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他为何这般紧张-《长公主渣了反派摄政王》

  “是什么!”

  蕈和赶忙冲出房门,手紧紧地握着,原以为会看到什么异常惨烈或者是不堪入目的东西,可是什么都没有。

  空无一物。

  那她们所听到的诡异的声音,又从何而来?

  蕈和的心还未彻底放下,犹在“扑通”地跳动着,正打算上前仔细看看,可身后猛然间传来了脚步声。

  她心脏险些停止,飞速转身,冷声道:“谁在那!”

  一道泠冽的男声响起:“是我,蕈和。”

  戚褚渊的脸自长廊背后露了出来,他的目光浅浅落在她们身上,顿了顿,。

  刚才见她们更衣迟迟不来,有些担心,才借口下楼查看,唯恐有变,只是她们主仆而来,在屋门口疑神疑鬼地做什么,他凝着岁雪手中的匕首,复看向了蕈和。

  “你们迟迟未回,发生了什么?”

  岁雪愣了愣,收起了匕首。

  蕈和还未摸清楚情况,见戚褚渊在这里,倒也没有那么紧张,她平复着情绪,将刚才所见所闻复述了一次,可仿佛是一场错觉,她摇了摇头:“好像又没什么奇怪的。”

  越听,眉心拧得越紧,却是有问题,戚褚渊带着她们将屋外探了一圈。

  面前只有一方花圃,盛夏的阳光热烈焦灼,烤得叶片蜷缩着,花圃内剩下些繁茂的绿色,他拨开绿叶,只见松软的泥土。

  并没有什么痕迹。

  蕈和可以肯定刚才没有听错,可事实却告诉她一切如常,没有人攀爬,也没有指甲挠门,她深深吸气,将疑惑深埋心底,“也许是我刚才神情恍惚看错了吧。”

  他握住了她的手,感到了一手的冰冷,戚褚渊温声安抚道:“一会儿我让神晚再来看看,我们先回去吧,别让陛下他们久等了。”

  “嗯,好。”蕈和牵出了淡淡的笑意。

  她跟着戚褚渊回雅间,没想到,刚路过前厅,却见一熟悉的身影,从门风一般地飘了过来!

  “来不及了!”那人生的精瘦,跑动之时,脸颊的两腮上下晃动,似乎很着急,气喘吁吁的模样,在他们对面十步的时候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浑身狠狠一颤,而后匆忙跪下。

  从地上“刺溜”滑了过来,“扑通”一声行了跪拜大礼。

  “微臣潘顺来,不知长公主与梁王殿下驾临,实在是微臣的失职,是微臣的罪过,微臣该死,怠慢不周,还请两位恕罪!”

  男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潘顺来!

  他怎么来了?

  看得出行色匆忙,脚底沾了一脚的泥土,连衣摆处沾了些,青色的官服略显凌乱。

  戚褚渊皱了皱眉,倒是没想到兰陵郡守得知消息这么快,他们来兰陵郡不过一个半时辰,才用完午饭,他便匆忙赶了来,神情一如既往地平淡,“郡守不必客气,我等也是临时起意。”

  潘顺来低伏着身体,极尽慌张和谦卑,生怕引起他们二位的不满:“是臣无能,想着等围猎过后再逛兰陵不迟,未曾料想殿下和公主的心意,竟然不知有所怠慢,不如让臣将功折罪,午后带着几位逛城,也好做一回向导。”

  他都这么说了…好像也不得不答应。

  毕竟他们人生地不熟,有潘顺来领路讲解,更为便捷,也更能了解兰陵的风光,戚褚渊没有拒绝:“那便辛苦郡守安排。”

  他诚惶诚恐:“微臣职责所在!”

  潘顺来跟着他们一同上雅间拜见皇帝,说明了来意,戚晟当然高兴,午后便一同动身。

  阳光热切,七月流火,还没走几步就热得汗如雨下。

  潘顺来引着他们走了一条小路,两侧青砖之上爬满绿荫,倒是清凉,他走在最前方,嬉笑着同戚晟解释为何河边修建这么多的石阶,“兰陵多水路,平日里人们都喜欢驾着船运送货物,比同板车运送要方便的多。”

  他边说边时不时地瞟向了他们其他人,只是不知道那双咕噜乱转眼睛到底在看谁?

  戚晟和戚遥竖起耳朵听,新奇地说:“原来是这样!”

  唯独戚褚渊始终沉默不语,他们今日这趟出行得突然,本是她架不住戚与戚遥遥的央求临时起意,戚褚渊会随行,蕈和猜得出他的弯弯肠子。

  他哪里是想陪着她或者是对兰陵有兴趣,不过也是想甩开潘顺来,趁他们不备看一看兰陵郡的真实情况,是否如奏折所言的那般繁盛。

  潘顺来不请自来,戚褚渊虽然面上一派平静,但心中定然不那么高兴。

  蕈和一路走着,却难得不说话,戚晟察觉到蕈和的心事重重,“怎么了长姐?”

