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主公之功德,不下古之圣人-《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老子之道,孔孟之道。”

  “皆乃学问!”

  “兵家大法,如孙子兵法,吴起韩信等名将之用兵之道,皆当学之。”

  “学以致用,方可百战百胜。”

  “战场对敌,虽说随机应变,但亦要有战后之结。”

  “如公孙瓒为何会败于汝手,此皆为重。”

  “行军打仗,士卒衣食住行,当时时警惕。”

  “虽有军师将领,但汝为主帅,不可不察。”

  “如兵法注解,如用兵之道。”

  “眼下汝回邺城,自当重拾学业。”

  “这样吧!”

  “自今日起,汝每日需来老夫这里勤学一个时辰。”

  蔡邕说完,一脸严肃地看着曹性。

  “恩师言之有理!”

  曹性只好抱拳应下。

  并且自家恩师说的对,自己确实不能松懈。

  据说那个曹操行军打仗就搞什么兵法注解,莫非和自家恩师教导有关?

  看来以后自己行军打仗,闲着也要看那些兵书,也搞点注解。

  这种不但对自己有利。

  以后史书上也是称赞自己的。

  倒是不错!

  ......

  次日傍晚,曹性和众女用完了膳,却被自家父母叫到他们的屋中。

  堂中,曹谦坐在主位,曹性和陈婉坐在左右,他们下方依次坐着蔡琰杜冰等女。

  曹性有些好奇地看向曹谦和陈婉。

  好奇地问道:“父亲母亲叫孩儿来此?”

  曹谦看向陈婉,眼神示意。

  陈婉微微点头,对曹性笑道:

  “伯善,母亲与汝父亲都已至不惑之年,却无孙儿。而汝已弱冠,却亦无子。我们都想报孙儿了啊!”

  曹性闻言,顿时有些尴尬。

  自家文武都劝自家早点有子嗣,这样治下才稳固。

  自家父母现在也劝了,看来自己现在没子女确实有点不妥。

  也是,但凡父母,都希望儿女早些有子女。

  自己都已经二十岁了,却还没有子女,自然是该加快了。

  后方的蔡琰几女也是俏脸羞红。

  “父亲母亲放心,孩儿定早些让你们抱上孙儿。”

  曹性笑着点点头。

  这两晚上蔡琰和杜冰做完都倾斜着下半身,看来是真的很想要孩子了。

  当然,她们倾斜下半身,却勾起了自己的欲望。

  曹谦喜道:“有伯善这话,我等也就安心了。”

  回到后院,曹性继续陪着众女。

  到了戌时,蔡琰领着杜冰冯雅貂蝉识趣的离开了。

  屋中只是留下甄姜。

  曹性看着面前脸色有些红润的大美人,笑着来到美人面前。

  “夫君!”

  她声音充满了诱惑。

  曹性低声道:“别说话,吻我!”

  “啊?”

  让自己吻夫君?

  甄姜有些懵逼,但他的大嘴已经靠近她的小嘴。

  “嗯~”

  ......

  十一月初,曹性领着众文武前往盐库。

  看着盐库中那白花花的细盐,众人满脸兴奋。

  “主公!”

  荀攸兴奋道:“此细盐,深得士族权贵喜爱,若此物量产,主公治下将富饶无比啊!”

  没想到主公竟然还能搞出这种细盐的制作办法。

  前两个月邺城运来了几百石细盐,他们吃过后都惊奇万分。

  更是设宴款待邺城大族权贵,那些权贵对这个细盐更是喜爱。

  张家家主更是表示州牧府只要愿意出售,有多少他要多少。

  张家家主明显看出细盐的价值了。

  要是卖给其他州郡的权贵,肯定能卖出高价。

  审配同样兴奋道:“此细盐于冀州而言,可谓是数之不尽的钱财。”

  沮授上前两步,看着面前堆积起来的细盐,他伸出右手,抓起一把细盐,任由其从手中如雪泻下,眼中难掩惊喜。

  他满脸惊喜地转身看着曹性,开口道:

  “主公,此盐色如初雪,与我等常用之盐相比,可谓纯净。”

  “我等平日所食之盐,皆涩苦而有硬石黑泥。”

  “若天下权贵见此盐,必欣然购买。”

  “若将之高价卖出,主公必将不缺钱粮。”

  “养兵百万,不无可能。”

  其他众人也是一脸认可地点点头。

  “哈哈哈,不错!”

  曹性哈哈一笑,道:“只是此物制作起来多了些步骤,且需要时间。”

  “但久而久之,某必有更多细盐啊!”

  郭嘉提议道:“主公,可不让河东盐池也开始制作此盐?”

  荀攸眉头微皱:“若如此,恐制作之法泄露。”

  “眼下此盐一出,必受天下人喜爱。最先当保密进行。”

  “待主公以此盐换得无数钱粮后,此盐制作之法方可传出。”

  “至于河东盐池,攸以为且先不管。”

  沮授附和道:“不错!”

  “嗯!”

  曹性微微点头。

  审配抱拳提议道:“主公,眼下我冀州府库细盐不过八百石,可留于主公自用。”

  “待他日细盐量巨,可售于天下。”

  曹性笑着点头道:“自当如此!”

  有这种细盐,他自然不想再吃粗盐。

  并且这细盐也可以用来赏赐属下。

  想必他们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