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剧本不是那种开会讨论的方式,也不是全是分工合作,而是每个编剧轮流过一遍,把别人写的全部看完了,再改一次。
3版剧本,其背后可能就是21个剧本,依此类推......
直到去年,也就是2011年9月份去过审,不到一个礼拜就过了。
当时广电的公示中是这样描述梗概的:
“1920年的上海,花国大选如火如荼,最终归属扑朔迷离。操纵大选的几个海外回来的上海小开想藉此大捞一把,还请动了上海滩的头面人物出席大选决赛。然而,选举结束时的一场意外,使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饺子皮还保留,馅料早不知道变成什么了,更别说醋了。
毕竟那才3版21个剧本的结合,到开拍时,得10版不知道多少个剧本了....
老姜本来第一时间就想找杨灵越,并不是拉投资,而是一起打磨剧本的,不过在青岛探了一次班后就没开那个口。拿到第二版剧本后又打电话,人家跑魔都自导自演去了。
于是乎便再也没开这个口,只想着剧本差不多,兄弟不那么忙了再说,于是乎郭俊利继续写。
杨灵越进了不亦乐乎的办公室,只有变胖了的郭俊利和一些工作人员在。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起来,说到剧本一些台词时,杨灵越问谁写的,之所以问,是有些台词忒具有个人化了。
比如:“我们俩上辈子就是两颗眼珠子,一对儿,长在一个人的脸上,但是谁也没见过谁。”
“廖一梅?难怪。”
这种文青又矫情的话,老姜、郭俊利、王硕、述平是写不出来的,不过杨灵越能写...
郭俊利说:“对,挺有意思的,过了两版后,王硕建议男编剧主写男人戏,女编剧主写女人戏。比如逼婚,女人逼婚的感受只有女人最清楚,廖一梅写这种台词就适合,就柔软。怎么逼婚女编剧更清楚,不过怎么逃婚这事儿是男编剧更清楚,呵呵。”
杨灵越无语:“效率也忒低了。”
郭俊利捧了句:“所以得你这位全才出马拢一拢。”
杨灵越摆摆手,也没继续说,因为老姜和马科来了。
没有过多客套。
姜闻直接问:“看完了?”
“完了,第几版了?”
“第五版。”
杨灵越无语:“差不多点,你是打算把《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那点事儿全拍喽啊?哦,还搞个苏联解体。”
姜闻一脸便秘的表情,然后看了眼马科:“你看你非得让我打这个电话,没劲透了。”
杨灵越起身拍手:“没劲?那我就走了。”
马科压根儿不掺和。
姜闻再次变脸,却是嬉皮笑脸,揽住杨灵越的肩头:“兄弟,哥哥特别需要你。”
杨灵越很是认真地说:“一个花国大选就能拍一部了。就以现在的剧本来看,拆分拍三部都绰绰有余,故事也会很完整。”
郭俊利抬头看向天花板,英雄所见啊!类似的话他也说过,不止一次。
不过杨灵越接着笑道:“只是这么拍就不是你老姜了,也就没劲了。所以脉络上我就不掺和了,到开拍的时候我来学习学习台词。”
姜闻摸了摸下巴,只说:“剧本完一版就给你送过去,你看吧,有时间就掺和掺和。”
杨灵越点点头,看向马科:“马哥,投资咋样?”
姜闻率先出声:“得,你们聊,我和老郭腾地方。”
“别,怕被熏成腊肉。”
杨灵越扔下一句后,和笑脸抖动的马科回了他的办公室。
“《子弹》之后,各大影视公司都盯着老姜....”
