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一声令下,整个乱风道都变成了一座与天争时、与地争命的巨大工地。
这五个字,像一道滚烫的军令,烙在每一个兵工厂工人的心上。
那座高达七米的巨大钢铁圆筒,是周墨亲手设计的“新一团一号高炉”的骨架。
它像一尊沉默的钢铁神只,矗立在河滩边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没有灵魂的铁桶。
真正能让它咆哮,能让它喷吐出钢铁洪流的,是即将被填充进去的“血肉”——耐火砖。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葛老铁扯着他那已经沙哑得不成样子的嗓子,对着一群刚从地窝子里爬出来,脸上还带着泥印子的工匠们咆哮。
“今天,咱们就要给这尊铁菩萨,穿上金刚不坏的内衬!”
上千块在山神庙烧制,又被三营的弟兄们用骡子和肩膀,一块块小心翼翼运过来的硅铝质耐火砖,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高炉脚下。
每一块,都泛着均匀的淡黄色,棱角分明,敲上去发出金石般的脆响。
“钱师傅,你带木工组,立刻按照图纸,做出内衬的支撑架和升降吊篮!”
周墨拿着一张新的图纸,找到了同样双眼通红的钱老木匠。
“咱们这炉子高,人不能踩着人往上砌,必须有个稳当的平台。”
“厂长,你就瞧好吧!”
钱老木匠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那双老花眼就亮了。
图纸上画的,是一个用滑轮和杠杆原理搭建的简易升降平台,结构巧妙,用料省,却又稳当得吓人。
“这玩意儿,比县城里盖洋楼的脚手架还精妙!俺们保证半天之内给你搭起来!”
“葛副厂长,”
周墨又转向葛老铁,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砌炉的活,你亲自盯着。”
“俺知道,厂长。”
葛老铁拍着胸脯,那张黑脸上满是庄重。
“这活儿,是咱们的根基,俺懂。”
“不,你不懂。”
周墨摇了摇头,让葛老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周墨走到那堆耐火砖前,拿起一块,用手指轻轻划过砖面。
“你看,这砖,虽然烧得好,但它不是铁,每一块之间,还是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微差别。”
“我们要砌的,不是一道普通的墙。”
周墨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所有凑过来听的工匠都屏住了呼吸。
“我们要砌的,是一个能承受一千五百度高温,能顶住几百吨铁水和矿石压力的,绝对密闭的‘肚子’!”
他拿起另一块砖,将两块砖的侧面合在一起。
“如果砖与砖之间,哪怕只留下一根头发丝的缝隙,那滚烫的铁水和高压的气流,就会像最锋利的刀子,从这条缝里钻进去。”
“一开始,可能只是冒点火星。时间一长,这条缝就会被越撑越大,直到有一天……”
周墨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所有人那骤然变得紧张的脸。
“‘轰’的一声,整个炉衬崩塌,几十吨铁水喷涌而出,咱们这乱风道,就成了一片火海,一个人都活不了。”
嘶——
一阵整齐的倒吸凉气声,在寒风中响起。
所有工匠的脸“唰”地一下全白了。
他们砌过灶,垒过墙,可从没想过,砌个炉子,竟然还藏着这么要命的凶险!
葛老铁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凉飕飕的。
他之前还想着,不就是砌墙嘛,让徒弟们上就行了。
现在看来,这活儿,比在刀尖上跳舞还他娘的危险!
“那……那咋办啊厂长?”
一个年轻的铁匠声音都在发抖。
“这砖头又不是豆腐,还能给它磨平了不成?”
“说对了。”
周墨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是要磨。”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块又厚又糙的石板。
“这是砂岩,硬度足够。从现在起,每一块要上墙的耐火砖,都必须先在这上面,把六个面都给老子磨平了!”
“磨到什么程度?”
周墨拿起两块磨过的样品,将它们合在一起,然后举起来对着太阳。
“磨到两块砖合在一起,对着光,看不到一丝缝隙!”
“还有,”
周墨又指向旁边一口大锅,里面是用高岭土、石英砂和少量水玻璃调配成的,粘稠的白色泥浆。
“这叫耐火泥,是咱们砖缝里的‘胶水’。”
“砌的时候,每一条缝都要用这泥浆填满,不能有半个气泡!”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用手抹,用刀刮,最后,我要这炉子的内壁,摸上去,要跟一整块玉一样,光滑,平整,天衣无缝!”
周墨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发指。
磨砖?
还要对着光看缝?
在场的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为难。
这活儿,已经不是手艺,这是绣花!
是拿人命在磨啊!
