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李余然得知北境军属遇袭,震怒之余,更感惊心。对手的触角竟已伸至北境军营内部!他不再犹豫,动用了雷霆手段。借着贡使事件调查和此次军属遇袭的由头,他下令影卫联合刑部,对朝中所有与西域事务、军需调配、信息传递相关的部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秘密清洗。数名品阶不高却身处关键岗位的官员被悄无声息地带走,其中,赫然包括了安湄之前留意到的那位内书房翰林!
严刑拷问之下,那翰林最终招认,他确实收受过来自宫外不明势力的重金,负责打探并向宫外传递一些关于陛下对西域态度、以及北境军务动向的模糊信息,但他对“沙蛇”一无所知,也不知上线具体身份。
线索似乎再次断在了外围。但这次清洗,如同一次刮骨疗毒,暂时肃清了已暴露的隐患,也让那隐藏更深的黑手,暂时收敛了爪牙。
就在后方风声鹤唳之际,深入西域的联合侦缉队,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第一个目标区域——一片位于丝绸之路支线附近、被称为“鬼哭峡”的混乱地带。这里各方势力混杂,盗匪横行,也是传言中“沙蛇”经常出没的区域。
“鬼哭峡”名不虚传,风过嶙峋石壁,呜咽如泣。联合侦缉队的三人:晟国老斥候校尉韩罡、影卫高手“灰隼”、医官陈杞与渊国郡王萧冉及其两名死士在此会合。六人伪装成一伙破损严重、急于脱手货物的倒霉商队,混迹于峡谷外围一个由流民、逃犯和零星部落民组成的临时聚居点。
韩罡凭借其方言能力和老练的交际,很快从几个酗酒的驼队护卫口中套出些零碎信息:近半年,确有一伙行踪诡秘、手段狠辣的外来者在此地活动,他们不轻易与人交往,但似乎与峡谷深处最凶悍的一股马贼“黑风团”有所勾连。有人隐约见过他们手臂上似乎有暗色纹身,但具体模样看不真切。
北境大营,陆其琛对侦缉队出发后遭遇的“警告”耿耿于怀。他借整顿军纪之名,对全军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摸排,尤其是负责文书传递、人员调度、以及与外界接触频繁的部门。虽未再发现明显的内奸,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笼罩着大营,人人自危,却也使得纪律为之一肃。
京城,李余然对那内书房翰林的处置秘而不宣,只对外称其“染病静养”。此番清洗虽暂时压制了内部,却也让他更加孤立,对朝臣的疑心更重。他将更多政务交由新提拔的、看似背景干净的官员处理,自己则通过影卫和内书房牢牢掌控着最终决策权。安湄敏锐地察觉到宫中气氛的变化,她更加谨慎,与任何官员的接触都保持在礼仪性的最低限度,转而通过王妃的身份,对京城几家大型药铺和慈善堂加大了“慈善捐助”,以此构筑更温和无害的形象。
侦缉队在鬼哭峡外围徘徊数日,进展缓慢。那“黑风团”老巢位于峡谷深处,地势险要,戒备森严,难以靠近。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机会意外降临。一股与“黑风团”有宿怨的流寇袭击了“黑风团”的一支外围小队,双方在聚居点附近爆发混战。
混战中,萧冉郡王眼尖地发现,一名“黑风团”小头目在搏杀时,衣襟撕裂,露出的手臂上,赫然是一个与之前发现的青铜腰牌上几乎一模一样的异兽图腾纹身!
“沙蛇!”几人心中同时一震。
他们趁乱擒住了那名受伤的小头目,由韩罡和灰隼连夜秘密审讯。起初,这小头目嘴硬得很,但在灰隼精准而冷酷的刑讯手段下,加之陈杞以其家人安危巧妙暗示,他终于崩溃招供。
他承认“黑风团”大约在半年前,开始与一伙自称“沙蛇”的人合作。“沙蛇”为他们提供精良武器、情报,甚至帮他们训练手下,条件是“黑风团”需听从“沙蛇”的指令,执行一些特定任务,包括劫杀特定商队、在特定水源投撒“无害”的药物,以及为“沙蛇”的人员和物资提供掩护与通道。至于“沙蛇”的核心成员是谁,老巢在何处,他这等小角色一概不知,只模糊听说,真正的首领似乎很少亲自前来,多数指令是通过一个被称为“信使”的神秘人物传达。
安若欢收到了侦缉队初步确认“沙蛇”与“黑风团”勾结、并获取部分情报的消息。
“信使……”他沉吟道,“此乃关键。擒贼擒王,需找到此‘信使’,方能顺藤摸瓜,触及核心。”
他让白芷传信陆其琛:“侦缉队已近虎穴,风险倍增。需令其暂停深入,转为严密监控‘黑风团’与‘信使’之联络。同时,北境及渊国边境,需加强所有可能与‘信使’往来路径之监控,尤其是那些看似寻常、不易察觉的小道、商路。此‘信使’能往来无忌,必有稳妥身份掩护。”
皇宫中,李余然接到侦缉队取得突破的密报,精神为之一振。这是他近期得到的唯一好消息。他立刻密令陆其琛,务必保障侦缉队安全,并尽可能活捉“信使”。同时,他再次严令影卫,加大对国内所有可能与西域信使往来渠道的监控,尤其是那些看似与朝臣勋贵有关的商队。
焦虑与期待交织在他心中,他既盼着侦缉队能一举功成,又担心这希望再次落空,甚至引来对方更疯狂的反扑。
侦缉队依据安若欢的建议,暂停了对“黑风团”老巢的强攻计划,转而利用擒获的小头目作为内应,开始在“黑风团”外围布控,重点监视其与外界联络的几条隐秘路径。
