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帝国全力应对德日技术合作带来的水下威胁,并暗中布局反击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剧变,如同飓风般从遥远的南太平洋席卷而来,瞬间打乱了远东乃至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
帝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的一封加急绝密电文,以最高优先级被送至紫禁城武英殿。电文内容简短却石破天惊:英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包括其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及多艘辅助舰艇,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进行例行巡航时,遭遇罕见超强台风,损失惨重!“胡德”号倾覆沉没,舰队司令以下逾千官兵罹难,其余舰只亦多数受损,已基本丧失战斗力!
消息传来,举殿皆惊!
英国,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其遍布全球的皇家海军力量是其维持殖民体系的基石。而太平洋舰队,尤其是以“胡德”号为核心的快速主力舰队,更是英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彰显存在、威慑潜在对手(尤其是日渐崛起的日本和帝国)的最重要砝码。如今,这支舰队竟以如此戏剧性且惨烈的方式近乎全军覆没,其带来的权力真空和战略失衡,是颠覆性的!
总参谋长蒋百里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快步走到巨大的世界海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澳大利亚以东那片广袤的蓝色区域,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陛下!诸位!此乃百年未有之变局!英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出现巨大缺口,其维系远东殖民秩序的能力遭受重创!整个西太平洋、乃至南洋地区的战略平衡,已被彻底打破!”
海军部长萨镇冰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而又无比锐利的光芒:“机会!天赐良机!英国人在太平洋暂时成了纸老虎!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印尼)的那些宝贝岛屿……还有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势力……以往有英国舰队在侧虎视眈眈,我们投鼠忌器。现在……”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帝国向南海乃至更广阔的南洋地区拓展影响力的最大外部障碍,被这场台风意外地清除了!
内政总理孙文在最初的震惊后,迅速恢复了冷静,他扶了扶眼镜,谨慎地提醒道:“陛下,此确为良机,然亦蕴含巨大风险。英国虽遭重创,但其国本未损,全球海军实力依然雄厚,必会尽快从本土或其他战区调派力量填补空缺。且日本狼子野心,对此变局绝不会无动于衷,其南下战略恐将因此大大加速!帝国若行动,必须快、准、稳,既要抓住时机,亦需避免过早与英、日等势力发生直接冲突。”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御座上的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帝国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是继续韬光养晦,专注于内部发展和应对近在咫尺的日本威胁?还是果断出手,利用这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将帝国的力量和影响力投向富饶的南洋,获取至关重要的橡胶、石油、锡矿等战略资源,真正成为一个拥有远洋利益的世界性大国?
溥仪皇帝缓缓站起身,他体内来自未来的灵魂,正飞速地权衡着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与挑战。南洋的资源对帝国的持续工业化至关重要,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水道关乎帝国未来的海上生命线。以往英国皇家海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如今……
他走到海图前,目光掠过台湾,扫过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最终停留在那片被称为“东印度群岛”的广阔区域。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传朕旨意!”
“一、海军太平洋舰队,‘龙王’号特混编队结束东海演习后,即刻南下,前出至南海中部海域,进行‘友好访问’与‘联合训练’!宣示帝国在南海之存在与利益!”
“二、外交部,即刻照会荷兰、法国驻华使节,商讨扩大贸易、保护侨民、维护地区稳定等事宜。态度要友好,但立场要清晰——帝国关注南海及南洋之和平与发展!”
“三、总参谋部,立即着手制定针对南洋地区的详细行动计划,包括资源勘探、航道保障、以及……必要时的小规模力量投送预案!”
“四、内务稽查司与总参二部,加强对南洋地区各方势力动向之监控,尤其是日本之反应!”
