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说服晓阳参训-《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

  晚饭的热气还在东屋弥漫,苏青把刚炖好的排骨汤盛进碗里,特意给陆晓阳多舀了两块排骨。可往常总抢着吃饭的晓阳,今天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半天没动一口,小眉头皱得像拧在一起的线。

  “晓阳,怎么不吃排骨?这可是你最爱吃的。”苏青把排骨往他碗里推了推,目光落在儿子手边——那本《小学生趣味数学》被翻到了“鸡兔同笼”那页,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小圆圈,还有几道被划掉的算式,显然是刚才琢磨题时没算出来。

  晓阳抬起头,小嘴撅得能挂住油瓶:“妈妈,奥数太难了,我不想去培训班了。”他把书往旁边一推,声音里带着点委屈,“刚才我算‘鸡和兔子共10只,脚有28只’,算来算去都不对,还是课本上的加减法简单。”

  苏青放下筷子,挨着儿子坐下,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拿起那本书,翻到“鸡兔同笼”那页,笑着说:“晓阳觉得难,是因为还没找到好玩的方法。你看,咱们把鸡和兔子当成幼儿园的小朋友,鸡有两只脚,就像小朋友举起两只手;兔子有四只脚,就是举起两只手再加上两只脚。要是让所有‘小朋友’都先举起两只手,10只‘小朋友’一共举起多少只手呀?”

  晓阳的眼睛亮了亮,手指在桌上数了起来:“10只,每只举两只,就是10加10,等于20只!”“对呀!”苏青接着说,“可题目里说脚有28只,多出来的8只脚是谁的呀?”晓阳歪着脑袋想了想,突然拍手:“是兔子的!因为兔子比鸡多两只脚,多出来的8只,就是每只兔子多举的两只,那兔子就是8除以2,等于4只!鸡就是10减4,等于6只!”

  “你看,这不就算出来了吗?”苏青刮了刮他的小鼻子,“奥数根本不是‘难题’,而是数学游戏。就像你平时玩的积木,把复杂的问题拆成一个个小零件,拼一拼、算一算,就特别有意思。而且玩这个游戏还能让你变得更聪明,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数学题,都能一下子想出办法。”

  晓阳低下头,手指抠着碗沿,小声说:“可是培训班里都是三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肯定比我厉害,我要是不会做,他们会笑话我的。”苏青把儿子搂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怎么会呢?张老师都说了,你的数学思维比好多大哥哥大姐姐都灵活。而且老师最喜欢爱提问的小朋友,你要是不会,就举手问老师,老师肯定会耐心教你。妈妈小时候第一次摆摊,也怕没人来买衣服,后来慢慢尝试,不也做得很好吗?”

  晓阳趴在妈妈怀里,闻着妈妈身上熟悉的布料香味,心里的委屈渐渐散了些。他想起去年妈妈教他用算盘算账,一开始总拨错珠子,妈妈也没说他笨,而是陪着他一遍遍地练,最后他算得比邻居家的老爷爷还快。

  “而且呀,周末去县城上课,妈妈还能带你吃好吃的。”苏青笑着补充,故意卖了个关子,“你不是一直说想吃县城供销社门口的吗?还有街角那家的肉包子,皮薄馅多,咬一口都流油。咱们上完课,就去买,再买两个肉包子,你一个,妈妈一个,好不好?”

  提到和肉包子,晓阳的眼睛瞬间亮了,咽了咽口水:“真的吗?能买最大的吗?就是那种粉粉的,像云彩一样的。”“当然能!”苏青刮了刮他的小脸蛋,“只要你好好去上课,妈妈不仅带你吃和肉包子,还能带你去县城的新华书店,给你买新的数学练习册,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数学游戏。”

  晓阳攥着小拳头,犹豫了一会儿,又问:“那……要是我还是学不会怎么办?”苏青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没关系呀。咱们就当去玩数学游戏,能学会多少是多少。就算最后没学会,妈妈也不会怪你,因为你勇敢地去尝试了,这就已经很棒了。而且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你要是有不懂的题,咱们晚上一起琢磨,就像今天这样,好不好?”

  晓阳看着妈妈温柔的眼神,又想起粉粉的和香喷喷的肉包子,终于点了点头:“那我就去试试!不过妈妈,你一定要陪我一起去上课,下课了带我去吃好吃的。”“没问题!”苏青笑着答应,给儿子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快吃吧,吃完了咱们再一起琢磨一道奥数题,就当提前练习练习。”

  接下来的几天,苏青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陪晓阳玩“数学游戏”。她把家里的苹果当成“算题道具”,教晓阳算“把8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至少分1个,有几种分法”;用晓阳的玩具车当“交通工具”,算“玩具车每分钟走5米,走20米需要几分钟”。原本觉得枯燥的奥数题,在苏青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游戏,晓阳渐渐不再害怕,反而每天都盼着晚上的“数学游戏时间”。

  周五晚上,苏青帮晓阳收拾书包,把新的笔记本、削好的铅笔和《小学生趣味数学》都放进书包里,还特意在书包侧面的小口袋里,装了一块晓阳爱吃的奶糖。“明天早上咱们早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去县城,争取第一个到教室,好不好?”苏青一边收拾,一边说。

  晓阳趴在旁边,看着妈妈给自己收拾书包,突然说:“妈妈,我明天一定要好好上课,争取算出最难的题,让老师夸我。”苏青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妈妈相信你。不管能不能算出最难的题,只要你认真听、认真想,就是最棒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晓阳就自己醒了,穿上妈妈给她新做的浅蓝色衬衫,催着妈妈快点出发。路上,晓阳坐在自行车后座,一会儿数路边的树,一会儿算经过的自行车数量,还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刚才算了一下,咱们从家到县城要骑一个小时,要是每分钟骑100米,那咱们家到县城就是6000米,对不对?”苏青笑着说:“对呀!咱们晓阳真厉害,还没到培训班,就已经开始算题了。”

  到了县实验小学,晓阳看到校门口有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看,是!咱们下课了一定要买。”苏青笑着点头:“好,咱们下课了就去买,买最大的。”

  走进奥数培训班的教室,晓阳看到里面坐满了大哥哥大姐姐,一开始还有点紧张,紧紧攥着妈妈的手。但当老师开始讲“速算技巧”,问到“98加76等于多少”时,晓阳想都没想就站起来说:“把98看成100,100加76等于176,再减2就是174!”老师笑着夸奖他:“这位小同学真厉害,算得又快又对!”周围的大哥哥大姐姐也纷纷看向他,眼里满是佩服,晓阳的紧张一下子就消失了,坐得笔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苏青看着儿子自信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没有强迫儿子去学奥数,而是用“数学游戏”和“好吃的”引导他,让他主动愿意去尝试,这才是最好的方式。而她能做的,就是一直陪着儿子,支持他的兴趣,看着他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探索和成长。

  下课的时候,晓阳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手里拿着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兴奋地说:“妈妈,老师夸我算得最快,还奖励我小红花!咱们现在去买吧!”苏青拉着儿子的手,走向校门口的摊,看着儿子开心的笑脸,心里暗暗想:只要孩子愿意尝试,愿意努力,不管未来走哪条路,都会走得很好。而她这个做妈妈的,只需要在他身后,做他最坚实的后盾,陪着他一起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