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断贷风波-《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天刚亮,区委办公楼的走廊还很安静。孙连城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财政数据摘要。纸上的三个公司名字并列排开,出生年月、籍贯、照片背景全都一样。他盯着看了几秒,把纸折好塞进中山装内袋。

  耳机里传来技术员的声音:“孙主任,西北方向那笔八万元已经到账,收款方确实是那家园林公司。”

  “继续盯。”他说完,摘下耳机放在操作台上。

  他走出观测中心,沿着侧路往区政府主楼走。

  清晨的风有点凉,路边的树影斜斜地铺在水泥地上。

  他刚踏上台阶,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

  声音很急。

  他回头,看见蔡成功从大院门口冲进来。

  那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头发乱糟糟的,中山装前襟沾着油渍,裤脚还卷着一边。

  “孙区长!”蔡成功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三千万贷款说断就断,银行昨天下午发的通知!现在账上一分钱都动不了!

  工人们已经在厂门口集合了,郑师傅压着不让闹事,可再没个说法,他们真要往市政府去了!”

  孙连城没动,也没说话。

  他看着蔡成功涨红的脸,听见对方喘得厉害,胸口一起一伏。

  “你先松手。”他说。

  蔡成功愣了一下,松开手,往后退了半步。

  孙连城整了整被扯皱的衣袖,转身走进办公楼。

  蔡成功赶紧跟上。

  办公室门关上后,孙连城直接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夹。

  他翻了几页,抽出一张盖着银行公章的《贷款终止通知书》。

  “日期是哪天?”他问。

  “昨天下午四点发的。”蔡成功凑过来,“我拿到的时候都快六点了,财务科的人差点没吓瘫。”

  孙连城低头看文件右下角的落款日期。

  墨迹清晰,写着三天前的那个时间点——正是中央督导组进驻京州的当天上午。

  他把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你说银行通知你们是昨天下午?”

  “对!财务科接到电话,说是系统升级,所有审批流程暂停,等进一步通知。”

  “可这份文件的章是三天前盖的。”

  蔡成功一愣,“这……不可能吧?那天督导组刚来,谁敢在这种时候动手?”

  孙连城没回答。他拿起桌上的座机,拨通市城市银行行长的号码。

  听筒里传来持续的忙音。

  他又拨了一次。

  还是忙音。

  “打不通?”蔡成功站在旁边,声音又提了起来。

  孙连城放下电话,盯着话机看了两秒,然后转头看向窗外。

  天色比刚才亮了些,远处的楼宇轮廓清楚起来,但街上人还不多。

  “你不信是巧合?”蔡成功低声问。

  “我不信有人会挑这个时候做决定。”孙连城说,

  “更不信一家银行能在督导组眼皮底下悄悄完成三千万贷款的冻结程序,还不留痕迹。”

  蔡成功咽了口唾沫,“你是说……早就有安排?”

  “如果是临时起意,文件不会提前盖章。”孙连城重新拿起那份通知书,“他们是等着督导组来了,才正式执行。

  选这个时间,就是为了让人以为这是新政策的影响。”

  蔡成功脸色变了,“那这不是冲着你来的?系统刚通过审查,马上就有人拿大风厂开刀?”

  孙连城没说话。他走到电脑前,打开内部政务平台,调出财政专项资金流转记录。

  昨天收到的那三笔应急拨款还在系统里挂着,收款方分别是南部新区建筑公司、东部环保科技公司,还有那家成立十天的园林公司。

  他把三家公司的法人信息调出来。页面刷新后,三张身份证扫描件并列显示。

  出生年月相同,籍贯一致,登记照片背景也一样,像是同一批办理的。

  “又是冒名注册。”他轻声说。

  蔡成功凑到屏幕前,“这些人我见过!上个月有批人来厂里谈合作,说是搞绿化工程的,

  后来没成。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怎么一个个说话都一个调子?”

