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工潮出现-《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电话还是打不通。

  孙连城把座机放回原位,手指在桌面上停了两秒,转身走向门口。

  他刚拉开办公室的门,走廊尽头的值班室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秘书小跑过来,脸色发白。

  “孙区长,大风厂的人……来了。”

  “多少人?”

  “两百多个,都站在主楼前的广场上,举着横幅,说要见您。”

  孙连城没说话,快步往楼下走。楼梯间的灯光有些暗,脚步声在空荡的通道里回响。

  他走到一楼大厅时,外面已经吵成一片。

  “还我血汗钱!”

  “我们要吃饭!孩子要上学!”

  喊声一阵接一阵,夹杂着拍打铁门的声音。孙连城从侧门绕到二楼走廊,靠近窗户的位置站定。

  他看见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头,红色横幅被高高举起,几个工人正用力摇晃区政府的大门。

  雨水顺着屋檐滴下来,砸在横幅上,墨迹有点晕开。

  他的目光落在人群前排。王文革站在最前面,手里攥着一把扳手,胳膊上的旧伤疤露在袖口外。

  他冲着楼上吼,脖子上青筋突起。郑西坡从后面扑上来,一把抱住他的腰,两人差点摔倒。

  “王文革!你冷静点!”郑西坡声音沙哑,“孙区长说了今天给答复,你现在闹出事来,厂子就真完了!”

  “等?等什么?”王文革甩开他,转头瞪着,“工资拖了三个月,社保断了两个月,银行昨天把贷款砍了,你说等?

  等我们全家喝西北风吗?”

  “我知道难,可咱们不能乱来。”郑西坡喘着气,还想拉他,“你信我一次,孙区长不是那种人。”

  “他是不是那种人我不知道,”王文革举起扳手,“但今天我要睡在这儿,他们不给说法,我就睡在这儿!”

  人群跟着喊起来。有人开始往台阶上冲,保安死死顶住门。

  孙连城看着自己去年挂上去的“为民服务”牌匾,边缘已经被口水和雨水泡得发软,字迹模糊。

  他转身对秘书说:“去会议室准备水和椅子,让信访办先把情绪激动的工人请进去。”

  “可他们不肯进……”

  “你去说,是我让他们等的。”孙连城脱下外套搭在臂弯,“另外,通知食堂送些热饭过来,别让他们空着肚子耗着。”

  秘书点头跑了。

  孙连城又看了眼窗外,王文革还在叫骂,郑西坡挡在他面前,两人面对面站着,像两块撞在一起的石头。

  他掏出手机,拨通技术团队的号码。

  “那笔两百万的资金审批链查到了吗?”

  “查到了,”技术员声音压得很低,“资金是从‘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专户出的,审批人是专项资金办副主任赵立国。

  但问题是他昨天已经请假,系统记录显示,操作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

  “用谁的账号?”

  “他的。但登录Ip不在财政局,而是在市城市银行内部网络。”

  孙连城眼神一沉。

  “把这条记录封存,原始数据打包上传监察接口。”他顿了顿,“另外,查一下赵立国现在在哪。”

  “刚收到消息,他昨晚打完请假电话后就没回家,家属今天早上报了警。”

  孙连城握紧手机。事情比他想的更快。

  他挂了电话,拿起外套穿上,扣好扣子。秘书这时推门进来。

  “孙区长,车已经备好了。”

  “不去会议室?”

  “您不是说要去大风厂吗?”

  孙连城点头。“这群人不会因为几杯热水就散。

  问题不在区政府,而在厂子里。我不去,他们不会信。”

  他走出办公楼侧门,冷风迎面吹来。广场上的喊声更清晰了。

  有人认出了他,指着二楼的方向大喊:“孙区长出来了!”

  人群瞬间涌向主楼入口。

  保安紧张地靠在门边。王文革挣脱郑西坡,拎着扳手就要往前冲,被两个工友死死抱住。

  孙连城没停下,径直走向停在路边的公务车。车门打开的瞬间,他听见身后一声怒吼。

  “孙连城!你要是敢走,我就砸了这大门!”

