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丝路拍卖天价门票,世家大佬集体心梗!-《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吕布大婚和蔡琰入宫的喜庆余温尚未在长安城彻底散去,另一场牵动天下世家神经的“盛宴”便已紧锣密鼓地拉开帷幕。

  未央宫前广场东侧,一座临时搭建、却极尽恢弘之能事的巨大棚殿拔地而起。殿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却处处显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厚重的财力。地面铺着崭新的红毡,一排排酸枝木座椅整齐排列,每张座椅旁还配备了小几,供放置茶水果点——当然,这会儿没人有心思碰这些。

  来自益州、荆州、徐州、扬州、豫州、司隶乃至冀州、幽州的世家代表们,身着锦衣华服,在侍者的引导下,按照地域和家族声望依次落座。彼此间或点头致意,或低声交谈,眼神交错间却充满了审视、算计与不易察觉的敌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名贵熏香、皮革以及……浓浓铜臭味的奇异气息。

  “刘兄,久仰久仰,听说贵家族在成都平原又新置了千顷良田?真是羡煞旁人啊。”

  “哪里哪里,比不得李公家族深耕荆襄,水陆通衢,财源广进啊。”

  “呵呵,待会儿还要请诸位高抬贵手啊……”

  “好说好说,大家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内心OS:公平个屁,待会儿看老子砸死你!你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土鳖!)

  寒暄声此起彼伏,表面一团和气,底下却是暗流汹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日这场“聚会”,将可能决定未来十年家族财富的格局。

  忽然,殿内一静。只见天子刘协在一众侍卫(典韦如同门神般杵在最前面)和近臣(贾诩、程昱等新召回的核心智囊分列两侧)的簇拥下,步入棚殿,登上前方那座不算很高、却足以俯瞰全场的主台。

  少年天子今日未着冕服,只穿了一身玄色常服,金线绣着暗纹,显得既尊贵又干练。他目光扫过台下济济一堂的“财神爷”们,脸上带着淡淡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诸位爱卿,远道而来,辛苦了。”刘协开口,声音清越“今日召大家前来,所为之事,想必诸位已有耳闻。没错,便是重启丝绸之路之事!”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天子身上。

  “然,丝绸之路线路漫长,西域诸国情势复杂,更兼如今中原未靖,盗匪蜂起。欲行此通衢大道,非有万全准备不可。”刘协侃侃而谈,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严,“故而,今日并非直接拍卖那西域宝路的份额,而是……先定资格。”

  “凡有意参与日后丝绸之路份额竞拍者,需先购得一份‘入场契约’。”刘协伸出两根手指,“作价,二十万石粮草。凭此契约,方可参与后续真正的份额拍卖。”

  二十万石!就买个报名资格?!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嗡嗡的议论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这价格是朝廷早就放出的风声,各家也大致备好了相应的“门票钱”,但亲耳听到这个数字从天子口中确认,还是让许多人心头一颤。二十万石粮,足够一支大军吃用许久!这还仅仅是敲门砖!

  刘协仿佛没看到下面的骚动,继续道:“购得契约者,便是我大汉重启丝路的首批合伙人。待朕平定凉州,打通河西走廊,确保敦煌至长安一路畅通之后,便会召集诸位,凭此契约,竞拍那丝路的实际经营份额。”

  平定凉州!这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果然!天子这是要对西凉用兵了!这是明晃晃地告诉所有人,这丝绸之路,必须建立在朝廷绝对掌控的武力基础上!凉州不平,一切免谈!

  “然,诸位的粮草也不会白出。”刘协话锋一转,“为保证诸位日后商队通行安全、货物顺畅,朕决议,自洛阳起,西至敦煌,沿途修复并新建驿站、烽燧,派驻兵士,清剿匪患,打造一条安全的商道!此举耗费甚巨,拍卖所得之粮草金银,将尽数用于此项建设,朕与朝廷,分文不取,皆用于丝路!”

  这话让台下众人的脸色稍霁。修路建站,保障安全,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投入,听起来还算靠谱。

  然而,接下来的话,就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鉴于朝廷需投入巨大力量建设、维护并保障此路安全,”刘协的语气理所当然,“丝路之路,朝廷需占三成。剩余七成,方由诸位竞拍分配。”

  三成?!朝廷什么都不干(在他们看来),就要直接拿走三成利?台下瞬间炸了锅!

  “陛下!三成是否过高了?”

  “是啊陛下!修建驿站固然需资,然三成,这……”

  议论声越来越大,几乎要压过天子的声音。就连司隶本地的几家代表,也觉得陛下这刀磨得有点太快了。

  刘协只是微笑着看着,并不言语。等他抬手虚按,议论声才渐渐平息。

  负责具体宣讲细则的荀攸上前一步,展开一卷绢帛,朗声道:“肃静!陛下已有决断,此乃国策,非为商贾讨价还价之地。接下来,宣布份额竞拍细则!”

