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灶糖飘香 文运暖心-《科级帝君》

  叮铃铃——腊月二十三一大早,陈远就被窗外小贩的叫卖声吵醒了:灶糖!又甜又粘的灶糖!

  小陈曦光着脚丫就往外跑:爸爸,我要吃灶糖!

  林薇笑着拉住儿子:小馋猫,这是晚上祭灶用的,现在不能吃。

  到了单位,陈远发现同事们都在讨论小年夜的安排。

  我媳妇非要我今晚九点前回家祭灶,老王愁眉苦脸,可晚上还有个应酬...

  现在的年轻人哪还讲究这些,小李不以为然,不就是个形式嘛!

  下班路上,陈远特意买了三包灶糖。看着手中黄澄澄的麦芽糖,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说的话:吃了灶糖粘住嘴,灶王爷上天只说好话...

  灶神诉苦

  当晚,陈远刚入睡,就听见文昌殿里传来委屈的抱怨声。

  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话了!一位红光满面的老爷爷正对着书灵诉苦,给我供的灶糖都是超市买的包装货,一点诚意都没有!

  书灵见到陈远,连忙介绍:这位是灶神爷,今天特意来反映情况。

  灶神气呼呼地捋着胡子:从前家家户户自己做灶糖,现在可好,全是工业流水线产品!还有人家连灶台都没有,让我往哪坐?

  灶糖溯源

  书灵一挥袖,文运长河中浮现出古时祭灶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忙着熬制麦芽糖,孩子们围着锅台转,空气中飘着甜香。

  看见没?灶神指着画面,这才叫祭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做灶糖,那份心意比糖还甜。

  这时,几个现代年轻人的魂魄插话:

  灶神爷爷,我们上班这么忙,哪有时间自己做糖啊?

  就是,能记得祭灶就不错了!

  趣味调解

  陈远灵机一动:灶神爷,要不咱们办个灶糖制作体验班?让年轻人也体验下传统手艺的乐趣。

  灶神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

  书灵立即在文运长河中发布通知。令人惊喜的是,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欢乐灶糖课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陈远在社区活动中心组织了一场灶糖制作活动。令他意外的是,连小李都带着女朋友来了。

  主任,我也来学学,小李不好意思地说,女朋友说不会传统手艺就不嫁给我。

  活动现场笑声不断:

  老王把灶糖做成了;

  小李的女朋友手艺最好,做的灶糖又香又脆;

  小陈曦更是成了小小指导师,教其他小朋友搓糖条。

  灶神欣慰

  当晚,灶神在梦中开心地对陈远说:今天闻到那么多灶糖的香味,这才像话嘛!

  书灵展示文运长河:许多家庭因为一起做灶糖增进了感情,很多年轻人也开始了解祭灶的文化内涵。

  其实啊,灶神笑眯眯地说,重要的不是糖有多甜,而是做糖时的那份心意。

  新的领悟

  早晨醒来,陈远发现枕边放着一块金灿灿的灶糖,散发着特别的香气。

  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写道:

  小小灶糖,粘住的不是灶王爷的嘴,而是家人的心。传统不在形式,而在真情;文化不在表象,而在传承。愿每一份传统手艺都能延续,愿每一个佳节都充满温情。

  从此,陈远在处理文运案件时,特别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发现,当古老习俗以新的形式焕发生机时,文运之光格外温暖明亮。

  而小陈曦更是成了传统文化小使者,经常给同学们讲述各种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也许,这就是文运传承最动人的地方——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依然能够温暖人心,连接你我。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