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雨夜的跟踪-《反腐深渊回响》

  滨海市的秋雨来得猝不及防。傍晚六点,陈谨收拾好公文包走出纪委办公楼时,豆大的雨点已经砸在地面上,溅起细密的水花。风裹着雨丝斜扫过来,打在脸上冰凉刺骨,他下意识地拉紧了外套拉链,快步走向停车场。

  刚拉开车门,手机就响了,是苏晴打来的:“外面雨太大了,你开车慢点开,我给你留了热汤,回来就能喝。”

  “知道了,别等我,让念念先睡。”陈谨应着,发动汽车。雨刷器来回摆动,刮去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却刮不散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他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纪委大楼,心里还在琢磨着白天林晓发来的消息——马涛在深圳的踪迹有了新线索,他妻子昨天在一家药店买了治疗心脏病的药,而马涛早年确实有心脏早搏的毛病。

  汽车刚驶出大院,陈谨就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后视镜里,一辆没有挂牌的灰色轿车缓缓跟了上来,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他起初以为是巧合,毕竟这条路上车流量不小,可当他故意放慢速度,那辆车也跟着减速;他加速超车,那辆车又立刻跟了上来,始终咬在他车后十米左右的位置。

  “有意思。”陈谨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这几天他和林晓紧盯着马涛的踪迹,高明远那边肯定收到了风声,现在派人跟踪,无非是想施压,或者摸清他的行踪。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打了个方向,朝着市中心的商业区开去。雨越下越大,路面湿滑,车辆行驶得都很缓慢。灰色轿车依旧紧随其后,像一块甩不掉的膏药。陈谨通过后视镜观察——开车的是个戴鸭舌帽的男人,副驾驶座上还坐着一个人,看不清样貌,但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一直在盯着他的车。

  “想跟就跟吧。”陈谨冷笑一声,脚下稍稍用力,汽车汇入车流,朝着纪委家属院的方向开去。他心里清楚,家属院附近是监控盲区最少的区域——不仅小区门口装了高清摄像头,周边的商铺、路口也都有公安系统的监控覆盖,对方就算再嚣张,也不敢在监控密集区动手。

  果然,当汽车驶进家属院所在的街道时,后视镜里的灰色轿车明显犹豫了。它放慢速度,在路口徘徊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敢跟进来,调转车头消失在雨幕中。陈谨看着那辆车离去的方向,心里的警惕丝毫没有放松——这只是高明远的第一步试探,接下来肯定还有更狠的手段。

  停好车,他快步走进楼道,刚按下电梯,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陈主任,适可而止,别给自己找麻烦。”

  陈谨盯着短信看了几秒,直接删除,然后拨通了林晓的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林晓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陈主任,怎么了?我刚把马涛妻子的药店消费记录整理好,正准备发给你。”

  “先别发。”陈谨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刚才被人跟踪了,灰色无牌轿车,应该是高明远的人。他们已经开始施压了,你那边的证据一定要做好备份,分开存放——你手里放一份,再找个可靠的人托管一份,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电话那头的林晓沉默了几秒,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明白!我现在就把U盘里的证据拷贝到移动硬盘里,让我爸帮忙保管——他是退休的老警察,家里有保险柜,绝对安全。对了,你没事吧?他们没对你怎么样吧?”

  “我没事,已经到家属院了,监控多,他们不敢怎么样。”陈谨说,“明天我们按原计划去深圳,出发前别联系我,直接在高铁站汇合,用暗号对接,防止被监听。”

  “好!暗号还是‘深圳天气怎么样’?”

  “对。”挂了电话,电梯刚好到十八楼,陈谨推开门,就看见苏晴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毛巾,眼神里满是担忧。

  “怎么才回来?电话也打不通。”苏晴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递上毛巾,“我刚才从窗户往下看,好像看见一辆灰色的车在楼下徘徊,是不是……”

  “是跟踪我的。”陈谨没有隐瞒,擦了擦脸上的雨水,“不过我把他们引到监控区,已经走了。”

  苏晴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们真的敢跟踪你?要不要报警?或者跟张主任说一声,申请保护?”

  “不用。”陈谨摇了摇头,“现在报警没有证据,反而会打草惊蛇。张主任那边我会说,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找到马涛,拿到关键证据。只要证据确凿,高明远就不敢再这么嚣张了。”

  他走进客厅,桌上的热汤还冒着热气,旁边放着念念画的画,上面用蜡笔写着“爸爸加油”。陈谨的心里一暖,走过去摸了摸女儿的头——她已经睡着了,小眉头还微微皱着,像是在担心什么。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深圳?”苏晴端来一杯热水,坐在他身边。

  “明天一早。”陈谨喝了口热水,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全身,“林晓已经查到马涛妻子的具体住址了,我们明天过去,争取能找到马涛。”

  “我跟你一起去。”苏晴突然说。

  陈谨愣了一下:“你去干什么?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我才要跟你去。”苏晴的眼神很坚定,“我是医生,万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我还能帮上忙。而且,我跟你在一起,也能放心点。”

  陈谨看着妻子的眼睛,知道她是担心自己,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沉默了半晌,点了点头:“好,但你一定要听我的安排,不能擅自行动。”

  当晚,陈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他拿出手机,翻看林晓发来的马涛妻子的资料——姓名刘梅,今年五十六岁,退休前是中学教师,现在在深圳帮女儿带孩子。资料里还附了一张照片,刘梅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很难想象她会和高明远的贪腐案扯上关系。

  “在想什么?”苏晴的声音从身边传来。

  “在想马涛会不会真的在深圳。”陈谨叹了口气,“他是审批环节的关键人物,只要他开口,就能把张副局长、高明远都牵扯出来。可他现在躲起来,肯定是被高明远威胁了。”

  “或许他也在等机会。”苏晴握住他的手,“不是每个人都像高明远那样没有底线,说不定他心里也有愧疚,只是需要一个能保护他的承诺。”

  陈谨心里一动。苏晴说得有道理,马涛收了封口费,但未必心甘情愿,如果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说不定他真的会愿意作证。“明天见到刘梅,我试着跟她谈谈,看看能不能说服她联系马涛。”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陈谨和苏晴提着简单的行李,打车前往高铁站。在候车大厅里,他看到了穿着便装的林晓,她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看到陈谨后,轻声问:“深圳天气怎么样?”

  “听说有雨,记得带伞。”陈谨回应着,这是他们约定好的暗号。

  林晓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把一个移动硬盘塞到他手里:“我爸已经把备份的证据锁进保险柜了,这个你拿着,里面是最新的银行流水。”

  登上高铁,陈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充满了忐忑。他不知道深圳之行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高明远会不会在那边设下陷阱,但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手里的移动硬盘沉甸甸的,不仅装着证据,更装着李哲、王建国这些受害者的期盼,装着滨海百姓对正义的渴望。

  苏晴握住他的手,轻声说:“别担心,我们会没事的。”

  陈谨点了点头,看向身边的林晓,她正低头整理着资料,眼神坚定。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妻子的支持,有林晓的协助,有张主任的暗中支持,还有千千万万个期待真相的人在背后看着他。

  高铁一路向南,穿过雨幕,朝着深圳的方向驶去。陈谨看着窗外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心里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找到马涛,拿到证据,把高明远一伙绳之以法,还滨海一片清明,让那些受害者得到应有的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