“厂长……这……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去啊?”
一个老师傅愁眉苦脸地嘟囔。
“猴年马月?”
一直没说话的李云龙,突然从旁边走了过来。
他一把抢过周墨手里的两块砖,“啪”的一声合在一起,然后举到眼前,眯着眼对着太阳看了半天。
“他娘的,还真没缝!”
他放下砖,那双牛眼死死地瞪着那个说话的老师傅,脸上没了平时的嬉皮笑脸,全是冰冷的杀气。
“老子告诉你,什么叫猴年马月!”
他指着山谷外,声音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寒风。
“小鬼子可不会等咱们到猴年马月!咱们的弟兄,在前线多挨一天饿,多受一天冻,多流一滴血,那都是在给咱们争取时间!”
“周厂长,是在拿咱们的命,去换前线弟兄的命!”
“今天,谁他娘的要是敢在这活儿上打半点马虎眼,不用等老子动手,你自己想想,你对得起那些死在鬼子枪口下的乡亲父老吗?!”
李云龙这番话,比任何军令都管用。
那老师傅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团长!厂长!俺错了!俺这就去磨!”
“磨!都给老子去磨!”
“谁磨得不光,今天晚上不准吃饭!”
工匠们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一个个眼睛通红,嗷嗷叫着就扑向那堆耐火砖。
整个乱风道,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磨坊。
“滋啦……滋啦……”
刺耳的摩擦声,从早到晚,响彻山谷。
这是一项无比枯燥,又极其消耗体力的活儿。
一块砖,要在粗糙的砂岩上来回磨上百次,才能达到周墨的要求。
工人们的手,很快就磨出了血泡,血泡磨破了,就用破布条简单一缠,咬着牙继续干。
葛老铁亲自上阵,他就像一尊不知疲倦的铁塔,跪在地上,一块接一块地检查着磨好的砖。
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只要发现一丝不合格,就毫不留情地扔到一边。
“重磨!这角上还有毛刺!”
“不行!这个面不平!拿回去让你师傅教教你怎么使劲!”
他的严苛,比质检组的陈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他知道,这每一块砖,都关系到他这个老铁匠一辈子的名声,更关系到整个兵工厂的生死存亡!
钱老木匠那边,也带着人,叮叮当当地把那个精巧的升降吊篮给搭了起来。
砌炉工作,正式开始。
周墨亲自指挥。
“第一层,用地基砖,必须绝对水平!用水平仪反复校对!”
“第二层,错缝砌!砖缝不能对齐,这样结构才稳!”
“第三层,注意预留风口的位置!尺寸,角度,严格按照图纸来!”
工人们站在晃悠悠的吊篮里,在高达七米的钢铁圆筒内部,小心翼翼地,用涂满耐火泥的砖块,一寸寸地,构筑着这座钢铁心脏的内壁。
这是一幅无比壮观,又无比神圣的画面。
李云龙站在高炉下,仰着头,看着那些在吊篮里忙碌的身影,看着那光滑的内壁一圈圈地向上生长。
他嘴里叼着烟,烟雾缭绕,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打仗,太粗糙了。
攻下一个山头,靠的是人多,枪多,不怕死。
可周墨,他是在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在“计算”胜利。
他能算出石头里的铁,能算出水泥的标号,现在,他连砌一面墙,都要算出砖缝的大小。
这他娘的。
周墨是在用天地当棋盘,用石头和钢铁当棋子,在跟阎王爷下棋!
而他李云龙,有幸成了那个能给这位“棋手”递棋子的人。
想到这,他那颗好斗的心脏,就控制不住地狂跳起来。
三天后。
当最后一块耐火砖,被稳稳地砌在高炉的炉顶。
当整个炉子的内壁,被工匠们用耐火泥抹得光滑如镜,严丝合缝时。
葛老铁顺着绳梯,从黑洞洞的炉口里爬了出来。
他浑身沾满白色的泥浆,整个人像是刚从石灰窑里捞出来一样,只剩下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厂长……”
他走到同样一身尘土的周墨面前,声音沙哑,带着一丝完成神圣使命后的颤抖。
“成了。”
“血肉,填好了。”
周墨点点头,他伸手,轻轻抚摸着高炉冰冷的外壳,感受着内部那份厚重与坚实。
“好。”
他的目光,转向山谷口的方向。
在那里,一座更加庞大的,如同远古巨人骸骨般的木制风车,也已经初具雏形。
它的六片巨大叶片,正静静地等待着狂风的召唤。
“现在,该给它装上肺,让它学会呼吸了。”
周墨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钱师傅,风车的传动齿轮,做得怎么样了?”
