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炉炼钢-《杀手崇祯》

  就在毕懋康、徐光启等人还沉浸在燧发枪图纸带来的震撼中时,崇祯接下来的话语,让他们刚刚平复一些的心潮再次掀起了滔天巨浪。

  “利器之基,在于良材。”

  崇祯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寻常灌钢、苏钢,杂质多,韧性不足,易脆易裂,用以制造这般精密的铳机炮管,隐患无穷。”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激动之情尚未褪去的毕懋康脸上。

  “毕卿,你精研此道,当知朕所言非虚。”

  毕懋康连忙收敛心神,郑重答道:“陛下明鉴!确是如此!上好铳管需用闽铁反复锻打,费时费力,成品十不存一,且尺寸规制难以统一,此乃制约火器威力与装备之痼疾!”

  崇祯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另一卷更为厚实的绢帛,缓缓在案上铺开。

  这上面绘制的,不再是具体的武器,而是一种结构奇特的炉体示意图,以及配套的送风、加热、出料系统,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

  “此乃 ‘高炉炼钢法’ 之要略。”

  崇祯的手指划过图纸上那高耸的炉体结构。

  “以此法,可融铁矿为铁水,去其杂质,直接得到品质更高、更为均匀的钢水。”

  “钢……钢水?!” 毕懋康失声惊呼,眼睛瞬间瞪得滚圆。他一生与钢铁打交道,深知将生铁炼成熟铁,再百炼成钢是何等艰辛的过程。直接得到钢水?这简直如同神话!

  徐光启、孙元化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虽不似毕懋康那般专精,但也深知这意味着什么!汤若望更是目不转睛,蓝色的眼眸中充满了惊异与思索。

  “陛下……此法……此法当真可行?” 毕懋康的声音带着剧烈的颤抖,他扑到图纸前,几乎是趴在上面,贪婪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这炉体构造……这热风……这……妙啊!以焦炭为燃料,热风鼓入,提升炉温……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困扰老夫多年的炉温不足、杂质难除的问题,竟可由此法解决!”

  他越看越是激动,身体因为极度的兴奋而微微发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打开。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这技术瑰宝之时,崇祯冰冷而严肃的声音,如同寒冬腊月的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工坊内炽热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此法。”

  崇祯的目光变得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徐光启、孙元化、毕懋康、汤若望,无一例外。

  “关系国运,关乎社稷存亡。”

  他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乃朕梦中所得,视为帝国最高机密。”

  “今日于此室中,出朕之口,入尔等之耳。”

  “若有只言片语,任何图形结构,胆敢泄露于此室之外……”

  崇祯停顿了一下,工坊内落针可闻,连毕懋康粗重的呼吸声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无论尔等身居何职,有何等才学,立斩不赦。”

  “夷三族。”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在场所有人,包括见多识广的汤若望,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毕懋康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从技术的狂热中彻底清醒过来。

  他看着皇帝那双冰冷得不带丝毫人类情感的眼睛,毫不怀疑这番话的真实性。

  这不再是商讨,而是命令,是带着血淋淋后果的铁律。

  徐光启和孙元化更是脸色发白,连忙躬身应道:“臣等谨记!必守口如瓶,以性命担保!”

  汤若望也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用略显生硬的汉语郑重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以我的信仰起誓,绝不泄露半分。”

  崇祯的目光最后落在毕懋康身上。

  毕懋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整理衣冠,以最庄重的姿态跪倒在地,肃然道:“陛下!老臣以此残躯与毕氏满门性命立誓!此法必烂于心,死于腹!若违此誓,天人共戮,永堕轮回!”

  他知道,皇帝将这足以改变国力的重器交到他手上,是何等的信任,也是何等的风险。

  这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身家性命。

  “起来吧。”

  崇祯微微颔首,气氛稍缓。

  “具体细节,朕会陆续口授于你。

  所需物料、场地、可靠工匠,由徐光启、孙元化协同办理,御马监派兵驻守,所有人等,许进不许出。

  朕,只要结果。”

  他再次强调。

  “一年之内,朕要看到合格的钢水,要看到用新钢打造的燧发枪铳机与炮管样品。”

  “臣等,遵旨!”

  四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使命感。

  他们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们手中掌握的,不再仅仅是奇巧技艺,而是足以撬动整个天下格局的力量。

  而守护这个秘密,与实现这个目标,同等重要。

  工坊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外面的世界隔绝。

  里面,是即将点燃的工业之火,与沉重的、用鲜血铸就的保密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