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恐怕是两难-《长公主渣了反派摄政王》

  话到这里,几人的心绪都不是很好。

  尤其是知道了兰达才是隐藏在背后真正的那个人之时。

  连金佳氏,也只是他借刀杀人的一把刀,搅乱浑水的一枚石子罢了!

  他才是真正不择手段的一人!

  戚遥遥恶心地想吐,她没有想到,曾经喜欢过的人,看起来那么恣意明朗的一个人,会是这么的阴狠毒辣!

  而钱月兆何其无辜,被他侮辱,被他利用,被他设计而死!

  若是戚遥遥当真答应了兰达的挽回,那么戚遥遥有会否是钱月兆那样的结局。

  想到这里,遥遥更是一阵恶寒。

  谢琰握紧了她的手,手冰冷,他目光温和地凝着她,仿佛在说,别怕,不会如此。

  戚遥遥才小声地哭诉起来。

  为什么兰达会成这个魔鬼般的模样。

  蕈和头脑发昏,她揉着发红的眼睛,心中似乎压了一块巨石,“月兆的事,终究是我对不住她。”

  他们知道了凶手,抓住了凶手,却因为蕈和的犹豫,蕈和的踌躇不定,压下了真相!

  虽然蕈和逼死了金佳氏,但他们始终欠月兆亡灵一个交代。

  整件事情之中,月兆才是最无辜的那个。

  蕈和忘不了那个活泼灵动的少女,忘不了那个甚至愿意默默退出,祝福他们的善良姑娘。

  怀着满心的愧疚,蕈和压了声音,对戚褚渊道:“她父母爱女心切,受太后蛊惑才散布流言针对你我,错不在他们,责罚便免去,命人送他们回乡安度晚年。”

  想到了钱月冰,蕈和低语:“我会将此事与月冰说清楚,日后她是疏远我们还是如何。”她叹了叹气:“便由她决定。”

  夜已经深了,这宫中又何止是他们的心绪不宁。

  兰达这一纵虎归山,大纥的局势还不知道是如何的天翻地覆,而作为大齐,他们又埋下了新的隐患。

  金佳氏虽然死了,可是很明显大齐之内,还有不少的大纥势力。

  这些人就像是埋在大齐的棋子,是一块块腐肉,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从内部腐坏。

  更要命的是,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

  也是是平民百姓!

  也许是达官显贵!

  平安之时他们隐藏身份,可一旦大纥来势汹汹,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大的威胁!

  必须尽快拔出!

  谢琰还想起一事,他补充了句,“殿下,之前你提起的事情,我已经处置好了,夜已深,今夜事多,我与遥遥便先回去了。”

  戚褚渊扬眉:“多谢。”

  戚遥遥上前拉住蕈和,两人彼此之间都是萎靡不振的模样,她索性破罐子破摔,赖着不想走:“堂姐,你可不能胡思乱想,要不我还是留下陪你吧!”

  “休想!你不许胡思乱想,给我回去!”

  戚遥遥咬住了唇瓣,不想走。

  谢琰也无奈。

  戚褚渊被她挤到了一边,目光嗖嗖地,看起来就不善。

  蕈和反握住戚遥遥,她满身疲惫,算不得多好,还分了心与她道:“万不要牵扯进宫中的事情之中,以后如何还不好说,你可别犯傻。”

  戚遥遥还在强调:“可是——”

  谢琰一叹:“梁王殿下在这里还要与公主有事商议,遥遥,我们先回去。”

  “堂姐,你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哦!”戚遥遥恋恋不舍地看着他们,牵扯到了国家大事,她这个草包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要撇了撇嘴跟谢琰离开。

  蕈和勉强扯出一笑:“嗯。”

  等到他们走后,戚褚渊命人炖了些汤来,闹了一整日,蕈和疲惫地连话都不想说,面前端来了一碗汤,她的思绪停止了思考,很顺从地接过来,唱了一口,顿时小脸缩起,“苦,是什么。”

  戚褚渊看着她,“放了安神的药,岁雪说你近来难眠,今日好好休息。”

  蕈和低垂着头,捏着勺子,“前有虎后有狼,内外不平,我如何能好好休息。”

  戚褚渊绕到她的身旁,拉住她的手臂,推进了帐中,“刚才还说不许安城胡思乱想,我看现在最不要胡思乱想的人是你吧!”

  他脚步不停,力道很重。

  蕈和猝不及防被他推进去,她还未洗漱,看着戚褚渊跟一只饿了几天的狼一般,她惊恐万分,还以为戚褚渊要做什么,“你干什么!”

  “我今日没有心情。”

  蕈和躲避着他,刺溜一下掀起了薄被,罩住自己,只露出一双眼睛,警惕地看着他:“你你!别乱来!”

  戚褚渊古怪地一顿,眸光很沉,而后才慢慢地退了一步,故意挑眉道:“你以为我要做什么?”

  “你在想什么?”

  蕈和头脑发昏,来不及思考,她看着戚褚渊,他的目光实在尖锐,她瑟缩了一下,才发觉,戚褚渊的模样不像是想做什么,而且今日发了这么大的事情,金佳氏又死了,他又不是失心疯了。

  果然,是她想太多。

  她咳嗽一声,故意转移话题:“刚才谢琰和你打什么哑谜?”

  戚褚渊看着她,嘲弄地一笑:“你别转移话题。”

  蕈和小心思被戳穿,但她发起横来,就是很嚣张,拒不承认:“我没有,你快说,你让谢琰为你做什么了?”

  “谢琰虽然最近跟你关系甚密,可倒也没有到心甘情愿为你马首是瞻的地步,他帮你做事的程度,必然有什么好处,你答应他什么了!”

