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霓虹灯在顾然冰冷的瞳孔中闪烁,倒映出他内心急速运转的思维风暴。
那个神秘窥探者的出现,像一颗投入精密棋局的石子,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和预判。威胁的来源、目的、针对性……一切都是未知。但未知,往往意味着最大的危险。
他不能独自处理这件事。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安全,更可能直接影响他与陆沉舟的“合作”,甚至波及陆氏集团。那个窥探者选择在他的公寓门外行动,本身就传递了一个模糊但明确的信号——他们(或者他)对顾然与陆沉舟的关系感兴趣,并且不惮于采取越界的手段。
然而,如何向陆沉舟示警,成了一个极其微妙的问题。
直接说明?暴露他私下调查监控的行为,可能引发陆沉舟对他动机的怀疑,打破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信任。更何况,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如此迅速地锁定并调取监控,这与他“战略分析师”的背景存在出入。
不说明?将两人置于未知的风险中,更是愚蠢。
他需要一个方式。一个既能传递信息,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同时不触动陆沉舟敏感神经的方式。
【决策分析完成。最优解:使用隐喻性语言,在“合作者”框架内进行风险提示,引导目标自行警觉并启动调查。既能达成警告目的,又可维持我方人设,避免直接冲突。】
【执行方案:利用即将进行的“晨曦计划”董事会汇报预演,创造一对一沟通环境,植入警告信息。】(????)
第二天上午,顾然按照计划,前往总裁办公室进行“晨曦计划”董事会汇报前的最后一次单独预演。
他走进办公室时,陆沉舟正背对着他,站在落地窗前讲电话。阳光洒在他挺括的西装上,却驱不散他周身那股比以往更加沉郁的气息。他似乎一夜未眠,侧脸线条绷得极紧,语气虽然克制,但透着一种不耐烦的冰冷。
“……我说了,那块地的评估按原计划进行,不需要额外‘关照’。如果三叔那边再有意见,让他直接来找我。”他挂断电话,将手机随手扔在桌上,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响,显露出他罕见的烦躁。
他转过身,看到顾然,眼神锐利地扫过来,带着一丝未褪尽的厉色。“开始吧。”
预演过程高效而紧张。顾然的陈述无可挑剔,数据、逻辑、呈现,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陆沉舟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都被顾然沉稳地一一化解。
当顾然讲到关于项目潜在风险监控的部分时,他刻意放缓了语速,目光平静地迎上陆沉舟审视的视线。
“……因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动态风险预警机制。它会持续扫描内外部环境,捕捉任何微小的、非常规的‘异常信号’。”顾然操作着ppt,调出了一张模拟监控面板的示意图,上面有各种跳动的数据流和警示标志。
“比如,一个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尝试,或者,”他顿了顿,语气依旧专业,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一个出现在敏感区域之外的、无法识别身份的‘访问者’。即使这个访问者只是短暂停留,并未造成即时损害,系统也会将其标记为‘潜在威胁’,并提升相关区域的警戒等级。”
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的红点,在示意图上那个代表“异常访问者”的闪烁光点上,刻意停留了两秒。
陆沉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看着顾然,眼神深处的锐利被一丝疑惑取代。顾然的这段话,听起来完全是在描述项目风险监控,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话里有话。那“敏感区域之外的访问者”……
顾然没有给他更多思考的时间,自然地切换到了下一页ppt。“基于这套机制,我们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核心资产……”
预演结束后,陆沉舟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沉沉地落在顾然身上,没有说话。
办公室内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顾然收拾好资料,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陆总,最近天气多变,偶尔会有‘不请自来’的风雨。您平时出入,或许可以多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确保……安全。”
他说完,微微颔首,便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轻轻合上。
办公室里,只剩下陆沉舟一个人,和他手指敲击桌面的、越来越急促的“笃笃”声。
顾然最后那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不请自来的风雨”……
“多留意周围环境”……
“确保安全”……
这些词语,结合刚才预演时那段关于“异常访问者”和“潜在威胁”的描述……
陆沉舟不是傻子。他瞬间就明白了顾然那番隐喻之下的真正含义。
有不明身份的人,在窥探他们。而且,顾然已经察觉到了,甚至可能……已经遭遇了什么。
一股冰冷的怒意,夹杂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对顾然安危的担忧,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脚下看似平静的城市,眼神变得异常锐利和危险。
是谁?
家族里那些不安分的蠢货?商业上的对手?还是……冲着他陆沉舟个人来的?
