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令的脚步在山道上没有停过。背包里的地图折了三层,水壶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残玉贴着胸口,始终凉着。赵晓曼跟在他身后半步,鞋底踩断的枯枝发出脆响,她没说话,只是把背包带往上提了提。
走到第三道山脊时,罗令忽然蹲下。他没开口,右手贴地,掌心压住一处裸露的岩层。赵晓曼也停下,看着他一动不动地趴着,耳朵几乎贴到石头上。
几秒后,他抬起手,指节沾了层薄土。他捻了捻,低声说:“有震。”
“什么震?”
“不是地震。”他指了指地下,“像钟,但只有一丝余波,断断续续。”
赵晓曼皱眉。她没感觉到。
罗令从脖子上取下残玉,握在手心。玉面微热,不是烫,是像晒过太阳的石片,贴着皮肤能觉出一点暖意。他闭眼,呼吸放慢,注意力沉下去。梦里那道低频钟声又来了,和刚才地底的震动频率一致。
他睁眼,指向东南方向:“那边。”
两人拨开一丛野藤,脚下土层突然变硬,踩上去有回声。再往前,植被稀疏起来,岩壁轮廓逐渐清晰。一株孤松从石缝里斜长出来,树干扭曲,枝叶却茂盛。松下有九级石阶,被泥土半埋,最上面一级裂成两半。
赵晓曼抬头。密林深处,一道青砖高墙露出一角,墙头爬满藤蔓,像被山体慢慢吞进去。墙后有屋脊,灰瓦残破,檐角翘起的弧度很老,不是近年的样式。
“就是这儿。”罗令说。
他们沿着石阶往上走,脚步放轻。门没关死,虚掩着,门环是青铜兽首,嘴衔铁环,兽眼凸出,鼻翼刻着细密纹路。罗令伸手想推,赵晓曼拉住他袖子。
“别直接碰。”
他点头,从背包里抽出一根竹棍,轻轻顶住门缝。门开了半尺,地面“咔”地轻响,门槛下一块青砖下沉了半寸。
“有机关。”罗令蹲下,用棍子拨开浮土,露出一道凹槽,里面横着一根细铁线,连向门后墙角。
“绊索?”
“不只是。”他指着槽底一个小孔,“里面可能连着弩匣,踩上去会射箭。”
赵晓曼往后退了半步。
罗令没走正门,沿着墙根绕到东侧。砖缝里长着苔藓,他用手摸了摸,砖体还算结实。他踩上一处凸起,借力翻上墙头,蹲稳后朝她伸出手。赵晓曼抓住他手腕,被拉了上去。
院内荒得厉害。杂草齐膝,几根断梁横在地上,屋顶塌了一角。正厅门框还在,门板却不见了。两人落地时,尘土扬起一圈,空气中飘着陈年药味,混着木头腐烂的酸气。
罗令先进去,手电光扫过四壁。靠墙一排木架,上面摆着陶罐、铜铃、竹筒,多数落满灰,但没碎,也没动过的痕迹。正中一张供桌,桌面刻着一圈星图,二十八宿的位置和青山村石碑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多了几道连接线,像是某种运行轨迹。
赵晓曼走近,手指悬在刻纹上方,没碰:“这和村里的祭祀系统对得上。”
罗令点头。他走到供桌后,发现背面有字,刻得极浅,像是怕人看见。他用手电斜照,勉强辨出几个:“……星移斗转,门启有时……”
话没说完,下半截被木裂盖住了。
他退后两步,环视整个大厅。东西两侧各有门道,西边通往厨房模样的小间,东边是条长廊,通向几间闭着的屋子。
“去那边。”他指了指东廊。
