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归冥-《亮剑:横扫晋察冀》

  翌日上午,宋兴华亲自开着一辆缴获的日军吉普车,载着程欣、周大姐和小刘前往太原城内外几处主要战场遗址。他要让这些记者,亲眼看看这场胜利是如何取得的。

  他们首先来到了城外的主攻阵地。冬日荒芜的原野上,密布着纵横交错、深达数米的堑壕和如同月球表面般密集的弹坑。宋兴华跳下车,踩着松软焦黑的泥土,指着那些蜿蜒曲折的工事,沉声讲解:“这里,是我们发起总攻前,步兵的主要冲击出发阵地。看到那些精心挖掘的交通壕和之字形堑壕了吗?战士们就是依靠这些工事,尽可能隐蔽地接近到城墙脚下,减少敌人直射火力的杀伤。在步兵冲锋前,我们的炮营进行了长达四十分钟的饱和炮火准备,”他指了指远处几个尤其巨大、甚至能看到扭曲金属残骸的弹坑,“我们的炮火,力求覆盖每一个已知的日军火力点。”

  “但鬼子很狡猾,也很顽强。他们在城墙根部、夹角地带修建了大量隐蔽的侧射火力点和暗堡,我们的冲锋部队在这里……”他指向一片相对平坦、弹坑却异常密集、甚至能看到散落着破碎军装和杂物残片的区域,“……遭遇了最猛烈的交叉火力拦阻射击。很多战士,没能冲过这片开阔地。”

  周大姐面色凝重,立刻调整相机焦距,对着这片惨烈无比的战场遗迹连连按下快门,捕捉着战争的残酷。小刘则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宋兴华的每一句话,笔尖有时会因为激动或悲伤而微微颤抖。程欣看着那些深不见底的弹坑,想象着当时炮弹呼啸而下、震耳欲聋、泥土裹挟着血肉纷飞的场景,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地抓紧了自己的衣角。

  随后,他们来到了护城河边。原本应该结着薄冰的河水,此刻早已被鲜血、硝烟和污泥染成了令人心悸的暗褐色,河面上漂浮着破碎的木板、炸烂的沙包、扭曲的铁丝网,甚至是一些无法辨认的战争残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的怪味。宋兴华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却透出沉重的压力:“护城河是攻城部队需要克服的最后一道天然障碍。鬼子提前炸毁了部分桥梁,并在河对岸,利用地形和残存工事,布置了密集的雷区和交叉配置的机枪巢。我们的工兵营弟兄,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强行下水架设简易浮桥和填平部分河道,伤亡……极其惨重。” 他目光扫过浑浊的河面,仿佛能看到当时工兵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悲壮身影,声音低沉下去,“很多战士……是踩着战友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才冲过去的。”

  最后是巍峨的太原城墙。这座古老的城墙,此刻如同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布满累累弹痕,墙体上密布着机枪扫射和炮弹破片撞击留下的白点与凹坑。更触目惊心的是那几处巨大的、仿佛被巨兽撕咬开的缺口,断裂的砖石杂乱地堆积着,那是被无数重炮生生轰开的死亡通道。宋兴华抚摸着冰冷粗糙、甚至带着火药味的墙砖,上面还深深嵌着变形的弹片,入手一片冰凉。“这里,是我们选择的主要突破口之一,”他指着一个最大的缺口,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的装甲营——虽然坦克数量不多,但在关键时刻,它们用坚固的装甲吸引了大量火力,强行突入了城内!步兵兄弟们紧随其后,与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逐街、逐屋、甚至每一个房间的残酷巷战……”

  通过宋兴华冷静而详实、不带过多感情色彩却细节丰富的叙述,配合眼前这片触目惊心、满目疮痍的战争残迹,程欣三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昨日那场光复战役背后,隐藏着的惨烈、艰难与巨大的牺牲。胜利的光环背后,是无数英勇将士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铺就的道路。

  接着,宋兴华驱车来到了城郊一片临时选定的、相对空旷的平地。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庄严肃穆、气氛凝重的集体火化仪式,为昨日牺牲的二纵与同盟军将士送行。

  空地中央,整齐地堆放着高高的木材,上面覆盖着一排排洁白的布单,布单下,是那些为了光复太原而永远闭上双眼的英勇躯体。周围,肃立着两队士兵,如同两排沉默的雕塑。一队是二纵的战士,他们脱下了军帽,紧紧攥在手中,许多人眼眶通红,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微微抽动的脸颊肌肉、紧握得发白的拳头和因极力压抑悲痛而微微颤抖的身体,暴露了他们内心巨大的哀伤与对战友的不舍。另一队是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的士兵,他们同样神情肃穆,许多人深深地低着头,有些人则无声地任由眼泪滑过粗糙的脸颊,为自己的同胞,也为这些志同道合、却倒在同一战场上的异国战友默哀。

  没有喧哗,没有哭喊,只有寒风吹过原野发出的低沉呜咽声,以及木材被火焰吞噬时偶尔发出的“噼啪”爆响。空气凝重得仿佛冻结了一般,连时间似乎都在此地放缓了脚步。

  宋兴华、程欣等人下车,默默地走到队列前方,脱下帽子,垂首肃立。

  冈田翔太旅长站在同盟军队伍的最前面,脸色苍白如纸,嘴唇紧抿,眼神复杂地凝视着那片洁白的“山丘”,那里面有他熟悉的部下,有被他从日军阵营中唤醒的同胞。他的右手紧紧按着指挥刀的刀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火把被神情肃穆的战士点燃,投入柴堆之下。橘红色的火焰开始升腾,贪婪地舔舐着干燥的木材,火苗迅速窜高,逐渐吞噬那一片象征纯洁与安息的洁白。浓烟滚滚而起,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味,直上灰蒙蒙、压抑的天空,仿佛要将烈士们不屈的英魂和不灭的信念,送达遥远的天际,与日月同辉。

  人群中,终于有压抑不住的、低沉的啜泣声断断续续地响起。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二纵小战士,猛地用拳头砸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带着哭腔哽咽道:“班长……你说好了等打下太原,要请我喝汾酒的……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

  旁边,一个同盟军的老兵,脸上刻满了岁月的风霜,喃喃地用日语说着:“安らかに眠ってください、同志よ……(安息吧,同志啊……)”程欣听不懂日语,但能从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那浑浊却坚定的眼神中,读到深切的哀伤、迷茫中的觉醒,以及继续前进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