  孙连城关闭页面,拿起平板,在地图上标出这三家公司注册地的位置。

  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中心正好落在市财政局下属的专项资金办公室附近。

  他盯着那个位置看了一会儿,然后在备注栏输入两个字:

  重点监控。

  “要不要现在就报纪委?”蔡成功问。

  “不行。”孙连城摇头,“我们现在只有怀疑,没有证据。

  银行那边电话打不通,说明对方已经做好准备。

  这时候往上捅,只会让他们换个马甲继续操作。”

  “可工人们怎么办?”蔡成功的嗓音有些发抖,

  “一千多人等着开工,社保上个月就没交全,再断工资,他们真的会闹起来!”

  “我知道。”孙连城看着他,“所以你回去告诉郑西坡,让他稳住大家。

  就说我已经知道情况,今天之内会有回应。”

  “只是回应?不是解决?”

  “我现在能做的,只有确认问题出在哪。”孙连城把通知书放进文件夹,

  “如果真是有人故意断贷,那就一定还有别的动作。我们要等他们再动一次。”

  蔡成功急了,“等?再等下去厂子就要塌了!”

  “你现在冲去市政府,能让事情变好吗?”孙连城盯着他,

  “还是说你想让大风厂变成第二个‘一一六’事件?”

  蔡成功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孙连城走到他面前,“你信我一次。别带工人上街,也别去找媒体。

  你现在唯一能帮厂子的,就是让局势别再恶化。”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

  蔡成功低下头,手攥紧了衣角,“郑师傅他们……都在等一句话。

  你说不动,他们就不会动。”

  “那你回去告诉他们。”孙连城声音没抬,“再给我六个小时。”

  蔡成功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转身往外走。手刚碰到门把手,他又停下。

  “孙区长,”他背对着说,“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只会坐在办公室的人。

  可有时候,老百姓看不到你在做什么,他们只看到饭桌上有没有菜,孩子能不能上学。”

  孙连城没应声。

  蔡成功拉开门走了出去。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孙连城坐回椅子,打开通讯系统,呼叫技术团队。

  “把大风厂所有关联账户全部标记为一级观察对象。”他说,

  “尤其是资金进出频繁的上下游企业,我要知道每一笔超过五十万的流水去向。”

  “明白。”

  “另外,查一下市城市银行近期的所有贷款审批日志。

  特别是涉及民营企业的大额项目,看看有没有集中性异常。”

  “需要权限申请吗?”

  “用我的账号直接调取。”孙连城顿了一下,“如果遇到访问限制,立刻上报监察接口。”

  通话结束后,他靠在椅背上,闭眼几秒。脑子里过着这几天的数据流:

  专项资金异常拨付、冒名注册公司、银行断贷时间点错位……

  这些事单独看都不算大事,可一旦串起来,就像一张网正在慢慢收紧。

  他睁开眼,再次拨通银行行长的电话。

  依旧是忙音。

  他放下话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门外传来脚步声,秘书敲了敲门,探头进来:“孙区长,财政局那边来电,说专项资金办主任今天请假了,办公室没人。”

  孙连城抬头,“什么时候请的假?”

  “说是昨晚半夜打的电话,理由是身体不适。”

  他盯着秘书,“有没有提交病假条?”

  “目前系统里没有记录。”

  孙连城点点头,“知道了。”

  秘书退出去后,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阳光已经照进院子,树影挪到了墙根。远处街道开始有车流声。

  他正看着,耳机突然响了一声。

  技术团队的声音传出来:“孙主任,刚抓到一笔新流水。大风厂上游供应商‘宏达建材’刚刚收到一笔两百万转账,

  付款方是市财政局批复的‘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专户。”

  “收款账户是谁?”

  “法人叫李强,身份证号……和之前那三家公司的注册人之一完全一致。”

  孙连城眼神一沉。

  “把这个账户立即冻结。”他说,“同时启动反向追踪,查这笔钱的审批链条是从哪个环节下来的。”

  “需要通知财政局吗?”

  “先不惊动。”他盯着窗外,“让他们再走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