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慢火淬长生!钢铁脊梁的诞生!-《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乱风道兵工厂的木工房,从未有过今日这般鼎沸。

  往日,这里只有钱老木匠带着十几个徒弟,在锯子与刨子的“沙沙”声中,安静地和木头打着交道。

  可今天,整个木工房,连带着外面一大片空地,全被赤着膀子的汉子们塞满了。

  锯子刺耳的尖啸,斧子沉闷的劈砍,刨子利落的推拉,混杂成一曲狂野的劳动交响。

  “都给老子把卵子里的劲儿使出来!尺寸!尺寸是命!”

  钱老木匠站在一个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手里攥着图纸,唾沫星子喷得比刨花飞得还远。

  “这块板,床身的底板!一米六长,半米宽,用最硬的橡木!谁他娘的给老子差一个毫米,今天就别想吃饭!”

  “还有那几根方木!看见图纸上这‘燕尾榫’没有?角度给老子卡死了!做出来要是合不上,自己滚去河里泡着!”

  老木匠判若两人。

  那个平日里慢悠悠、不急不躁的老好人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凶狠,咆哮如雷的暴君。

  他的目光在人群里来回扫荡,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一个年轻木匠锯歪了一丝,直接被他揪着耳朵骂得狗血淋头,那块上好的木料也被他当场一脚踹断,扔进柴火堆。

  “看清楚!咱们这是在干啥?”

  “是在给咱们兵工厂的‘铁祖宗’做龙床!是给未来那能造炮管的大家伙,提前打好棺材!”

  “这棺材要是打不好,机器一开动就得散架!上千斤重的铁疙瘩满天飞,砸死谁都活该!”

  老木匠的话粗鄙不堪,道理却无比实在。

  被骂的汉子们个个抬不起头,手上的活计却愈发专注,呼吸都放轻了。

  李云龙搬了个小马扎,就蹲在木工房门口,一边吧嗒着烟,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嘿,你瞧张大彪那熊样。”

  他看着一营长张大彪正笨手笨脚地跟着一个老木匠学划线,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比冲鬼子的机枪阵地还紧张,不由得嘿嘿直乐。

  旅长调来的工兵团还没到,李云龙就把自己手底下的一营,除了警戒哨,全都拉来给钱老木匠打下手。

  美其名曰:“全团总动员,一切为了造大炮!”

  “团长,钱师傅这是弄啥嘞?”张大彪满头大汗地凑过来,“我瞅着,这哪是做模具,这分明是拿木头,先把那机器给造出来了啊。”

  “你懂个屁!”李云龙把烟屁股一扔,得意地卖弄起来。

  “这叫‘模范’!懂吗?”

  “就是榜样!先用木头做出个榜样,然后铁水往里一浇,那铁家伙不就出来了吗?”

  整整两天两夜。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山谷的薄雾时,木工房外的喧嚣终于停歇。

  在钱老木匠近乎疯魔的逼迫下,一个庞然大物,终于在木工房外的空地上,露出了峥嵘。

  它由无数木板、木条,以最精密的榫卯结构拼接而成,长达一米六,形状复杂,充满了冷峻的工业美感。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宛如一口为远古巨人准备的,雕刻着繁复纹路的巨大石棺。

  “厂长!您来看看!成了!”

  当最后一块木板被严丝合缝地嵌入,钱老木匠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却依旧扯着嗓子,对着远处发出一声沙哑的嘶吼。

  那一声嘶吼,让整个乱风道都为之一静。

  河道里挖土的战士,锻造炉前打铁的铁匠,全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不约而同地望向木工房的方向。

  一条通道,自动在人群中分开。

  周墨、葛老铁、李云龙三人快步赶来。

  周墨一言不发,只是绕着那巨大的木模,一圈圈地审视。

  他的手,在那光滑如镜的木制表面上,一寸一寸地抚过,感受着那完美的弧度与棱角。

  他拿出自制的土卡尺和量角器,对着图纸,一个尺寸一个尺寸地核对。

  床身导轨的凹槽。

  主轴箱的定位孔。

  尾座滑轨的燕尾角。

  ……

  空气仿佛凝固。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周墨的每一个动作。

  尤其是钱老木匠,那颗苍老的心脏擂鼓般狂跳。

  这两天两夜,他几乎没有合眼。这件作品,凝聚了他一辈子的手艺和心血。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给县城大户雕一副最气派的房梁。

  可现在,他知道,自己这双手,正在雕刻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自信,这是他此生做得最好、最完美的一件木工活。

  可面对周墨,他依旧忐忑。

  足足一刻钟后,周墨终于直起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转过身,迎上钱老木匠紧张的目光,脸上浮现出由衷的赞叹。

  “钱师傅,辛苦了。”

  “这件木模,比我想象的,还要完美。”

  “它的精度,已经不亚于一台机器的杰作。”

  听到这句评价,钱老木匠那紧绷到极致的神经,“轰”的一下彻底松弛。

  一股巨大的喜悦与自豪,瞬间冲垮了他。

  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先是涨得通红,继而眼眶一热,视线瞬间被模糊了。

  他嘴唇哆嗦着,半天挤不出一个字,最后猛地用粗糙的手背抹了一把脸,咧开嘴,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厂长……俺……俺没给您丢人……”

  “您没丢人!”周墨上前扶住他,郑重地说道,“您是咱们兵工厂的大功臣!”

