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三小只出成绩-《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

  蕙质书院张榜这日,乔府众人起了个大早。

  连平日最沉得住气的乔仲远,用早膳时也比往常快了几分。苏清韵更是坐立难安,频频望向门外。

  “母亲,莫急,时辰还早呢。”乔兰菁放下粥碗,温声安抚,自己心中却也存着一份期待。

  用罢早膳,乔兰菁便对紫电道:“你去前院盯着,若有消息,速来回报。”

  紫电应声而去。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乔兰蕊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书,却半晌未翻一页。

  乔兰菲和乔海澜则凑在一处,小声猜测着榜单会是什么样子,紧张中又带着兴奋。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只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紫电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脸上带着难得的明朗笑意:“夫人,小姐!榜出来了!五小姐、六小姐、海澜小姐,全都考中了!”

  静馨苑内瞬间沸腾起来!

  “真的?都中了?”苏清韵猛地站起身,喜形于色。

  乔兰蕊手中的书卷滑落在地,她怔了一瞬,随即露出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

  乔兰菲和乔海澜更是高兴得直接跳了起来,抱在一起又笑又跳:“我们考中啦!我们可以去书院啦!”

  乔兰菁也笑了,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她上前扶住激动不已的母亲:“母亲,这是大喜事!妹妹们争气!”

  消息很快传遍全府,下人们也都与有荣焉,纷纷道贺。

  乔仲远下朝回来听闻,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说了三个“好”字。

  三日后,便是蕙质书院新生入学的日子。

  乔府再次忙碌起来,为三位新入学的姑娘准备统一的书院服饰、文具箱笼。苏清韵和乔兰心细细检查每一样物品,乔兰菁则又对三人叮嘱了一番书院规矩和注意事项。

  入学当天,赵大和钱二驾着马车,载着穿戴一新的乔兰蕊、乔兰菲、乔海澜以及陪同的苏清韵、乔兰菁和侍女们,再次来到蕙质书院。

  书院门口比考核时更加热闹,皆是送女儿入学的人家。

  彼此见面,互相寒暄,目光中却也不乏打量与比较。

  乔家三位小姐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目光。

  经过考核前那场风波及皇帝的明确态度,乔家女儿在京中已是名声在外。

  有人好奇,有人审视,也有人露出友善的微笑。

  办理完入学手续,便有书院的女官引领她们去往分配的学舍。

  蕙质书院是寄宿制,每旬可回家休沐一日。

  学舍是四人一同的小院,环境清幽,陈设简洁雅致。

  乔兰蕊、乔兰菲与另一位姓赵的官家小姐分在了一处,乔海澜则与另一位姓孙的小姐同住。

  安顿好行李,便是新生集合,由掌院夫人训话。

  掌院夫人是一位气质雍容、目光睿智的中年妇人,她强调了书院“明德、笃学、雅仪”的宗旨,要求诸生勤勉好学,友爱同窗,谨守规矩。

  接着,便是分发课程安排。

  书院的课程颇为丰富,除了常规的经史导读、诗词、算术、书画、琴艺、女红外,竟然还有律法浅析、医药常识甚至简单的经济管理课程,这倒是让乔兰菁有些意外,看来这蕙质书院并非只培养传统意义上的闺秀。

  第一日正式开课,三个女孩便感受到了与家中完全不同的氛围。

  课堂上先生要求严格,同窗之间虽表面和睦,但隐隐也能感受到家世、才学带来的无形隔阂与比较。

  乔兰蕊沉静好学,很快便适应了节奏。

  乔兰菲和乔海澜则觉得规矩太多,有些拘束,尤其是面对那些自幼受严格教养、举止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高门贵女时,难免感到几分不自在。

  傍晚在学舍小院碰头时,乔兰菲撅着嘴对姐姐抱怨:“她们走路、说话都好慢,好规矩,一点都不好玩。”

  乔兰菁来看望她们,闻言笑道:“各家教养方式不同,无需比较。你们保持自己的本性便好,但书院的规矩也要遵守。多看、多听、多学,这里能学到的东西,远比你们想象的多。”

  她看着妹妹们似懂非懂的眼神,知道她们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这汇聚了京城众多官家千金的小小书院里。

  她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这个微缩的社交圈子里立足,甚至……

  如何展现乔家女儿独特的风采。

  雏凤初鸣,已振翅飞入了新的天地,前方的路,需要她们自己去探索和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