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成果展示,赢得赞誉-《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

  林辰站在展厅侧门,目光扫过指挥终端最后一行数据。服务响应率98.2%,故障闭环率96.7%,居民回访确认率100%。他合上平板,抬脚跨入会场。

  主控大屏开始加载,沙箱系统进度条刚走到一半,画面突然卡住。刘伟盯着监控界面,额头冒汗。距离开场还有十五分钟。

  “切备用线路。”林辰声音不高,但清晰传到刘伟耳中。

  刘伟立刻操作后台,切换光纤通道。三分钟后,屏幕恢复正常,模拟系统顺利启动。陈雪在控制台轻点几下,将演示流程延后三分钟。

  会场灯光调暗,投影亮起。王为民坐在前排中央,身旁是区直各部门负责人和几家合作企业代表。周伟坐在第二排,手里攥着一份打印好的项目简介。

  林辰走上台,站定。

  “各位。”他开口,“今天不讲技术参数,也不列投入产出比。我想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大屏切换,居民笑脸墙浮现。一位老人对着镜头说:“我儿子在外地,以前水管漏水,等两天都没人来。现在上午报修,中午就修好了。”画面一转,一个孩子踮着脚点击沙箱系统的派单按钮,后台即时弹出工单提示。

  掌声响起。

  林辰等到声音平息,继续说道:“这个系统运行了三十天,处理报修请求四千二百一十七条,平均响应时间一点八小时,维修满意度96.3%。北区独居老人紧急求助,从呼叫到上门,最短记录是四十七分钟。”

  台下有人低头翻材料,有人点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又一个‘形象工程’?”林辰停顿一秒,“我可以回答——请现在拿出手机,扫码进入公众端小程序。任意选一个小区,查最近一条服务记录,看有没有回访录音,有没有现场照片。”

  不少人掏出手机。后排一名记者皱眉操作,忽然抬头。

  “我查了南三区七号楼,昨天报修楼道灯,系统显示已解决,还有签名和照片。但我刚打电话问住户,他说确实修了,还拍了维修人员工作证。”

  林辰点头。“所有服务过程留痕,每一笔支出可追溯,每一份合同备案存档。我们欢迎任何机构来做第三方审计。”

  会场安静了几秒。

  王为民站起来,走到台前。他没有拿话筒,声音却传得很远。

  “这个项目,不是建给领导看的,是建给老百姓用的。”他说完,转向林辰,“我支持把这套模式在全区推广。”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响。

  林辰微微欠身。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展示继续。陈雪在后台切换画面,播放一段实时连线。技术人员正在西区更换信号模块,摄像头同步传输画面。屏幕上跳出新工单提示,系统自动分配最近人员。

  “平台不只解决问题,也在预防问题。”林辰说,“比如用电异常监测,能提前发现线路老化风险。东区两栋楼上周触发预警,检查发现电线绝缘层开裂,及时更换,避免了事故。”

  一名副局长举手提问:“后续运维成本谁承担?会不会变成财政长期负担?”

  “目前运维由合作方负责,资金来自物业增值服务分成。”林辰答,“比如快递柜、广告位、充电桩收益,提取一定比例反哺系统运营。居民不用额外缴费。”

  “如果企业退出呢?”

  “合同约定,若合作方终止服务,系统源代码和数据库移交政府,可由其他单位接手。所有标准接口开放,不形成技术垄断。”

  提问者没再说话。

  记者席那位女记者第三次举手。林辰点了她。

  “林主任,您怎么保证基层人员不会再次出现代签工单的情况?”

  林辰看着她。“第一个月,我们抽查了三百二十八个已完成工单,发现七个虚假闭环。处理结果已经公示:两家外包公司扣减履约金,三名管理员停职培训。从第二个月起,所有服务必须上传现场视频,用户签字通过人脸识别确认。后台操作全程日志记录,任何人改动都会留痕。”

  他顿了顿,“制度不能靠自觉,要靠监督。我们设立了居民监督员队伍,二十一名退休职工参与轮值,每月提交核查报告。这份报告,也会抄送区纪委。”

  会场一片静。

  周伟低头看着手中的材料,手指轻轻敲着纸面。他记得一个月前,林辰在办公室对他说:“周主任,这事做不好,我第一个走人。”当时他没当真。现在他信了。

  展示接近尾声。林辰最后说道:“这不是终点。下一步,我们会接入更多社区服务,比如健康监测、助老送餐、儿童安全提醒。目标只有一个——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灯光亮起。王为民走上台,与林辰握手。两人并肩站着,接受媒体拍照。闪光灯不断闪烁。

  刘伟松了口气,收起对讲机。他在后台看到数据流依然平稳跳动。刚刚十分钟内,系统收到三十七条新请求,全部自动分派,无一积压。

  陈雪关闭演示程序,保存日志文件。她看了眼时间,十点零三分。这场展示持续了六十三分钟。

  一位区府办工作人员走过来,请林辰稍后去小会议室,王区长想单独谈谈推广方案。林辰点头答应。

  他没立刻动身,而是走向展厅角落的备用调度台。那里还连着主系统。屏幕上,最新一条警报刚被处理完毕。

  【东区十二号楼电梯困人,已通知救援组,预计八分钟抵达。】

  林辰盯着“已出发”状态确认,才转身离开。

  会场外走廊,周伟追上来。

  “林辰。”他叫住他,“刚才那个孩子点派单的画面,是你设计的?”

  “是。”

  “为什么加这环节?”

  “大人关心效率,孩子关心能不能帮上忙。”林辰说,“我们做的是社区,不是工程。”

  周伟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远处传来脚步声。区府办的人来了,示意林辰该去开会。

  林辰走了两步,忽然停下。

  “陈雪。”

  “在。”

  “把今天所有提问和回答整理成文档,发给各合作方。特别标注运维责任和数据归属条款。”

  “明白。”

  “还有。”他补充,“明天安排一次全系统压力测试。别等出了事再补漏。”

  陈雪记下。

  刘伟站在门口,手里拿着设备清单。他看见林辰走过来说:“南区新增两个信号盲点,今晚就要调。”

  “先派人去查线路。”林辰说,“别用临时方案凑数。”

  刘伟应了一声。

  林辰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展厅。大屏还在循环播放居民笑脸,孩子的小手又一次按下了虚拟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