急不躁。
他走上前一步,说:“我是。”
那人点头,掏出平板开始核对信息。林烨配合着介绍流程、指向样品架、讲解切割方式。他的语速不快,每一句都清楚明白。专家组围着再生砖看了很久,有人戴上手套摸断面,有人用仪器测密度。林烨站在一旁,回答提问,语气平静。
一个多小时后,为首那人合上平板,说了句“初步情况不错”,带队离开试验棚。林烨送他们到门口,转身回到控制台前。系统提示音响起:【阶段性任务完成,贡献点 50,可申请短暂离岗】。
他关掉屏幕,脱下工装外套搭在椅背上。外面天色已经亮透,阳光照进棚内,落在空了的模具台上。他拿起手机,翻出妹妹昨天发的消息:“妈说今天杀鸡摆席,全村都请了。”
他拨通电话。
响了两声,母亲接起:“到哪了?”
“刚忙完。”他说,“车子马上出发,两个小时能到。”
“好,菜都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开席。”
挂了电话,他走出工地大门。车停在路边,后备箱里还放着几块备用砖样,他没动它们。坐进驾驶座,启动车子,驶上回村的路。
路上车不多,他开着窗,风吹进来。手机放在支架上,导航显示距离老家还有九十分钟。他想起小时候骑自行车回家,要蹬两个多小时,现在快多了。
快到村口时,他看见路边树上挂着红布条,写着“祝贺林家三子林烨为国争光”。几个孩子在路边跑,手里举着小红旗。他放慢车速,按了两下车喇叭,孩子们笑着挥手。
车子停在家门口。院门大开,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亲戚邻居已经在坐着聊天。母亲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她走到车边,盯着他看。
“瘦了。”她说。
林烨笑了下:“干活累的。”
母亲伸手拍他肩膀:“回来就好,饭马上好。”
他提着包进屋,大哥从厨房出来,围裙都没摘。看见他,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过来抱了他一下。
“不容易。”大哥说,“我听说专家来了,心里一直悬着。”
“过了。”林烨说,“数据达标,材料齐全。”
二哥这时候也从堂屋出来,手里拿着酒瓶:“咱家这回真站起来了。镇上好几个老板今天特意来蹭席,就为了见你一面。”
林烨摇头:“别搞这些,咱们自己人吃饭就行。”
“话不能这么说。”大哥接过酒瓶,“以前村里谁提咱们家?现在不一样了,连镇长路过都要打招呼。”
正说着,妹妹从楼上跑下来,书包还没放下就冲他喊:“三哥!我把你的奖状都贴墙上了!”
他跟着她进堂屋。墙上贴了一整面纸,有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有建筑创新奖的奖状,还有公司注册批文、项目验收证明。每一张都被仔细展平,用胶带固定在白纸上。
“有些是你寄回来的,有些是我从网上打印的。”妹妹指着一张奖状说,“这个是你去年拿的绿色建造先锋奖,评委说你是行业标杆。”
林烨看着那面墙,没说话。
母亲这时也走进来,站在墙前看了一圈,手指轻轻划过那些纸张。她嘴唇动了动,低声说:“这些都是我儿子挣回来的……”
然后她转过身,对着屋里所有人提高声音:“我儿子,没给祖宗丢脸!”
屋里顿时响起掌声。有人喊:“林家三子了不起!”还有人说:“以后咱村的孩子都要学他!”
