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打完就跑?我同意了么?-《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股价是一家公司最为真实的晴雨表。

  三星和小米的战略合作升级声明一出,小米股价瞬间强势反弹。

  原本低迷的K线图犹如火箭升空,直线飙升,短短两小时内暴涨18%,空头集体爆仓,哀鸿遍野。

  股民们的心态比三星的股价还要跌宕起伏,后悔的大腿都快拍烂了,论坛里更是一片鬼哭狼嚎:

  “我错了,我就不该怀疑小米,我就该咬定青山不放松”

  “米团们,雷神发力了,随我冲锋,现在是抄底的绝佳机会!”

  “哪位大神分析下,后续小米股价走势啊,感觉这过山车有点晃,到底要不要现在上车?”

  “不会炒股的小菜鸡,听我的,小米前景绝对充满无限可能性,现在股价就是白菜价,要么你周期性定投,要么你就当存定期,然后把软件删掉,2年后再回来看,你会感谢我的!”

  “你们可以质疑雷总的能力,但请不要质疑陈默的眼光好吧?彼岸都增持了看不到趋势么?跟着小默同学走,绝对吃肉喝汤。”

  “大家快去看,老胡把昨天的微博删了,那边一片欢声笑语.”

  “我靠,还真删了,真的是什么运气,简直是四九年入国军,我感觉赔的几万好像不那么难受了。”

  媒体圈更是炸开了锅,各路记者疯狂挖掘内幕——如此重大的合作,双方肯定见面接触,但所有人竟然事先毫无风声,保密工作堪称滴水不漏。

  这时有个娱记看到网上的报道,眉头一皱,随后赶忙翻出相机。

  翻着翻着,他看着相机中的画面顿住了.

  看着相机里的画面,然后再看着报道中照片的那个男人进行对比

  是小马哥没错,不过是韩国的。

  “卧槽,发财了!”他狂喜地拷贝照片,火速联系熟悉的媒体渠道。

  不多时,网上就传出一张7月初三星李在镕带着三星高管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的照片。

  随后更有媒体爆出三星一行人低调造访小米的新闻。

  到了晚上,关于李在镕到访小米的坊间传闻愈发多了起来。

  “三星太子爷亲自登门赔罪,一晚连干五瓶红酒.”

  “霍金到了华夏能不能站起来敬酒我不知道,反正李在镕来到华夏也得把头低下做人.”

  “有没有人科普下凭啥李在镕这么看重这个什么钻石?这么贵么?”

  “这就不得不说,小米的远见之明了现在这下不光三星,可能苹果,甚至其他手机友商都得看小米的脸色了.”

  “谁这么搞,做了个‘李在镕真香’的表情包,对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我只能说缺德,爱看。”

  坊间传闻越传越离谱,但奇怪的是,网友们不仅没觉得夸张,反而莫名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那可是三星啊!全球手机霸主!未来的掌门人亲自来华谈判,还“低头”了!

  代入感直接拉满,有的网友就着手机里的新闻,看着《那年那兔》,双倍快乐。

  翌日,小米官网正式发布前几日三星李在镕亲自拜访小米的新闻,并附上雷军与李在镕的合影,彻底坐实传闻。

  照片里,向来冷峻的三星掌门人罕见地露出笑容,而雷军则一如既往地意气风发。

  网友瞬间炸锅:

  “我靠,没想到传闻是真的,以我多年喝酒的经验之谈,这憔悴的面容、这强颜欢笑的表情……绝对是宿醉后的表现,5瓶红酒的传闻铁实锤!”

  “向来不苟言笑,面无表情的三星掌门人竟然笑了,这还不够说明问题么?”

  “看看官方的说辞,拜访!什么意思,肯定是有求于人才叫拜访,否则就是访问了,官方用词很微妙啊。”

  “加仓,给我疯狂加仓有了科技加持的小米股价破50元完全没有任何悬念。”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凭借敏锐的嗅觉,媒体从业者们从这份公告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相继爆出更惊人的内幕:包括Iaix、AuthenTec、FingerprintCardsAB等多家掌握手机核心专利技术的国际企业,在过去几年间都已被小米通过巨额收购收入囊中。

  现在这些人才恍然,怪不得小米之前融资频率如此频繁,原来都除了造手机还花到这地方,以果推因,还是让一部分人佩服当初小米的果敢和豪赌。

  当36氪发布《小米不小,向大米的进化之路》专题报道,首度公开那张标注着300多家被投企业的完整版图时,整个科技圈为之震动。

  科技圈终于意识到:雷军布下的局,早已超出「手机公司」的范畴。

  根据36氪最新统计数据,小米在显示屏技术(钻石排列、屏下指纹)、快充方案、国产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投资总额已突破500亿人民币,供应链本土化率更是达到惊人的60%。

  其投资版图之庞大复杂,表格上密密麻麻的机构,不只外行看了眼花缭乱,就连内行看了也头皮发麻。

  这俨然已不是一个手机厂商,而是一个深度整合的科技生态系统,或许之前陈默口中的“人和家”生态不是一个童话,而是一则预言。

  文章最后特别指出,

  「.与BAT早年“广撒网,赌下一个美团”的商业布局逻辑不同,小米的投资策略是“求深”而非“图广”。

  通过小米科技、顺为资本及雷军个人投资,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企业超过300家,覆盖从上游半导体、精密制造到下游智能硬件的完整链条。

  更令人意外的是,小米联合彼岸资本投资的米岸芯昇,已在28n程工艺上实现量产,反超中芯国际,跻身国内第一、国际第二的芯片制造梯队。

  这家由两大巨头共同培育的半导体企业,其技术团队堪称“卧虎藏龙、遍地是大佬“,研发实力远超外界想象」

  一些敏锐的读者发现,在这篇盘点小米的文章中,还潜藏着一个比小米更为低调却同样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一家深度参与华夏科技崛起的隐形投资巨头。

  文章结尾埋下悬念:「如果这篇文章点赞数破10万,我们将在下一期揭开这个神秘商业帝国的资本版图——它的触角,可能早已伸向你周围随处可见的领域」

  尽管36氪文章平均点赞数通常仅在数千量级,编辑团队预感到这篇报道可能引发强烈反响,却仍未料到其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文章发布后立即引爆全网热议,10万点赞的目标在短短三小时内即告达成,知乎平台点赞数更飙升至36万比本站还高。

  当B站UP主将文章内容制作成视频发布后,同样收获了超10万的点赞收藏。

  这一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让36氪高层懊悔不已——他们知道小米自带流量,但没想到是。早知如此就把目标设为全网100万赞,恐怕也非难事。

  因为他们并不想报道彼岸,一时风险太高肯定事先要跟彼岸沟通,经过同意才行,就像这次小米报道一样。

  二是彼岸投资的真实版图远比公开资料显示的更为庞大复杂。

  根据他们手里现有资料,作为年营收破千亿的巨型科技企业,每年公司员工支出大概占比30%,彼岸高层的分红虽未披露,但据传远远低于同行,剩下那些海量资金,用在哪里可想而知。

  或许就连其创始人陈默本人,都难以说清究竟投资了多少企业.

  尤其这篇文章的编辑快乐并痛着,这下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