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绝缘层的温度-《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苏工的布鞋底在泥地上蹭出一溜湿痕。他刚把最后一根电极柱砸进夯实的土坑,掌心还残留着熬绝缘层时的灼痛——昨晚最后一批材料入锅时,铁勺碰翻了烧红的炭块,火星子溅在他手上,现在还留着两道红印子。

  “苏工!”

  通讯员小周的声音从山脊线方向撞过来,带着股急火燎的味道。苏工抬头,看见小周连滚带爬冲过来,军装下摆沾着草籽,手里的望远镜都歪了:“鬼子前锋到谷口了!支队长让您去指挥部!”

  苏工的手一抖,刚熄火的铁锅“哐当”砸在地上。他顾不上捡,扯下沾着松节油的手套往腰间一塞,拔腿就往指挥部跑。鞋底沾着的石英砂在泥地里磨出刺耳的声响,他跑过区小队的埋伏点时,听见战士们在给步枪上刺刀,金属摩擦声像一群蜜蜂在飞。

  指挥部的帐篷门帘被风掀起又落下。苏工掀帘进去,迎面撞上一股浓重的火药味——林烽正蹲在地上调试无线电,煤油灯的光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地图铺在木桌上,用红蓝铅笔标满了鬼子的位置:前锋两个小队已到谷口,迫击炮阵地设在东侧山坳,后续部队正沿着缓坡推进。

  “苏工!”林烽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看看这个。”他推过望远镜,镜片上还凝着层薄雾,“鬼子的迫击炮已经试射了三轮,现在在调整射界。”

  苏工凑过去,看见谷口外的空地上,鬼子的炮兵正围着迫击炮打转,炮管上的膏药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咽了口唾沫——这些重迫击炮要是砸在主阵地上,后果不堪设想。

  “电网都到位了?”林烽放下望远镜,指节敲了敲桌上的电流表。

  “两层电极,总长200米。”苏工扯开衣领扇风,汗珠顺着下巴滴在地图上,“绝缘层加了三倍桐油,石英粉筛了七遍,应该扛得住。”

  “别轻敌。”林烽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铝制饭盒,塞给苏工,“喝口热水。要是电流不稳,立刻拉闸——咱们还有第二道铁丝网和预备队。”

  苏工接过饭盒,热气熏得他眼眶发酸。他想起昨夜熬绝缘层的场景:苏工带着军工组的六个小伙子,守着铁锅轮流搅拌,松节油的气味熏得人睁不开眼。桐油和虫胶在高温下慢慢融合,从稀汤变成稠胶,最后熬成琥珀色的胶体。他们往电极柱上涂了四层,每一层都要等完全冷却再涂下一层,手背上全是被烫起的泡。

  “对了!”苏工突然想起什么,放下饭盒,“绝缘层在180度高温下熬制,可能会有微小气泡。等下通电后,您盯着电流表——要是有超过0.5安培的波动,立刻断电!气泡受热膨胀会击穿绝缘层!”

  林烽重重点头,手指在电流表刻度盘上虚点两下:“我让通讯员守着仪表,有情况马上汇报。”

  帐篷外传来“轰”的一声闷响。两人同时抬头,看见谷口腾起一团黑烟——鬼子的迫击炮开始试射了。炮弹落在离主阵地三百米的地方,炸起的泥土溅在铁丝网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鬼子急了。”林烽抓起望远镜,“前锋已经散开,呈散兵线冲锋了!”

  苏工凑到帐篷口,看见山脊线下的雾气已经被枪炮声撕开。鬼子的前锋队呈鱼贯式冲锋,前排举着盾牌,后排端着步枪,刺刀尖在晨光里闪着冷光。最前面的几个鬼子已经冲进三号高地和主阵地之间的鞍部,那里正是电网的位置。

  “支队长!”通讯员小周冲进来,怀里抱着部野战电话,“区小队报告,鬼子距鞍部还有200米!”

  林烽的手指按在地图上的鞍部标记:“通知苏工,准备通电。让预备队上刺刀,等电网生效就冲上去拼!”