  戚褚渊百无聊赖地依靠在床边,与她这么对峙着,他插手:“我答应他,过了中秋,让遥遥与他完婚。”

  蕈和愣地险些没说出话来,“我还没答应呢,淮南王也没答应!”她气不打一出来,“你无耻,用遥遥的婚事做交易!”

  戚褚渊挑了挑眉,也同样是那副你能奈我何的欠揍模样。

  蕈和心里这个气啊!

  可戚褚渊忽然语调下沉,“先前与你说的,你可再考虑。”

  “什么?”

  蕈和还在怒火攻心中无法自拔,情绪倒是好转了一些,骤然听到他说的话,觉得他说话简直毫无逻辑,她猜不透。

  灯火昏黄,映亮了他的侧脸。

  戚褚渊本就长相清俊,皮相骨相都极好,他的睫毛很长,阴影落在面上,如同一把扇子,“虽然,金佳氏已死,钱氏的案子也结案,可到底钱氏散播而出的流言,在街上盛传,你我恐怕无法独善其身。”

  蕈和一愣。

  她怎么将这件事忘记了。

  胸腔里的浊气又积攒起来,这种流言对戚褚渊可能来说不算什么,顶多是个桃色的绯闻,可对蕈和,确实致命的打击。

  一届未出阁的长公主,公然违背宫规,是为女子的耻辱,那些言官们怎么会放过她!

  还不知道要如何弹劾。

  戚褚渊的目光灼灼,落在了她的身上,“我托谢琰帮我处置流言,虽然有些效果,可是要彻底了解此事,上次我的提议,你可想好了?”

  原来是让谢琰去处理流言了。

  蕈和猛地想起来,上次一场谈话无疾而终,戚褚渊仿佛是要让她将责任全都推给他?

  不行!

  蕈和想都没有想,“不行,这是我们的事情,怎么能全推给你。”

  “我早就是名声不济的贼子,再多上一条又何妨。”

  他的眼睛很亮,很深,像是一块悠远亘古的琥珀,而她的身影就在其中。

  蕈和深深吸气:“反正就是不行!”

  戚褚渊愣了一瞬,他恍然失笑,“那便还有一种办法。”

  “什么?”

  戚褚渊唇边勾出了笑容,没有直接回答。

  而这一头,星光璀璨。

  两道身影相互依偎着走在街上,引得路上零星的几人看着。

  戚遥遥咬着指甲,还在复盘刚才太后身死的事情,“太后作茧自缚,阴狠毒辣,谋害多人死不足惜,她还想诬陷梁王,不过这种手段甚不高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风险极大,很有可能砸了自己的脚,幸而柳姑娘看到了事情真相还梁王清白。”

  谢琰扭头看到她沉思的模样,他抿着唇叹了一声,眉眼抬起,甚是清贵的模样,“未必啊。”

  戚遥遥纳闷:“什么意思。”

  “太后也许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做实梁王杀了她。”谢琰弯了弯唇角,低头看她。

  戚遥遥不明白:“那是为什么?”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难以轻易拔除,如此,恐怕是离间陛下和长公主。”

  “啊?”戚遥遥停下来脚步,眼睛囫囵瞪着。

  谢琰叹了叹气,将戚遥遥的小手放在掌中,任凭余温暖着她,“长公主与梁王殿下彼此信任,与陛下是姐弟情深,然而隔阂已深,日积月累只会越来越明显,等到你们陛下与梁王水火不容兵刀相见的时候,她夹在其中,怕是两难。”

  戚遥遥懵了,她的脑袋瓜子想不到这么深远,只能愣愣一句:“啊?”

  金佳氏的头七过后,举国为太后守孝三月。

  是蕈和自己选择隐瞒了金佳氏所作所为,她虽冷笑着不情愿,但还是默许了此事。

  谁料头七后不过两日,正是早朝。

  戚褚渊便等到了戚晟的第一个发难。

  早朝照例是戚褚渊主持,戚晟虽然是皇帝,可也是坐着听着,没有什么自己说话的机会,形同虚设,可谁也没有半点反对,毕竟这么做已经五年。

  戚褚渊安排完了许多事项,正打算退朝。

  突然!

  “陛下,臣乃新上任的谏议大夫黄癸,臣有本奏!”

  有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们一张张稚气的脸上满是坚定与愤慨,那般的自信无惧。

  众人不免一愣。

  戚褚渊微微抬眼,发现是近来朝中举荐的年轻官员,这些官员大多都是朝中言官或是圣贤的门生,科举分三年,如今不是科考的时候,这些少年因为学识过人,才会被举荐入朝。

  原本,这些新科是不该说话的。

  但戚褚渊却没有斥责,长指沿着衣缘点了点,他有些意兴阑珊,倒是很有兴趣知道,这些少年会说出什么样的惊天动地之言。

  这话之前就曾经说过,陛下与梁王怒极,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怎么敢往陛下与梁王的心窝子里烧!

  简直是不要命啊!

  大司马周瑞清见梁王殿下已经心生不悦,他们底下的人知道梁王和长公主的私事,早就习以为常,他清了清嗓子,斥责:“放肆,朝堂之上,皆是议论国事,你等区区小官,不好好侍奉陛下笔墨,竟在此议论皇室,简直胡闹!”

  黄葵的官位是谏议大夫,记录戚晟的言语和圣意。

  可如今是戚褚渊代证,说白了他这谏议大夫也就没什么用。

  黄葵却哽着脖子,横眉瞪眼,“大司马大人,此言差矣,公主与皇子是大齐的表率,长公主如今德行有亏,所谓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可如何是好!”

  “若是人人效仿,大齐哪里还有法度可言!”

  “必得严厉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