长廊地面铺着方砖,有些已经松动。他们贴着墙边走,避开中间几块颜色稍浅的砖。尽头是间书房,门半开着,里面黑得更深。
罗令先进去,手电光打在书架上。架子歪斜,多数竹简霉烂成团,纸页粘在一起,字迹全糊了。桌上有砚台,干涸发黑,笔架倒着,一支毛笔断成两截。
赵晓曼翻了翻一本残册,纸一碰就碎,只看出页角印着“越历”两个字。
“越历?”她低声念。
罗令没应声。他盯着地面。书房中央有块地砖,边缘颜色比别的深,像是常有人踩。他用竹棍轻轻压上去,砖面微微下陷。
“别动!”他一把拽住赵晓曼手腕,往回带。
下一秒,四壁“咔”响,墙上的装饰板弹开,露出六个小孔。三支铁箭破空射出,擦着罗令肩头钉进对面墙板,箭尾还在颤。
赵晓曼没叫,但呼吸停了一瞬。
罗令蹲下,检查箭矢。箭头不宽,但带倒钩,射程短,角度固定。他抬头看孔位,又低头看地砖。
“不是单人触发。”他说,“需要两个人同时踩,或者一个人站定不动超过三秒,才会全开。”
赵晓曼盯着那块砖:“设计的人不想杀人,是警告。”
“也不排除试错。”罗令用竹棍把箭拔出来,放在桌上,“有人来过,没死,说明知道怎么走。”
他开始用棍子逐块探地,清出一条安全路线。赵晓曼跟在后面,手电照着墙角。她忽然停住。
“你看这个。”
墙角有个小柜,半埋在土里。柜门锁着,铜锁正面刻着一组符号:三短横,缺一长横。
罗令走过去,心跳慢了一拍。
和刘大虎划的一样。
他从脖子上取下残玉,靠近锁面。玉贴上铜锁的瞬间,裂纹里闪过一道青光,极短,像电流划过。紧接着,“咔”一声,锁扣弹开。
赵晓曼屏住呼吸。
罗令打开柜门,里面是个竹匣,表面涂了防水漆,保存完好。他拿出来,放在桌上。匣子没锁,但盖子卡得紧。他轻轻掀开。
半卷古籍躺在里面,纸色泛黄,边缘有金线勾边。第一页写着几个字,墨迹清晰:
“星图中枢,三门并启。”
字迹刚劲,笔锋带隶意,但结构又有篆书遗风。赵晓曼凑近看,发现每行之间夹着极细的朱砂批注,像是后人补录。
罗令翻到第二页,图样出现。是一幅地下结构图,中央有圆形祭坛,三条通道从不同方向汇入。其中一条标着“罗”字,另一条是“赵”,第三条空白。
他盯着那条空白通道。
“不是没人,是没写名字。”
赵晓曼指着图下方一行小字:“‘信物归位,血脉自知’……这不只是地图,是认主的。”
罗令没说话。他把古籍放回匣中,合上盖子,抱在怀里。
外面天色暗了下来。山风从破窗灌进来,吹动残页哗哗响。他走到门口,手电光扫过长廊。那些触发机关的砖块,在黑暗中隐隐泛着微光,像是涂了某种矿物粉。
“他们不想让外人进。”他说,“但也没彻底封死。”
“为什么?”
“等对的人。”他回头看她,“刘大虎划那个符号,不是求救,是提醒。他知道有人会来,也知道怎么进来。”
赵晓曼沉默了一会儿:“可他死了。”
“所以他只划了三短,缺一长。”罗令握紧竹匣,“完整的是钥匙,残缺的是路标。”
他把匣子放进背包,拉好拉链。刚站直,脚下忽然一沉。
那块松动的地砖塌了半寸。
“小心!”赵晓曼伸手去扶。
罗令已经跃开。墙上的孔再次弹开,这次射出的箭更多,六支连发,钉在他们刚才站的位置。一支箭擦过背包,布料裂开一道口子。
他喘了口气,盯着那排小孔。
“它记住了重量分布。”他说,“第一次触发部分,第二次补全。”
赵晓曼看着他:“下次再踩,会不会有别的机关?”
