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生意火爆-《农门福妃又野又飒》

  “这串串味道是不错,就是配着饼子感觉味道有些淡了。”

  有的人口重,便提出意见。

  “那还不简单,咱家还有独家麻酱汁和麻油,一文钱一勺。”林大顺听见这句,赶紧让刘氏拿出那两小罐调料。

  “酱汁都要钱,你这老板也太抠门了。”有人调侃林大顺。

  “不瞒您说,咱家这麻酱汁和麻油可是家传秘方调的,料足,味浓,便是一文一勺也没赚头,不过是不赔钱罢了。”林大顺笑着解释。

  “您要不信就尝尝?”刘氏打开那罐麻酱汁,虽然摊上有骨汤的香味,但这麻酱汁独特的醇香还是钻进了最近食客的鼻子里。

  “闻着香,来一勺尝尝。”有个食客当即就要了一勺。

  “好嘞!”刘氏给他盛了一勺,淋在串串上。

  “怎么样?这麻酱汁值一文钱不?”跟那食客同坐的人连忙问道。

  “值。”那食客回答:“也是奇怪呀,咱自己家里也调过麻酱汁,可咋就没人家的好吃呢?”

  “要不说是祖传秘方呢。”有人就笑道。

  这下便有要麻酱汁和麻油的客人了。

  有的客人心思活络,要一串菜串,一勺麻酱汁,再要俩饼子,饼子蘸汤汁就是有滋有味又划算的一餐。

  这么做的人还不少,这就导致麻酱汁竟然比串串还先卖完。

  大家都对这麻酱汁赞叹不已,对那所谓的祖传秘方更加相信。

  刘氏心说,那当然好吃了,这麻酱酱汁里不仅放了酱油和醋,童娘还专门加了磨碎的花椒和麻椒,还有盐和糖,这么多金贵作料,那能是普通麻酱汁能比的?

  总之,三婆串串香,开业大吉。

  他们做的五百串串串不到一个时辰全部卖光。

  饼子根本不够,这就给两边的包子摊和烧饼摊带来客户。

  这一个早上,三婆串串香可以说是商客尽欢,好多人都决定以后要来这里吃早饭。

  还有许多闻讯而来的人没吃上的,就叮嘱林大顺夫妇明日多备一些串串。

  刘氏把竹碗拿去洗了,林大顺则负责收拾摊位,之后他又去续了七天的摊位费。

  这买卖绝对能好好做。

  回到家后,刘氏和林大顺就把一天赚的钱全部交给林三阿婆。

  一大袋子银钱铺了一炕席,林三阿婆拿来麻绳,大家围坐着一边串铜钱一边数钱,又兴奋又热闹。

  “乖乖,这一共是八百三十一文?”林三阿婆看着一百文一串一共串了八整串和小半串的铜钱直瞪眼,生怕自己看漏了一样。

  “奶奶,我算过了,刨去成本,咱们净赚得半两多的银子呢。”林大顺说道:“这还是今天的串串少了。明日咱们再多三百串,那又是两钱银子。”

  “发了发了!”林三阿婆笑眯了眼一把搂住姜宛童:“你说说,你咋就这么会赚钱呢?”

  “嘿嘿,不是我会赚钱,是我会读书,也是咱家运气好,老天爷给了咱家一本‘财富经’。”姜宛童自然要把功劳都推到《天工开物》上。

  “钱财打人眼,蜂蜜小蛋糕就让林爽家那么嫉妒,做出那吓人的事,若是有人知道咱家还有这么一本‘财富经’,说不得会做出什么事呢。你们一个个的,都给我把嘴闭严实了!”

  数钱的事情是不让林川谷和林小兰参与的,所以这会儿俩孩子都在院子里玩。

  林三阿婆便立刻严肃的敲打一番家里人。

  众人连忙点头应是。

  姜宛童心中为林三阿婆点赞,真是靠谱的姥姥,赚了钱依旧能冷静的居安思危,有她做家里的定海神针,不怕大家会被财富迷了眼。

  有了第一天的成功,当晚家里人就开始“扩大再生产”,把串串的量提升到八百串,姜宛童指导着刘氏又调了两罐麻酱汁,饼子倒还和昨天一样。

  林大顺的意思,给邻居摊位一些油水,大家相处久了能有个照应。

  第二日一大早,林大顺和刘氏赶着牛车又走了。

  刚到摊位就看到有人竟已经等着了,红红火火又是一天。

  而且,他们这次串串比前一天多竟比前一天卖的还快!

  这次不仅有专门来摊上吃的,还有买回家吃的,甚至还有专门跑了几个街区过来尝鲜的,尤其豆干和豆皮卖的最好。

  林大顺准备把串串的量再提一提,和刘氏去肉市买了猪大骨便赶紧回家来。

  “姥姥,我看这串串香可以支第二摊了。”姜宛童跟林三阿婆提议:“咱们现在在城西,第二摊可以在城南,这样就算之后有人学咱们,但咱家口碑起来,提前抢占市场也就不怕了。”

  “我也是这个想法,以后天冷了,这串串香的买卖肯定越来越好,有那心思活络的肯定要学的,就算味道学不全,那做个七分像也有人买的。”林三阿婆也想到这一点了:“明明是咱家的生意,凭啥白白便宜别人。”

  “那我跟张氏明天就去城南支上第二摊?”林来富说道。

  这开“分摊”的计划是早就有的,原本是想让林大顺他俩多开几天后,林来富夫妻俩过了中秋再开第二摊,没想到这头两天就这么火爆,口碑甚至传了好几条街,那就把计划提前!

  “明天恐怕够呛,家里的豆干和豆皮只够明天来顺他们一摊了。”张氏说道。

  姜宛童把豆皮和豆干的制作方法都教给她,她厨艺天赋点满,一学就会,如今家里的豆皮和豆干都是她在做。

  “那就只能后天了,明日我再多去村里人家收些菜回来。”林来富说道。

  姜宛童则想到别的事情:“姥姥,以后这豆干和豆皮需求量大,咱们要不要把这方子卖给林五叔家?”

  “林五叔和林大伯是亲兄弟,咱家现在还能闷声发财,但以后瞒不住了,到底扎人眼,还不如拉人合作。”姜宛童又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下河村早年那一个辈分都是大排行一起排下来的,所以林五叔和林大伯虽然不挨着,但却是亲兄弟,林大伯也就这一个弟弟。

  “哎呀,童娘这想法好!”林三阿婆无脑夸。“这豆皮和豆干可都是长久的买卖,给你林五叔,他们家还不得美死!”

  “还是童娘想的远,林五叔家跟咱家绑一起,那不就跟里正家跟咱家绑一起一样吗。”林大顺也跟着夸姜宛童。