无论是什么,对方已经越界了。而且,触碰到了他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极少动用的号码,声音冷得像是能冻结空气:
“是我。启动‘清道夫’程序。优先级:最高。目标:全面排查我,以及战略部顾然先生周边所有可疑人员及监控记录,时间范围覆盖最近一周。有任何发现,直接向我汇报。”
“是,陆先生。”
挂断电话,陆沉舟依旧站在窗前,胸口的起伏却比平时明显许多。他想起顾然刚才那张平静无波的脸,想起他即使在传递如此危险的信息时,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心惊的镇定。
他是在提醒自己。用这种隐晦的、不邀功也不示弱的方式。
这个人……
陆沉舟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他发现,在愤怒和警惕之下,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正在滋生——一种被触动、被信任(即使是有限度的),甚至想要将对方纳入自己羽翼之下保护的……冲动。
【目标反应分析:成功接收并解读隐喻警告。反应符合预期:迅速启动内部调查,情绪以愤怒与保护欲为主导。其对警告提供者(我方)的信任度与依赖感潜在提升。】
【外部威胁确认:目标启动名为“清道夫”的隐秘应对程序,表明威胁真实存在且等级较高。】(★w ★)
而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顾然,刚刚关闭了电脑上某个隐藏的端口。他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路径,确认了陆沉舟已经启动了某个高级别的安防程序。
信息已送达。反应符合预期。
他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之间的“合作”性质,已经悄然改变。不再仅仅是应付家族和社交场的表演,也不再是局限于办公室的理性博弈。
他们被无形的外部威胁,捆绑在了一条船上。
风雨欲来。
而他和陆沉舟,这两个各自拥有坚固外壳的人,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在颠簸的船上,相互依存。
顾然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陆沉舟司机那辆熟悉的轿车缓缓驶离。
他不知道陆沉舟的“清道夫”能查出什么,也不知道那“不请自来”的风雨,最终会以何种形式降临。
但他知道,游戏进入了更危险的阶段。
而他,必须确保自己,以及那个正在逐渐脱离纯粹“目标”定位的陆沉舟,都能在这风雨中,存活下来。
【关系状态重大更新:因外部威胁,双方从“谨慎同盟”升级为“危机共生”关系。信任纽带因共同威胁而加强,情感联结因保护欲与依赖感而深化。】
【下一阶段:等待“清道夫”反馈,应对可能升级的外部危机,并观察“危机共生”状态对目标情感防线的进一步冲击。】( ̄▽ ̄)~*
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
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灾厄,但最后留在盒底的,是“希望”。
只是不知道,他和陆沉舟之间,那悄然萌生的、尚未命名的东西,是否能成为他们的“希望”。
那个神秘窥探者的出现,像一颗投入精密棋局的石子,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和预判。威胁的来源、目的、针对性……一切都是未知。但未知,往往意味着最大的危险。
他不能独自处理这件事。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安全,更可能直接影响他与陆沉舟的“合作”,甚至波及陆氏集团。那个窥探者选择在他的公寓门外行动,本身就传递了一个模糊但明确的信号——他们(或者他)对顾然与陆沉舟的关系感兴趣,并且不惮于采取越界的手段。
然而,如何向陆沉舟示警,成了一个极其微妙的问题。
直接说明?暴露他私下调查监控的行为,可能引发陆沉舟对他动机的怀疑,打破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信任。更何况,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如此迅速地锁定并调取监控,这与他“战略分析师”的背景存在出入。
不说明?将两人置于未知的风险中,更是愚蠢。
他需要一个方式。一个既能传递信息,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同时不触动陆沉舟敏感神经的方式。
【决策分析完成。最优解:使用隐喻性语言,在“合作者”框架内进行风险提示,引导目标自行警觉并启动调查。既能达成警告目的,又可维持我方人设,避免直接冲突。】
【执行方案:利用即将进行的“晨曦计划”董事会汇报预演,创造一对一沟通环境,植入警告信息。】(????)