罗令没答。他蹲下,用竹棍把射出的箭一支支拔出来,数了数,一共十二支,分两批发射。箭槽在墙内,应该还有第三批。
“不是无限的。”他说,“但够杀几个人。”
他重新探路,这次更慢。每一步都用棍子试过,确认安全才落脚。赵晓曼跟在后面,手电光扫过墙角。她忽然停住。
“这里有字。”
罗令走过去。墙缝边,一块砖上刻着极小的符号,和柜子上的三短一长一模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他伸手摸了摸。
砖面突然下沉。
走到第三道山脊时,罗令忽然蹲下。他没开口,右手贴地,掌心压住一处裸露的岩层。赵晓曼也停下,看着他一动不动地趴着,耳朵几乎贴到石头上。
几秒后,他抬起手,指节沾了层薄土。他捻了捻,低声说:“有震。”
“什么震?”
“不是地震。”他指了指地下,“像钟,但只有一丝余波,断断续续。”
赵晓曼皱眉。她没感觉到。
罗令从脖子上取下残玉,握在手心。玉面微热,不是烫,是像晒过太阳的石片,贴着皮肤能觉出一点暖意。他闭眼,呼吸放慢,注意力沉下去。梦里那道低频钟声又来了,和刚才地底的震动频率一致。
他睁眼,指向东南方向:“那边。”
两人拨开一丛野藤,脚下土层突然变硬,踩上去有回声。再往前,植被稀疏起来,岩壁轮廓逐渐清晰。一株孤松从石缝里斜长出来,树干扭曲,枝叶却茂盛。松下有九级石阶,被泥土半埋,最上面一级裂成两半。
赵晓曼抬头。密林深处,一道青砖高墙露出一角,墙头爬满藤蔓,像被山体慢慢吞进去。墙后有屋脊,灰瓦残破,檐角翘起的弧度很老,不是近年的样式。
“就是这儿。”罗令说。
他们沿着石阶往上走,脚步放轻。门没关死,虚掩着,门环是青铜兽首,嘴衔铁环,兽眼凸出,鼻翼刻着细密纹路。罗令伸手想推,赵晓曼拉住他袖子。
“别直接碰。”
他点头,从背包里抽出一根竹棍,轻轻顶住门缝。门开了半尺,地面“咔”地轻响,门槛下一块青砖下沉了半寸。
“有机关。”罗令蹲下,用棍子拨开浮土,露出一道凹槽,里面横着一根细铁线,连向门后墙角。
“绊索?”
“不只是。”他指着槽底一个小孔,“里面可能连着弩匣,踩上去会射箭。”
赵晓曼往后退了半步。
罗令没走正门,沿着墙根绕到东侧。砖缝里长着苔藓,他用手摸了摸,砖体还算结实。他踩上一处凸起,借力翻上墙头,蹲稳后朝她伸出手。赵晓曼抓住他手腕,被拉了上去。
院内荒得厉害。杂草齐膝,几根断梁横在地上,屋顶塌了一角。正厅门框还在,门板却不见了。两人落地时,尘土扬起一圈,空气中飘着陈年药味,混着木头腐烂的酸气。
罗令先进去,手电光扫过四壁。靠墙一排木架,上面摆着陶罐、铜铃、竹筒,多数落满灰,但没碎,也没动过的痕迹。正中一张供桌,桌面刻着一圈星图,二十八宿的位置和青山村石碑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多了几道连接线,像是某种运行轨迹。
赵晓曼走近,手指悬在刻纹上方,没碰:“这和村里的祭祀系统对得上。”
罗令点头。他走到供桌后,发现背面有字,刻得极浅,像是怕人看见。他用手电斜照,勉强辨出几个:“……星移斗转,门启有时……”
话没说完,下半截被木裂盖住了。
他退后两步,环视整个大厅。东西两侧各有门道,西边通往厨房模样的小间,东边是条长廊,通向几间闭着的屋子。
“去那边。”他指了指东廊。
长廊地面铺着方砖,有些已经松动。他们贴着墙边走,避开中间几块颜色稍浅的砖。尽头是间书房,门半开着,里面黑得更深。
罗令先进去,手电光打在书架上。架子歪斜,多数竹简霉烂成团,纸页粘在一起,字迹全糊了。桌上有砚台,干涸发黑,笔架倒着,一支毛笔断成两截。
