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的修复工作室刚亮起灯,秦峰就拎着空工具箱冲了进来,额头上的汗把T恤都浸湿了:“浪哥,坏了!城南老蜡厂的封蜡全被人包了,老板说有个姓陈的老板出三倍价,把未来三个月的货都订走了!”
正在给青铜尊除尘的流浪手一顿,指尖停在那枚微小的“匠”字印记上。张馆长闻讯赶来,脸色凝重:“这种‘松烟封蜡’是青铜修复的专用料,质地温润不腐蚀铜器,市面上根本没有替代品。离全国非遗展只剩半个月,青铜尊必须按时修复完成。”
王伯凑过来,用放大镜看着青铜尊的断裂处:“这封蜡我年轻时用过,老蜡厂的配方还是我师父传出去的。不过早年间没有工业化生产,匠人都是自己熬制的。”他顿了顿,眉头皱起来,“就是配方记不太全了,只记得要用到松烟、蜂蜡,还有一种……好像是老槐树的树脂。”
“叮!触发紧急任务‘复刻古法封蜡’,任务提示:1.核心原料:松烟(三年以上松脂燃烧制成)、土蜂蜡(未提纯)、槐树脂(十年以上老槐树);2.关键工艺:‘三熬三晾’,熬制时需保持恒温65℃;3.辅助技能:解锁‘古法熬蜡’技艺图谱。”系统提示音及时响起,流浪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详细的配方和步骤。
“我知道配方了!”流浪立刻拿出纸笔,快速写下原料清单,“秦峰,你去郊区的养蜂场买土蜂蜡,要最原始的蜡块,别买提纯过的;清瑶,你联系林业站,找十年以上的老槐树,我们需要新鲜的树脂;王伯,麻烦您带着李师傅去收集松烟,就去老街后山的松树林,用古法烧制。”
众人分工明确,立刻行动起来。苏清瑶很快带来了好消息:“林业站有棵被台风刮倒的老槐树,正在处理,我们可以去取树脂。”秦峰却遇到了麻烦,养蜂场老板支支吾吾:“小伙子,昨天有人跟我们打招呼,说不让卖给匠魂工作室土蜂蜡。”
“又是陈坤搞的鬼!”秦峰气得骂了一句。流浪却很冷静:“别急,去乡下的集市看看,农户自己养蜂的肯定有。”果然,秦峰在城郊集市上,从一个老农手里买到了二十斤土蜂蜡,还顺便收了些蜂房里的旧蜡渣。
傍晚时分,原料陆续集齐。修复工作室里架起了一口小铁锅,王伯往锅里加了松烟和土蜂蜡,用柴火慢慢加热:“熬封蜡最忌火急,火大了蜡会发脆,粘不住铜器。”流浪拿着温度计守在一旁,不时调整柴火的大小:“温度到65℃了,加槐树脂!”
苏清瑶将切碎的槐树脂倒进锅里,瞬间冒出一股清香。流浪用木勺顺时针搅拌,动作缓慢而均匀:“‘三熬三晾’的第一熬,要让树脂和蜂蜡完全融合。”熬了半小时后,他关火,将蜡液倒进瓷盆里:“晾到室温,让蜡里的气泡自然浮上来。”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陈坤带着两个保镖走了进来,手里把玩着一个蜡块:“流浪,听说你在自己熬封蜡?别白费力气了,这种古法早就淘汰了,熬出来的蜡根本不符合修复标准。”他将蜡块扔在桌上,“只要你把青铜修复项目让给我,我立刻给你提供最好的封蜡。”
流浪拿起刚晾好的封蜡,用刀切开,里面细腻光滑,没有一丝气泡:“好不好,试过才知道。”他取来一小块仿制青铜件,将封蜡涂在榫卯接口处,轻轻一扣,然后递给张馆长,“您看,粘合度和色泽,比老蜡厂的还胜一筹。”
张馆长用专业仪器检测后,脸色大喜:“不仅粘合强度达标,蜡层还能隔绝空气,防止铜器氧化!这古法封蜡,比工业产品更适合文物修复!”
陈坤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没想到流浪真能熬出合格的封蜡。保镖想上前闹事,却被王伯和老匠人们拦住。王伯拿起一块熬好的封蜡:“我们匠人讲究‘技在手,心不变’,你以为垄断原料就能难住我们?太天真了!”
