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这小姑凉不一般-《重生九零夫人还有多少马甲》

  王玲点头:“叔叔,您知道城西那片空地吗?”

  张爱国一愣——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然清楚城西有片不小的空地,只是……“那地不是一直归政府管吗?”

  “确实是,但前几天政府公开招标,我已经把它拍下来了,现在那片地是我的。”

  这话一出口,张爱国惊得直接站了起来,声音都发紧:“你说啥?那片地——我记得快六十亩了吧?全是你拍下来的?”

  也不怪他大惊小怪。

  换个中年男人说这话,他或许还能平静些,可眼前的姑娘才十五岁,刚上初三,竟说自己拿下了价值几千万的地。

  难道儿子这同学是隐形富豪家的孩子?可就算家里有钱,也不会拿几千万让孩子这么“折腾”吧?

  见张爱国不信,王玲又从包里掏出拍卖合同,递了过去:“叔叔您看,合同上写得很清楚,现在地的权利人是我。”

  张爱国接过合同,翻来覆去仔细看——署名处确实是“王玲”,另一方签字人是李明德,他记得这人正是本县的县长。

  直到这时,他才彻底信了,心里只剩一个念头:这小姑娘不一般。

  他压下震惊坐下,态度明显变了。

  起初他只当是儿子的同学要盖个小房子,想着自己最近没事、手下人也闲着,才愿意见一面;哪想到真是要盖厂房,还是占了六十亩地的项目。

  两人随即聊起盖厂房的事。王玲坦言自己对这行不熟悉,虚心问道:“叔叔,依您看,按图纸盖这个制衣厂,大概要占地多少、多久能完工?另外,那六十亩地我目前只规划了这一个厂,剩下的还没定。要是这次合作顺利,以后有其他需求,我还想找您。”

  张爱国一听,心里直犯嘀咕: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张爱国心里瞬间热了起来——这哪是普通的活儿,简直是块能让张家彻底翻身的“肥肉”!要是能啃下这个项目,赚的钱足够家里彻底宽裕,往后都不用愁了。

  王玲虽听不懂这些建筑门道,但见张爱国说得认真,始终没打断,只静静听着,遇到不懂的地方才轻声发问。

  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最后先敲定:由张爱国负责承建厂房。

  “叔叔,您手下现在有多少人?”王玲接着问。

  张爱国笑着答:“之前都是接些小活,手下就十来号人。不过您这厂房要的人手多,我找起来也方便——我们干这行的都是熟人,招呼一声,人肯定够。”他话锋一转,“就是材料的事得跟您说下:要么您自己采购,要么包给我,我这边既能只包工,也能包工包料。”

  王玲想了想,自己对材料一窍不通,干脆说:“叔叔,就全部包给您吧。但我有个要求:材料必须用最好的,贵点没关系,绝不能以次充好。我会随时去检查,要是发现偷换材料,我会单方面终止合同,您这边还得赔偿损失——这些都要写进合同里。”

  张爱国立刻点头:“您放心,我张爱国做这行,靠的就是质量好、不偷工减料,手底下人才服我。只要工钱合理,让我有点利润,我保证绝不会出这种事。”

  即便知道张爱国是同学的父亲,王玲因带着后世的处事经验,仍坚持把所有条款落实到合同上,张爱国也爽快答应,双方就此定下初步合作意向。

  这时,刘梅从厨房探出头来喊:“老张,王玲同学,菜炒好了,快来吃饭!”

  张爱国连忙起身邀请:“王小姐,咱们先去吃饭,饭后再细聊剩下的细节。”

  不过短短一会儿,张爱国对王玲的称呼就从“王玲同学”改成了“王小姐”,这份改口里,满是他对王玲的彻底信服。

  饭桌上,刘梅更是热情,不停给王玲夹菜,嘴里念叨着“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王玲笑着一一应下。

  饭后四人坐在沙发上,王玲又和张爱国细聊起厂房的细节:厕所的位置该怎么留、工间要多大才够用,每一块区域都得划分合理,她想的是厂房建好后能一步到位,往后不用再大改,尽量做到周全。

  对于这些建议,张爱国都虚心接纳。他越聊越觉得这姑娘不一般——明明才十几岁,可谈吐间的周全和远见,倒像跟自己同龄的生意人,半点没有小姑娘的毛躁。

  旁边的刘梅和张强听得一头雾水,不过慢慢也听出了关键:两人已经敲定由张爱国承建厂房,只等张爱国去实地考察后,再签正式合同。

  刘梅心里乐开了花,刚隐约听见厂房要占十几亩,这肯定是笔大生意,家里又能有笔大进项;张强也偷偷高兴,觉得自己帮爸爸拉到这么大的活儿,等王玲走了,非得跟爸爸要些奖励不可。

  最后在张家三口的热情挽留下,几人把王玲送到门口。张爱国本想开车送她回去,王玲却摆了摆手:“不用麻烦叔叔,我自己能回去。”两人又交换了联系方式——张爱国家里装了座机,王玲记下号码,约定好明天一早去城西空地实地考察,随后便独自回了家。

  大门刚关上,张强就迫不及待地拽住父亲:“爸!你跟我同学的生意谈成了?”

  张爱国笑得合不拢嘴,狠狠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小子,总算干了件像样的事!你这同学可不一般,以后跟她好好处。

  明天我去实地看过,咱们就签合同——这活要是成了,咱家能有一大笔进账!而且她手里可不止要建这一个厂房,这次合作好了,以后还愁没活干?”

  刘梅赶紧追问:“不是说就建一个厂房吗?”

  “你不知道,”

  张爱国压低声音,“王小姐手里有近六十亩空地!现在只盖十几亩的厂房,剩下的地肯定有别的用处,只是她没说。这次我把活干好,往后她那几十亩地要动工,第一个想到的保准是咱们!你算算,几十亩地能盖多少东西?够咱们干好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