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陈雪的决心-《风水道尊》

  道观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早。天光尚未大亮,山间弥漫着乳白色的薄雾,草木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陈雪已经轻手轻脚地起身,换上了一身简便的棉麻衣裤,这是她特意让人买来的,为了方便在道观里活动。

  她先走到杨帆居住的偏殿外,侧耳倾听片刻。里面传来均匀而略显沉重的呼吸声,杨帆还在沉睡。自从失去内力,他的睡眠变得很深,恢复体力需要更多时间。

  陈雪脸上闪过一丝心疼,随即转为坚定。她悄悄退开,开始了自己一天的活动。

  第一件事是打扫。她拿起靠在墙角的竹扫帚,从大殿前的石阶开始,一下一下,认真地清扫着昨夜被风吹落的树叶和灰尘。动作从一开始的略显生疏,到后来的流畅自然。她不再是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陈家大小姐,扫地的姿态甚至带上了一丝奇异的韵律,手臂的摆动与呼吸隐隐相合,仿佛不是在劳作,而是在进行某种修炼。

  这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杨帆传给她的《静心吐纳诀》讲究“心静气顺,念动息随”,她发现在从事这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时,如果能将心神沉浸其中,反而不刻意地去“修炼”,那口诀运转起来会更加自然流畅。

  扫完院子,她便去后院的小厨房生火。用的是最传统的柴火灶,这对她来说是个挑战。最初几天,不是火点不着,就是被烟呛得眼泪直流。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让阿明换现代设备,只是默默地尝试,观察柴火的干湿,学习如何架空柴薪让空气流通。

  如今,她已经能比较熟练地生起灶火,烧上满满一壶热水。看着跳跃的橘红色火焰,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温热,她常常会有些出神。这最原始的火,却蕴含着最本源的生机与能量,与她体内那丝微弱却坚韧的气感,似乎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

  水烧开后,她会先为自己和杨帆各泡上一杯清茶,然后便开始准备简单的早饭——通常是清粥小菜。她会仔细地将米淘洗干净,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米粒开花,粥汤粘稠。切咸菜时,刀工也从最初的粗细不均,变得均匀细致起来。

  这一切,她都做得悄无声息,尽量不打扰还在休息的杨帆。

  当杨帆醒来,挣扎着起身时,总会看到桌上摆着温度刚好的茶水,和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而陈雪,要么在院子里缓慢地练习着杨帆教她的几个基础的导引动作,要么就坐在大殿的门槛上,对着初升的朝阳,静静地吐纳。

  她的进步,杨帆都看在眼里。

  起初,他只是以为陈雪是出于愧疚和感激,才留下来照顾他。但很快,他就发现并非如此。

  这个女孩身上,有一种近乎执拗的坚韧。她不仅承担了所有的杂务,将道观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她在修炼上的专注与刻苦,超出了杨帆的预期。

  《静心吐纳诀》虽然只是最基础的养气法门,但入门也并非易事。常人修炼,往往数月都难以捕捉到所谓的气感。但陈雪,在住进道观的第七天,就兴奋地跑来告诉他,她在清晨吐纳时,感觉到小腹处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在流动。

  那不是错觉。

  杨帆虽然失去了内力,但眼力还在。他能看到,陈雪周身的气息,正在以一种缓慢而稳定的速度,变得纯净、凝练。她眼神中的浮躁渐渐褪去,多了一份沉静与明亮。行动间,也不再是纯粹的柔弱,而是隐隐带上了一种内在的稳定感。

  这天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瑰丽的橘红色。

  杨帆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陈雪在院中练习导引术。她的动作还很生涩,远谈不上圆融贯通,但每一个姿势,她都力求做到杨帆讲解的要领,哪怕一个简单的抬手,她也会反复调整角度,直到感觉体内那丝微弱的气流能够顺畅通过。

  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她却浑然不觉,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她正在进行的动作。

  “可以了,休息一下吧。”杨帆出声提醒,声音依旧有些虚弱。

  陈雪缓缓收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傍晚微凉的空气中凝成一道淡淡的白练,持续了足足两三秒才散去。

  她走到杨帆身边的石凳坐下,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但脸色红润,气息平稳。

  “杨师傅,我好像…感觉更清楚了一些。”陈雪眼中带着一丝欣喜,“以前那热流只是偶尔感觉到,现在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比较清晰地感觉到它在顺着您说的路线走,虽然很慢,很细。”

  杨帆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你的进度,比我预想的要快。看来,《静心吐纳诀》确实很适合你。”

  他顿了顿,看着远处沉落的夕阳,缓缓道:“修炼一途,资质固然重要,但心性更为关键。你心思纯净,又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这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陈雪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我只是…不想再成为累赘。不想下次再遇到危险时,只能眼睁睁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斤重的决心。

  杨帆沉默了片刻。他知道,星光大厦那晚的经历,给这个女孩留下了太深的烙印。他的重伤,成了驱动她前行的最大动力。

  “力量,不是为了争斗,而是为了守护。”杨帆轻声道,“记住你此刻的初心。”

  “嗯!”陈雪用力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

  夜幕降临,山风渐凉。

  陈雪服侍杨帆吃完药,看着他睡下后,自己却没有立刻休息。她盘膝坐在偏殿自己的小床上,就着窗外透进的月光,再次开始了吐纳。

  月光如水,洒在她沉静秀美的脸庞上。她呼吸绵长,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引导着体内那丝日益壮大的气感,沿着既定的路线缓缓运行。她能感觉到,每一次循环,那气感就似乎凝实一分,身体也仿佛被洗涤过一次,变得更加轻盈通透。

  她知道前路漫长,也知道自己这点微末的进步,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可能依旧不堪一击。

  但她没有退缩。

  杨帆为了守护她和父亲,可以付出一切。那么她,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变得强大起来,守护这座道观,守护这个给了她新生希望的人。

  这份决心,如同山间悄然生长的翠竹,看似柔弱,却蕴含着破土而出的坚韧力量。

  夜还很长,但对于决心已定的人而言,每一个寂静的夜晚,都是积蓄力量的宝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