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及其母族的鲜血,仿佛为这场万寿节宫宴画上了一个突兀而血腥的休止符。殿内的歌舞早已停止,欢宴的气氛荡然无存,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寂静与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恐惧。官员们低垂着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引起御座上那位心情莫测的君主的注意。
在一片死寂中,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最终定格在了依旧静立原处的姜妙身上。那目光中的冰冷与暴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显而易见的感激,有毫不掩饰的欣赏,但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与探究。
“姜妙。”皇帝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却比往常多了一丝温和,“此次宫宴,你先是献上祥瑞,为国祈福;后又机警辨毒,于危难之中救朕于顷刻。忠勇可嘉,功莫大焉!”
姜妙立刻上前,屈膝行礼,声音平静无波:“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护佑。臣女不过恰逢其会,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实不敢居功。”
皇帝摆了摆手,显然不打算听这些谦辞:“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国之大体。朕岂能寒了忠臣之心?”他转向司礼太监,朗声道,“传朕旨意!”
司礼太监连忙躬身记录。
“永宁县主姜妙,护驾有功,才智超群,特晋封为永宁郡君,食邑加倍!”(县主到郡君是爵位晋升)
“赏,黄金千两,东海明珠十斛,蜀锦百匹,玉器古玩若干!”
“再赐皇庄一座,位于京郊,良田千顷!”(实打实的产业)
这一连串的赏赐,可谓丰厚至极!爵位晋升,金银珠宝,特权殊荣,田产实业,几乎囊括了所有层面的嘉奖,足见皇帝此刻对姜妙的感激与看重。殿内众人无不艳羡,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位突然崛起的郡君在圣心中的分量。
然而,皇帝的赏赐并未结束。他略作停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姜妙,缓缓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此外,姜卿救驾之功,非比寻常。朕,许你一个恩典。日后若有所求,只要不违国法礼制,朕皆可应允。”
“许你一个恩典!”
这五个字,比之前所有的赏赐加起来都更重!这等于给了姜妙一张近乎“免死金牌”或“愿望券”般的承诺,其价值无法估量!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就连萧执,端杯的手也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
姜妙心中亦是一震,但她反应极快,立刻深深叩首:“陛下天恩,臣女感激涕零!然臣女所做一切,皆为臣子本分,实不敢奢求陛下如此重赏。陛下隆恩,臣女铭记五内,必当时刻谨记,忠君爱国,绝不敢恃宠而骄,妄提非分之请!”她将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充满了惶恐与感恩,丝毫没有得意忘形之色。
(内心OS:功高震主?鸟尽弓藏?这剧本我熟。这‘恩典’看似是天大荣耀,实则是烫手山芋,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用好了是护身符,用不好就是催命符。皇帝这是在试探,也是在警告。)
皇帝对姜妙的反应似乎颇为满意,点了点头:“朕金口玉言,既已许诺,断无收回之理。你且记下便是。”他话锋微转,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医术通神,又得……战王赏识,日后当更为朝廷效力,不负朕望。”
这句话,意味深长。直接将姜妙与萧执捆绑提及,既是点明现状,也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告诫。
姜妙心头雪亮,再次叩首:“臣女谨遵陛下教诲!”
赏赐仪式结束,宫宴也终于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散去。姜妙在一众或羡慕、或嫉妒、或敬畏的目光中,躬身退出太极殿。
当她走出那沉重宫门,感受到夜风拂面时,才微微松了口气。手中握着那面沉甸甸的出入宫禁腰牌,想着皇帝最后那深邃难测的眼神,她知道,真正的麻烦,或许才刚刚开始。
(内心OS:爵位、钱财、庄子,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收了无妨。至于那个‘恩典’……得找个最合适的时机,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行。而现在,指婚的风波,怕是躲不掉了。)
救驾的首功,将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之巅,却也让她彻底暴露在帝国权力斗争的最核心,再无退路。
在一片死寂中,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最终定格在了依旧静立原处的姜妙身上。那目光中的冰冷与暴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显而易见的感激,有毫不掩饰的欣赏,但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与探究。
“姜妙。”皇帝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却比往常多了一丝温和,“此次宫宴,你先是献上祥瑞,为国祈福;后又机警辨毒,于危难之中救朕于顷刻。忠勇可嘉,功莫大焉!”
姜妙立刻上前,屈膝行礼,声音平静无波:“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护佑。臣女不过恰逢其会,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实不敢居功。”
皇帝摆了摆手,显然不打算听这些谦辞:“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国之大体。朕岂能寒了忠臣之心?”他转向司礼太监,朗声道,“传朕旨意!”
司礼太监连忙躬身记录。
“永宁县主姜妙,护驾有功,才智超群,特晋封为永宁郡君,食邑加倍!”(县主到郡君是爵位晋升)
“赏,黄金千两,东海明珠十斛,蜀锦百匹,玉器古玩若干!”
“再赐皇庄一座,位于京郊,良田千顷!”(实打实的产业)
这一连串的赏赐,可谓丰厚至极!爵位晋升,金银珠宝,特权殊荣,田产实业,几乎囊括了所有层面的嘉奖,足见皇帝此刻对姜妙的感激与看重。殿内众人无不艳羡,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位突然崛起的郡君在圣心中的分量。
然而,皇帝的赏赐并未结束。他略作停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姜妙,缓缓说出了最重要的一句:“此外,姜卿救驾之功,非比寻常。朕,许你一个恩典。日后若有所求,只要不违国法礼制,朕皆可应允。”
“许你一个恩典!”
这五个字,比之前所有的赏赐加起来都更重!这等于给了姜妙一张近乎“免死金牌”或“愿望券”般的承诺,其价值无法估量!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就连萧执,端杯的手也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
姜妙心中亦是一震,但她反应极快,立刻深深叩首:“陛下天恩,臣女感激涕零!然臣女所做一切,皆为臣子本分,实不敢奢求陛下如此重赏。陛下隆恩,臣女铭记五内,必当时刻谨记,忠君爱国,绝不敢恃宠而骄,妄提非分之请!”她将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充满了惶恐与感恩,丝毫没有得意忘形之色。
(内心OS:功高震主?鸟尽弓藏?这剧本我熟。这‘恩典’看似是天大荣耀,实则是烫手山芋,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用好了是护身符,用不好就是催命符。皇帝这是在试探,也是在警告。)
皇帝对姜妙的反应似乎颇为满意,点了点头:“朕金口玉言,既已许诺,断无收回之理。你且记下便是。”他话锋微转,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医术通神,又得……战王赏识,日后当更为朝廷效力,不负朕望。”
这句话,意味深长。直接将姜妙与萧执捆绑提及,既是点明现状,也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告诫。
姜妙心头雪亮,再次叩首:“臣女谨遵陛下教诲!”
赏赐仪式结束,宫宴也终于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散去。姜妙在一众或羡慕、或嫉妒、或敬畏的目光中,躬身退出太极殿。
当她走出那沉重宫门,感受到夜风拂面时,才微微松了口气。手中握着那面沉甸甸的出入宫禁腰牌,想着皇帝最后那深邃难测的眼神,她知道,真正的麻烦,或许才刚刚开始。
(内心OS:爵位、钱财、庄子,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收了无妨。至于那个‘恩典’……得找个最合适的时机,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行。而现在,指婚的风波,怕是躲不掉了。)
救驾的首功,将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之巅,却也让她彻底暴露在帝国权力斗争的最核心,再无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