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舰队在南海展现出的不惜一战的决绝姿态,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敲打在东京决策者的神经上。当“帝国皇帝已授权前线指挥官在必要时可开火驱逐”这一最高级别的绝密情报,通过特殊渠道传回日本海军军令部时,那间充斥着激进叫嚣的密室,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先前主张强硬对抗、甚至不惜制造摩擦以试探帝国底线的将领们,脸上的狂热如同被冰水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愕与深深的忌惮。他们可以接受挑衅,可以接受威慑,甚至可以接受小规模的擦枪走火,但他们没有预料到,那位年轻的华夏皇帝,竟然敢在远离本土的南海,在己方主力舰队尚未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就将“开火授权”直接下放!这已不是简单的强硬,而是一种将国家命运押上的豪赌,一种要么不打、要打就是全面战争的疯狂信号!
“八嘎……支那人……他们疯了吗?!”一名将领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他们不是疯了,他们是算准了我们不敢在此时与他们进行全面战争!”另一位相对清醒的将领阴沉着脸分析道,“我们的‘八八舰队’尚未完成,新型航母还在船台上,最重要的是……英美等国的态度暧昧不明。若此时与支那爆发大战,无论胜负,帝国都将元气大伤,只会让白种人坐收渔利!”
现实利益的考量,瞬间压过了狂热的冲动。帝国(日本)的南下战略是长期的国策,其目的是夺取资源,而非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与另一个区域强国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决战。尤其是在英国太平洋舰队意外覆灭,远东力量出现真空的敏感时期,过早地与华夏帝国摊牌,显然不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
密室内,激烈的争论风向陡然转变。主战派的声音被迅速压制,谨慎派占据了上风。
很快,一道加密命令从东京发出,传达到了正在南海与帝国舰队对峙的日本南下舰队指挥官手中:“保持威慑,避免直接冲突,伺机脱离接触。”
这道命令,等同于认怂。
南海之上,日本舰队的姿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不再保持压迫性的航向,队形开始缓缓转向,航速也逐渐降低,明显拉开了与帝国舰队之间的距离。那些原本在附近空域徘徊的侦察机也悉数召回。
“龙王”号指挥室内,陈绍宽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日舰的动向,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但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报告司令,日舰编队正在转向,航向东北,似有脱离迹象。”观测员报告。
“保持警戒,跟踪监视!”陈绍宽沉声道,“在确认其完全离开相关海域之前,战斗部署等级不变!”
帝国舰队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如同磐石般屹立在南海的碧波之上,目送着日本舰队带着一丝不甘与狼狈,缓缓驶向远方,最终消失在海平线之下。
这场惊心动魄的南海对峙,以日本方面的主动退却而告终!
消息传回帝都,紫禁城内顿时一片欢腾!武英殿中,蒋百里、萨镇冰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笑容。
“陛下英明!此次强硬应对,彻底震慑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经此一役,帝国在南海的存在乃至在整个南洋的话语权,都将大大提升!”萨镇冰激动地说道。
溥仪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但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此乃侥幸,亦是必然。”皇帝冷静地说道,“侥幸在于,英国舰队意外沉没,给了我们战略窗口;必然在于,帝国多年励精图治,积攒了足以让对手忌惮的实力。然,日本狼子野心,绝不会因此次退却而放弃南下。南洋之争,方才开始。”
他看向群臣,语气转为严肃:“传朕旨意,南海舰队建设需进一步加速!‘应龙’、‘螭吻’号航母务必按期、甚至提前服役!帝国在南沙、西沙群岛,要尽快建立永久性的前沿观测站和补给点!我们要让南海,真正成为帝国的内湖!”