“叮!完成紧急任务‘复刻古法封蜡’,奖励匠心值 1200,解锁‘封蜡染色’技艺,获得林业站‘古树资源保护’合作资格。”系统提示音刚落,苏清瑶就收到了林业站的消息,邀请他们参与古树树脂的合理利用项目,还能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
陈坤气得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流浪突然开口:“陈总,与其花心思搞垄断,不如好好做文创。非遗不是你敛财的工具,是需要传承的匠心。”陈坤脚步一顿,狠狠摔门而去。
危机解除后,修复工作正式进入攻坚阶段。流浪用熬好的封蜡,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青铜尊的榫卯接口处,然后将修复好的构件轻轻扣合。王伯在一旁帮忙扶着青铜尊,突然指着那枚“匠”字印记说:“这字的笔法,和我师父的一模一样。我师父说,他祖上是宫廷匠人,专门做青铜器具。”
流浪心里一动,拿出王伯送他的“匠”字镇纸,放在青铜尊旁边——两个“匠”字的起笔和收笔完全契合,连笔锋的弧度都分毫不差。“难道您的祖上,就是这尊青铜尊的制作人?”
王伯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我师父临终前给了我一块青铜残片,说上面有家族的印记,原来就是这个!”他颤抖着抚摸青铜尊,“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修复祖上的作品。”
当晚,流浪开启了修复直播的最终场。当他将最后一个构件扣合完毕,青铜尊在灯光下完整地呈现出来,云雷纹清晰连贯,榫卯接口天衣无缝。直播间里瞬间刷起“匠心传承”的弹幕,在线人数突破五十万。
张馆长激动地宣布:“这尊云雷纹青铜尊的修复,是古法技艺与现代保护的完美结合!下个月的全国非遗创新大赛,我们博物馆将推荐匠魂工作室参赛,让更多人看到华夏非遗的魅力!”
秦峰抱着一堆参赛资料跑进来:“浪哥,非遗协会说我们的榫卯微雕和青铜修复项目,都符合参赛要求!要是能拿奖,我们就能获得国家非遗基地的扶持资金!”
流浪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王伯手中的青铜残片,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陈坤不会轻易放弃,全国大赛上或许还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守住匠心,守住传承,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而在鼎盛文创的办公室里,陈坤将一叠参赛资料撕得粉碎,眼神阴狠:“全国大赛是吧?我就让你在全国人面前身败名裂!”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神秘号码:“帮我查一下全国非遗创新大赛的评委名单,我要做笔‘生意’。”
正在给青铜尊除尘的流浪手一顿,指尖停在那枚微小的“匠”字印记上。张馆长闻讯赶来,脸色凝重:“这种‘松烟封蜡’是青铜修复的专用料,质地温润不腐蚀铜器,市面上根本没有替代品。离全国非遗展只剩半个月,青铜尊必须按时修复完成。”
王伯凑过来,用放大镜看着青铜尊的断裂处:“这封蜡我年轻时用过,老蜡厂的配方还是我师父传出去的。不过早年间没有工业化生产,匠人都是自己熬制的。”他顿了顿,眉头皱起来,“就是配方记不太全了,只记得要用到松烟、蜂蜡,还有一种……好像是老槐树的树脂。”
“叮!触发紧急任务‘复刻古法封蜡’,任务提示:1.核心原料:松烟(三年以上松脂燃烧制成)、土蜂蜡(未提纯)、槐树脂(十年以上老槐树);2.关键工艺:‘三熬三晾’,熬制时需保持恒温65℃;3.辅助技能:解锁‘古法熬蜡’技艺图谱。”系统提示音及时响起,流浪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详细的配方和步骤。
“我知道配方了!”流浪立刻拿出纸笔,快速写下原料清单,“秦峰,你去郊区的养蜂场买土蜂蜡,要最原始的蜡块,别买提纯过的;清瑶,你联系林业站,找十年以上的老槐树,我们需要新鲜的树脂;王伯,麻烦您带着李师傅去收集松烟,就去老街后山的松树林,用古法烧制。”
众人分工明确,立刻行动起来。苏清瑶很快带来了好消息:“林业站有棵被台风刮倒的老槐树,正在处理,我们可以去取树脂。”秦峰却遇到了麻烦,养蜂场老板支支吾吾:“小伙子,昨天有人跟我们打招呼,说不让卖给匠魂工作室土蜂蜡。”
“又是陈坤搞的鬼!”秦峰气得骂了一句。流浪却很冷静:“别急,去乡下的集市看看,农户自己养蜂的肯定有。”果然,秦峰在城郊集市上,从一个老农手里买到了二十斤土蜂蜡,还顺便收了些蜂房里的旧蜡渣。
傍晚时分,原料陆续集齐。修复工作室里架起了一口小铁锅,王伯往锅里加了松烟和土蜂蜡,用柴火慢慢加热:“熬封蜡最忌火急,火大了蜡会发脆,粘不住铜器。”流浪拿着温度计守在一旁,不时调整柴火的大小:“温度到65℃了,加槐树脂!”
