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卫的精力依旧无限,创意依旧爆棚。
闲聊几句便就离开了,他过来还是忙活《绣春刀》。
杨灵越想,自己慢慢地也会变成王红卫这样的角色。
转眼到了第二天早上。
刚醒来没多久的杨灵越正怀抱着杨景怡哼哼着《虫儿飞》的调调,小家伙已然重新入睡,只是还能看见长长的睫毛被泪水粘在一起,一只小手紧紧揪着他的衣领,时不时地还抽一下。
至于她妈樊兵兵,依旧在隔壁屋子呼呼大睡。
值夜班的育儿师心中腹诽,人家睡的好好的,非得过来亲。亲也可以,好歹刮刮胡子啊,景怡的小嫩脸能受得了嘛。
把孩子轻轻放下,杨灵越才觉自己后背见了汗。
哄女儿要比哄老婆费劲多了,由此可见,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累人。
晨练期间,樊兵兵准时起床,又跑到了后院。
与前天不同的是,今天戴了个猫耳朵发箍,愈加俏皮。
凑过来就抱着老公黏糊腻歪,嗅着他的汗味哼哼唧唧。
杨灵越无奈,怎么跟刘一菲似的,不由吐槽:“老黄瓜刷绿漆....”
这话一出口,杨灵越想到貌似描述自己最精确不过了。
樊兵兵丝毫不恼:“我回头就和曾姐说。”
“女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魅力,20桃花,鲜艳;30玫瑰,迷人;40牡丹,大气;50兰花,淡定;60棉花,温暖。30岁的少妇,就该有个30岁少妇的样子。”
樊兵兵惊呆了:“50?60?谁啊?”
杨灵越特别淡定:“哦?莫非樊总的意思是,等到2030年,我就不能和你过夫妻生活了?”
“常有理先生,我80你都别想跑。”
“大清早别说口味这么重的话题。”
“怎么就重了,武则天80还那么多男宠呢,控鹤府那么多侍寝美少年。”
“控鹤府主要目的是彰显武则天皇帝的权威,次要目的是转移转嫁仇恨,主要职能是收集情报。”
“哎呀,不想听你上课。”
“好了,洗澡吃饭。”
.............
“老公,今天去怀柔?”
杨灵越斜眼。
“啪”
樊兵兵一巴掌拍在他的肩上:“昨儿听见你和姜闻打电话了,你又在书房待那么久。”
“说是让我把脉,其实是炫耀。”
“老公~我想跟你过去。”
杨灵越回头瞧着樊兵兵眨眼卖萌,皱了皱眉:“你和老姜的电影不搭调。”
“你就是不想我抛头露面。”
“杨景怡断奶3个月了,你想演就演呗。”
樊兵兵撇撇嘴,一边给老公打沐浴露一边吐槽:“你不让我演李玉他们的片子,还瞧不上商业片,那部《西雅图》茜茜都说适合我演....”
“兵兵,你是单纯地想曝光,还是想正经地演戏?”
“都想啊,有票房有口碑有奖项的那种,比如《风声》。”
“你还用我帮你找?”
樊兵兵一脸诧异:“你是我老公哎,我不找你找谁?”
“你还真理直气壮。”
樊兵兵反问:“我不该理直气壮?曾姐的蓝海和于老师的晋投,茜茜的戏,她们你是事事关心,到我这儿给几个钱完事儿了?要演戏,大把的本子等着我,我自己都投多少了,但我就要你给我找。”
“毛巾。”
樊兵兵说归说,还是没耽误给老公仔细擦拭着。
去餐厅的路上,杨灵越这才说:“老谋子那边,我是计划让他拍现实主义题材的,他最近的情况你也知道。所以等等吧,好不好?”
樊兵兵眼睛又亮了起来:“他肯听你的吗?”
“他欠我那么多人情,我还站在道德高地上拿着大棒,他不想拍也得拍。”
“嘿嘿。老公真棒!”
“你先忙活走秀的事儿吧,好不容易有了点影响力,我等着你成为世界时尚教母的那一天。”
“哈哈,不对,你哄我。”
“我是说你忙活完走秀的事儿,老谋子的事儿也落听了。”
“嗯嗯,听你的。哎,老公,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啊。”
“我哪儿知道你还想不想演戏。”
“嘁...”