马科一边烧水,一边就着杨灵越刚才的问题说了起来。
投资方大把,热情的不得了,尤以万达和哥伦比亚最为积极,还没怎么着呢,一个在院线上各种承诺,一个在海外发行上拍胸脯。
英皇、上影、中影同样积极。
当然不亦乐乎会是主投方。
在初版剧本过审后,又有二十多家找上门来,联合出品都没问题,类比二轮融资。
也就是说要是马科心黑一些,靠主创酬劳及联合出品,就能把投资拢回来。
只是姜闻和马科都是体面人,不会玩儿这些资本游戏,毕竟剧本一开始说洗钱,那不是打脸嘛,以后还怎么混。
“一开始人们都说你和老姜是不是闹什么矛盾了,哈哈。”
杨灵越也跟着笑了几声,他也有所耳闻,不过没有在意,姜闻《少年pI》的探班、后期、首映...这些照片或者视频资料时不时流出,这些声音也就没了。
马科见杨灵越没搭话,不由皱了皱眉:“你不投?”
“你们又不缺,我还投什么。”
“咱还是兄弟吗?”
“老马,你啥意思?”
马科脸色变的难看,拧眉沉声:“兄弟得有来有回吧,我对你是有多大恩?《失恋三十三天》那么个小成本,你都死活要拉上金盛信马。合着就你高尚?我告诉你,现在除了英皇,谁也没确定,英皇的份额都没定,就等你先开口。”
本来《失恋三十三天》你就是出品人之一啊!!!还是那句话,马科就在老姜身上栽了跟头....
杨灵越不想被人说他忘恩负义,马科之于他和曾莉,不止是领路人那么简单。
不过此时也是有了怒气,拍了桌子。
“扯特么哪儿去了,金盛信马的警匪剧你不也拉上包子视频?这不是有来有回?我不投《一步之遥》,是你们不缺投资,况万达和哥伦比亚也能带来额外的助力,我再切一块有啥意思?”
安静了一会儿。
马科长出一口气:“我特么总觉得你在施舍。”
“施舍个屁啊,这片子赚不了。”
马科嗤笑:“我知道你啥想法,不就是觉得繁杂,观众看不懂吗?”
杨灵越斜眼瞧着马科,那胖脸上满是得意。
“老瓶装新酒,不还是全面营销那一套,再加个视频隐喻解构。”
马科更是得意:“哈哈。”
3版剧本,其背后可能就是21个剧本,依此类推......
直到去年,也就是2011年9月份去过审,不到一个礼拜就过了。
当时广电的公示中是这样描述梗概的:
“1920年的上海,花国大选如火如荼,最终归属扑朔迷离。操纵大选的几个海外回来的上海小开想藉此大捞一把,还请动了上海滩的头面人物出席大选决赛。然而,选举结束时的一场意外,使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饺子皮还保留,馅料早不知道变成什么了,更别说醋了。
毕竟那才3版21个剧本的结合,到开拍时,得10版不知道多少个剧本了....
老姜本来第一时间就想找杨灵越,并不是拉投资,而是一起打磨剧本的,不过在青岛探了一次班后就没开那个口。拿到第二版剧本后又打电话,人家跑魔都自导自演去了。
于是乎便再也没开这个口,只想着剧本差不多,兄弟不那么忙了再说,于是乎郭俊利继续写。
杨灵越进了不亦乐乎的办公室,只有变胖了的郭俊利和一些工作人员在。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起来,说到剧本一些台词时,杨灵越问谁写的,之所以问,是有些台词忒具有个人化了。
比如:“我们俩上辈子就是两颗眼珠子,一对儿,长在一个人的脸上,但是谁也没见过谁。”
“廖一梅?难怪。”
这种文青又矫情的话,老姜、郭俊利、王硕、述平是写不出来的,不过杨灵越能写...
郭俊利说:“对,挺有意思的,过了两版后,王硕建议男编剧主写男人戏,女编剧主写女人戏。比如逼婚,女人逼婚的感受只有女人最清楚,廖一梅写这种台词就适合,就柔软。怎么逼婚女编剧更清楚,不过怎么逃婚这事儿是男编剧更清楚,呵呵。”
杨灵越无语:“效率也忒低了。”
郭俊利捧了句:“所以得你这位全才出马拢一拢。”
杨灵越摆摆手,也没继续说,因为老姜和马科来了。
没有过多客套。
姜闻直接问:“看完了?”