皇帝的意志明确无误:帝国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略窗口,果断地向南拓展,但行动上要讲究策略,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增强帝国在南洋的存在和影响力。
一场因万里之外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战略连锁反应,就此展开。帝国的舰船开始调转船头,指向那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蔚蓝。然而,帝国的南下,必将与同样觊觎南洋已久的日本迎头相撞,也会引起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国家的警惕与反弹。大洋洲的惊变,究竟会成为帝国崛起的又一契机,还是引爆更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
帝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的一封加急绝密电文,以最高优先级被送至紫禁城武英殿。电文内容简短却石破天惊:英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包括其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及多艘辅助舰艇,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域进行例行巡航时,遭遇罕见超强台风,损失惨重!“胡德”号倾覆沉没,舰队司令以下逾千官兵罹难,其余舰只亦多数受损,已基本丧失战斗力!
消息传来,举殿皆惊!
英国,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其遍布全球的皇家海军力量是其维持殖民体系的基石。而太平洋舰队,尤其是以“胡德”号为核心的快速主力舰队,更是英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彰显存在、威慑潜在对手(尤其是日渐崛起的日本和帝国)的最重要砝码。如今,这支舰队竟以如此戏剧性且惨烈的方式近乎全军覆没,其带来的权力真空和战略失衡,是颠覆性的!
总参谋长蒋百里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快步走到巨大的世界海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澳大利亚以东那片广袤的蓝色区域,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陛下!诸位!此乃百年未有之变局!英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出现巨大缺口,其维系远东殖民秩序的能力遭受重创!整个西太平洋、乃至南洋地区的战略平衡,已被彻底打破!”
海军部长萨镇冰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而又无比锐利的光芒:“机会!天赐良机!英国人在太平洋暂时成了纸老虎!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印尼)的那些宝贝岛屿……还有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势力……以往有英国舰队在侧虎视眈眈,我们投鼠忌器。现在……”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帝国向南海乃至更广阔的南洋地区拓展影响力的最大外部障碍,被这场台风意外地清除了!
内政总理孙文在最初的震惊后,迅速恢复了冷静,他扶了扶眼镜,谨慎地提醒道:“陛下,此确为良机,然亦蕴含巨大风险。英国虽遭重创,但其国本未损,全球海军实力依然雄厚,必会尽快从本土或其他战区调派力量填补空缺。且日本狼子野心,对此变局绝不会无动于衷,其南下战略恐将因此大大加速!帝国若行动,必须快、准、稳,既要抓住时机,亦需避免过早与英、日等势力发生直接冲突。”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御座上的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帝国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是继续韬光养晦,专注于内部发展和应对近在咫尺的日本威胁?还是果断出手,利用这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将帝国的力量和影响力投向富饶的南洋,获取至关重要的橡胶、石油、锡矿等战略资源,真正成为一个拥有远洋利益的世界性大国?
溥仪皇帝缓缓站起身,他体内来自未来的灵魂,正飞速地权衡着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与挑战。南洋的资源对帝国的持续工业化至关重要,马六甲海峡等关键水道关乎帝国未来的海上生命线。以往英国皇家海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如今……
他走到海图前,目光掠过台湾,扫过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最终停留在那片被称为“东印度群岛”的广阔区域。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传朕旨意!”
“一、海军太平洋舰队,‘龙王’号特混编队结束东海演习后,即刻南下,前出至南海中部海域,进行‘友好访问’与‘联合训练’!宣示帝国在南海之存在与利益!”
“二、外交部,即刻照会荷兰、法国驻华使节,商讨扩大贸易、保护侨民、维护地区稳定等事宜。态度要友好,但立场要清晰——帝国关注南海及南洋之和平与发展!”
“三、总参谋部,立即着手制定针对南洋地区的详细行动计划,包括资源勘探、航道保障、以及……必要时的小规模力量投送预案!”
“四、内务稽查司与总参二部,加强对南洋地区各方势力动向之监控,尤其是日本之反应!”
皇帝的意志明确无误:帝国必须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略窗口,果断地向南拓展,但行动上要讲究策略,以渐进、可控的方式,逐步增强帝国在南洋的存在和影响力。
一场因万里之外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战略连锁反应,就此展开。帝国的舰船开始调转船头,指向那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蔚蓝。然而,帝国的南下,必将与同样觊觎南洋已久的日本迎头相撞,也会引起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国家的警惕与反弹。大洋洲的惊变,究竟会成为帝国崛起的又一契机,还是引爆更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