等待是煎熬的。在沙漠边缘的酷热与夜晚的严寒交替中,他们潜伏了整整十日。终于,在第十一日黄昏,一支仅有三人、打扮与寻常西域行商无异的驼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黑风团”的势力范围,径直朝着老巢方向而去。
严刑拷问之下,那翰林最终招认,他确实收受过来自宫外不明势力的重金,负责打探并向宫外传递一些关于陛下对西域态度、以及北境军务动向的模糊信息,但他对“沙蛇”一无所知,也不知上线具体身份。
线索似乎再次断在了外围。但这次清洗,如同一次刮骨疗毒,暂时肃清了已暴露的隐患,也让那隐藏更深的黑手,暂时收敛了爪牙。
就在后方风声鹤唳之际,深入西域的联合侦缉队,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第一个目标区域——一片位于丝绸之路支线附近、被称为“鬼哭峡”的混乱地带。这里各方势力混杂,盗匪横行,也是传言中“沙蛇”经常出没的区域。
“鬼哭峡”名不虚传,风过嶙峋石壁,呜咽如泣。联合侦缉队的三人:晟国老斥候校尉韩罡、影卫高手“灰隼”、医官陈杞与渊国郡王萧冉及其两名死士在此会合。六人伪装成一伙破损严重、急于脱手货物的倒霉商队,混迹于峡谷外围一个由流民、逃犯和零星部落民组成的临时聚居点。
韩罡凭借其方言能力和老练的交际,很快从几个酗酒的驼队护卫口中套出些零碎信息:近半年,确有一伙行踪诡秘、手段狠辣的外来者在此地活动,他们不轻易与人交往,但似乎与峡谷深处最凶悍的一股马贼“黑风团”有所勾连。有人隐约见过他们手臂上似乎有暗色纹身,但具体模样看不真切。
北境大营,陆其琛对侦缉队出发后遭遇的“警告”耿耿于怀。他借整顿军纪之名,对全军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摸排,尤其是负责文书传递、人员调度、以及与外界接触频繁的部门。虽未再发现明显的内奸,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笼罩着大营,人人自危,却也使得纪律为之一肃。
京城,李余然对那内书房翰林的处置秘而不宣,只对外称其“染病静养”。此番清洗虽暂时压制了内部,却也让他更加孤立,对朝臣的疑心更重。他将更多政务交由新提拔的、看似背景干净的官员处理,自己则通过影卫和内书房牢牢掌控着最终决策权。安湄敏锐地察觉到宫中气氛的变化,她更加谨慎,与任何官员的接触都保持在礼仪性的最低限度,转而通过王妃的身份,对京城几家大型药铺和慈善堂加大了“慈善捐助”,以此构筑更温和无害的形象。
侦缉队在鬼哭峡外围徘徊数日,进展缓慢。那“黑风团”老巢位于峡谷深处,地势险要,戒备森严,难以靠近。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机会意外降临。一股与“黑风团”有宿怨的流寇袭击了“黑风团”的一支外围小队,双方在聚居点附近爆发混战。
混战中,萧冉郡王眼尖地发现,一名“黑风团”小头目在搏杀时,衣襟撕裂,露出的手臂上,赫然是一个与之前发现的青铜腰牌上几乎一模一样的异兽图腾纹身!
“沙蛇!”几人心中同时一震。
他们趁乱擒住了那名受伤的小头目,由韩罡和灰隼连夜秘密审讯。起初,这小头目嘴硬得很,但在灰隼精准而冷酷的刑讯手段下,加之陈杞以其家人安危巧妙暗示,他终于崩溃招供。
他承认“黑风团”大约在半年前,开始与一伙自称“沙蛇”的人合作。“沙蛇”为他们提供精良武器、情报,甚至帮他们训练手下,条件是“黑风团”需听从“沙蛇”的指令,执行一些特定任务,包括劫杀特定商队、在特定水源投撒“无害”的药物,以及为“沙蛇”的人员和物资提供掩护与通道。至于“沙蛇”的核心成员是谁,老巢在何处,他这等小角色一概不知,只模糊听说,真正的首领似乎很少亲自前来,多数指令是通过一个被称为“信使”的神秘人物传达。
安若欢收到了侦缉队初步确认“沙蛇”与“黑风团”勾结、并获取部分情报的消息。
“信使……”他沉吟道,“此乃关键。擒贼擒王,需找到此‘信使’,方能顺藤摸瓜,触及核心。”
他让白芷传信陆其琛:“侦缉队已近虎穴,风险倍增。需令其暂停深入,转为严密监控‘黑风团’与‘信使’之联络。同时,北境及渊国边境,需加强所有可能与‘信使’往来路径之监控,尤其是那些看似寻常、不易察觉的小道、商路。此‘信使’能往来无忌,必有稳妥身份掩护。”
皇宫中,李余然接到侦缉队取得突破的密报,精神为之一振。这是他近期得到的唯一好消息。他立刻密令陆其琛,务必保障侦缉队安全,并尽可能活捉“信使”。同时,他再次严令影卫,加大对国内所有可能与西域信使往来渠道的监控,尤其是那些看似与朝臣勋贵有关的商队。
焦虑与期待交织在他心中,他既盼着侦缉队能一举功成,又担心这希望再次落空,甚至引来对方更疯狂的反扑。
侦缉队依据安若欢的建议,暂停了对“黑风团”老巢的强攻计划,转而利用擒获的小头目作为内应,开始在“黑风团”外围布控,重点监视其与外界联络的几条隐秘路径。
等待是煎熬的。在沙漠边缘的酷热与夜晚的严寒交替中,他们潜伏了整整十日。终于,在第十一日黄昏,一支仅有三人、打扮与寻常西域行商无异的驼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黑风团”的势力范围,径直朝着老巢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