林烨低头,眼眶有点热。他抬头看向大哥,发现大哥也在看他。
“以前我不懂你。”大哥忽然说,“你说要搞什么环保建材,我说你瞎折腾。盖房子哪有那么多讲究?可后来你带着我们建新屋,冬暖夏凉,电费省一半,我才明白你是对的。”
二哥接着说:“我要不是跟着你干,还在城里给人打工。现在我自己管一个项目组,月收入翻了三倍。你不光改了自己的命,也改了咱们全家的命。”
林烨张了张嘴,最后只说了一句:“没有你们撑着,我也走不到今天。”
妹妹跑去厨房端菜,母亲招呼大家入席。桌上摆满了菜,鸡鸭鱼肉都有,还有林烨小时候最爱吃的腊肠炒蒜苗。亲戚们纷纷举杯,有人敬他,有人敬他父母。
吃到一半,村里的老支书站起来,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小林啊,我代表村委会谢谢你。因为你,咱们村被列入县里乡村振兴示范点,下周就要来考察。”
林烨连忙起身:“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支书拍拍他肩膀:“你谦虚,但功劳就是功劳。咱们村多少年没出过你这样的人才?你是真给家乡长脸了。”
饭吃到晚上七点多才散。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花,大人坐在门口聊天。林烨陪着母亲坐在院中竹椅上,头顶是满天星星。
“累了吧?”母亲问他。
“还好。”他说,“习惯了。”
“再忙也不能忘了家。”母亲看着他,“你爸走得早,我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就盼着你们平安出头。你现在成了,娘心里踏实了。”
林烨点点头:“我会常回来。”
母亲没再说话,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夜风吹过,树叶沙沙响。
他抬头看天,一颗流星划过。
妹妹这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旧信封:“三哥,我在柜子底下又找到一张你的奖状,落了灰,差点没看见。”
他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第一笔系统兑换记录的电子凭证打印件,上面写着“首次完成绿色建材落地项目”。这张纸他早就忘了。
“你也留着?”他问妹妹。
“当然。”妹妹笑着说,“这些都是咱们家的宝贝。”
他把信封递回去:“那你好好收着。”
妹妹抱着信封跑开。他坐着没动,母亲呼吸变得均匀,睡着了。
他轻轻给她盖上薄毯,起身走进屋里。堂屋那面荣誉墙在灯光下清晰可见。他站在墙前看了一会儿,伸手抚平一张微微翘起的边角。
门外传来脚步声,大哥提着水桶进来:“洗个澡再睡吧,热水烧好了。”
他应了一声,转身往浴室走。
刚走到门口,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
屏幕亮着,是一条新消息。
内容只有五个字:
“李卫东查到了。”
他走上前一步,说:“我是。”
那人点头,掏出平板开始核对信息。林烨配合着介绍流程、指向样品架、讲解切割方式。他的语速不快,每一句都清楚明白。专家组围着再生砖看了很久,有人戴上手套摸断面,有人用仪器测密度。林烨站在一旁,回答提问,语气平静。
一个多小时后,为首那人合上平板,说了句“初步情况不错”,带队离开试验棚。林烨送他们到门口,转身回到控制台前。系统提示音响起:【阶段性任务完成,贡献点 50,可申请短暂离岗】。
他关掉屏幕,脱下工装外套搭在椅背上。外面天色已经亮透,阳光照进棚内,落在空了的模具台上。他拿起手机,翻出妹妹昨天发的消息:“妈说今天杀鸡摆席,全村都请了。”
他拨通电话。
响了两声,母亲接起:“到哪了?”
“刚忙完。”他说,“车子马上出发,两个小时能到。”
“好,菜都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开席。”
挂了电话,他走出工地大门。车停在路边,后备箱里还放着几块备用砖样,他没动它们。坐进驾驶座,启动车子,驶上回村的路。
路上车不多,他开着窗,风吹进来。手机放在支架上,导航显示距离老家还有九十分钟。他想起小时候骑自行车回家,要蹬两个多小时,现在快多了。
快到村口时,他看见路边树上挂着红布条,写着“祝贺林家三子林烨为国争光”。几个孩子在路边跑,手里举着小红旗。他放慢车速,按了两下车喇叭,孩子们笑着挥手。
车子停在家门口。院门大开,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亲戚邻居已经在坐着聊天。母亲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她走到车边,盯着他看。
“瘦了。”她说。
林烨笑了下:“干活累的。”
母亲伸手拍他肩膀:“回来就好,饭马上好。”
他提着包进屋,大哥从厨房出来,围裙都没摘。看见他,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过来抱了他一下。
“不容易。”大哥说,“我听说专家来了,心里一直悬着。”
“过了。”林烨说,“数据达标,材料齐全。”
二哥这时候也从堂屋出来,手里拿着酒瓶:“咱家这回真站起来了。镇上好几个老板今天特意来蹭席,就为了见你一面。”
林烨摇头:“别搞这些,咱们自己人吃饭就行。”
“话不能这么说。”大哥接过酒瓶,“以前村里谁提咱们家?现在不一样了,连镇长路过都要打招呼。”
正说着,妹妹从楼上跑下来,书包还没放下就冲他喊:“三哥!我把你的奖状都贴墙上了!”
