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照进东宫西阁,沈知意已经坐在桌前。她面前放着几张纸,上面写着五个人的名字。秦凤瑶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布巾擦匕首。
“小禄子昨夜送来消息。”沈知意指着名单第一个,“那个落魄举人今天一早要去城南茶棚见人,说是接新活。”
秦凤瑶把匕首插回腰间:“咱们的人查了几天,发现他们用苏记钱庄后巷的货栈运假账本和密信。”
“我们不动手。”沈知意摇头,“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来。”
她翻开一页纸,上面画着简单的图。“我让户部郎中放出风声,说东宫要买一批边关药材,专收‘雪莲’‘血竭’这种冷门药。价格翻倍,现银结算。”
秦凤瑶笑了:“他们肯定坐不住。贵妃那边正缺钱打点京营将领,这种好事不会放过。”
“我们就以采药为名,在城南货栈设局。”沈知意说,“秦家的老兵扮成商队护卫,等他们派人来接头,当场抓住。”
“不用刀。”秦凤瑶点头,“但得让他们动。”
两人商量好细节,沈知意写了三封短信,交给暗卫送去。一个时辰后,小禄子回来报告:“茶棚那边,举人已经见了钱庄伙计,约好今晚子时交货。”
“来了。”秦凤瑶站起来,“我去校场点人。”
傍晚,城南货栈亮起灯。一队灰袍骡车缓缓驶入,领头的是个瘦高男子,戴着斗笠。他跳下车,朝门口的“管事”抱拳:“是东宫的生意?”
“货带来了?”对方问。
“都在车上,按单配齐。”男子掀开盖布,露出几只木箱,“雪莲三斤,血竭五两,还有你要的‘青冥草’。”
“验货。”一个穿长衫的人走出来,打开箱子看了看,点头,“成色不错。银子在后院库房,跟我来。”
男子跟着往里走,刚进院子,四周灯笼突然全亮。十多个黑衣人从屋檐跳下,围住车队。秦凤瑶从侧门走出,手放在刀柄上。
“你们干什么?”男子后退一步。
“你们冒充东宫名义收赃物,还问我们干什么?”秦凤瑶冷笑,“这车里的‘药材’,一半是伪造账册,一半是密信底稿。要不要现在打开看看?”
男子脸色变了,转身想跑,被两个老兵按倒在地。其他人也被控制住,没人敢反抗。
“一个没漏。”秦凤瑶对侍卫说,“带回东宫,关进柴房,不准说话。”
第二天上午,周显拿着一叠文书走进御史台。他把东西放在主官桌上:“这是东宫查到的证据。有人打着太子旗号,在京城结党营私,伪造公文,勾结钱庄洗钱。现已抓了五人,移交法办。”
主官翻开一看,脸色大变:“这上面有密信,提到京营调兵……”
“不能压。”周显说,“如果不公开审理,百姓会以为真是东宫干的。”
当天下午,朝廷贴出告示:查获“假冒东宫人员结社案”,主犯五人被抓,涉案钱庄暂停营业,接受户部彻查。
消息传回东宫,萧景渊正在厨房揉面团。他抬头看了眼进来的小禄子:“抓到了?”
“全抓了。”小禄子笑着说,“侧妃亲自带队,一个都没跑掉。”
萧景渊点点头,继续搓面:“那批药材还能用吗?我想做个药膳饼。”
小禄子愣了一下,转身出去。门外,沈知意和秦凤瑶正好走来。
“他又在做饭?”秦凤瑶皱眉。
“说了别打扰他。”沈知意轻声,“他知道结果就行。”
两人进了西阁。桌上摆着刚送来的供词副本。沈知意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你写什么?”秦凤瑶凑近看。
“这五个人只是外围。”沈知意说,“背后还有人在指挥。他们拿任务的方式一样——每月初五,有人在宫墙外放竹筒,里面是纸条。”
“宫里有人通消息。”秦凤瑶握紧拳头,“是不是上次那个送香炉的杂役?”
“他已经去扫茅房了。”沈知意摇头,“但线没断。说明换人了。”
秦凤瑶坐下:“要不要再放一次饵?”