  戚褚渊暗暗看了眼她,蕈和怕是还记得刚才恍惚之间所遇到的怪事,有些心有余悸,蕈和对着戚晟笑了笑:“无事。”

  潘顺来下意识地多看了蕈和两眼,蕈和看着他问道:“来的时候听闻潘郡守政绩斐然,兰陵郡农桑出类拔萃,怎么反而见街巷上没什么人?”

  潘顺来的笑停了一停,僵在脸上,随后,双眼边的纹路迅速挤在一起,露出了个盛大的笑容,郑重其事地解释说,“启禀长公主殿下,这两日天气炎热,大家都不怎么愿意出门,所以人格外少些。”

  这回轮到戚遥遥疑惑:“可也太少了吧,连买糕点的小贩都不见多少,我们淮南,不论何时,大街小巷上可都是人!”

  淮南王热得厉害,他擦拭汗水,闻言皱眉,“是啊,不说淮南,建康城也是人流不断。”

  潘顺来眼中精光闪过,“郡主、王爷所言甚是,实则是微臣为百姓们搭了个粥棚,午后免费发放冰绿豆糯米糖汤解暑,所以到了这个点儿,人都挤在衙门那,这里才看不到。”

  “哦?这潘郡守真是关心百姓。”淮南王不免对他另眼相看。

  戚褚渊扫了潘顺来一眼,那眸光淡淡却意味深长,蕈和看得出,他就是疑心作祟,他弯了弯唇:“潘郡守如此细心为民设想,不如带本王和陛下去看一看?”

  潘顺来犹豫了片刻,“可说好要去红梅山?”

  “陛下为民为国,若当真是利民的举动,比去赏什么风光重要的多。”戚褚渊停下来脚步,绿荫之下长身静立,说出的话却是掷地有声。

  不容置喙!

  戚晟真诚地眨动眼睛,他看了看戚褚渊,只好收起了玩乐的心思,点头道:“去看一看也无妨。”

  戚遥遥和淮南王自不会说什么,他们站在一旁,戚遥遥与兰达互看一眼,兰达偷偷将点心塞给了她。

  如此一来,只能去一趟,潘顺来低头说:“是陛下。”

  他们便改了道,一行人前往郡守府衙。

  还没到衙门,转角的距离,便已然能听到热闹的人声。

  “今日汤多,绝对管够!”

  “给我也留一碗!”

  “感谢郡守大人,这么热的天,一心想着咱们,到底是绿豆汤最是解暑!”

  他们在阴凉处看着,衙门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伸长脖子翘首以盼,阴凉之地摆着两张绿豆汤的小摊,一侧有人为老百姓端汤,一侧几位厨子在熬煮绿豆,香气扑鼻而来,领汤之人井然有序,不时有高声感谢潘顺来之类的话传出。

  蕈和款步走来,在戚褚渊身旁停下,默默挑了个眉,“看来他说的都是实话确实一心为民,兰陵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好。”

  淮南王心里记下,暗暗和戚遥遥说回去淮南后也可以命人为百姓布绿豆汤之类的,“潘郡守有此心,是兰陵百姓之福。”

  戚褚渊负手而立,见此状也没说什么,戚晟却欣慰道:“潘郡守办事周到,该赏!”

  潘顺来赶忙嬉笑颜颜地道谢:“谢陛下。”

  那头的人领到了绿豆汤,边饮边往回走,路过了一两个百姓,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们几眼,又飞快地收回视线加快了脚步,仿佛想离开这里。

  戚褚渊眉头微微皱起,下意识地转动手上的戒指。

  倏忽间!

  一个衣衫陈旧的男人却突然冲出排队的人群,向着他们所在的地方猛地扑了过来,他的脸色灰白,眼神木然,却在看到他们一行人的时候发出了一声巨吼:“啊啊!”

  情形不对!

  “小心!”

  众人一惊,戚褚渊将蕈和护在身后,戚晟在他们之间倒是安全,戚遥遥刚才最兴奋跑到了最前方,兰达上前两步拉住戚遥遥,淮南王也去找戚遥遥,发现已经被兰达抢了先,反倒是自己没人管,嘴角默默抽了一抽。

  沈清明和神晚迅速抽刀以对,紧紧盯着那人。

  潘顺来情绪却很激动,对着护卫吼叫道:“拦住!快拦住!”

  开什么玩笑,这正是他升职加薪的好机会,怎么会有暴民冲出来打断他的好事,他手舞足蹈,指挥人赶紧把男人压下去,身后跟着的几个护卫,上手按住了男人的手臂。

  那看似健壮的男人却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按倒在地!

  护卫更捂住了他的嘴,男人只能趴着,全身挣扎着,无助地发出了“嗯嗯”的声音。

  潘顺来咽了咽口水,神情有些不安,蕈和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他为何这般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