樊兵兵没再继续说什么老公主动关心其他人,而是端起碗呼呼噜噜。
老谋子拍现实题材这个想法早就成型,拐卖题材《亲爱的》就是第一部,张冀早就有的思路,这两年断断续续地也写完了,只不过让杨灵越压了下来。
樊兵兵可以演其中的李红琴,就抚养被拐卖孩子的那个农村妇女。
杨灵越相信她可以演好,尤其是如今做了母亲的她。
饭后杨景怡还没醒,樊兵兵送杨灵越出门。
“老公,中午回来吗?”
“这几天事多,聊会儿就去公司了。”
“哦,那你慢点。”
半个小时后,杨灵越到了太庙附近,并不是樊兵兵说的怀柔。
不亦乐乎的工作间又搬回这边了,相对方便一些。
姜闻的新片就是《一步之遥》,也叫《随子弹去》。
剧本立意的时候很早了,还是在江门拍《让子弹飞》的时候,聊起《枪毙阎瑞生》这部中国第一部长篇电影。
老姜和杨灵越一唱一和地讲起了阎瑞生,当时郭俊利就说下部戏拍这个,马科还撺掇着签了一个原始股协议,就是说吃饭的几个人见者有份,要一块儿参与。
不过杨灵越说:“要是《让子弹飞》赔了,我就参与。赚了就算了。”
他当时还真没有什么赚钱亏钱的概念,就是酒劲儿上来装逼。
人们说杨老板仗义,不过“信马由姜”组合气够呛,当时就吵了起来。尤其是马科,说杨灵越看不起他,不稀罕他的施舍。不过第二天酒醒了也就当没那么回事儿了。
只是《枪毙阎瑞生》这个想法在郭俊利脑子里扎了根,到《让子弹飞》后期结束送审后他就找到姜闻又提起这个想法,问他要不要做这个,姜闻便让他写。
姜闻的原话就是:“按照老舍啊、骆驼祥子啊的感觉写,多用北京的方言,然后再跟东方巴黎这个大城市搁一起。”
于是乎郭俊利陆陆续续写了3版,每次老姜都说写的特好,再改改更好...
当然他这话跟每一个编剧都说。不止郭俊利一个人在写,除他之外还有7人。
闲聊几句便就离开了,他过来还是忙活《绣春刀》。
杨灵越想,自己慢慢地也会变成王红卫这样的角色。
转眼到了第二天早上。
刚醒来没多久的杨灵越正怀抱着杨景怡哼哼着《虫儿飞》的调调,小家伙已然重新入睡,只是还能看见长长的睫毛被泪水粘在一起,一只小手紧紧揪着他的衣领,时不时地还抽一下。
至于她妈樊兵兵,依旧在隔壁屋子呼呼大睡。
值夜班的育儿师心中腹诽,人家睡的好好的,非得过来亲。亲也可以,好歹刮刮胡子啊,景怡的小嫩脸能受得了嘛。
把孩子轻轻放下,杨灵越才觉自己后背见了汗。
哄女儿要比哄老婆费劲多了,由此可见,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累人。
晨练期间,樊兵兵准时起床,又跑到了后院。
与前天不同的是,今天戴了个猫耳朵发箍,愈加俏皮。
凑过来就抱着老公黏糊腻歪,嗅着他的汗味哼哼唧唧。
杨灵越无奈,怎么跟刘一菲似的,不由吐槽:“老黄瓜刷绿漆....”
这话一出口,杨灵越想到貌似描述自己最精确不过了。
樊兵兵丝毫不恼:“我回头就和曾姐说。”
“女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魅力,20桃花,鲜艳;30玫瑰,迷人;40牡丹,大气;50兰花,淡定;60棉花,温暖。30岁的少妇,就该有个30岁少妇的样子。”
樊兵兵惊呆了:“50?60?谁啊?”
杨灵越特别淡定:“哦?莫非樊总的意思是,等到2030年,我就不能和你过夫妻生活了?”
“常有理先生,我80你都别想跑。”
“大清早别说口味这么重的话题。”
“怎么就重了,武则天80还那么多男宠呢,控鹤府那么多侍寝美少年。”
“控鹤府主要目的是彰显武则天皇帝的权威,次要目的是转移转嫁仇恨,主要职能是收集情报。”
“哎呀,不想听你上课。”
“好了,洗澡吃饭。”
.............