第二天上午,顾然按照计划,前往总裁办公室进行“晨曦计划”董事会汇报前的最后一次单独预演。
他走进办公室时,陆沉舟正背对着他,站在落地窗前讲电话。阳光洒在他挺括的西装上,却驱不散他周身那股比以往更加沉郁的气息。他似乎一夜未眠,侧脸线条绷得极紧,语气虽然克制,但透着一种不耐烦的冰冷。
“……我说了,那块地的评估按原计划进行,不需要额外‘关照’。如果三叔那边再有意见,让他直接来找我。”他挂断电话,将手机随手扔在桌上,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响,显露出他罕见的烦躁。
他转过身,看到顾然,眼神锐利地扫过来,带着一丝未褪尽的厉色。“开始吧。”
预演过程高效而紧张。顾然的陈述无可挑剔,数据、逻辑、呈现,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陆沉舟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都被顾然沉稳地一一化解。
当顾然讲到关于项目潜在风险监控的部分时,他刻意放缓了语速,目光平静地迎上陆沉舟审视的视线。
“……因此,我们建立了一套动态风险预警机制。它会持续扫描内外部环境,捕捉任何微小的、非常规的‘异常信号’。”顾然操作着ppt,调出了一张模拟监控面板的示意图,上面有各种跳动的数据流和警示标志。
“比如,一个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尝试,或者,”他顿了顿,语气依旧专业,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一个出现在敏感区域之外的、无法识别身份的‘访问者’。即使这个访问者只是短暂停留,并未造成即时损害,系统也会将其标记为‘潜在威胁’,并提升相关区域的警戒等级。”
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的红点,在示意图上那个代表“异常访问者”的闪烁光点上,刻意停留了两秒。
陆沉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看着顾然,眼神深处的锐利被一丝疑惑取代。顾然的这段话,听起来完全是在描述项目风险监控,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话里有话。那“敏感区域之外的访问者”……
顾然没有给他更多思考的时间,自然地切换到了下一页ppt。“基于这套机制,我们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核心资产……”
预演结束后,陆沉舟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沉沉地落在顾然身上,没有说话。
办公室内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顾然收拾好资料,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陆总,最近天气多变,偶尔会有‘不请自来’的风雨。您平时出入,或许可以多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确保……安全。”
他说完,微微颔首,便拉开门走了出去。
门轻轻合上。
办公室里,只剩下陆沉舟一个人,和他手指敲击桌面的、越来越急促的“笃笃”声。
顾然最后那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不请自来的风雨”……
“多留意周围环境”……
“确保安全”……
这些词语,结合刚才预演时那段关于“异常访问者”和“潜在威胁”的描述……
陆沉舟不是傻子。他瞬间就明白了顾然那番隐喻之下的真正含义。
有不明身份的人,在窥探他们。而且,顾然已经察觉到了,甚至可能……已经遭遇了什么。
一股冰冷的怒意,夹杂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对顾然安危的担忧,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脚下看似平静的城市,眼神变得异常锐利和危险。
是谁?
家族里那些不安分的蠢货?商业上的对手?还是……冲着他陆沉舟个人来的?
无论是什么,对方已经越界了。而且,触碰到了他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极少动用的号码,声音冷得像是能冻结空气:
“是我。启动‘清道夫’程序。优先级:最高。目标:全面排查我,以及战略部顾然先生周边所有可疑人员及监控记录,时间范围覆盖最近一周。有任何发现,直接向我汇报。”
“是,陆先生。”
挂断电话,陆沉舟依旧站在窗前,胸口的起伏却比平时明显许多。他想起顾然刚才那张平静无波的脸,想起他即使在传递如此危险的信息时,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心惊的镇定。
他是在提醒自己。用这种隐晦的、不邀功也不示弱的方式。
这个人……
陆沉舟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他发现,在愤怒和警惕之下,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正在滋生——一种被触动、被信任(即使是有限度的),甚至想要将对方纳入自己羽翼之下保护的……冲动。
【目标反应分析:成功接收并解读隐喻警告。反应符合预期:迅速启动内部调查,情绪以愤怒与保护欲为主导。其对警告提供者(我方)的信任度与依赖感潜在提升。】
【外部威胁确认:目标启动名为“清道夫”的隐秘应对程序,表明威胁真实存在且等级较高。】(★w ★)
而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顾然,刚刚关闭了电脑上某个隐藏的端口。他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路径,确认了陆沉舟已经启动了某个高级别的安防程序。
信息已送达。反应符合预期。
他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之间的“合作”性质,已经悄然改变。不再仅仅是应付家族和社交场的表演,也不再是局限于办公室的理性博弈。
他们被无形的外部威胁,捆绑在了一条船上。
风雨欲来。
而他和陆沉舟,这两个各自拥有坚固外壳的人,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在颠簸的船上,相互依存。
顾然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陆沉舟司机那辆熟悉的轿车缓缓驶离。
他不知道陆沉舟的“清道夫”能查出什么,也不知道那“不请自来”的风雨,最终会以何种形式降临。
但他知道,游戏进入了更危险的阶段。
而他,必须确保自己,以及那个正在逐渐脱离纯粹“目标”定位的陆沉舟,都能在这风雨中,存活下来。
【关系状态重大更新:因外部威胁,双方从“谨慎同盟”升级为“危机共生”关系。信任纽带因共同威胁而加强,情感联结因保护欲与依赖感而深化。】
【下一阶段:等待“清道夫”反馈,应对可能升级的外部危机,并观察“危机共生”状态对目标情感防线的进一步冲击。】( ̄▽ ̄)~*
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
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灾厄,但最后留在盒底的,是“希望”。
只是不知道,他和陆沉舟之间,那悄然萌生的、尚未命名的东西,是否能成为他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