苏清瑶将切碎的槐树脂倒进锅里,瞬间冒出一股清香。流浪用木勺顺时针搅拌,动作缓慢而均匀:“‘三熬三晾’的第一熬,要让树脂和蜂蜡完全融合。”熬了半小时后,他关火,将蜡液倒进瓷盆里:“晾到室温,让蜡里的气泡自然浮上来。”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陈坤带着两个保镖走了进来,手里把玩着一个蜡块:“流浪,听说你在自己熬封蜡?别白费力气了,这种古法早就淘汰了,熬出来的蜡根本不符合修复标准。”他将蜡块扔在桌上,“只要你把青铜修复项目让给我,我立刻给你提供最好的封蜡。”
流浪拿起刚晾好的封蜡,用刀切开,里面细腻光滑,没有一丝气泡:“好不好,试过才知道。”他取来一小块仿制青铜件,将封蜡涂在榫卯接口处,轻轻一扣,然后递给张馆长,“您看,粘合度和色泽,比老蜡厂的还胜一筹。”
张馆长用专业仪器检测后,脸色大喜:“不仅粘合强度达标,蜡层还能隔绝空气,防止铜器氧化!这古法封蜡,比工业产品更适合文物修复!”
陈坤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没想到流浪真能熬出合格的封蜡。保镖想上前闹事,却被王伯和老匠人们拦住。王伯拿起一块熬好的封蜡:“我们匠人讲究‘技在手,心不变’,你以为垄断原料就能难住我们?太天真了!”
“叮!完成紧急任务‘复刻古法封蜡’,奖励匠心值 1200,解锁‘封蜡染色’技艺,获得林业站‘古树资源保护’合作资格。”系统提示音刚落,苏清瑶就收到了林业站的消息,邀请他们参与古树树脂的合理利用项目,还能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
陈坤气得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流浪突然开口:“陈总,与其花心思搞垄断,不如好好做文创。非遗不是你敛财的工具,是需要传承的匠心。”陈坤脚步一顿,狠狠摔门而去。
危机解除后,修复工作正式进入攻坚阶段。流浪用熬好的封蜡,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青铜尊的榫卯接口处,然后将修复好的构件轻轻扣合。王伯在一旁帮忙扶着青铜尊,突然指着那枚“匠”字印记说:“这字的笔法,和我师父的一模一样。我师父说,他祖上是宫廷匠人,专门做青铜器具。”
流浪心里一动,拿出王伯送他的“匠”字镇纸,放在青铜尊旁边——两个“匠”字的起笔和收笔完全契合,连笔锋的弧度都分毫不差。“难道您的祖上,就是这尊青铜尊的制作人?”
王伯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我师父临终前给了我一块青铜残片,说上面有家族的印记,原来就是这个!”他颤抖着抚摸青铜尊,“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修复祖上的作品。”
当晚,流浪开启了修复直播的最终场。当他将最后一个构件扣合完毕,青铜尊在灯光下完整地呈现出来,云雷纹清晰连贯,榫卯接口天衣无缝。直播间里瞬间刷起“匠心传承”的弹幕,在线人数突破五十万。
张馆长激动地宣布:“这尊云雷纹青铜尊的修复,是古法技艺与现代保护的完美结合!下个月的全国非遗创新大赛,我们博物馆将推荐匠魂工作室参赛,让更多人看到华夏非遗的魅力!”
秦峰抱着一堆参赛资料跑进来:“浪哥,非遗协会说我们的榫卯微雕和青铜修复项目,都符合参赛要求!要是能拿奖,我们就能获得国家非遗基地的扶持资金!”
流浪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王伯手中的青铜残片,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陈坤不会轻易放弃,全国大赛上或许还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守住匠心,守住传承,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而在鼎盛文创的办公室里,陈坤将一叠参赛资料撕得粉碎,眼神阴狠:“全国大赛是吧?我就让你在全国人面前身败名裂!”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神秘号码:“帮我查一下全国非遗创新大赛的评委名单,我要做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