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南北二袁吓破胆,粮草危机夜奔忙-《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话说长安城中,天子借温侯大婚之喜气,行丝路拍卖之狠手,一番操作下来,不仅给吕布套上了忠义光环,做了深度捆绑,更将天下顶尖世家捆上了朝廷的战车,粮草金银眼看便要滚滚而来。这番动静,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大汉疆域的各个角落。其中,有两处地方,因此事而骤然升温,恐慌与算计交织,密会与急报齐飞。

  其一:袁术的世家代表,一处极隐秘的别院密室。

  此地虽在袁术治下,陈设却比袁术那暴发户般的将军府要雅致百倍。檀香袅袅,烛影摇红,围坐的几人皆是扬州境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堪称袁术政权赖以生存的钱袋子与智囊团。然而此刻,无人有心思品鉴香茗或欣赏墙上的字画,人人面色凝重,仿佛头顶悬着一柄利剑。

  “诸公,长安的消息,详细内容都已在此了。”主位上的老者,乃是庐江大族代表,他推了推案几上一份密报,声音干涩,“二十万石入门券,二百万石起拍一成份额,每年还需另纳五十万石‘维护’……陛下……呵呵,好大的手笔!”

  下首一人,来自汝南袁氏旁支(坚定支持袁术),接口道,语气带着难以置信:“更可怕的是,益州、荆州那些家底深厚的,居然真的认了!听说当场就签了契约!他们难道看不出这是饮鸩止渴,是在帮朝廷养虎为患吗?”

  “帮朝廷养虎为患吗?他们的州牧都是汉室宗亲,更何况那可是百倍之利!”另一人冷笑,眼神锐利,“商贾逐利,鼠目寸光!只见西域金银晃眼”

  “正是此理!”主位老者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陡然急促起来,“诸位!需知今日之陛下,非昔日洛阳宫中可随意摆弄之孩童矣!诛董卓,收凉州兵,平河东河内,如今又凭这空手套狼之计,转眼间便能聚拢足以支撑数十万大军征战数年的粮草!此等心机,此等手段,岂是池中之物?而如今的天子才仅仅十一岁!”

  他环视众人,眼中满是忧惧:“吾主公路(袁术),志在……那个位置(他谨慎地没有直接说‘称帝’),天下皆知。此前朝廷羸弱,四方纷扰,正是天赐良机。可若让陛下借此番粮草,迅速稳定司隶,练出强兵,下一步会指向何方?淮南富庶,又无险可守,必是首当其冲!届时,吾主……危矣!吾等身家性命,与主公早已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这番话如同冰水泼面,让在场所有人都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他们之所以全力支持袁术,就是看准了天下大乱,汉室倾颓,欲行那吕不韦奇货可居之事,博个从龙之功,世代公侯。可若朝廷突然支棱起来,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们这些跳得最欢、最有僭越之心的!

  “不能!绝不能让朝廷如此顺利!”一人咬牙切齿道,“必须立刻禀明主公!陈明利害!”

  “对!必须让主公知晓,朝廷若得此巨资,如猛虎添翼!其兵锋下一步,极可能便是东出函谷,扫清不臣!而淮南,便是那‘不臣’之最!陛下年少,手段却如此狠辣果决,绝非念旧情之人!若待其准备周全,一切都晚了!”

  “速备快马!不!动用最快的信鸽渠道!将此间详情,我等之判断,火速呈报主公!请主公早做决断!是趁朝廷粮草尚未完全转化为兵力之前,抢先动手,西向争锋?还是……暂敛锋芒,虚与委蛇?但无论如何,绝不能坐视朝廷壮大!”

  密室内瞬间达成一致。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勾心斗角的世家大佬们,此刻效率高得惊人,迅速拟好密信,用上火漆密印,命心腹死士以最快速度送出。

  望着信使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众人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粮车正沿着驰道驶向长安,而长安的武库中,正在打造无数的刀枪箭矢,一支恐怖的军队正在迅速成型,而其兵锋所向……正是他们所在的富庶淮南。

  “但愿主公……能听得进劝谏啊……”有人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毕竟,他们那位主公的脾气和眼光……唉!

  其二:河内与冀州交界,一处偏僻坞堡的地下暗室。

  此地气氛比之淮南密室,更为压抑阴冷。聚集于此的,是几位河北世家的核心人物以及袁绍麾下的心腹谋士代表。他们同样刚刚获悉了长安拍卖会的惊人细节。

  “好……好一个少年天子!好一个空手套白狼!”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二百万石起拍……他真敢开口!而那些蠢货,居然也真敢答应!”

  “郭图先生,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另一人沉声道,他是冀州本地豪强代表,“关键是,朝廷一旦获得如此海量粮草,其势必不可制!更何况……”

  他话说到一半,刻意停住,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意思不言而喻——更何况,本初将军当初可是要废立,欲立刘虞为帝的!这事虽然因为刘虞坚决反对和公孙瓒的威胁而暂时搁置,但已然暴露!那可是废帝呀,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理由,无论你的理由有多么充分,在陛下那里,就是十恶不赦、绝无转圜余地的大罪!九族消消乐呀,而他们这些核心世家作为袁绍的绝对支持者,就算不是九族消消乐,三族绝对跑不了。陛下如今隐忍不发,不过是时机未到,实力不足罢了。待其粮足兵精,第一个要清算的,必是冀州!

  这话如同揭开了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让所有人脸色发白。废立皇帝,这可是滔天的大罪!以前觉得朝廷羸弱,可现在……

  “刘虞……刘虞那个老顽固!”有人迁怒道,“若非他不识时务,不肯应承,我等早已正位名分,何至于今日如此被动!”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郭图打断道,他虽以谄媚着称,但此刻也知事关生死存亡,“长安此计,名为商贾之事,实为伐兵之基!其意在快速吸收世家粮草,积累实力,扫平内患后,而我河北,地广人稠,粮丰马壮,又曾……有那段过节,必是首当其冲!届时,难道我等要坐以待毙,等着陛下打上门来吗?”

  “必须立刻禀告主公!”众人异口同声。

  “对!要快!要让主公知道,朝廷得此资助,最快明岁,最迟后年,必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目标,极可能是先定凉州以固后方,再东出……图我河北!”

  “还有刘虞!刘虞如今在幽州与公孙瓒势同水火,若刘虞得胜,稳住幽州,那对于主公而言,形势将更加险恶!”

  “快马!立刻出发!昼夜兼程,将此间情报与分析,一字不落地呈于主公案前!请主公务必快速平叛黑山贼,甚至……甚至要考虑是否暂时与公孙瓒妥协,务必先应对来自长安的致命威胁!”

  冀州的谋士们显然更注重实际战略分析,但恐慌程度丝毫不亚于淮南同僚。他们深知,袁绍虽然势大,但四面皆敌,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若朝廷集中力量挥师东进,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世家可以再诸侯之间来回横跳,谁也说不出来什么,但是你还能在天子和诸侯之间相互横跳,那简直是头铁,显然他们没有跳到天子那边的机会了,还是不够谨慎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哪想到董卓那个老匹夫被一个十一岁的小娃娃给解决了,做梦都梦不到。

  两份充满惊恐与急迫的密报,几乎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点,由最快的信使承载着,分别奔向淮南的袁术和邺城的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