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外有个快活村,村里住着个赵小乐。
这小子没啥本事,就爱笑。
走路踩了狗屎,别人骂骂咧咧,他蹲在地上笑:“这狗东西,倒会选地方!”
赶集买了假货,摊主耍无赖,他摸着假货笑:“这手艺,骗得真用心!”
就连被村长家的大鹅追着啄屁股,他还边跑边笑:“鹅大哥,慢点儿,我屁股没那么香!”
村里人都说他缺心眼,赵小乐却不恼。他总说:“笑一笑,十年少,愁眉苦脸啥用没有。”
这年冬天,汴梁城里出了怪事。
新上任的王知府,不知得了啥怪病,三年没笑过。
脸板得像块铁板,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手下人说话大气不敢出,百姓办事小心翼翼。
城里的戏班子、说书人、小丑,全被请去府衙逗乐,可王知府要么闭目养神,要么直接把人赶出去。
有个小丑学驴叫,学得惟妙惟肖,旁人笑得直拍腿,王知府却一拍桌子:“胡闹!打出去!”
后来,王知府下了告示:谁能让他笑一声,赏黄金百两;能让他笑三天,赏白银千两,还封个“喜乐官”。
消息传到快活村,村民们都劝赵小乐:“你那笑声能把死人逗活,快去试试!”
赵小乐挠挠头:“我这笑声也能卖钱?”
村民说:“咋不能?你去城里,说不定真能中个官做做!”
赵小乐一想,家里穷得叮当响,要是能得些赏钱,还能给娘治病,便收拾了包袱,揣着一肚子笑声,往汴梁城去了。
到了府衙,守门的衙役见他穿得破破烂烂,拦住不让进:“哪里来的穷小子,也想骗赏钱?”
赵小乐嘿嘿一笑:“我不是骗赏钱,我是来给知府大人送笑声的。”
衙役们被他笑得莫名其妙,正想赶他走,刚好师爷路过,听见动静问:“何事喧哗?”
赵小乐赶紧说:“师爷,我能让知府大人笑,求您让我进去试试。”
师爷看他一脸憨厚,又想起王知府的怪病,便说:“行吧,要是没用,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进了大堂,王知府正坐在堂上看公文,脸拉得老长。
赵小乐一进门,先对着王知府笑了一声:“哈哈!知府大人,您好啊!”
这笑声清脆响亮,像银铃摇响,又像春风拂面。
王知府愣了一下,眉头稍微松了松,但还是没笑。
他抬眼打量赵小乐:“你就是来逗我笑的?”
赵小乐点点头,又笑了一声:“嘿嘿,知府大人,您看您,天天皱着眉,脸都快长皱纹了。”
王知府哼了一声:“少废话,有啥本事尽管使出来。”
赵小乐不慌不忙,开始讲自己村里的趣事。
“知府大人,我给您说,我们村里有个张大爷,前天赶集买了个热水袋,回家灌了开水,揣在怀里,结果热水袋漏了,把棉袄烫了个洞。张大爷不但不生气,还说:‘这热水袋真热情,还给我暖出个天窗!’”
赵小乐边说边笑,笑得前仰后合,堂上的衙役、师爷都忍不住跟着笑了。
可王知府还是板着脸,只是眼神里多了些好奇。
赵小乐又说:“还有我们村的李寡妇,养了只公鸡,天天早上不打鸣,非要学母鸡下蛋,蹲在鸡窝里半天,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下了个软壳蛋,还得意地咯咯叫。李寡妇笑着说:‘你这公鸡,倒想抢母鸡的活儿干!’”
这一回,王知府的嘴角动了动,像是要笑,可又忍住了。
赵小乐一看有门,接着往下说。
他说自己踩狗屎的事,说自己被大鹅追的事,说自己买假货的事,每说一件,就配上爽朗的笑声。
他的笑声太有感染力了,像会传染似的,大堂里的人笑得直不起腰。
王知府看着赵小乐眉飞色舞的样子,听着他没心没肺的笑声,心里那股憋了三年的闷气,慢慢散了开来。
当赵小乐说到自己为了抓一只偷玉米的猴子,结果掉进粪坑,还笑着说“这粪坑真暖和”时,王知府终于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
一声大笑,从他嘴里爆发出来。
那笑声洪亮极了,震得大堂的梁柱都好像在发抖。
王知府笑完,只觉得浑身舒畅,三年来的郁结一扫而空。
他看着赵小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小子,你这笑声,比啥良药都管用!”
师爷和衙役们见王知府笑了,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赵小乐道喜。
王知府当即让人拿来黄金百两,递给赵小乐:“这是赏你的,你要是能让我再笑两天,白银千两和喜乐官的位置,都是你的。”
赵小乐收下黄金,嘿嘿一笑:“知府大人,不用特意找乐子,生活里到处都是笑话,我陪您聊聊,您自然就笑了。”
接下来的两天,赵小乐就留在府衙里。
他陪王知府逛集市,看见卖糖葫芦的老汉摔了一跤,糖葫芦撒了一地,老汉却笑着说“这下好了,给路人发福利”,王知府笑得直拍手。
他陪王知府去河边散步,看见一群小孩在冰上打滑,摔得四脚朝天,还互相取笑,王知府笑得肚子疼。
他还教王知府说笑话,讲自己村里的糗事,王知府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到了第三天,王知府的怪病彻底好了,脸上天天带着笑容。
府衙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手下人说话也敢好了了,百姓办事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王知府果然兑现承诺,给了赵小乐白银千两,还封他做了“喜乐官”。
可赵小乐却摆摆手:“知府大人,官我就不当了,我还是
这小子没啥本事,就爱笑。
走路踩了狗屎,别人骂骂咧咧,他蹲在地上笑:“这狗东西,倒会选地方!”