“不急。”沈知意合上本子,“他们刚损失一波,会安静几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守住东宫。”
她拿出一张新的布防图:“你之前提的夜巡双班制,今天开始。老兵分两队,一队戌时换岗,一队丑时换岗。所有进出的人都要登记,连送菜的厨娘也要查腰牌。”
“我已经安排好了。”秦凤瑶说,“程猛带的人今晚就上岗。”
沈知意点头:“另外,让暗卫盯住苏记钱庄。他们这次损失大,肯定会想办法补钱。只要动钱,就会露马脚。”
“你猜他们下一步还是为了钱?”秦凤瑶问。
“贪的人,永远缺钱。”沈知意说。
两人又说了几句,天快黑了。萧景渊端着一盘刚出炉的饼进来,放在桌上:“尝尝,加了点茯苓和山药。”
沈知意夹了一块,味道清淡微甜。秦凤瑶咬了一口,皱眉:“太淡了。”
“本来就是养生的。”萧景渊坐下,“你们忙一天,吃点软的。”
三人安静吃完。小禄子进来收拾碗碟时,萧景渊忽然问:“外面现在怎么样?”
“巡逻正常。”小禄子答,“城南那边,衙门开始查同伙。已经有两家商铺被封。”
“嗯。”萧景渊站起来,“我去看看新炉子烧得怎么样。”
他走出去,背影很轻松。沈知意看着他的方向,没说话。
秦凤瑶低声问:“你觉得他会一直这样吗?什么事都不管?”
沈知意收回目光:“他不是不管。他是让我们管。”
夜里,西阁灯还亮着。沈知意坐在桌前,重新铺开一张纸。她写下一行字:“小患已除,大敌未动。”
她停了停,又写了一句:“贵妃必有后招。”
窗外传来脚步声,是换岗的侍卫。秦凤瑶推门进来,身上带着夜里的凉气。
“父亲回信了。”她说,“边军已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可调三千精骑南下。”
沈知意吹干墨迹,把纸折好放进抽屉。
“让他们等着。”她说。
秦凤瑶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京营驻地。
“下次他们要是敢动兵呢?”
沈知意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月光照在演武场上,几个黑影正在交接岗位。
“那就看谁的刀快。”
“小禄子昨夜送来消息。”沈知意指着名单第一个,“那个落魄举人今天一早要去城南茶棚见人,说是接新活。”
秦凤瑶把匕首插回腰间:“咱们的人查了几天,发现他们用苏记钱庄后巷的货栈运假账本和密信。”
“我们不动手。”沈知意摇头,“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来。”
她翻开一页纸,上面画着简单的图。“我让户部郎中放出风声,说东宫要买一批边关药材,专收‘雪莲’‘血竭’这种冷门药。价格翻倍,现银结算。”
秦凤瑶笑了:“他们肯定坐不住。贵妃那边正缺钱打点京营将领,这种好事不会放过。”
“我们就以采药为名,在城南货栈设局。”沈知意说,“秦家的老兵扮成商队护卫,等他们派人来接头,当场抓住。”
“不用刀。”秦凤瑶点头,“但得让他们动。”
两人商量好细节,沈知意写了三封短信,交给暗卫送去。一个时辰后,小禄子回来报告:“茶棚那边,举人已经见了钱庄伙计,约好今晚子时交货。”
“来了。”秦凤瑶站起来,“我去校场点人。”
傍晚,城南货栈亮起灯。一队灰袍骡车缓缓驶入,领头的是个瘦高男子,戴着斗笠。他跳下车,朝门口的“管事”抱拳:“是东宫的生意?”
“货带来了?”对方问。
“都在车上,按单配齐。”男子掀开盖布,露出几只木箱,“雪莲三斤,血竭五两,还有你要的‘青冥草’。”
“验货。”一个穿长衫的人走出来,打开箱子看了看,点头,“成色不错。银子在后院库房,跟我来。”
男子跟着往里走,刚进院子,四周灯笼突然全亮。十多个黑衣人从屋檐跳下,围住车队。秦凤瑶从侧门走出,手放在刀柄上。
“你们干什么?”男子后退一步。
“你们冒充东宫名义收赃物,还问我们干什么?”秦凤瑶冷笑,“这车里的‘药材’,一半是伪造账册,一半是密信底稿。要不要现在打开看看?”