“同时,外交与经济手段并行。加大与南洋各土着势力、以及荷、法殖民当局的贸易往来与文化联系,要以经济合作开路,潜移默化地扩大帝国的影响力。”
帝国的南海战略,在经历了一场危险的武力测试后,进入了更加务实和长远的深耕阶段。龙吟已慑东瀛,但南洋的万里波涛之下,依旧暗流潜藏,未来的较量,必将更加复杂与激烈。
先前主张强硬对抗、甚至不惜制造摩擦以试探帝国底线的将领们,脸上的狂热如同被冰水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愕与深深的忌惮。他们可以接受挑衅,可以接受威慑,甚至可以接受小规模的擦枪走火,但他们没有预料到,那位年轻的华夏皇帝,竟然敢在远离本土的南海,在己方主力舰队尚未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就将“开火授权”直接下放!这已不是简单的强硬,而是一种将国家命运押上的豪赌,一种要么不打、要打就是全面战争的疯狂信号!
“八嘎……支那人……他们疯了吗?!”一名将领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他们不是疯了,他们是算准了我们不敢在此时与他们进行全面战争!”另一位相对清醒的将领阴沉着脸分析道,“我们的‘八八舰队’尚未完成,新型航母还在船台上,最重要的是……英美等国的态度暧昧不明。若此时与支那爆发大战,无论胜负,帝国都将元气大伤,只会让白种人坐收渔利!”
现实利益的考量,瞬间压过了狂热的冲动。帝国(日本)的南下战略是长期的国策,其目的是夺取资源,而非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与另一个区域强国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决战。尤其是在英国太平洋舰队意外覆灭,远东力量出现真空的敏感时期,过早地与华夏帝国摊牌,显然不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
密室内,激烈的争论风向陡然转变。主战派的声音被迅速压制,谨慎派占据了上风。
很快,一道加密命令从东京发出,传达到了正在南海与帝国舰队对峙的日本南下舰队指挥官手中:“保持威慑,避免直接冲突,伺机脱离接触。”
这道命令,等同于认怂。
南海之上,日本舰队的姿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不再保持压迫性的航向,队形开始缓缓转向,航速也逐渐降低,明显拉开了与帝国舰队之间的距离。那些原本在附近空域徘徊的侦察机也悉数召回。
“龙王”号指挥室内,陈绍宽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日舰的动向,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但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报告司令,日舰编队正在转向,航向东北,似有脱离迹象。”观测员报告。
“保持警戒,跟踪监视!”陈绍宽沉声道,“在确认其完全离开相关海域之前,战斗部署等级不变!”
帝国舰队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如同磐石般屹立在南海的碧波之上,目送着日本舰队带着一丝不甘与狼狈,缓缓驶向远方,最终消失在海平线之下。
这场惊心动魄的南海对峙,以日本方面的主动退却而告终!
消息传回帝都,紫禁城内顿时一片欢腾!武英殿中,蒋百里、萨镇冰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笑容。
“陛下英明!此次强硬应对,彻底震慑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经此一役,帝国在南海的存在乃至在整个南洋的话语权,都将大大提升!”萨镇冰激动地说道。
溥仪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满意的神色,但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此乃侥幸,亦是必然。”皇帝冷静地说道,“侥幸在于,英国舰队意外沉没,给了我们战略窗口;必然在于,帝国多年励精图治,积攒了足以让对手忌惮的实力。然,日本狼子野心,绝不会因此次退却而放弃南下。南洋之争,方才开始。”
他看向群臣,语气转为严肃:“传朕旨意,南海舰队建设需进一步加速!‘应龙’、‘螭吻’号航母务必按期、甚至提前服役!帝国在南沙、西沙群岛,要尽快建立永久性的前沿观测站和补给点!我们要让南海,真正成为帝国的内湖!”
“同时,外交与经济手段并行。加大与南洋各土着势力、以及荷、法殖民当局的贸易往来与文化联系,要以经济合作开路,潜移默化地扩大帝国的影响力。”
帝国的南海战略,在经历了一场危险的武力测试后,进入了更加务实和长远的深耕阶段。龙吟已慑东瀛,但南洋的万里波涛之下,依旧暗流潜藏,未来的较量,必将更加复杂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