他跟着她进堂屋。墙上贴了一整面纸,有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有建筑创新奖的奖状,还有公司注册批文、项目验收证明。每一张都被仔细展平,用胶带固定在白纸上。
“有些是你寄回来的,有些是我从网上打印的。”妹妹指着一张奖状说,“这个是你去年拿的绿色建造先锋奖,评委说你是行业标杆。”
林烨看着那面墙,没说话。
母亲这时也走进来,站在墙前看了一圈,手指轻轻划过那些纸张。她嘴唇动了动,低声说:“这些都是我儿子挣回来的……”
然后她转过身,对着屋里所有人提高声音:“我儿子,没给祖宗丢脸!”
屋里顿时响起掌声。有人喊:“林家三子了不起!”还有人说:“以后咱村的孩子都要学他!”
林烨低头,眼眶有点热。他抬头看向大哥,发现大哥也在看他。
“以前我不懂你。”大哥忽然说,“你说要搞什么环保建材,我说你瞎折腾。盖房子哪有那么多讲究?可后来你带着我们建新屋,冬暖夏凉,电费省一半,我才明白你是对的。”
二哥接着说:“我要不是跟着你干,还在城里给人打工。现在我自己管一个项目组,月收入翻了三倍。你不光改了自己的命,也改了咱们全家的命。”
林烨张了张嘴,最后只说了一句:“没有你们撑着,我也走不到今天。”
妹妹跑去厨房端菜,母亲招呼大家入席。桌上摆满了菜,鸡鸭鱼肉都有,还有林烨小时候最爱吃的腊肠炒蒜苗。亲戚们纷纷举杯,有人敬他,有人敬他父母。
吃到一半,村里的老支书站起来,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小林啊,我代表村委会谢谢你。因为你,咱们村被列入县里乡村振兴示范点,下周就要来考察。”
林烨连忙起身:“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支书拍拍他肩膀:“你谦虚,但功劳就是功劳。咱们村多少年没出过你这样的人才?你是真给家乡长脸了。”
饭吃到晚上七点多才散。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花,大人坐在门口聊天。林烨陪着母亲坐在院中竹椅上,头顶是满天星星。
“累了吧?”母亲问他。
“还好。”他说,“习惯了。”
“再忙也不能忘了家。”母亲看着他,“你爸走得早,我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就盼着你们平安出头。你现在成了,娘心里踏实了。”
林烨点点头:“我会常回来。”
母亲没再说话,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夜风吹过,树叶沙沙响。
他抬头看天,一颗流星划过。
妹妹这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旧信封:“三哥,我在柜子底下又找到一张你的奖状,落了灰,差点没看见。”
他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第一笔系统兑换记录的电子凭证打印件,上面写着“首次完成绿色建材落地项目”。这张纸他早就忘了。
“你也留着?”他问妹妹。
“当然。”妹妹笑着说,“这些都是咱们家的宝贝。”
他把信封递回去:“那你好好收着。”
妹妹抱着信封跑开。他坐着没动,母亲呼吸变得均匀,睡着了。
他轻轻给她盖上薄毯,起身走进屋里。堂屋那面荣誉墙在灯光下清晰可见。他站在墙前看了一会儿,伸手抚平一张微微翘起的边角。
门外传来脚步声,大哥提着水桶进来:“洗个澡再睡吧,热水烧好了。”
他应了一声,转身往浴室走。
刚走到门口,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
屏幕亮着,是一条新消息。
内容只有五个字:
“李卫东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