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穿越发财必备产品-《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自古以来,会画饼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有着上一世的经验,杨正知道要想手底下队伍团结一心,就得画好饼。

  不管是杨冬生、高大运、祝山等武将也好,还是姚正然、黎贺、叶雨时等文人也好,光讲什么清廷暴政,救我汉人等口号,那是很难让众人的心拧成一股绳的。

  无欲无求的人,太少太少。

  不说别人,杨正自己就做不到,他带头举起大旗反清,不单单是说活不下去那么简单。

  他也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在史书留下数页。

  而对于杨冬生、高大运、祝山、姚正然、黎贺、叶雨时等人,自然也会有私心。

  什么混个从龙之功,封侯拜相,荣华富贵一生,还是真正的一心为民,青史留名,让世人铭记,都是免不了有的。

  对于护民军底层的将士来说,没有军饷,却也愿意跟着杨正,或许就如潘寨村村长说的那样,杨大帅真心为民,反清复我汉人江山,有血性就得跟着他一起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但实际上,心里面依然会和杨冬生、姚正然那样,混个从龙之功,封侯拜相,青史留名,,荣华富贵一生。

  对于众人的欲求,杨正是拦不住的,也不想着阻拦,而是去引导。

  而这,就要画好饼,让众人看到那美好的未来。

  而创建这个美好的未来,不单单是要手底下班子一条心,也需要其他阶层的人帮助。

  要团结一切力量,那就得让大家都尝到甜头。

  老百姓要吃饱穿暖,商人要有好的商业环境,乡绅地主要有更好生活的机会。

  而这,又回到了,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

  以农业和工业为基础,促进商业发展,商品流通,得以让农业、工业生产加快。

  懂的这些道理的杨正,自然是要利用上一世在某音某站某乎学到的知识,用在手底下地盘上。

  穿越者发财必备产品,若不研究生产,枉费穿越一回。

  宣化店镇,竹竿河西岸。

  此时,杨正在三叔的陪同下,逛着几个月前刚建的研究坊。

  这座研究坊,虽然带着研究二字,但它研究的方向和军事无关,而是和民间生活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杨正把自己上一世在某音某站某乎学到掌握的科技知识,在这里研究验证。

  然后研究出的产品,建立工厂生产,售卖赚钱。

  现在这座研究坊不大,只有二十几名工匠和百八十名工人。

  所研究的产品,也不多,不到十项。

  但每一项若是研究出来,拿到外面,那都是可以年入百万两白银。

  逛了一会,和众工匠沟通交流一番后,杨正和三叔拿着三项产品,则是来到了一旁会议室。

  进屋刚坐下,杨正就直接进入正题。

  “三叔,您觉得这三样产品,咱们应该如何运用赚钱?”

  三叔闻言,没好气的笑道:“你这小子,又要考验三叔是吧!”

  “嘿嘿嘿!”杨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三叔您是知道的,咱们现在看似队伍庞大,可真正能用的人不多。”

  “更何况是这能赚大钱的东西,肯定要咱们自己人管着才放心。”

  “行了,你说的这些道理,三叔我都懂,那就唠一唠了。”

  “嗯,还请三叔说说。”

  “那就唠一唠吧!”

  三叔笑着斟酌一番后,指着铁炉子里面烧着冒火的黑色圆柱体,“就先说说这煤球吧,咱们现在占的地盘上,煤矿不多,若要是建工厂生产,就得从其他地方采买煤矿回来。”

  “所以,三叔我建议这煤球生意,咱们现在暂时不做,等到时候占据的地盘有大量煤矿,再生产售卖。”

  “若是现在要做这生意的话,那只能看看找有矿的人合作,或者是把这煤球配方卖出去,赚一笔快钱。”

  “而若是要找人合作,或是卖配方,我想小正你应该是想找旁边南阳的高成吧!”

  “知我者,三叔也!”

  “呵呵呵,你小子正经点!”

  “嘿嘿嘿,正如三叔说的,我是准备找高成约个时间谈谈生意上的事。”

  三叔闻言,嗯了一声,也没多问,微微点头道,“那三叔我继续说下这玻璃和香皂,刚开始研究这东西的时候,我是想着说咱们自家出一笔银子建工厂生产,售卖赚钱的。”

  “但这段时间我跟你爷、你爹聊了下生意上的事,他们的意思是说咱们家不能吃独食,得让跟着咱们一起的人也能跟着享福。”

  “我这自己一琢磨下,想想你一直和大家说的,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咱们这些父母官有什么脸大鱼大肉,金屋满堂。”

  “再加上你之前说的一些商业上的事,所以现在我的想法是玻璃和香皂生意,咱家找大家一起合作,按出银子占股分利润。”

  “大概是咱家占三成,负责研究的工匠工人队伍共占两成,然后两成归公家,三成分给其他人。”

  “这样的安排,小正你觉得的如何?”

  “大体上可以。”杨正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只是三叔你觉得三成要分给哪些人?”

  闻言,三叔知道杨正不是简单问下,没有直接立马回答,而是思索一番后,才道。

  “这三成,三叔我想主要分给冬生、大运他们家,也可以加上姚正然他们这些跟着咱们的乡绅地主家。”

  “这样安排,可以吧?”

  “不妥。”

  看着杨正摇头拒绝,三叔没有生气,而是皱了皱思索下道,“那小正你的意思是,要加上没有跟着咱们的人?”

  “嗯......”杨正点了点头,“玻璃和香皂的重要性,不算非常重要,所以赚钱的话,可以带上更多的人,扩大覆盖人群。”

  “你的意思,三叔我大概懂了一点,但还是有些不解,你跟三叔说说你的想法。”

  “好。”

  杨正微微点头,端起茶抿了一口后,道,“现在有研究坊在,日后研制出的好东西,自然是不少的,赚钱的机会也多。”

  “借着玻璃和香皂生意,要大力推行我之前和三叔聊的股本制公司。”

  “这两项制造难度不高,材料也简单,只要出售的价格合适,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人买。”

  “所以,既然要赚大钱,咱们就一次性把局面铺大点,建大工厂多生产,通过淮河、长江水运售卖到全天下。”

  “而这前期自然也需要大量资金,大片生产场地,还有对应的销售渠道。”

  “所以,我的建议是,让更多人的参与这个生意,募资更多资金。”

  “不管是咱们自己人也好,还是咱们治下的商人和乡绅世家,甚至是普通老百姓,都可投一笔银子。”

  “当然,出资的人多,管理上也麻烦。”

  “所以,咱们得定下总资金需要多少,分多少股本,每股本多少银子,至少要买下多少股本才行。”

  “比如说一股五十两,或者一百两,必须要出五股或者十股的资金,才能有资格成为公司股东。”

  “然后还有,要拿出一定的股本,在分红的时候,奖励给公司里表现好的人员。”

  “总结来说就是,咱们要让大家都能赚到钱,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