赵晓曼翻了翻一本残册,纸一碰就碎,只看出页角印着“越历”两个字。
“越历?”她低声念。
罗令没应声。他盯着地面。书房中央有块地砖,边缘颜色比别的深,像是常有人踩。他用竹棍轻轻压上去,砖面微微下陷。
“别动!”他一把拽住赵晓曼手腕,往回带。
下一秒,四壁“咔”响,墙上的装饰板弹开,露出六个小孔。三支铁箭破空射出,擦着罗令肩头钉进对面墙板,箭尾还在颤。
赵晓曼没叫,但呼吸停了一瞬。
罗令蹲下,检查箭矢。箭头不宽,但带倒钩,射程短,角度固定。他抬头看孔位,又低头看地砖。
“不是单人触发。”他说,“需要两个人同时踩,或者一个人站定不动超过三秒,才会全开。”
赵晓曼盯着那块砖:“设计的人不想杀人,是警告。”
“也不排除试错。”罗令用竹棍把箭拔出来,放在桌上,“有人来过,没死,说明知道怎么走。”
他开始用棍子逐块探地,清出一条安全路线。赵晓曼跟在后面,手电照着墙角。她忽然停住。
“你看这个。”
墙角有个小柜,半埋在土里。柜门锁着,铜锁正面刻着一组符号:三短横,缺一长横。
罗令走过去,心跳慢了一拍。
和刘大虎划的一样。
他从脖子上取下残玉,靠近锁面。玉贴上铜锁的瞬间,裂纹里闪过一道青光,极短,像电流划过。紧接着,“咔”一声,锁扣弹开。
赵晓曼屏住呼吸。
罗令打开柜门,里面是个竹匣,表面涂了防水漆,保存完好。他拿出来,放在桌上。匣子没锁,但盖子卡得紧。他轻轻掀开。
半卷古籍躺在里面,纸色泛黄,边缘有金线勾边。第一页写着几个字,墨迹清晰:
“星图中枢,三门并启。”
字迹刚劲,笔锋带隶意,但结构又有篆书遗风。赵晓曼凑近看,发现每行之间夹着极细的朱砂批注,像是后人补录。
罗令翻到第二页,图样出现。是一幅地下结构图,中央有圆形祭坛,三条通道从不同方向汇入。其中一条标着“罗”字,另一条是“赵”,第三条空白。
他盯着那条空白通道。
“不是没人,是没写名字。”
赵晓曼指着图下方一行小字:“‘信物归位,血脉自知’……这不只是地图,是认主的。”
罗令没说话。他把古籍放回匣中,合上盖子,抱在怀里。
外面天色暗了下来。山风从破窗灌进来,吹动残页哗哗响。他走到门口,手电光扫过长廊。那些触发机关的砖块,在黑暗中隐隐泛着微光,像是涂了某种矿物粉。
“他们不想让外人进。”他说,“但也没彻底封死。”
“为什么?”
“等对的人。”他回头看她,“刘大虎划那个符号,不是求救,是提醒。他知道有人会来,也知道怎么进来。”
赵晓曼沉默了一会儿:“可他死了。”
“所以他只划了三短,缺一长。”罗令握紧竹匣,“完整的是钥匙,残缺的是路标。”
他把匣子放进背包,拉好拉链。刚站直,脚下忽然一沉。
那块松动的地砖塌了半寸。
“小心!”赵晓曼伸手去扶。
罗令已经跃开。墙上的孔再次弹开,这次射出的箭更多,六支连发,钉在他们刚才站的位置。一支箭擦过背包,布料裂开一道口子。
他喘了口气,盯着那排小孔。
“它记住了重量分布。”他说,“第一次触发部分,第二次补全。”
赵晓曼看着他:“下次再踩,会不会有别的机关?”
罗令没答。他蹲下,用竹棍把射出的箭一支支拔出来,数了数,一共十二支,分两批发射。箭槽在墙内,应该还有第三批。
“不是无限的。”他说,“但够杀几个人。”
他重新探路,这次更慢。每一步都用棍子试过,确认安全才落脚。赵晓曼跟在后面,手电光扫过墙角。她忽然停住。
“这里有字。”
罗令走过去。墙缝边,一块砖上刻着极小的符号,和柜子上的三短一长一模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他伸手摸了摸。
砖面突然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