  苏工转身往外跑,刚掀开帘子,就被林烽叫住:“等等!告诉战士们,电网是最后一道保险——不到万不得已,别让任何人靠近!”

  苏工应了一声,消失在晨雾里。林烽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七点十七分,距离鬼子最初摸哨,不过七个小时。

  鞍部的枪声越来越密。林烽听见区小队的捷克式轻机枪响了,“哒哒哒”的射速压得鬼子抬不起头。但鬼子的迫击炮还在轰,第二发、第三发,弹着点越来越近,有一发直接落在主阵地边缘,炸翻了两个民兵的土堡垒。

  “来了!”

  通讯员的尖叫让林烽浑身一震。他抓起望远镜,看见最前面的鬼子已经踏入鞍部——那里的电网像道银蛇,在草丛里若隐若现。

  “通电!”林烽对着通讯器吼。

  苏工的声音从另一部电话里传来,带着电流杂音:“三、二、一——通!”

  电流表指针猛地跳到2000伏。林烽盯着仪表,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一秒,两秒,三秒……

  “有波动!”通讯员突然喊,“电流从1.8安培跳到2.3!”

  林烽的手心全是汗。他想起苏工说的“气泡”——难道绝缘层出问题了?

  “稳住!”苏工的声音比他还急,“是松节油挥发!正常现象!再坚持十秒!”

  电流表指针晃了晃,慢慢稳定在2.0安培。林烽长出一口气,抬头看向鞍部——

  鬼子像被无形的手拽住了。最前面的那个鬼子突然僵住,手里的步枪“哐当”掉在地上,身体抽搐着往后仰。第二个鬼子想往前冲,却被电弧击中,钢盔冒起青烟,连人带枪飞出去半米。第三个、第四个……整个冲锋队列像撞在无形的墙上,发出此起彼伏的惨叫。

  “成了!”小周欢呼起来。

  林烽却没笑。他看见鞍部的草丛里,被电死的鬼子尸体堆成了小堆,焦黑的皮肤冒着青烟。但鬼子的后续部队还在往上涌,迫击炮弹依旧在主阵地周围炸响。

  “苏工!”林烽对着通讯器喊,“电网撑住了吗?”

  “撑得住!”苏工的声音带着疲惫的兴奋,“绝缘层没击穿!就是松节油挥发得太快,得随时补涂!”

  林烽松了口气,转身看向地图。鬼子的前锋被电网挡在鞍部,后续部队被迫击炮压制在谷口,现在正是反击的好时机。

  “让预备队上!”他抓起望远镜,“跟我冲!”

  帐篷门帘被风掀开,林烽提着驳壳枪冲出去。晨雾已经散尽,阳光照在鞍部的电网上,泛着刺目的光。他看见苏工蹲在电极柱旁,正往绝缘层裂缝里补涂桐油,手背上全是血泡。

  “苏工!”林烽喊。

  “支队长!”苏工抬头,脸上沾着黑灰,“电网温度有点高,但还能撑!您放心冲!”

  林烽笑了。他举起驳壳枪,朝天空打了个短促的三枪——这是总攻的信号。

  预备队的战士们跃出战壕,刺刀上闪着寒芒。区小队的轻机枪跟上,压制住鬼子的火力。民兵们扛着土雷往谷口跑,准备炸掉鬼子的迫击炮阵地。

  林烽冲在队伍最前面,子弹擦着他的耳朵飞过。他看见最前面的鬼子正在溃退,有的抱着被电焦的胳膊哀嚎,有的往回跑时被流弹击中。

  “兄弟们!冲啊!”他大喊。

  战士们的呐喊声像山洪暴发,淹没了鬼子的惨叫。林烽踩着鬼子的尸体冲过鞍部,看见苏工正站在电极柱旁,朝他挥手。

  晨风吹过,松涛阵阵。林烽摸了摸怀里的手榴弹,又看了看身边的战士们——他们的脸上沾着血污,眼里却闪着光。

  “我们守住了。”他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