  他脚步一顿,回头。

  王文革站在台阶下,满脸通红,扳手举在半空。

  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进衣领。郑西坡追上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你干什么!”郑西坡吼,“他是去给你找钱的!你拦得住他,拦得住银行吗?

  拦得住背后那些人吗?”

  王文革嘴唇抖了抖,没说话。

  孙连城看着他,开口:“我今天必须去大风厂。

  你们要信我,就让路。要是不信,我现在可以站在这儿,等你们把我押进去。”

  人群安静了几秒。

  一个老工人走出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孙区长,我们不是不信你。

  可我们等太久了。厂子快撑不住了,家里也快撑不住了。”

  “我知道。”孙连城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清了,“所以我现在就去厂里。

  我要查清楚是谁在背后动这笔钱,是谁在卡你们的贷款。

  你们要是愿意等,就回去等消息。要是不愿意,我也拦不住。”

  他说完,钻进车里。

  司机刚要关门,王文革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抓住车门。

  “你要是查不出东西呢?”他盯着孙连城,“你要是也被压下去呢?到时候我们去找谁?”

  孙连城看着他。

  “那你再来找我。”他说,“砸门也好,堵路也好,我都认。”

  王文革松开了手。

  车门关上。车子缓缓启动,穿过人群让出的窄道。

  孙连城透过车窗,看见郑西坡扶着王文革的肩膀,两人站在雨里,一动不动。

  车子驶出区政府大院,拐上主路。雨越下越大,雨刷来回摆动。

  前方路况模糊,远处的大风厂烟囱隐约可见,没有冒烟。

  孙连城低头看了眼平板。技术团队刚刚发来一条新消息:

  赵立国的手机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城西加油站附近,监控拍到他上了辆黑色轿车,车牌被遮挡。

  他点开地图,标记了位置。那个地点,离市城市银行高管宿舍区不到两公里。

  他把平板翻过去,屏幕朝下放在腿上。

  “改道。”他对司机说,“先去城西加油站。”

  司机应了一声,打转向灯。

  车子调头时,孙连城闭上眼,脑子里过了一遍时间线。

  督导组离开才三天,银行断贷、专项资金异常拨付、关键人员失联——所有动作都卡在同一个节奏上。

  这不是巧合,是算准了他刚送走中央检查组,地方监管会出现短暂真空。

  对方在逼他动手。

  车轮碾过积水,发出沉闷的声响。

  雨刮器划开视野,前方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

  孙连城睁开眼,盯着前方。

  “再联系一次银行行长。”他说,“用应急通讯频道。”

  “可之前……”

  “试最后一次。”他声音很平,“如果还是没人接,就按预案上报省监委。”

  司机点点头,拿起对讲机。

  孙连城把手伸进中山装内袋,摸到那张折叠的财政数据摘要。

  纸边已经有些发潮。他没拿出来,只是捏了捏。

  车子驶入城西街区,路边的店铺陆续亮灯。一家便利店门口,摄像头正对着加油站的方向。

  “停车。”他说。

  司机踩下刹车。

  孙连城推开车门,走进雨里。

  他站在便利店屋檐下,抬头看监控探头。镜头微微偏左,正好能拍到加油站入口。

  他掏出手机,拨通技术团队的号码。

  “我要十分钟前加油站的所有进出车辆记录。”他说,“特别是停在加油机旁边的黑色轿车,查它的行驶轨迹。”

  “需要协调公安天网系统。”

  “用我的权限申请。”孙连城看着雨中的街道,“现在就要。”

  电话挂断。他站在屋檐下,雨水顺着瓦片滴落,在脚边溅起小片水花。

  一辆摩托车从街角驶过,车灯扫过墙面。墙上的广告贴纸被雨水泡得翘起一角,露出下面模糊的字迹。

  孙连城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

  那是银行最近贴的公告:

  关于优化民营企业信贷审批流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正是督导组抵达京州的当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