“老公,今天去怀柔?”
杨灵越斜眼。
“啪”
樊兵兵一巴掌拍在他的肩上:“昨儿听见你和姜闻打电话了,你又在书房待那么久。”
“说是让我把脉,其实是炫耀。”
“老公~我想跟你过去。”
杨灵越回头瞧着樊兵兵眨眼卖萌,皱了皱眉:“你和老姜的电影不搭调。”
“你就是不想我抛头露面。”
“杨景怡断奶3个月了,你想演就演呗。”
樊兵兵撇撇嘴,一边给老公打沐浴露一边吐槽:“你不让我演李玉他们的片子,还瞧不上商业片,那部《西雅图》茜茜都说适合我演....”
“兵兵,你是单纯地想曝光,还是想正经地演戏?”
“都想啊,有票房有口碑有奖项的那种,比如《风声》。”
“你还用我帮你找?”
樊兵兵一脸诧异:“你是我老公哎,我不找你找谁?”
“你还真理直气壮。”
樊兵兵反问:“我不该理直气壮?曾姐的蓝海和于老师的晋投,茜茜的戏,她们你是事事关心,到我这儿给几个钱完事儿了?要演戏,大把的本子等着我,我自己都投多少了,但我就要你给我找。”
“毛巾。”
樊兵兵说归说,还是没耽误给老公仔细擦拭着。
去餐厅的路上,杨灵越这才说:“老谋子那边,我是计划让他拍现实主义题材的,他最近的情况你也知道。所以等等吧,好不好?”
樊兵兵眼睛又亮了起来:“他肯听你的吗?”
“他欠我那么多人情,我还站在道德高地上拿着大棒,他不想拍也得拍。”
“嘿嘿。老公真棒!”
“你先忙活走秀的事儿吧,好不容易有了点影响力,我等着你成为世界时尚教母的那一天。”
“哈哈,不对,你哄我。”
“我是说你忙活完走秀的事儿,老谋子的事儿也落听了。”
“嗯嗯,听你的。哎,老公,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啊。”
“我哪儿知道你还想不想演戏。”
“嘁...”
樊兵兵没再继续说什么老公主动关心其他人,而是端起碗呼呼噜噜。
老谋子拍现实题材这个想法早就成型,拐卖题材《亲爱的》就是第一部,张冀早就有的思路,这两年断断续续地也写完了,只不过让杨灵越压了下来。
樊兵兵可以演其中的李红琴,就抚养被拐卖孩子的那个农村妇女。
杨灵越相信她可以演好,尤其是如今做了母亲的她。
饭后杨景怡还没醒,樊兵兵送杨灵越出门。
“老公,中午回来吗?”
“这几天事多,聊会儿就去公司了。”
“哦,那你慢点。”
半个小时后,杨灵越到了太庙附近,并不是樊兵兵说的怀柔。
不亦乐乎的工作间又搬回这边了,相对方便一些。
姜闻的新片就是《一步之遥》,也叫《随子弹去》。
剧本立意的时候很早了,还是在江门拍《让子弹飞》的时候,聊起《枪毙阎瑞生》这部中国第一部长篇电影。
老姜和杨灵越一唱一和地讲起了阎瑞生,当时郭俊利就说下部戏拍这个,马科还撺掇着签了一个原始股协议,就是说吃饭的几个人见者有份,要一块儿参与。
不过杨灵越说:“要是《让子弹飞》赔了,我就参与。赚了就算了。”
他当时还真没有什么赚钱亏钱的概念,就是酒劲儿上来装逼。
人们说杨老板仗义,不过“信马由姜”组合气够呛,当时就吵了起来。尤其是马科,说杨灵越看不起他,不稀罕他的施舍。不过第二天酒醒了也就当没那么回事儿了。
只是《枪毙阎瑞生》这个想法在郭俊利脑子里扎了根,到《让子弹飞》后期结束送审后他就找到姜闻又提起这个想法,问他要不要做这个,姜闻便让他写。
姜闻的原话就是:“按照老舍啊、骆驼祥子啊的感觉写,多用北京的方言,然后再跟东方巴黎这个大城市搁一起。”
于是乎郭俊利陆陆续续写了3版,每次老姜都说写的特好,再改改更好...
当然他这话跟每一个编剧都说。不止郭俊利一个人在写,除他之外还有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