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沈阳仓库的惊魂!小李破局显高光,内鬼线索惊现-《烽火神忆破敌》

  (上章回顾:陈宇广州越秀山清完“磐石”残余,带凉茶膏与木棉花回北平。

  刚歇满三天,沈阳密电劈来——“和平区‘美国商人’住处藏发报机,疑传志愿军后勤线路图”。

  1950年6月10日清晨,沈阳和平区老洋行改的公寓外,槐树叶“沙沙”扫过墙面,陈宇左臂纱布还渗着淡红。

  手抓在凉冰冰的铁门把上,刘勇握着警备团的枪,王秀兰挎着反间谍科的设备包,三人屏着气——门后就是第一重险。)

  (上午8时10分·公寓内——发报机触闪回)

  “哐当!”刘勇一脚踹开公寓门,铁门上的锈渣“簌簌”掉。最先冲进去的战士小张突然顿住:“陈部长!桌上有美式发报机!”

  陈宇跟着进,左臂贴紧身侧不敢晃,右手先碰发报机磨损的黑胶按键——指腹蹭过凹痕的瞬间,记忆碎块猛地撞进来(眼尾发红,指尖倏然缩紧,喉结压着闷响):

  闪回只有碎片:美军间谍按按键时,左手无名指有月牙形小伤口,指尖沾着黑糊糊的油,按键声混着“仓库”“1小时”的模糊话音,没提情报藏哪。

  “这按键磨出坑了,天天用,不是摆设。”陈宇的声音沉得发紧,指节磕在发报机侧面。

  “王秀兰,调残留电波,快!” 王秀兰早蹲在设备旁,旋钮“咔嗒咔嗒”转,电流“滋滋”刺耳朵:“有了!截到片段——‘后勤线路图藏仓库,1小时后炸兵工厂生产车间’!”

  (上午8时20分·奔仓库路上——危机迫近)

  “是机床厂老仓库!离兵工厂就两里地。”

  刘勇拽着小张往门外跑,军靴踩得水泥地“咚咚”响,嗓门急得带颤,“那仓库堆的全是机床零件,炸了能连兵工厂车间一起掀!”

  王秀兰边跑边扒设备包,掏出探测器举着:“电波显是美式M1945绊发炸药!引线细得跟头发丝似的,藏在暗处看不见。”

  陈宇跟在后面,左臂的纱布磨到衣襟,疼得他皱眉却没吭声,只喊:“小张,进去别乱碰货架!特务爱用零件挡引线!”

  (上午8时25分·仓库内——踩线炸响)

  铁皮仓库门“吱呀”被刘勇拽开,霉味混着机油味扑脸。

  小张记忘记陈宇交代的话,脚刚迈进去,裤脚突然勾住什么——“咔嗒”一声轻得像落灰。

  “别动!”陈宇喊得嗓子发紧,可晚了——墙角的炸药包引线“刺啦”冒起火星,灰黑色的烟丝裹着焦味飘过来。

  “躲开!”小张猛地把身边的战士往旁边推,自己扑向炸药包。

  “嘭”的一声闷炸,货架上的螺栓“哗啦啦”砸下来,小张的左臂瞬间红了——炸开的铁皮划开个大口子,血顺着袖口往下滴。

  “小张!”刘勇扑过去按住他的伤口,嗓门都哑了,“狗日的特务!炸伤俺们人,俺非揪出幕后的不可!”

  (上午8时30分·货架旁——二次闪回破局)

  陈宇蹲在炸出的小坑边,指尖摸向货架最底层的铁盒——盒边还留着新鲜指印。

  指腹蹭到黑油的瞬间,闪回再炸开(眼尾泛潮,指尖按在铁盒上没动,声音带着后怕的稳):

  还是碎片:间谍藏铁盒时,无名指伤口蹭在盒盖,把引线绕在货架层板下,只露半截灰黑线头,藏完还往铁盒里倒了点油——没说是什么油。

  “引线绕在层板下,别碰!”陈宇拽开要拆铁盒的战士,目光扫过小张滴在地上的血,突然问。

  “那美国商人昨天去过哪?” 小李气喘吁吁跑进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购物小票,汗湿的纸角卷着边。

  “查……查了!昨天在机床厂门口杂货铺,买过‘沈阳机床厂专用防锈油’!”

  (上午8时35分·铁盒解密——小李发现)

  “防锈油!”王秀兰突然拍腿,“发报机按键上的黑油就是这个!铁盒里的图纸浸了油,看不见字。”

  小李赶紧往门外跑,没两分钟拎着包细砂纸回来,喘得直弯腰:“老板说……说他买油时还买了砂纸,蹭浮油用的!俺刚去借了包。”

  发现老板从柜台下拖出个木盒,砂纸堆在沾着防锈油的油桶旁,盒盖刻着‘沈阳机床厂专供’——跟仓库铁盒的字一模一样!”

  他蹲在铁盒旁,手抖着用砂纸轻轻蹭盒里的图纸,“沙沙”声里,黑乎乎的油层慢慢掉,淡蓝色的线条露出来。

  王秀兰凑过去,指着线条上的“★”:“是志愿军后勤线路图!从沈阳兵工厂到鸭绿江边的中转站,标得清清楚楚。”

  陈宇看着小李汗湿的额发,拍了拍他的肩:“好小子,不是光会整理档案,这票查得救命。”

  (上午8时40分·包扎现场——战友情浓)

  卫生员蹲在地上,用绷带缠小张的胳膊,纱布很快红了。

  小张咬着牙笑,没哼一声,只拽着刘勇的衣角:“团长,俺没事……就划了道口子,等拆了线,还能跟你抓特务、守兵工厂。”

  陈宇摸出兜里的广州凉茶膏,递过去:“这膏子消炎,让卫生员涂在纱布里。”