男子脸色变了,转身想跑,被两个老兵按倒在地。其他人也被控制住,没人敢反抗。
“一个没漏。”秦凤瑶对侍卫说,“带回东宫,关进柴房,不准说话。”
第二天上午,周显拿着一叠文书走进御史台。他把东西放在主官桌上:“这是东宫查到的证据。有人打着太子旗号,在京城结党营私,伪造公文,勾结钱庄洗钱。现已抓了五人,移交法办。”
主官翻开一看,脸色大变:“这上面有密信,提到京营调兵……”
“不能压。”周显说,“如果不公开审理,百姓会以为真是东宫干的。”
当天下午,朝廷贴出告示:查获“假冒东宫人员结社案”,主犯五人被抓,涉案钱庄暂停营业,接受户部彻查。
消息传回东宫,萧景渊正在厨房揉面团。他抬头看了眼进来的小禄子:“抓到了?”
“全抓了。”小禄子笑着说,“侧妃亲自带队,一个都没跑掉。”
萧景渊点点头,继续搓面:“那批药材还能用吗?我想做个药膳饼。”
小禄子愣了一下,转身出去。门外,沈知意和秦凤瑶正好走来。
“他又在做饭?”秦凤瑶皱眉。
“说了别打扰他。”沈知意轻声,“他知道结果就行。”
两人进了西阁。桌上摆着刚送来的供词副本。沈知意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你写什么?”秦凤瑶凑近看。
“这五个人只是外围。”沈知意说,“背后还有人在指挥。他们拿任务的方式一样——每月初五,有人在宫墙外放竹筒,里面是纸条。”
“宫里有人通消息。”秦凤瑶握紧拳头,“是不是上次那个送香炉的杂役?”
“他已经去扫茅房了。”沈知意摇头,“但线没断。说明换人了。”
秦凤瑶坐下:“要不要再放一次饵?”
“不急。”沈知意合上本子,“他们刚损失一波,会安静几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守住东宫。”
她拿出一张新的布防图:“你之前提的夜巡双班制,今天开始。老兵分两队,一队戌时换岗,一队丑时换岗。所有进出的人都要登记,连送菜的厨娘也要查腰牌。”
“我已经安排好了。”秦凤瑶说,“程猛带的人今晚就上岗。”
沈知意点头:“另外,让暗卫盯住苏记钱庄。他们这次损失大,肯定会想办法补钱。只要动钱,就会露马脚。”
“你猜他们下一步还是为了钱?”秦凤瑶问。
“贪的人,永远缺钱。”沈知意说。
两人又说了几句,天快黑了。萧景渊端着一盘刚出炉的饼进来,放在桌上:“尝尝,加了点茯苓和山药。”
沈知意夹了一块,味道清淡微甜。秦凤瑶咬了一口,皱眉:“太淡了。”
“本来就是养生的。”萧景渊坐下,“你们忙一天,吃点软的。”
三人安静吃完。小禄子进来收拾碗碟时,萧景渊忽然问:“外面现在怎么样?”
“巡逻正常。”小禄子答,“城南那边,衙门开始查同伙。已经有两家商铺被封。”
“嗯。”萧景渊站起来,“我去看看新炉子烧得怎么样。”
他走出去,背影很轻松。沈知意看着他的方向,没说话。
秦凤瑶低声问:“你觉得他会一直这样吗?什么事都不管?”
沈知意收回目光:“他不是不管。他是让我们管。”
夜里,西阁灯还亮着。沈知意坐在桌前,重新铺开一张纸。她写下一行字:“小患已除,大敌未动。”
她停了停,又写了一句:“贵妃必有后招。”
窗外传来脚步声,是换岗的侍卫。秦凤瑶推门进来,身上带着夜里的凉气。
“父亲回信了。”她说,“边军已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可调三千精骑南下。”
沈知意吹干墨迹,把纸折好放进抽屉。
“让他们等着。”她说。
秦凤瑶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京营驻地。
“下次他们要是敢动兵呢?”
沈知意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月光照在演武场上,几个黑影正在交接岗位。
“那就看谁的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