  “丝路通商,以丝绸为大宗。”荀攸的声音清晰冷静,“长安、洛阳上等丝绸,在我中原售价约千钱一匹。据西域商贾所言,一旦运抵西域,其价立翻十倍,可达万钱!若再贩运至极西之国,所得利润仍翻数倍,再从西域诸国换取其特产珍宝、金银、香料等物运回中土,其利又可再翻数倍乃至十数倍!”

  他抛出的数字如同一个个炸雷,精准地敲打在每一位世家代表的心尖上:“一来一回,一匹丝绸最终所获之利,折算回来,近乎百倍之巨!即便扣除万里迢迢之损耗、人工、护卫,净利亦可达数十倍!”

  “经测算,西域及以西诸国,岁需上等丝绸不下十万匹!即便仅以一成份额,对应万匹丝绸计,其最终获利,折合我大汉粮草,何止百万石?!”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已经听得目瞪口呆、开始疯狂掐算的世家代表,抛出了最后的底价:“故而,每一成份额之起拍底价,定为——二百万石粮草!或等值之金银、铜钱、布帛、战马、军械等物资!”

  “二百万石?!”

  “还是起拍价?!”

  “疯了吗?!”

  棚殿内瞬间如同滚油泼入冷水,彻底沸腾了!刚才还在心疼那二十万石门票钱的人,此刻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发闷!

  二百万石!这还只是买一成份子的资格!后续还要投入成本去收购丝绸、组织商队、雇佣人手!这简直是掏空家底的买卖!

  “肃静!肃静!”荀攸不得不提高音量压制场面,“此价并非凭空而定!乃基于丝路巨利之预期!朝廷让出七成,已是体恤!若有无意于此者,现在便可退出!绝不强求!”

  退出?眼看泼天富贵就在眼前,谁舍得退出?可这价格……实在是肉疼到无法呼吸!

  看着台下那些脸色煞白、捶胸顿足、又咬牙切齿的世家代表们,刘协嘴角那丝笑意更深了。:“此外,为长远计,维系丝路畅通,凡最终拍得份额者,每年需另向朝廷缴纳……五十万石粮草或等值物资,作为丝路维护之资。此乃常例,与份额多少无关。”

  还要每年交五十万石保护费?!!

  不少年纪大的世家代表已经开始摸胸口找速效救心丸了(如果当时有的话)。这已经不是割肉了,这是连骨头带髓一起抽啊!

  场面一度几乎失控。算账算到头晕的有,互相打听试探的有。

  然而,吵闹归吵闹,现实却很骨感。丝绸之路必须从敦煌开始,而敦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如今还在羌胡和军阀的影响下,乱得一塌糊涂。没有朝廷大军去平定,没有朝廷去修建驿站、提供庇护,他们自家商队出去,别说赚钱,能全须全尾回来都算祖宗保佑!以往不是没有大家族尝试过,敦煌都走不到,就被抢得血本无归,甚至人财两空。朝廷如今肯出面组织,虽然抽成狠了点,但至少安全有保障,利润也可预期。

  更重要的是,那百倍巨利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大到足以让家族实力飞跃!

  沉默而煎熬的权衡之后,终于,几家实力最为雄厚的代表互相交换了眼色,以地域商会联合体的名义出手,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益州商会、荆州商会、徐州商会、扬州商会、豫州商会、司隶商会、冀州商会、幽州商会……以及凉州的代表(他们承诺提供大量优质战马折价)纷纷起身。青州、并州因战火连年,未能形成有效力量参与角逐。

  刘协看着台下,最终站起来的,只有这十家代表,心中不由微微感叹。他原本还指望能多薅几家羊毛,来个二三十家竞拍,那场面才叫热闹,收上来的“门票钱”也更为可观。没想到,最终有实力、有魄力、且能迅速达成内部联合掏出这二十万石“敲门砖”的,只有这十家。不过也好,十家就十家,够用了。

  “陛下圣明!臣等代表各州商会,愿购入场契约!并参与后续竞拍!”各商会代表脸色虽然肉痛得扭曲,声音却异常坚定。随从们抬上了一摞摞早已准备好的契书和定金凭据(二十万石粮自然不可能立刻运到)。

  刘协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

  “善!既然如此,便由荀攸与诸位办理契约。待凉州平定之日,便是诸位竞拍份额,共襄盛举之时!也希望诸位早做准备。”

  棚殿内,世家代表们怀揣着既激动又肉痛、既期待又忐忑的复杂心情,开始办理手续。那感觉,就像是明知前面是个天坑,但坑底铺满了黄金,跳还是不跳?最终,对黄金的渴望压倒了一切。

  而刘协,看着那一张张签下的契约,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粮草物资正滚滚流入朝廷的府库,支撑起他平定凉州、稳固司隶、兖州乃至争霸天下的宏图大业。

  (未完待续……义父们,收藏追更投票票啊!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