赶集买了假货,摊主耍无赖,他摸着假货笑:“这手艺,骗得真用心!”
就连被村长家的大鹅追着啄屁股,他还边跑边笑:“鹅大哥,慢点儿,我屁股没那么香!”
村里人都说他缺心眼,赵小乐却不恼。他总说:“笑一笑,十年少,愁眉苦脸啥用没有。”
这年冬天,汴梁城里出了怪事。
新上任的王知府,不知得了啥怪病,三年没笑过。
脸板得像块铁板,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手下人说话大气不敢出,百姓办事小心翼翼。
城里的戏班子、说书人、小丑,全被请去府衙逗乐,可王知府要么闭目养神,要么直接把人赶出去。
有个小丑学驴叫,学得惟妙惟肖,旁人笑得直拍腿,王知府却一拍桌子:“胡闹!打出去!”
后来,王知府下了告示:谁能让他笑一声,赏黄金百两;能让他笑三天,赏白银千两,还封个“喜乐官”。
消息传到快活村,村民们都劝赵小乐:“你那笑声能把死人逗活,快去试试!”
赵小乐挠挠头:“我这笑声也能卖钱?”
村民说:“咋不能?你去城里,说不定真能中个官做做!”
赵小乐一想,家里穷得叮当响,要是能得些赏钱,还能给娘治病,便收拾了包袱,揣着一肚子笑声,往汴梁城去了。
到了府衙,守门的衙役见他穿得破破烂烂,拦住不让进:“哪里来的穷小子,也想骗赏钱?”
赵小乐嘿嘿一笑:“我不是骗赏钱,我是来给知府大人送笑声的。”
衙役们被他笑得莫名其妙,正想赶他走,刚好师爷路过,听见动静问:“何事喧哗?”
赵小乐赶紧说:“师爷,我能让知府大人笑,求您让我进去试试。”
师爷看他一脸憨厚,又想起王知府的怪病,便说:“行吧,要是没用,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进了大堂,王知府正坐在堂上看公文,脸拉得老长。
赵小乐一进门,先对着王知府笑了一声:“哈哈!知府大人,您好啊!”
这笑声清脆响亮,像银铃摇响,又像春风拂面。
王知府愣了一下,眉头稍微松了松,但还是没笑。
他抬眼打量赵小乐:“你就是来逗我笑的?”
赵小乐点点头,又笑了一声:“嘿嘿,知府大人,您看您,天天皱着眉,脸都快长皱纹了。”
王知府哼了一声:“少废话,有啥本事尽管使出来。”
赵小乐不慌不忙,开始讲自己村里的趣事。
“知府大人,我给您说,我们村里有个张大爷,前天赶集买了个热水袋,回家灌了开水,揣在怀里,结果热水袋漏了,把棉袄烫了个洞。张大爷不但不生气,还说:‘这热水袋真热情,还给我暖出个天窗!’”
赵小乐边说边笑,笑得前仰后合,堂上的衙役、师爷都忍不住跟着笑了。
可王知府还是板着脸,只是眼神里多了些好奇。
赵小乐又说:“还有我们村的李寡妇,养了只公鸡,天天早上不打鸣,非要学母鸡下蛋,蹲在鸡窝里半天,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下了个软壳蛋,还得意地咯咯叫。李寡妇笑着说:‘你这公鸡,倒想抢母鸡的活儿干!’”
这一回,王知府的嘴角动了动,像是要笑,可又忍住了。
赵小乐一看有门,接着往下说。
他说自己踩狗屎的事,说自己被大鹅追的事,说自己买假货的事,每说一件,就配上爽朗的笑声。
他的笑声太有感染力了,像会传染似的,大堂里的人笑得直不起腰。
王知府看着赵小乐眉飞色舞的样子,听着他没心没肺的笑声,心里那股憋了三年的闷气,慢慢散了开来。
当赵小乐说到自己为了抓一只偷玉米的猴子,结果掉进粪坑,还笑着说“这粪坑真暖和”时,王知府终于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
一声大笑,从他嘴里爆发出来。
那笑声洪亮极了,震得大堂的梁柱都好像在发抖。
王知府笑完,只觉得浑身舒畅,三年来的郁结一扫而空。
他看着赵小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小子,你这笑声,比啥良药都管用!”
师爷和衙役们见王知府笑了,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赵小乐道喜。
王知府当即让人拿来黄金百两,递给赵小乐:“这是赏你的,你要是能让我再笑两天,白银千两和喜乐官的位置,都是你的。”
赵小乐收下黄金,嘿嘿一笑:“知府大人,不用特意找乐子,生活里到处都是笑话,我陪您聊聊,您自然就笑了。”
接下来的两天,赵小乐就留在府衙里。
他陪王知府逛集市,看见卖糖葫芦的老汉摔了一跤,糖葫芦撒了一地,老汉却笑着说“这下好了,给路人发福利”,王知府笑得直拍手。
他陪王知府去河边散步,看见一群小孩在冰上打滑,摔得四脚朝天,还互相取笑,王知府笑得肚子疼。
他还教王知府说笑话,讲自己村里的糗事,王知府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到了第三天,王知府的怪病彻底好了,脸上天天带着笑容。
府衙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手下人说话也敢好了了,百姓办事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王知府果然兑现承诺,给了赵小乐白银千两,还封他做了“喜乐官”。
可赵小乐却摆摆手:“知府大人,官我就不当了,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