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蔡邕劝解-《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哈~”

  曹性笑道:“不必多礼,你们继续。”

  “这......”

  两女有些无语。

  却也是点头道:“诺!”

  随即两女再次返回场上。

  开始对练。

  曹性则是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场地上,两女衣袂飘飘,看起来颇为好看。

  不得不说,看美少女对练也很赏心悦目。

  ......

  用完了膳,曹性便前往蔡府。

  如今蔡邕也已经搬到了邺城。

  当然,随行的还有蔡琰。

  曹性自然知道他那个老丈人对他杀董卓的事很不满。

  就算他派人把他从王允手中救出,这老丈人依旧不满。

  但却没有说什么,说明心里也算默认。

  看来这老丈人还是知道谁的份量重的。

  来到蔡府,侍从见自家女君和女君夫君都来了,赶忙跑去禀报。

  曹性和蔡琰跟着另外两名侍从朝着庭院走去。

  蔡琳得知自家姐姐姐夫来了,笑呵呵的来迎接。

  看到曹性和蔡琰走来,她赶忙上前打招呼。

  “姐姐,姐夫!”

  她笑容满面。

  看着自家姐夫这英武的样子,她小脸一红。

  姐夫还真是厉害,这么年轻已经成为了大诸侯。

  听说麾下兵马几十万。

  真是羡慕姐姐啊!

  曹性看着面前喜笑颜开的绝美少女,笑着点点头。

  说实话,蔡琳也是个清纯大美人。

  “琳儿,父亲在哪?”

  蔡琰笑着摇摇头。

  蔡琳回道:“在书房看书呢!”

  她说完,顺势上前拉着蔡琰的手臂。

  蔡邕书房,蔡邕正在看书。

  “家主,女君携夫君来了。”

  外面响起侍从的禀报声。

  “昭姬伯善来了?”

  蔡邕眉头微皱。

  “将伯善请来书房吧!”

  “诺!”

  侍从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蔡邕则是沉着脸沉思。

  说实话,对于他弟子杀董卓,他很是不满意。

  毕竟董卓对他不错,董卓虽然没有将自己弟子视作亲信,但也有提拔之恩。

  王允杀董卓也行,自家弟子起码不能杀。

  但一个是对他有恩的,一个是他弟子,还是他女婿。

  所以他虽然不满,却只好无奈接受。

  接受归接受,但该敲打叮嘱的还是要敲打叮嘱,同样自己态度也要摆出来。

  曹性正和两女在庭院等候。

  得知蔡邕只让他前往书房,无奈一笑。

  但还是独自前往蔡邕书房。

  来到书房,蔡邕只是坐在铺垫上看着书。

  曹性抱拳道:“恩师!”

  “嗯!”

  蔡邕点点头:“坐吧!”

  曹性来到蔡邕对面跪坐。

  蔡邕却只是看着他不说话。

  曹性见蔡邕盯着他不说话,只好问道:

  “恩师何故如此看着弟子?”

  蔡邕沉吟道:“古人云:知遇之恩,当以死相报。董卓虽大逆不道,却对汝有知遇之恩,汝又何故亲手杀之?”

  曹性早就知道自家师傅会这样问,于是不紧不慢地回道:

  “董卓,国贼也!”

  “其初入洛阳,便行豺狼之事。”

  “废少帝,鸩太后。”

  “夜宿龙床,白昼执戟胁百官。”

  “更是于朝堂辱陛下,杀忠臣。”

  “街上纵容麾下士卒烧杀抢掠。”

  “人人皆欲生啖其肉。”

  “其死后,百姓点天灯可见一斑。”

  “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皆为国本。”

  “卓之废立,实为篡阶耳!”

  “时弟子知其行事,便立誓除之。”

  “但欲除国贼,唯有深入虎穴。”

  “故随吕布入西凉军,以求寻机谋之。”

  “有忠汉之士王允,其与弟子志同道合,故我等设计除之。”

  “上对得起陛下,下对得起百姓。”

  “除此国贼,是为民除害,是为汉室除贼。”

  “恩师以为何如?”

  曹性说的义正言辞,蔡邕听闻不由得低头沉思。

  说实话,自家弟子说的一点也没错。

  就为民除害这一条就足够了,何况也是为汉室除贼。

  “话是如此,可他终究提拔于汝......”

  蔡邕微微皱眉。

  “哈!”

  曹性淡然一笑,道:“弟子初为吕布部将排斥,后得李文优相助,方得见董卓。”

  “后来李文优更是多次相助于弟子。”

  “提拔弟子者,非董卓,实李文优啊!”

  “这?”

  蔡邕顿时无言。

  “唉~”

  蔡邕无奈叹了一口气。

  缓缓开口:“李文优暗中留其数名家眷,为其血脉。汝不可谋害,亦算报其恩惠。”

  曹性闻听此言,知道自家恩师已经不在意,当即笑道:

  “恩师放心,弟子特留其女及其孙女,是为报恩。”

  “且弟子不杀他,自有他日杀他。”

  “他人定不会留其血脉,必然是断其血脉。”

  “弟子虽杀他,但留其血脉,算为报恩。”

  “其在九泉,自会感激。”

  蔡邕闻言,微微点头。

  他知道,要是王允他们谋害董卓,肯定是将董卓族灭。

  自家弟子留下董卓的女儿和孙女等人,也算是报恩了。

  或许自家弟子杀董卓,对董卓来说确实是好事。

  “今后汝行事,当仔细斟酌。若有不解之处,当询问为师。”

  “对了!”

  蔡邕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直视曹性的眼睛,轻声道:

  “曹孟德亦算汝师兄,日后相见,留一线吧!”

  曹性听了这话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附和:“自然,自然!”

  自家师傅说的没错,一开始曹操和自己好像确实没有什么仇怨。

  不过师兄?

  顾雍也是自己师兄啊!

  “恩师,吴郡顾元叹乃恩师弟子,其有大才,弟子麾下还缺从事,何不让他来弟子麾下为官?”

  曹性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蔡邕。

  蔡邕眉头微皱,开口道:“其在江东,其家族亦在江东,而吴郡吾家已然有意其为吴家家主。他要来汝麾下,恐怕不易啊!”

  曹性目光闪闪,提议道:“恩师书信一番看看?”

  “嗯!也好!”

  蔡邕微微点头。

  又抬眸好奇地看着曹性:“近来汝在外征战,学业可有落下?”

  “额~”

  曹性略微有些尴尬。

  蔡邕看着曹性,面色有些严肃,沉声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海无涯,学业不可懈怠。”

  “汝虽出兵与敌交战,但未战时多有闲。”

  “汝年纪轻轻,闲时则当看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