  刘勇接过来,粗手粗脚帮卫生员拧开盖子,凉茶膏的清苦味飘开:“你小子刚才推战友那下。

  够爷们!回头给你请功,让全警备团都知道你小张的名!” 小张的脸瞬间红了,别过脑袋盯着仓库的墙,嘴角却翘得老高。

  (上午8时50分·设伏抓间谍——反抗与狡辩)

  “还有20分钟炸兵工厂,间谍肯定回来拿图纸!”刘勇让战士们躲在货架后,枪栓“咔嗒”上膛。

  仓库门“吱呀”响时,陈宇按住腰间的枪——5个穿西装的人走进来,为首的“美国商人”举着枪,口音怪得很:“把图纸交出来,不然……”

  “交你娘的!”刘勇突然喊,战士们全冲出去。

  瘦高个间谍摸出腰间的手榴弹,刚要拉环,陈宇的枪托“嘭”砸在他手腕上,手榴弹“当啷”滚在地上。

  被按在地上时,瘦高个疯了似的喊:“俺们是被逼的!家人在驻日美军基地里!不发线路图,他们就杀了俺老婆孩子。”

  另一个间谍想咬刘勇的手,刘勇一拳砸在他下巴上,骂得带沈阳土话:“被逼就炸兵工厂?炸了俺们志愿军没枪用,前线战士死在美军手里,你咋不说!” 间谍的脸瞬间白了,耷拉着脑袋没声了。

  (上午9时·兵工厂布防——线索关联)

  “刘勇,带小张去医院,顺便去兵工厂加固布防,重点守中转站。”

  陈宇把线路图递给他,“让工人师傅看看这‘★’标在哪,提前挪走附近的零件,别让炸弹有机会炸。”

  刘勇立正敬礼,扶着小张往外走:“放心!俺守着兵工厂,特务想炸,得先踏过俺的尸体。”

  王秀兰调试着设备,突然“滴滴”响:“陈部长!截到新电波,是给台湾发的——‘线路图已送,沈阳有公安内鬼协助’。”

  陈宇的指尖猛地攥紧线路图,纱布下的伤口疼得他皱眉:“内鬼?北平刚来电,7月5号开反间谍会议,这线索得带回去查!”

  小李蹲在仓库门口,翻着手里的购物小票,突然喊:“陈部长!杂货铺老板说,那美国商人买油时,还问‘公安查得严不严’。

  有个穿公安制服的人在旁边听,没露脸!” 王秀兰凑过来,设备屏幕亮着:“电波里的‘内鬼’,说不定就是这人!”

  陈宇接过小票,指尖蹭过“防锈油”“砂纸”几个字,心里透亮:“这小票、砂纸、油浸的图纸,都是证据。

  反间谍会议上,得把这内鬼揪出来——不然以后查间谍,咱们的人都得被盯着。”

  槐树叶又“沙沙”扫过,沈阳的风裹着机油味,可陈宇的心里比刚才炸响的炸药还沉——内鬼藏在身边,比明面上的特务更吓人。

  (上午9时30分·返程准备

  王秀兰把线路图折成三角,塞进陈宇的口袋:“这图浸过油,不怕潮,带回去给反间谍科看。”

  小李拎着设备包,还在翻刚才的记录:“俺把杂货铺老板的话都记下来了,那穿公安制服的人,穿的是旧款灰布制服,跟咱们现在的藏青色不一样。”

  陈宇点头,摸了摸口袋里的凉茶膏——从广州到沈阳,这膏子治了小张的伤,也记着一路的肃特事。

  “走,回北平。” 他往汽车边走,左臂的疼还在,可脚步稳得很,“内鬼、美军基地、线路图,反间谍会议上,咱们得把这团乱麻理清楚。”

  汽车的引擎“轰隆”响,朝着北平的方向开去——仓库的炸弹拆了,可藏在暗处的“内鬼”,才是下一场硬仗。

  【历史档案】

  本章核心装备——美式M1945型绊发炸药包(1945年军用版) ,美军援助国民党特务、用于破坏兵工厂的核心爆破工具:

  1. 基本参数:金属外壳(涂灰色防锈漆,长15c宽8c高5c,内装200g TNT炸药。

  绊线为透明尼龙线(直径0.1,接近隐形),触发压力仅500g(裤脚勾住即可触发),延迟0.3秒爆炸,杀伤半径3-5米。

  2. 性能特点:适配“环境伪装”——可绑定货架、木箱(本章藏仓库货架下,用零件遮挡)。

  外壳可涂防锈油(既防金属生锈,又能掩盖炸药硝味,与图纸浸油藏线索的操作适配)。

  体积小,能塞进机床零件箱,难被常规探测器识别。

  3. 实战用途:本章间谍用其设陷阱,靠尼龙绊线触发,企图炸伤公安、拖延取线路图时间。

  因小李查购物记录、借砂纸蹭油显图,加陈宇靠闪回碎片识引线,最终未造成重大伤亡。

  建国后成为反间谍实操案例——公安总结“查特务购物记录 砂纸蹭油显密写”的方法,大幅提升破局效率。

  速追更订阅!下章第31章:反间谍会议上的信任危机(1950.7.5,中央公安部反间谍办公室)高能拉满。

  陈宇带沈阳的线路图、砂纸小票参会,刚说“小李查线索立大功”,就有人举报“小李和杂货铺老板私下见面,是内鬼同伙”。

  更惊险的是,会议中途密电科截获电波——内鬼就在参会人员里,还伪造了小李收间谍钱的假凭证。

  点击“追更订阅”,解锁陈宇如何用沈阳仓库的“防锈油型号”“砂纸品牌”拆穿假凭证,让杂货铺老板作证,帮小李洗清冤。,顺带揪出诬陷人队伍中的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