“完了,第几版了?”
“第五版。”
杨灵越无语:“差不多点,你是打算把《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那点事儿全拍喽啊?哦,还搞个苏联解体。”
姜闻一脸便秘的表情,然后看了眼马科:“你看你非得让我打这个电话,没劲透了。”
杨灵越起身拍手:“没劲?那我就走了。”
马科压根儿不掺和。
姜闻再次变脸,却是嬉皮笑脸,揽住杨灵越的肩头:“兄弟,哥哥特别需要你。”
杨灵越很是认真地说:“一个花国大选就能拍一部了。就以现在的剧本来看,拆分拍三部都绰绰有余,故事也会很完整。”
郭俊利抬头看向天花板,英雄所见啊!类似的话他也说过,不止一次。
不过杨灵越接着笑道:“只是这么拍就不是你老姜了,也就没劲了。所以脉络上我就不掺和了,到开拍的时候我来学习学习台词。”
姜闻摸了摸下巴,只说:“剧本完一版就给你送过去,你看吧,有时间就掺和掺和。”
杨灵越点点头,看向马科:“马哥,投资咋样?”
姜闻率先出声:“得,你们聊,我和老郭腾地方。”
“别,怕被熏成腊肉。”
杨灵越扔下一句后,和笑脸抖动的马科回了他的办公室。
“《子弹》之后,各大影视公司都盯着老姜....”
马科一边烧水,一边就着杨灵越刚才的问题说了起来。
投资方大把,热情的不得了,尤以万达和哥伦比亚最为积极,还没怎么着呢,一个在院线上各种承诺,一个在海外发行上拍胸脯。
英皇、上影、中影同样积极。
当然不亦乐乎会是主投方。
在初版剧本过审后,又有二十多家找上门来,联合出品都没问题,类比二轮融资。
也就是说要是马科心黑一些,靠主创酬劳及联合出品,就能把投资拢回来。
只是姜闻和马科都是体面人,不会玩儿这些资本游戏,毕竟剧本一开始说洗钱,那不是打脸嘛,以后还怎么混。
“一开始人们都说你和老姜是不是闹什么矛盾了,哈哈。”
杨灵越也跟着笑了几声,他也有所耳闻,不过没有在意,姜闻《少年pI》的探班、后期、首映...这些照片或者视频资料时不时流出,这些声音也就没了。
马科见杨灵越没搭话,不由皱了皱眉:“你不投?”
“你们又不缺,我还投什么。”
“咱还是兄弟吗?”
“老马,你啥意思?”
马科脸色变的难看,拧眉沉声:“兄弟得有来有回吧,我对你是有多大恩?《失恋三十三天》那么个小成本,你都死活要拉上金盛信马。合着就你高尚?我告诉你,现在除了英皇,谁也没确定,英皇的份额都没定,就等你先开口。”
本来《失恋三十三天》你就是出品人之一啊!!!还是那句话,马科就在老姜身上栽了跟头....
杨灵越不想被人说他忘恩负义,马科之于他和曾莉,不止是领路人那么简单。
不过此时也是有了怒气,拍了桌子。
“扯特么哪儿去了,金盛信马的警匪剧你不也拉上包子视频?这不是有来有回?我不投《一步之遥》,是你们不缺投资,况万达和哥伦比亚也能带来额外的助力,我再切一块有啥意思?”
安静了一会儿。
马科长出一口气:“我特么总觉得你在施舍。”
“施舍个屁啊,这片子赚不了。”
马科嗤笑:“我知道你啥想法,不就是觉得繁杂,观众看不懂吗?”
杨灵越斜眼瞧着马科,那胖脸上满是得意。
“老瓶装新酒,不还是全面营销那一套,再加个视频隐喻解构。”
马科更是得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