这五个字,像一道滚烫的军令,烙在每一个兵工厂工人的心上。
那座高达七米的巨大钢铁圆筒,是周墨亲手设计的“新一团一号高炉”的骨架。
它像一尊沉默的钢铁神只,矗立在河滩边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没有灵魂的铁桶。
真正能让它咆哮,能让它喷吐出钢铁洪流的,是即将被填充进去的“血肉”——耐火砖。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葛老铁扯着他那已经沙哑得不成样子的嗓子,对着一群刚从地窝子里爬出来,脸上还带着泥印子的工匠们咆哮。
“今天,咱们就要给这尊铁菩萨,穿上金刚不坏的内衬!”
上千块在山神庙烧制,又被三营的弟兄们用骡子和肩膀,一块块小心翼翼运过来的硅铝质耐火砖,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高炉脚下。
每一块,都泛着均匀的淡黄色,棱角分明,敲上去发出金石般的脆响。
“钱师傅,你带木工组,立刻按照图纸,做出内衬的支撑架和升降吊篮!”
周墨拿着一张新的图纸,找到了同样双眼通红的钱老木匠。
“咱们这炉子高,人不能踩着人往上砌,必须有个稳当的平台。”
“厂长,你就瞧好吧!”
钱老木匠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那双老花眼就亮了。
图纸上画的,是一个用滑轮和杠杆原理搭建的简易升降平台,结构巧妙,用料省,却又稳当得吓人。
“这玩意儿,比县城里盖洋楼的脚手架还精妙!俺们保证半天之内给你搭起来!”
“葛副厂长,”
周墨又转向葛老铁,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砌炉的活,你亲自盯着。”
“俺知道,厂长。”
葛老铁拍着胸脯,那张黑脸上满是庄重。
“这活儿,是咱们的根基,俺懂。”
“不,你不懂。”
周墨摇了摇头,让葛老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周墨走到那堆耐火砖前,拿起一块,用手指轻轻划过砖面。
“你看,这砖,虽然烧得好,但它不是铁,每一块之间,还是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微差别。”
“我们要砌的,不是一道普通的墙。”
周墨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所有凑过来听的工匠都屏住了呼吸。
“我们要砌的,是一个能承受一千五百度高温,能顶住几百吨铁水和矿石压力的,绝对密闭的‘肚子’!”
他拿起另一块砖,将两块砖的侧面合在一起。
“如果砖与砖之间,哪怕只留下一根头发丝的缝隙,那滚烫的铁水和高压的气流,就会像最锋利的刀子,从这条缝里钻进去。”
“一开始,可能只是冒点火星。时间一长,这条缝就会被越撑越大,直到有一天……”
周墨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所有人那骤然变得紧张的脸。
“‘轰’的一声,整个炉衬崩塌,几十吨铁水喷涌而出,咱们这乱风道,就成了一片火海,一个人都活不了。”
嘶——
一阵整齐的倒吸凉气声,在寒风中响起。
所有工匠的脸“唰”地一下全白了。
他们砌过灶,垒过墙,可从没想过,砌个炉子,竟然还藏着这么要命的凶险!
葛老铁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凉飕飕的。
他之前还想着,不就是砌墙嘛,让徒弟们上就行了。
现在看来,这活儿,比在刀尖上跳舞还他娘的危险!
“那……那咋办啊厂长?”
一个年轻的铁匠声音都在发抖。
“这砖头又不是豆腐,还能给它磨平了不成?”
“说对了。”
周墨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是要磨。”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块又厚又糙的石板。
“这是砂岩,硬度足够。从现在起,每一块要上墙的耐火砖,都必须先在这上面,把六个面都给老子磨平了!”
“磨到什么程度?”
周墨拿起两块磨过的样品,将它们合在一起,然后举起来对着太阳。
“磨到两块砖合在一起,对着光,看不到一丝缝隙!”
“还有,”
周墨又指向旁边一口大锅,里面是用高岭土、石英砂和少量水玻璃调配成的,粘稠的白色泥浆。
“这叫耐火泥,是咱们砖缝里的‘胶水’。”
“砌的时候,每一条缝都要用这泥浆填满,不能有半个气泡!”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用手抹,用刀刮,最后,我要这炉子的内壁,摸上去,要跟一整块玉一样,光滑,平整,天衣无缝!”
周墨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发指。
磨砖?
还要对着光看缝?
在场的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为难。
这活儿,已经不是手艺,这是绣花!
是拿人命在磨啊!
“厂长……这……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去啊?”
