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变量带来的变化-《华娱俗人传》

  杨灵越却是有些莫名,老马也飘了。

  算了,《失恋三十三天》他的收益,也够打平《一步之遥》的损失。

  有个教训也好。

  其实《一步之遥》要是拆分成三部曲,口碑和票房铁定没问题的,只是,真拆分了姜闻也就不拍了。

  人们都说老姜的电影难理解,其实他所有的电影都在讲一个故事,一个人。

  只是人们看电影是为了放松的,不是要时不时暂停下来查资料的。

  “也不瞒你,我现在有个初步的想法,针对《一步之遥》采用弧线营销.....”

  杨灵越默默听着,越听越内疚,在他的引导下老马跑偏了,或者说很多搞影视宣发营销的都跑偏了。

  马科的大概意思就是,《一步之遥》会如同当初的《鬼子来了》两级分化,一些人觉得这就是100分电影,一些人觉得连60分都不到。针对这种情况,正式公映前走几步。

  第一步自然就是大面积的宣发,各种噱头和名场面往外砸;

  第二步要创预售纪录,凭借《让子弹飞》的余威、前期大面积的宣发和低价优惠,获取第一大批用户;

  第三步在首映及前期的影评评价中就让影评人们给它打20分,往死了喷,新闻通稿也要发,呈现一面倒的趋势。

  那么人们会疑惑,姜闻的新电影是烂到什么地步了?

  但前期的预售又有了大批观影用户,他们又不会浪费电影票,等他们走进电影院,哪怕看不太懂,也会认为没那么烂,本来打50分的,也会打75分。

  这个时候再来个反转,口碑反弹。

  看着兄弟呆愣的表情,马科更加豪情万丈,大手一挥:“这次我的目标是15亿打底。”

  《一步之遥》杨灵越是贡献过电影票的,耐着性子看完的。很失望,回家就在网上喷了一通。然后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喷,那自然已经是公映期了。

  然后就起了疑心,看了看几个姜闻忠实拥趸的微博,发现他们没出声,比如鹦鹉史航。

  再然后看到参加首映的很多影评人在喷,这就不应该了,他们可都是收了钱的。

  不过当时没细想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直到后来陆续有《一步之遥》的解读出来,自己又查了查资料,确定老姜到底要表达啥,又看了遍才看懂一些.....

  就像老姜在采访时说的那样:“给人点好东西吃,他会记着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您天天想着接地气,掏人兜里的钱,人家也进步着,回头一看 ,孙子,你当时给我拍什么烂电影看,你这人不靠谱。”

  杨灵越个人觉得,老姜对得起他这种普通观众,因为杨灵越觉得老姜不是在显摆,就是在启迪,这很难得。

  但老姜对不起投资人的钱包。

  尤其是哥伦比亚,被坑惨了.....

  英皇和万达其实还好,在票房上没有获利,但在影响力及院线方面提升了。

  这里单说一下万达,万达为《一步之遥》设定了10亿的保底发行,所以格外卖力。

  第一周票房没达到预期,小王同学便发了条微博:“没看过《一步之遥》的童鞋们,恭喜你们……躲过了这一劫。”

  然后片中饰演大帅夫人的洪幌大姐发博:“听说某公子骂《一步之遥》来着,太逗了,武七原型啊。万达投资的电影,他骂!电影里武大帅要建军校,武七骂。”

  再然后《一步之遥》官方账号发了张pS出来的小王同学海报,海报上写明,“武七”由小王同学扮演。

  肖像权和名誉权一起被侵犯了,然并卵,这种负面营销如同起初的口碑逆转营销一样,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加剧了人们对于《一步之遥》的抵制。

  好像两边都挺傻缺的,但小王同学花600万买的万达官网域名跳转链接都是自己的微博主页面,这样的人傻缺?

  是万达眼看电影票房达不到,想着不能干赔本买卖,那就索性营销万达嘛。反正一开始《一步之遥》宣发团队定的就是负面营销的路子。

  书归正文。

  看着马科的豪情,杨灵越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事情还没发生,能说马科所设想是错的吗?他又没开天眼,而且万一成了呢?

  如今有杨灵越这个变量在,有很多事情的轨迹都不一样。

  就像老谋子和张卫平提前撕逼,尼妮试戏《绣春刀》,指望杨灵越伸手拉一把,而不是病急乱投医一般地钓其他的凯子....

  也不是杨灵越不乐意当这个诤友,再亲近的关系,也要有个度,否定的话今天已经说了两次,如果继续否定,那不会有什么打脸的爽感,反而会真的伤感情。

  夫妻都是如此,要不说至亲至疏是夫妻呢。更别说朋友了。

  马科此刻的心情很好,尤其是见到杨灵越被说懵了的样子。

  可不嘛,很长很长的时间了,从来只有兄弟指点江山,哪里见过他这般乖乖听话的样子呢。

  “对了,还有个事儿。”

  马科说着绕到办公桌,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剧本,接着说:“瞧瞧,银河印象那帮人写的,我觉得不错。”

  杨灵越又愣了愣,那剧本上写着:《毒战》。

  “愣啥,杜琪峰都拍《单身男女》那种电影了,北上拍片不正常吗?”

  “不是,为啥没找我?”

  “这不找你了嘛,再说,你多忙啊!”

  杨灵越好奇的地方在于,按时间线来说,这片子应该刚刚杀青才对啊。

  “什么时候的事儿?”

  “时间不大清楚,金盾年前就接到了这个本子,我是一周前拿到的。”

  “这片是单位的想法?”

  马科无语:“金盾出品的影视剧里,有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剧情吗?”

  杨灵越乐了,还真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