  “好!钱师傅!好样的!”李云龙激动地冲上来,一巴掌拍在钱老木匠的肩膀上,“等咱们的炮造出来了,头功就是你的!”

  “木模就位,下一步,浇铸!”周墨的目光转向葛老铁。

  “葛副厂长,铁水,准备好了吗?”

  “厂长,您就擎好吧!”葛老铁拍着胸脯,声如洪钟,“高炉这两天就没熄过火!十几吨上好的铁水,就等着您发话呢!”

  “好!那就开始!”

  “浇铸之前,还有最后一步!”

  周墨走到木模旁,指挥张大彪他们,开始在一个早就挖好的、比木模大上好几圈的巨大沙坑里忙活。

  “这是干啥?埋了?”李云龙好奇地问。

  “对,埋起来。”周墨解释道,“用最细的河沙,把它埋得严严实实。”

  “为啥?”

  “为了让它‘死’得慢一点。”

  这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死得慢一点?”

  “对。”周墨指着那个巨大的木模。

  “团长,你想想,这么大一个铁疙瘩,上千斤重铁水浇进去,等它冷却的时候,外面冷得快,里面冷得慢,会怎么样?”

  李云龙脑子一转,一拍大腿:“外面凉了,收缩了。里面还是热的,还胀着。这一里一外地较劲,不就得裂开吗?”

  “完全正确!”周墨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个,就叫‘内应力’,铸造的第一大敌!”

  “我们把它埋在沙子里,就是利用沙子的保温性,让它从里到外,都冷却得慢一点,均匀一点。把这股子要命的‘内应力’,给它降到最低。”

  “原来是这个道理!”

  葛老铁恍然大悟,他以前也遇到过大铸件无故开裂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总算是找到根源。

  “厂长,您这脑子,真是神了!”

  在周墨的指挥下,战士们很快就用细沙,小心地将那巨大的木模埋进了沙坑,只在顶端留下一个碗口大的浇筑口。

  一切准备就绪。

  “开炉!出铁!”

  葛老铁一声令下,高炉那边,几个早就蓄势待发的铁匠,用一根磨盘粗的铁钎,狠狠撞向出铁口!

  “轰——”

  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粗壮、更加耀眼的金白色洪流,挣脱了炉膛的束缚!

  那恐怖的热浪扑面而来,连十几米外的李云龙都感觉眉毛要被烤焦,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脸上的表情是纯粹的震撼与狂喜!

  它咆哮着,奔涌着,在早已挖好的沟渠中化作一条狂暴的火龙,发出“滋啦滋啦”的恐怖声响,最后,精准地灌入了那个埋在沙坑里的浇筑口!

  “咕嘟……咕嘟……”

  沙坑里,传来一阵阵如同巨兽饮水般的沉闷声响。

  一股股浓烈的白色蒸汽,夹杂着木头和沙土被烧焦的【刺鼻】气味,从沙土的缝隙里疯狂喷涌而出,将整个沙坑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片蒸汽弥漫的沙土。

  他们知道,兵工厂的未来,那能造出炮管的“铁祖宗”的骨架,此刻,就在这片滚烫的沙土之下,悄然孕育。

  浇铸,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当最后一滴铁水也灌入模具,葛老铁指挥工人,用湿泥,将浇筑口死死封住。

  “好了!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了!”葛老铁抹了把脸上的汗,声音沙哑。

  “这……这得等多久?”李云龙凑过来,焦急地问。

  “至少三天。”周墨给出了一个数字。

  “这三天,谁也不许靠近,更不许浇水!就让它自己,慢慢地‘长’。”

  三天!

  李云龙感觉自己的心,就像被一百只猫爪子在挠。

  这三天,他恐怕是睡不着觉了。

  他看着那片平平无奇,只是在不停冒着热气的沙坑,就好像看着一个即将出世的绝世宝贝,眼睛里,全是期待和贪婪。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了:有了这铁骨头,就能造出新车床。

  有了新车床,就能车炮管。

  有了炮管,就能造迫击炮。

  有了几百门迫击炮,老子他娘的就敢去打太原!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