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电网的缺口-《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迫击炮的轰鸣像重锤砸在耳鼓上。

  林烽刚把望远镜从鞍部移开,就听见“咚”的一声——一发炮弹落在电极柱旁的草地上,炸起的泥土像喷泉般溅起,有几滴甚至甩到了电网的绝缘层上。他瞳孔骤缩,盯着那处新出现的裂纹——像道细小的伤口,正顺着绝缘胶的缝隙往里渗。

  “电流下降!”苏工的尖叫刺破硝烟。

  林烽扑到电流表前,指针果然在疯狂下跌——从2000伏直线坠到1000伏,最后稳定在900伏。电弧变得微弱,像快熄灭的蜡烛,偶尔才窜起一丝蓝光。

  “鬼子在炸电网!”区小队的战士抱着捷克式轻机枪喊,“他们想冲过来!”

  林烽的手心全是汗。他抓起望远镜,看见鬼子的后续部队已经从谷口涌上来,端着步枪,猫着腰往鞍部扑——电网的电流弱了,他们显然想趁机突破。

  “预备队上!”他对着通讯器吼,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急,“用土雷炸鬼子的侧翼!吸引他们的火力!”

  小周立刻吹响哨子。埋伏在两侧山脊的区小队战士抱着土雷窜出去,猫着腰往鬼子堆里钻。不到一分钟,“轰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土雷在鬼子中间炸开,泥土和弹片飞得到处都是。冲在最前面的鬼子被掀翻,后面的慌了神,阵型瞬间乱成一团,有的往回跑,有的往旁边躲,原本整齐的冲锋队列变成了溃散的羊群。

  “好样的!”王二蛋攥着步枪喊,手里的土雷引线都快被他拽断了。

  林烽却没笑。他盯着电网——电流虽然稳定了些,但绝缘层的裂纹还在扩大,最多再撑十分钟。苏工正蹲在电极柱旁,用放大镜看裂纹,额头的汗滴在镜片上,模糊了他的视线。

  “苏工!”林烽喊,“能修好吗?”

  苏工没抬头,手指在裂纹处摸了摸:“泥土混着弹片,把绝缘层划开了。现在补涂桐油也来不及——等桐油渗进去,电流早垮了。”

  林烽的脑子飞速转。他想起系统给的“绝缘材料配方”里,提到“聚四氟乙烯”——那种材料的电阻率极高,耐高温耐高压,可现在连石英粉都得省着用,哪来的聚四氟乙烯?

  突然,苏工猛地站起来,扯下手腕上的手表。那是块旧上海表,钢壳子磨得发亮,表蒙是块厚玻璃。他蹲下来,用刺刀撬开表背,取出里面的玻璃表蒙——圆滚滚的,沾着点机油。

  “把这个贴上去!”苏工把表蒙塞进绝缘层的裂纹里,“玻璃的电阻率高,能暂时挡住泥土和湿气!”

  战士们都愣了。王二蛋凑过来:“苏工,这能行吗?”

  “试试!”苏工咬着牙,用镊子把玻璃表蒙按进裂纹,“要是不行,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玻璃表蒙贴上去的瞬间,林烽看见电流表的指针动了——从900伏慢慢往上升,1000伏,1200伏,最后停在1500伏。电弧重新亮起来,虽然不如之前亮,但足够挡住冲过来的鬼子。

  “成了!”苏工一屁股坐在地上,手在抖,“暂时稳住了……”

  林烽松了口气。他望着苏工——这个平时文绉绉的技术员,此刻脸上全是黑灰,额角的头发被烧焦了一撮,却笑得像个孩子。

  “支队长!”通讯员小周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鬼子撤退了!”

  林烽抬头,看见山脊线上的鬼子正在往回跑。有的拖着伤员,有的丢弃了步枪,有的甚至把钢盔往地上一扔,只顾着逃命。迫击炮阵地已经没了动静——区小队的土雷炸哑了他们的炮管。

  “追!”林烽抓起驳壳枪,“别让鬼子歇口气!”

  战士们呐喊着冲出去,踩着鬼子的尸体往谷口追。林烽跟着跑了两步,又停下——他望着鞍部的电网,那些裂纹还在,玻璃表蒙贴在上面,像块补丁。

  苏工走过来,手里拿着块破布,擦着手上的机油:“只是……电网的缺口太大了。”他指着裂纹处,“下次鬼子要是集中火力轰这里,肯定能冲进来。”

  林烽望着远处的山谷。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电网的蓝白色电弧上。他摸了摸怀里的手榴弹,又看了看身边的苏工——这个昨天还因为绝缘层开裂哭丧着脸的技术员,今天用一块玻璃表蒙救了整个防线。

  “没关系。”他拍了拍苏工的肩膀,“咱们还有下次。至少今天,咱们守住了。”

  苏工笑了。他指着电网的裂纹:“下次我做个聚四氟乙烯的绝缘片——就算没有原料,我也能熬出来。”

  林烽点头。他望着正在撤退的鬼子,望着欢呼的战士,突然觉得,这电网的缺口不是失败,是教训——是他们通往更强防御的第一步。

  风里传来远处的枪声。那是区小队在追击鬼子。林烽转身,往谷口走去。他的靴底踩在泥土里,沾着草屑和血污,却走得异常坚定。

  因为他知道,明天,他们会造出更好的电网。后天,他们会造出更厉害的武器。总有一天,他们能把鬼子赶出中国,让这片土地,再也没有战争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