一个老师傅愁眉苦脸地嘟囔。
“猴年马月?”
一直没说话的李云龙,突然从旁边走了过来。
他一把抢过周墨手里的两块砖,“啪”的一声合在一起,然后举到眼前,眯着眼对着太阳看了半天。
“他娘的,还真没缝!”
他放下砖,那双牛眼死死地瞪着那个说话的老师傅,脸上没了平时的嬉皮笑脸,全是冰冷的杀气。
“老子告诉你,什么叫猴年马月!”
他指着山谷外,声音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寒风。
“小鬼子可不会等咱们到猴年马月!咱们的弟兄,在前线多挨一天饿,多受一天冻,多流一滴血,那都是在给咱们争取时间!”
“周厂长,是在拿咱们的命,去换前线弟兄的命!”
“今天,谁他娘的要是敢在这活儿上打半点马虎眼,不用等老子动手,你自己想想,你对得起那些死在鬼子枪口下的乡亲父老吗?!”
李云龙这番话,比任何军令都管用。
那老师傅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团长!厂长!俺错了!俺这就去磨!”
“磨!都给老子去磨!”
“谁磨得不光,今天晚上不准吃饭!”
工匠们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一个个眼睛通红,嗷嗷叫着就扑向那堆耐火砖。
整个乱风道,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磨坊。
“滋啦……滋啦……”
刺耳的摩擦声,从早到晚,响彻山谷。
这是一项无比枯燥,又极其消耗体力的活儿。
一块砖,要在粗糙的砂岩上来回磨上百次,才能达到周墨的要求。
工人们的手,很快就磨出了血泡,血泡磨破了,就用破布条简单一缠,咬着牙继续干。
葛老铁亲自上阵,他就像一尊不知疲倦的铁塔,跪在地上,一块接一块地检查着磨好的砖。
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只要发现一丝不合格,就毫不留情地扔到一边。
“重磨!这角上还有毛刺!”
“不行!这个面不平!拿回去让你师傅教教你怎么使劲!”
他的严苛,比质检组的陈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他知道,这每一块砖,都关系到他这个老铁匠一辈子的名声,更关系到整个兵工厂的生死存亡!
钱老木匠那边,也带着人,叮叮当当地把那个精巧的升降吊篮给搭了起来。
砌炉工作,正式开始。
周墨亲自指挥。
“第一层,用地基砖,必须绝对水平!用水平仪反复校对!”
“第二层,错缝砌!砖缝不能对齐,这样结构才稳!”
“第三层,注意预留风口的位置!尺寸,角度,严格按照图纸来!”
工人们站在晃悠悠的吊篮里,在高达七米的钢铁圆筒内部,小心翼翼地,用涂满耐火泥的砖块,一寸寸地,构筑着这座钢铁心脏的内壁。
这是一幅无比壮观,又无比神圣的画面。
李云龙站在高炉下,仰着头,看着那些在吊篮里忙碌的身影,看着那光滑的内壁一圈圈地向上生长。
他嘴里叼着烟,烟雾缭绕,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打仗,太粗糙了。
攻下一个山头,靠的是人多,枪多,不怕死。
可周墨,他是在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在“计算”胜利。
他能算出石头里的铁,能算出水泥的标号,现在,他连砌一面墙,都要算出砖缝的大小。
这他娘的。
周墨是在用天地当棋盘,用石头和钢铁当棋子,在跟阎王爷下棋!
而他李云龙,有幸成了那个能给这位“棋手”递棋子的人。
想到这,他那颗好斗的心脏,就控制不住地狂跳起来。
三天后。
当最后一块耐火砖,被稳稳地砌在高炉的炉顶。
当整个炉子的内壁,被工匠们用耐火泥抹得光滑如镜,严丝合缝时。
葛老铁顺着绳梯,从黑洞洞的炉口里爬了出来。
他浑身沾满白色的泥浆,整个人像是刚从石灰窑里捞出来一样,只剩下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厂长……”
他走到同样一身尘土的周墨面前,声音沙哑,带着一丝完成神圣使命后的颤抖。
“成了。”
“血肉,填好了。”
周墨点点头,他伸手,轻轻抚摸着高炉冰冷的外壳,感受着内部那份厚重与坚实。
“好。”
他的目光,转向山谷口的方向。
在那里,一座更加庞大的,如同远古巨人骸骨般的木制风车,也已经初具雏形。
它的六片巨大叶片,正静静地等待着狂风的召唤。
“现在,该给它装上肺,让它学会呼吸了。”
周墨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钱师傅,风车的传动齿轮,做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